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剧本台词丨第1集:嘉靖商议农田改桑田
嘉靖:我们该吵还是该吵?葛先生,您是内阁总理。你的计划是什么?
严松:当家无非是节流和增收两种方式。刚才张居正说的是对的。凡事不按计划办事。比如工部正在为皇宫修建宫殿。为什么不从云南和贵州获取木材呢?必须离海这么远,还要从南阳运木材。这是因为云贵山区的木材是无法运输的。记得嘉靖三十六年,朝廷曾讨论过云南、贵州修筑道路的事宜。如果当时这件事情得到落实的话,去年王宫花费的三百万多木材钱就可以省下来。
严世蕃:这件事工部负责,大臣也负责。
严松:今年的各项支出,内阁会仔细讨论。
嘉靖:张居正。
张居正:我在这儿。
嘉靖:你刚才说,万事不可预见,皆可成立,葛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张居正: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葛先生说得更透彻。
嘉靖:我只是听你心里算了算。你说只要海上商路打通,我们明朝的商船就可以把货物运到波斯、印度,每年可以赚白银1000万两以上。
张居正:其实这不是陈的想法。从明永乐三年开始,明太宗命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商品被运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直至嘉靖年间十余年,海上贸易依然频繁。后来由于倭寇暴乱,海水不干净,商业运输受到阻碍,我也从兵部的角度看兵部,觉得好像应该给浙江增加军饷而福建,让戚继光、俞大猷招兵买马,建造战船,然后主动消灭倭寇,重开海上商路。
严嵩:这件事张居正和大臣商量过。大臣想,只要海面商人的道路畅通,下一步该做什么呢?比如,一块江浙产的丝绸,在内地可以卖到六两银子。如果卖到西方国家,可以卖到十多两银子。现在江苏有织机10000台,浙江有织机8000台。织机(小线君),我们可以增加织机上的丝绸产量吗?
嘉靖:当然,关键是丝绸。如何提高桑田丝绸产能?
严嵩:陛下,江苏的丝绸历来都是由浙江供应的。由于气候原因,内阁想干脆将浙江现有农田的另一半划拨给桑园,这样每年就可以生产1000万两以上的丝绸。我们还能再织20万块丝绸。
嘉靖年间:农田已改为桑园。浙江人吃什么?
严嵩:从外省调拨。近年来,共从外省调拨700万石粮食到浙江。桑田多了,分配的粮食就多了。
嘉靖:外省调来的粮食肯定比我们自己生产的贵。浙江的桑农愿意吗?
严嵩:桑田亩产蚕丝比农田亩产粮食还高。
嘉靖:还有一件事:改桑园仍按耕地征税,不准增加税款。
严世蕃:即使圣明胜过皇帝,浙江人民也一定会热衷于种桑。有了丝绸的来源,浙江和江苏各增加几千台织机不成问题。
嘉靖:好啊好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taici/show-49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