颜体名言名句 颜真卿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第1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2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3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4句】: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5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第6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第7句】: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四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因孤立无援,只得放弃平原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颜真卿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的珍惜时间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句诗是唐朝大书法家、诗人颜真卿写的《劝学》中的佳句。全诗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是: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奋学习和读书,恐怕到年老白头的时候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关于松树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第1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第2句】: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第3句】:从稚蓬其松,却百带严莅 。
【第4句】: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
【第5句】: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第6句】: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
【第7句】:枝耸碧云端,根侵藓璧盘。
【第8句】: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第9句】: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第10句】: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第11句】: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第12句】:清泉绝天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第13句】: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第14句】: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第15句】: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第16句】: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赞美松树的名人名言
【第1句】: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严郑公阶下新松》
【第2句】: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白居易《涧底松-念寒俊也》
【第3句】: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第4句】: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韩溉《松》
【第5句】: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第6句】: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第7句】: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第8句】: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第9句】: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第10句】: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拓展资料
松树,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孔子的论学名言_____和颜真卿《劝学》中的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体毛笔书法四字词语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信手涂鸦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第1句】:龙蛇竞走、磨穿铁砚”、“手不停挥”
【第2句】:“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第3句】: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第4句】: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第5句】::“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须“意在笔前,然后作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落笔时“情动形容,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书谱》)而“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第6句】: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破的:“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第7句】:《笔论》云:“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第8句】:”(《评草书》)“本不求工,所以能工。”
【第9句】:先默出静思,随意所适, 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第10句】:;“若飞若动”,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灵动欲飞、时而作势欲动的神态;“若往若来”,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有去势如往,时而有扑面如来的神态;“若卧若起”,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如人的稳卧,时而如人的翻起;“若愁若喜”,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时而游走缓慢如人之含愁,时而游走快速如人之逢喜;“若虫食木叶”,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有如虫食木叶一般的浸渐而出;“若利剑长戈”,形容书法点线勾画,犹如利剑长戈一般的大开大阖;“若强弓硬矢”,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有如强弓硬矢一般的力透纸背;“若水火”,形容书法勾画点线
柳公权的名言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心正如思,笔化浓山。
笔正则姿正也。
当代毛笔颜体谁写的最好?
近当代毛笔颜体书法字写的好的书法家有如下:
天津书法家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是其代表作。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
李恭临(1930年11月生)是济南历城人,早年结业于山东师院,离休高级教师。多年从事书法艺术活动,为山东省书协会员、省老干部书法研究会会员、济南市老干部书法研究会理事,曾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武汉睛川名阁、西安中国武警工程学院、山东省美术馆等举办个人书展。2002年由济南市老干部书法研究会主办,在五龙潭公园名士阁举办“李恭临四世同堂书法展”。1993年被入编《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同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恭临书法艺术》,1995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恭临书法选》,曾在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书法艺术展获银奖;
朱学达(1933-2005),男,汉族,字子上,号供石主,山东青岛平度明村镇辛安人。自幼随父学书,1952年后曾任小学美术教师、县文化美术干部,1956年入山东省艺术学校美术班学习绘画,1959年调入山东省群众艺术馆从事美术、书法创作和研究;
张家雁(1937~ ),男,山东德州平原人。1987年毕业于江苏无锡书法艺专。现为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书法艺术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一级书法家,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兵草书学社高级社员,上海民族画院、院士、理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特聘书画师,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书法家、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会,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展飞,山东青岛人,1972年6月生,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生于书香门第、书法世家,自幼承袭家教,遍历诸贴,擅楷书、行草,兼及篆,隶。楷书自颜、柳入手,兼涉钱南园、谭延闿诸家;后又吸收北魏石刻及篆、隶笔意入楷,所作浑厚凝重,苍劲古朴、秀丽雄强;书风“超然洒脱,儒雅豪放”。作品多次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艺术成就展及全国书法展览、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览,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博得国内外友人喜爱和收藏。
图1华世奎字
图2李恭临字
图3朱学达字
图4张家雁字
图5展飞字
拓展介绍: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
华世奎:http://baike.baidu.com/view/769 【第67句】:htm
李恭临: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10x6O2RQmYsSSZnwfEXRiA1_s431Enf9RLbaSYoz_81YZULG558I9pubPvM_C-AEMpe3HvzeVf2cyodS8Ee8q
朱学达:http://baike.baidu.com/view/2118 【第10句】:htm
张家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aKZRzWPmWkRYlUoe6uxmURo-p507tLShdM7MZ2ip24uiuMZqAKq33h3Lps0b4Z_YlYwnbVnoUY6nzHgQ4AQ0a
展飞: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eZoR2ZS5bcUPvAqRfpDgb_fzop-db1BkSqZNCyDD_YF6oLtd_zMDPrprJzFk0KuoFhYhvnaGHtwixV2EM_bSK
颜体: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nuNtxSIfvLVuSMQn7gglkFWDoO9qPMB1v1NvliPgTVg47N-G5HKRrrTReW_fXizT9FAZj6Qe8b9qhXhN3NYRK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8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