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八年级积累名言名句

积累的名言名句

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奋斗,人生的意义则在于积累。不要乞求的太多,每天一点点,日积月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富翁!所有的失望和不满都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贪婪,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我们就会拥有整个世界。小编给您带来积累的名言名句,欢迎阅读!

1)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哈萨克族谚语

2)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3)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4)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活。——【苏联】巴甫洛夫

6)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不要学习很多东西。——【英】洛克

7) 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8)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9) 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10)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11)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12) 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3)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14)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15) 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16)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17) 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

18)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19) 一天即使只学习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三百六十五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吴晗

20)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见的范围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他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郑拓

21)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22)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美】爱因斯坦

23) 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24) 长年积累,偶然得之,——周恩来

25)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2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励志天下 wwwlizhinet )

2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

30) 真积力久则入——荀子

31) 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3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荀子

33) 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 ——茅盾

34) 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苏联】巴甫洛夫

35)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美】爱迪生

36)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俄】列夫托尔斯泰

37)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38)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哈萨克族谚语

39)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40)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1) 信誉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工夫积累的信誉,经常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2)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3)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往做的那一刻起,延续积累而成。

44)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借垒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郑拓

45)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46) 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

47)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48)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9)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50) 百米短跑,需要冲劲;万米长跑,需要耐力。求知,不但需要有百米短跑的冲劲,却扫除一又一个的拦路虎;又要具有万米长跑的耐力,往长时间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

中考素材积累: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的生命,和无私的关怀。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感恩父母的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1)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5)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7)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8)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9)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1)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2)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4) 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15)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6)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17)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8)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9)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0)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1)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22)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23)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24)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25) 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26)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27)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8)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29)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30)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前苏联谚语

3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32)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3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素材积累: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导语:2017中考备考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中考作文素材大全,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素材积累:感恩父母的名言名句

【第1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释义: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第2句】: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释义:在父母亲等长辈面前侍候,言谈表情应当严肃恭敬,不能因为些小的琐事,而大声喊叫和呵斥。

【第3句】: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释义:父母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父是天、母是地,天地风调雨顺,万物滋生。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至心生,我们何忧?!

【第4句】: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释义: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第5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释义: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第6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释义: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第7句】: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释义:孟子所列的五不孝中,有两件是从政为官者所不应该有的,一件是贪财,另一件是纵欲。不少贪官正因为贪财、纵欲,违法犯罪,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使父母因此蒙受耻辱。他们身陷囹圄之时,每思及父母养育的恩德,就会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第8句】: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释义:父母喜爱珍惜的,尊敬的人或物,我们也要以同样的心情对待之。

【第9句】: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释义: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立场,不可以没有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辨别,就像命理和相貌是生就的一样,人也应该具有识别的能力。

【第10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释义:意思是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应该高兴,一方面应该害怕。害怕是因为父母又长了一岁。

康熙的名言名句

导语: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第1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第2句】: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第3句】: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第4句】: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第5句】: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第6句】: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第7句】: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第8句】: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第9句】: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第10句】: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第11句】: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第12句】: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第13句】: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第14句】: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第15句】: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第16句】: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第17句】: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第18句】: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第19句】: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第20句】: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第21句】: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第22句】: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第23句】: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第24句】: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第25句】: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第26句】: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第27句】: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第28句】:《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第29句】:《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第30句】: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第31句】: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第32句】: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第33句】: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第34句】: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第35句】: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第36句】: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第37句】:读书以明理为要。

【第38句】: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第39句】: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第40句】: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第41句】: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第42句】: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第43句】: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44句】: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第45句】: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第46句】: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第47句】: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 【第3句】: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第48句】: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第49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第50句】: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第51句】: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第52句】: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第53句】: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第54句】: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第55句】: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第56句】: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第57句】: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第58句】:凡爱人爱物,皆爱也。

【第59句】: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第60句】: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第61句】: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第62句】: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第63句】: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第64句】: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第65句】: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9746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