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名句 关于燕赵的古诗词-经典语录
【第1句】:诗句:
【第1句】: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第2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第3句】: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七》
【第4句】: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钱起《逢侠者》
【第5句】: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第2句】:拓展: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第3句】:译文: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
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燕赵大地的燕怎么读?是几声
"燕赵大地"的"燕"应该读【yān】第三声
燕,中国汉字。有两种读音。 读yān的时候有三种含义: 【第1句】: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第2句】:指河北北部。 【第3句】:指姓。 读yàn的时候有两种含义: 【第1句】: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象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候鸟。常见的家燕就是燕科的鸟。 【第2句】:同“宴”
【第1句】:古代的 “燕赵”之地是指冀州一带,主体是今天河北一带。
【第2句】:今天我们所说的“燕赵大地”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四县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
【第3句】: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 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
【第4句】:燕赵名人有很多,比如伯夷、叔齐、赵武灵王、廉颇、乐毅、李牧、公孙龙等。
有关燕赵大地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第3句】: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燕赵大地的由来?
河北省地处华北、外绕渤海,内环京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就是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从而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悠久的历史使河北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积淀。
春秋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赵国和魏国。保定市是当时的燕赵分界线,在保定市中心原存有“燕赵分界石”。当年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就是在燕国国界易水河分别,现在易县的易水旁尚有古迹荆轲塔。邯郸曾是赵国都城,现存有赵武灵王修建的“丛台”,市中还存在传说中赵国丞相蔺相如为避免和老将廉颇争执而让路的“回车巷”。临漳县一带的漳河是魏国西门豹修建的最早的水利工程,因为“河伯娶妇”的故事而出名。
汉朝时在河北设立幽州和冀州,曹操曾在漳河畔修建“铜雀台”,夸口要迎娶“二乔”,现已不复存在。
唐代为河北道,安禄山曾任河北节度史,就是从这里起兵反唐。
宋代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北部属于辽国,是两国经常交战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享有盛名的辽代瓷大罗汉像就是从易县的山洞中被外国人盗走的。林冲曾被发配沧州,卢俊义是大名府人。
元代河北为中央直属的中书省。
明代为北直隶省,仍属中央直辖,天津开始设县,徐光启开始将南方的稻向河北沿海移植。
清代仍为中央直辖的直隶省。唐山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现代化煤矿。京张线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铁路,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有许多发明被世界各国铁路采用。
****时被分为察哈尔、热河、河北三省,河北省省会设在保定,现存有当时的都督府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省合并,省会一度设在保定,1958年和天津市合并,省会迁往天津,1968年和天津分治,省会迁到保定,1971年迁到石家庄市。
燕赵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不仅有“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誉,而且还产生过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学问家、科学家、医学家……以及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才子佳人等等。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壮丽画卷;他们所演绎的故事,书写了浩繁史册中最动人的篇章,代代相传;他们的名字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这些历史名人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一种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燕赵先贤,他们的贡献已成为中华文明历史宝库中的组成部分。
说一说河北省为什么又称燕赵大地
河北简称“冀”。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河北省辖域内,北为燕诸侯国之地,南为赵诸侯国之地,故又有“燕赵”之称。
描写燕赵的诗词
《渡易水》——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
邯郸侠少年
唐 郑鏦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8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