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诗句

最美不过诗经读后感汇总100句-经典语录

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我们看看下面的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读后感1

《诗经》,发源于那古老而神秘的源头,仿佛悠远流长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滋润着先民们的灵魂,滋润着文人墨客的情怀,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顿觉心旷神怡。

春暖花开,是时候远离下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了,带着一本《最美不过诗经》,去郊游,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始终相信,带本书去郊游,是人生中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光灿的自由。《最美不过诗经》(官方读者群24642192),很美的一本书,陪伴一次很美的旅行。

春暖花开,带本《最美不过诗经》去郊游吧!

作者简介:李颜垒,笔名李郁落,郑州大学广告学学士,厦门大学传播学硕士,作家。河南许昌人。曾出版小说《青春散场:散落》、《放开你,是我做过最勇敢的事》、《半夏》、《三国群英新传》、《指尖的阳光》等,于《诗经》的源头踏露而来,感受从远古时代吹来的和风,阳光细碎的初夏编织华美的锦缎,光影憧憧。

最美不过诗经读后感2

五百年诗词之沉淀,三千年历史之光阴,传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嚣世间,如一弯清泉,净姝心之空灵。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缠绕到窗外耸立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繁密的诗句中穿梭,遥望先古河流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爱情之外,还有那个时代的劳作与智慧。伴随坠落的星辰,先民们耕种、狩猎、祭祀、园艺、婚嫁等,这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片广阔的精神天地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的和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喧嚣的世界里,涤荡出清澈的乐感。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作者介绍

《诗经》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中的诗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创作背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原为311篇,流传至今的共计有305篇(余6篇为“笙诗”,只存篇名)。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的情形,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记载为《陈风・株林》。

内容简介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同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一样。国风共160篇,其中涉及爱情最多,多为民间恋歌,是当时流行的新乐,风格清新活泼。国风歌词采写地域很广,多是“水边的吟唱”,来源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和江、汉及汝水一带,歌唱河流沿岸依水而居的先民的纯朴爱情。

“雅”是正的意思,周朝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雅包括大雅、小雅,共40篇,多为王畿地区的作品,是当时的宫廷音乐,内容多为饮酒作乐,酬唱赠答。

“颂”包含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祖先、祈福神灵的宗庙音乐。王国维指出颂唱咏时较风、雅缓慢,“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当然,雅、颂之中关涉爱情主题的也有不少。总的来讲,《诗经》吟唱的是一曲曲广泛意义上的“爱的主打歌”。

精彩片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另一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人是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艺术特色

《诗经》能够流传至今,韵味无穷,跟词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分不开。古代学者将《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 赋、比、兴三类。“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陈述铺叙,反复诉说心中起伏奔涌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和比拟,使意象具体化、明晰化;“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借助相关的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感发人的情感和意志。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此外,《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曲式在重复叠唱中增加变化,有张有弛,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诸如此类,在《诗经》中屡见不鲜。诗歌的韵味确实非一般文学作品所能媲美,而《诗经》的声律之美与其音乐性更是相辅相承,也只有感情饱满、语言生动的诗,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才能令后人乐于传唱,历久弥新。

名家点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

“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梁启超

四月天,桃花如雨般铺展山野,天地清明,草木葳蕤,是春天最美时节。

清早,楼下园子里,三两只调皮的麻雀跳跃枝头,一声抢着一声,叽叽喳喳,喊醒每一片绿叶与花朵。从书桌上拿起《诗经》,随手翻开,古墨古香的词句,在纸页上,一朵挨着一朵,一片连着一片,蓊郁地蔓延。这个时候,推开窗户,沐浴暖暖的阳光,轻声细语地读一读“风”抑或“小雅”,心情十分舒畅。

读《诗经》,结识姹紫嫣红的山野草木,与其为邻,惬意无比。“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是野豌豆的芽。柔嫩的薇草一定是位贤惠的女子撒种在农家菜园里的。“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一株小小的萱草,可以令亲人忘记忧愁,此番孝心好意着实感动。还有甘甜的荠菜,清香的`蕨菜,大大方方地摇曳在《诗经》中。

这些草木们,生生不息,年复一年地长在田埂旁,渠沟中,塘堰上,宛若邻家姐妹般相熟亲切。读《诗经》,为的就是能与这些野菜闲花们对话攀谈。绿的卷耳,红的桃花,等等。亲近这些生长在山野河滩的草木,会让心灵愈加明净。

四月,是怀思恋爱的季节。此时读《诗经》,可以感受朴实无邪的民间爱恋。上学时候,我便钟情《诗经》里的一些词句。情窦初开时,面对心动的女孩,轻声地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言自语式的表白,使单纯青涩的初恋美如夭夭桃花。

《诗经》之中,几乎所有的爱情都依附在一棵草木上,与草木形影不离,缠绵悱恻。“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相思似红豆,春来发枝,吮雨水生思念。在田间采摘卷耳菜时,这位女子还念念不忘出门在外的郎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条吐丝,你我相别;到了雨雪交加,我仍旧在苦苦思念你。爱情总能让生活充满向往和美好。这便是它的伟大之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句不知鲜活了多少青春年少的记忆。在河畔的彼岸有位心上人,爱慕如那油油的水草,近在水湄,却难跋涉。

最心动最深情的还是这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倾心去相爱,世间只有你和我。如此生死不渝的境界,令人羡慕有加,万分憧憬。这般纯、真、专的爱,在《诗经》里比比皆是,鲜活不老。

最美四月读《诗经》,从此亲近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shiju/show-8432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