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淮南子》名言名句

淮南子名言警句大全

淮南子名言警句大全

【第1句】:白玉不雕,美珠不文。

【第2句】: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第3句】: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

【第4句】:福莫大于无祸,利莫美于不丧。

【第5句】: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第6句】:逐鹿者不顾兔。

【第7句】: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

【第8句】: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第9句】: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第10句】: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

【第11句】: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第12句】: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第13句】:省事之本,在于节欲。

【第14句】:或誊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第15句】: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第16句】:仁义者,治之本也。

【第17句】: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第18句】: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第19句】: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第20句】: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第21句】: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第22句】: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第23句】:疾雷不及掩耳。

【第24句】: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第25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26句】:宽而栗,严而温。

【第27句】: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第28句】: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

【第29句】: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第30句】: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第31句】: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第32句】: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

【第33句】: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

【第34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第35句】: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第36句】: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

【第37句】: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第38句】: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

【第39句】: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第40句】:善游着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第41句】: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第42句】: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第43句】:利害之道,祸福无门,不可求而得也。

【第44句】: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

【第45句】: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第46句】: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第47句】: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第48句】: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第49句】: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第50句】: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第51句】: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

【第52句】: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

【第53句】: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第54句】:巧治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

【第55句】: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第56句】: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真知而止体。

【第57句】:积爱成福,积怨则祸。

【第58句】: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第59句】: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第60句】: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第61句】: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

【第62句】: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

【第63句】: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第64句】: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第65句】: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第66句】: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第67句】: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第68句】: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第69句】: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第70句】: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第71句】: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淮南子的名言

淮南子的名言1

【第1句】: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第2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第3句】: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

【第4句】:巧治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淮南子

【第5句】:仁义者,治之本也——淮南子

【第6句】: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淮南子

【第7句】: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淮南子

【第8句】: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第9句】: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第10句】:干将、莫邪,天下之利剑也……将——淮南子

【第11句】:福莫大于无祸,利莫美于不丧——淮南子

【第12句】: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淮南子

【第13句】:正身直行,众邪身息——淮南子

【第14句】: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淮南子

【第15句】:积爱成福,积怨则祸——淮南子

【第16句】: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淮南子

【第17句】:大人不责小人过,哪个小人没罪过——淮南子

【第18句】: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第19句】: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淮南子

【第20句】: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

【第21句】:福由己发,祸由己生——淮南子

【第22句】: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淮南子

【第23句】:利害之道,祸福无门,不可求而得也——淮南子

【第24句】: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

淮南子的名言2

【第1句】: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第2句】: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第3句】: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

【第4句】:福莫大于无祸,利莫美于不丧。

【第5句】: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第6句】:逐鹿者不顾兔。

【第7句】: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

【第8句】: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第9句】: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第10句】:白玉不雕,美珠不文。

【第11句】: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第12句】: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第13句】:省事之本,在于节欲。

【第14句】:或誊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第15句】: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第16句】:仁义者,治之本也。

【第17句】: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第18句】: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第19句】: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第20句】: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第21句】: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第22句】: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第23句】:疾雷不及掩耳。

【第24句】: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第25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26句】:宽而栗,严而温。

【第27句】: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第28句】: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

【第29句】:善游着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第30句】: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第31句】: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第32句】: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

【第33句】: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

【第34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第35句】: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第36句】: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

【第37句】: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第38句】: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

【第39句】: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第40句】: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着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淮南子》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其博奥深宏的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资源。

《淮南子》一书注本,历来均以高诱所注最为通行。

淮南子名言警句大全

淮南子名言警句大全

【第1句】:白玉不雕,美珠不文。

【第2句】: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第3句】: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

【第4句】:福莫大于无祸,利莫美于不丧。

【第5句】: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第6句】:逐鹿者不顾兔。

【第7句】: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

【第8句】: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第9句】: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第10句】: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

【第11句】: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第12句】: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第13句】:省事之本,在于节欲。

【第14句】:或誊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第15句】: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第16句】:仁义者,治之本也。

【第17句】: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

【第18句】: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第19句】: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第20句】: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第21句】: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第22句】: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第23句】:疾雷不及掩耳。

【第24句】: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第25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26句】:宽而栗,严而温。

【第27句】: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第28句】: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

【第29句】: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第30句】: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第31句】: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第32句】: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

【第33句】: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

【第34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第35句】: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第36句】: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

【第37句】: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第38句】: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

【第39句】: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第40句】:善游着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第41句】: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第42句】: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第43句】:利害之道,祸福无门,不可求而得也。

【第44句】: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

【第45句】: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第46句】: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第47句】: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第48句】: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第49句】: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第50句】: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第51句】: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

【第52句】: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

【第53句】: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第54句】:巧治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

【第55句】: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第56句】: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真知而止体。

【第57句】:积爱成福,积怨则祸。

【第58句】: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第59句】: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第60句】: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第61句】: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

【第62句】: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

【第63句】: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第64句】: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第65句】: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第66句】: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第67句】: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第68句】: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第69句】: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第70句】: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第71句】: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9577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