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花草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让我们受益匪浅……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因其景色优美、面积广阔、作用大以及维也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景仰之情,唤起了我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维也纳人是幸运的。他们不仅拥有370万公顷的森林,而且森林还发挥着如此大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我们应该植树。
我们要“创造文明绿化,享受大自然温暖”。植物说:“只要你借我一颗种子,我就还你一片绿洲。”植物说:我需要阳光,更需要你的照顾。你给我一片宁静,我给你一片馨香。 ”
因此,我们应该“营造文明绿化,享受自然温暖,栽下一棵乘凉树,搅起一股自然风,轻手轻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2当我读到这篇美丽的文章《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时,我被文章中描述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奥地利素有“森林王国”之称。拥有森林面积3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4%。走进城市,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绿海,每一棵树都是一片绿波。人们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享受着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我的家乡张家口与首都北京山水相连,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据老人们说,张家口很早以前就是一颗塞外明珠,有山、有水、有草原。以前是“天很蓝,田野广阔,风吹草低,牛羊低……”然而,后来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一时的利益,他们开始不择手段地破坏自然。绿色的草原退化了,留给我们的只有风和沙……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经常听大人说张家口是个“穷地方”。多年来,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张家口的形象。这些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家口开始推进绿化建设,人们誓将张家口建设成为最美的生态家园。经过几年努力,张家口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0.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7平方米。城市绿化指标达到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现在,张家口的天更蓝、地更绿、街道更干净、道路更平坦、水更清澈、城市更美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幸福啊!今后,我们孩子们也要为家乡的园林建设做出贡献,珍惜树木,保护自然,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3今天学习了课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奥地利维也纳森林被誉为“森林王国”,拥有370万公顷森林。奥地利几乎一半的土地被森林覆盖,为——至44%!由此可见维也纳人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一出城:到处都是植物,森林之间是大片牧场,开满了野花,很难看出土壤的颜色。每到春天,树木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各种野生动物奔走。维也纳森林不仅赏心悦目,还能神奇地调节温度。无论维也纳的阳光多么炎热,只要站在树荫下,立刻就会感到神清气爽、神清气爽。晚上维也纳人还是要盖被子的!
当我读到《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仅是上帝的恩赐,更来自于祖先对这份恩赐的珍惜。早在1852年,奥地利就颁布了《森林法》,至今已延续了100年“余年”时间。
我这才明白:维也纳之所以拥有绿色的“森林王国”,不仅仅是他们所在的地方,而是对他们的祖先对环境和自然的关爱的回报!维也纳人颁布了《森林法》,可以让人们自觉爱护树木,爱护树木的精神已经深入骨髓。那我们呢?我们中国人爱护自然的精神远远不及维也纳人。有些人为了赚钱,无休止地砍伐树木,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乱扔垃圾……我们应该反思!
昨天,当我准备去学校时,我看到一位阿姨背着一个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她家门前有一个垃圾桶。我原本以为她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于是我头也不回地去了学校。中午回来,看到阿姨家门前的街道上散落着垃圾。原来,阿姨在我走后为了省事,跳过几步,直接把垃圾袋扔到了路边!我当时真的很生气,但是我没有捡垃圾就回家了。一天过去了,我发现没有人去捡垃圾袋。其中一些被汽车碾过,与道路融为一体。决不!我必须回家戴上一双皮手套和一个塑料袋来捡垃圾。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需要向维也纳人民学习!看看那儿多好啊!处处鸟语花香,鸟语花香。一出门一定要闻到新鲜的空气,但我们一出门闻到的就是垃圾的恶臭和汽车尾气的臭味。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让我们居住的家比维也纳更好!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4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森林给我们留下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作者是作家冯逸才。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维也纳的美丽景色。此外,全国44%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到处都是树木,人们非常爱护环境。奥地利是一座美丽的音乐之城,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居住在奥地利!这篇文字写得很美,一读就想揭开维也纳神秘的面纱。走进去,欣赏美景。
下一课我们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与《楼兰的悲剧》 进行比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写得多么漂亮啊!但梅杰写的《楼兰》却是另外一回事。楼兰是一座“马蹄声、驼铃声”的城市,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然而,这场悲剧却是因为人们不爱护环境而造成的!
听老师说,宁夏水土好,美女多!但现在,人们却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宁夏的生态环境。
我们不能再破坏环境了!否则将成为中国的悲剧!
如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很多人砍伐树木。他们为了利益而砍伐树木,破坏环境。前几年,四川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有多少人在地震中丧生。
可以抬头看看邯郸的环境。到处都是灰尘,废气污染,绿化上也有灰尘。我想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5读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沉浸在书中描述的美丽景色中。郁郁葱葱的绿色已成为维也纳人的骄傲和祝福,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春风吹过,大地回归春天。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草坪上,树枝上,也有一点点新绿在发芽,生出一片生机。清洁工保持我们的街道和社区清洁。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快乐地成长。
然而,就在这美好祥和的气氛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一天,我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三个孩子跑到草坪上踢足球。我正要阻止他,突然,旁边传来一个清亮响亮的声音:“快出来,草坪要被踩坏了!”原来是一个胸前佩戴着“我是环保卫士”徽章的孩子。女孩。三个孩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已经被踩了,没关系。” “如果有人在你身上有天赋,你会怎么样?小草不也有生命吗?”小女孩认真的说道。三个孩子低下了头,收回了踩在草坪上的脚。我想,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卫士”,这片草坪一定会变得更绿。
小区里有两棵高大的樟树。周日,两个小男孩在樟树下打羽毛球。他们把羽毛球打在樟树上,用力太大了。结果羽毛球掉了下来,樟树上的叶子也被打落了。当这些绿叶落到地上时,它们似乎在说:“请照顾我们!”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地球就会充满绿色和生机。如果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世界上还会有大风、洪水、沙尘暴吗?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不要向自己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营造清洁优雅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像维也纳森林一样的家!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6喜欢冯骥才老师的文章。在他众多的精彩文章中,我最喜欢《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从《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默默地读着文字,轻轻地闭上眼睛,你的眼里会仿佛充满了绿色,浓浓的,翠绿的,翠绿的,如此美丽的森林,如此令人陶醉的城市。清新的空气,青翠的山峦,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多么幸福啊。这种幸福来自于维也纳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祖国,想到了我们的家。
“青海暗长云雪山,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楼兰不毁不还。”王昌龄诗中提到的楼兰古国,曾经非常繁荣。与现在的黄沙相比,我感到心痛不已,谁让楼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是我们人类。你要知道,你给了我们智慧,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们生命的繁衍。我们一定要爱她!
奥地利全境44%被森林覆盖,而中国森林覆盖率迄今仅为18.2%。反差如此之大,怎能不感到羞耻?在奥地利,空气能见度极高,视线无障碍。放眼望去,远处矗立在建筑物屋顶上的雕像的脸都清晰可见,没有任何灰尘和烟雾遮挡视线。再看看我们周围。我们的家乡还是农村,每天都被雾霾所困扰。出行时我们需要戴口罩,以避免有毒气体。每年春天,都会有沙尘暴。据统计,我国每天都有沙尘暴发生。近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到5055年,所有森林都将消失。我们经常面临木材耗尽的危险。还有敖
有利位置的木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比如此明显。在我们羡慕、向往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保护绿色、关爱绿地。那样,我们的城市就会成为东方维也纳!
让我们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共创未来美好风景!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7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森林给我们留下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作者是作家冯逸才。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维也纳的美丽景色。此外,全国44%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到处都是树木,人们非常爱护环境。奥地利是一座美丽的音乐之城,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居住在奥地利!这篇文字写得很美,一读就想揭开维也纳的神秘面纱。走进去,欣赏美景。
下一课我们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与《楼兰的悲剧》 进行比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写得多么漂亮啊!但梅杰写的《楼兰》却是另外一回事。楼兰是一座“马蹄声、驼铃声”的城市,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然而,这场悲剧却是因为人们不爱护环境而造成的!
听老师说,宁夏水土好,美女多!但现在,人们却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宁夏的生态环境。
我们不能再破坏环境了!否则将成为中国的悲剧!
如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很多人砍伐树木。他们为了利益而砍伐树木,破坏环境。前几年,四川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有多少人在地震中丧生。
可以抬头看看邯郸的环境。到处都是灰尘,废气污染,绿化上也有灰尘。我想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8大自然赋予我们智慧、生存空间、生命繁衍、新鲜空气。那我们为什么不爱护自然环境呢?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篇文章,我很震撼,原来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和谐相处。
本文分四个方面来写:《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一是风景优美,二是面积广阔,三是作用巨大,四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一出城,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向阳的山坡上,森林明媚翠绿;阴坡上,密林如埋伏的铠甲战士。森林之间是大片开满鲜花的草地,很难看清土壤的颜色。由此可见维也纳人热爱植树造花。
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仅是上帝的恩赐,更是源于世世代代对这份恩赐的珍惜。这也表明维也纳人对环境的关心。孔雀与人类乐队齐声歌唱,也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保护环境,人们做出了四项努力:1.颁布《森林法》 2.把草当作房间里的地毯3.拒绝使用车内空调4.与动物和谐相处。
每个人都想把这样一只可爱又美丽的小鸟带回家并为自己保留。然而,当你捕获这只小鸟并把它带回家时,几天之内它就会死去,因为鸟也有自由和自由。爸爸妈妈,你们幸福了,就会幸福吗?
在维也纳,森林空气清新,维也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踩草坪,热爱生活,热爱环境。在中国,人们践踏草坪,杀害动物,把动物放在贪吃者的餐桌上。记得有一次,姨妈家门前有一个垃圾桶。那天她想把垃圾倒掉。她没有把它扔进垃圾桶,而是把它扔到了路边。我没仔细看,就去了学校。当我回来时,我看到她把一袋垃圾扔在路上,被车碾过。这只是迈出一步的问题。至于这样破坏环境?
阅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保护环境。只有保护环境,才有新鲜的空气,才有美好的生活。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9上周,我读了文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它描述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和维也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
整个维也纳城被一望无际的绿色所包围。每年春天,树木繁茂,鸟语花香,动物奔跑。多么令人愉快的景象啊!维也纳不仅风景迷人,气候清新宜人。即使是夏天的夜晚,也得盖着被子睡觉。这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难道是上帝给维也纳人民的特殊礼物吗?不,这一切其实都是维也纳人民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结果。早在一百多年前,维也纳人就颁布了《森林法》并沿用至今;在维也纳,人们甚至不愿意使用空调,因为担心废气会污染植被和空气;在公园的露天音乐会场地,孔雀可以和乐队一起Sing边演奏……
维也纳人民的环保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懂得科学利用环境,所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由于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整个维也纳都被绿色包围了。想想看,我们经常喊“环保”,偶尔搞一些活动,写一些文章,似乎也是为了环保。其实都是形式主义。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人没有丝毫的环保意识。我也是,看到破坏环境的事情我就生气,但我从来没有为环境做出过贡献。让我们举一个最小的例子。我单位浴室的水管一直开着。水管每天唱着歌,流走一吨又一吨的水。一开始我觉得心痛,就关掉了阀门。时间长了,我就麻木了。让它流动。前一分钟我关上了它,下一分钟有人在使用它,然后我又打开了它。我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但大家都视而不见。唉,我能做什么呢?我不能每天都呆在那里。水房门口。
我们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像维也纳一样?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0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了课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感触很深。这篇旅行散文带我们领略维也纳的异国风情,感受维也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季节里,让人感到温暖。
维也纳人的骄傲和幸福之一就是他们生活在层层绿色的包围之中。森林不仅是维也纳人度假的去处,人们也经常在黄昏时驱车前往城市东北角的卡隆堡山去宣肺。张开嘴,吸入森林中散发出来的芳香、湿润、清凉和充足的氧气。
维也纳森林面积370万公顷,被誉为“森林王国”。放眼望去,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维也纳人的眼睛终日被城市里奇异的灯光弄得眼花缭乱。此时此刻,绿色确实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大自然离不开人类的保护。所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来保护森林吧!像维也纳人民一样,保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中国成为美丽的家园,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大家园!让美丽的绿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骄傲和祝福。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1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参观了维也纳森林,看到了绿色的海洋。我知道,这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维也纳人民的绿色海洋,也是维也纳人民世世代代保护植被、珍爱自然的成果。想到这里,我惊叹,维也纳人民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俗话说,付出就会有回报。大自然不仅回报给维也纳人面积大、风景优美、作用大的维也纳森林,还有与小动物的贴心互动。这种回归既是法律约束的效果,也是维也纳人民自觉保护的结果。
说实话,中国有多少个维也纳森林?中国有多少人有维也纳人那样的决心和毅力?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奥地利素有“森林王国”之称,拥有森林面积370公顷,整个土地的44%被森林覆盖。这个覆盖率可以排在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国家呢?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61. 52%,排名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世界第134位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世界排名122位。这些数据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朋友们!看!看看这些可怜的数字,赶快行动起来吧!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第二个“森林王国”。只要我们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就相信!我们的梦想有一天会实现。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2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参观了维也纳森林,看到了绿色的海洋。我知道,这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维也纳人民的绿色海洋,也是维也纳人民世世代代保护植被、珍爱自然的成果。想到这里,我惊叹,维也纳人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俗话说,付出就会有回报。大自然不仅回报给维也纳人面积大、风景优美、作用大的维也纳森林,还有与小动物的贴心互动。这种回归既是法律约束的效果,也是维也纳人民自觉保护的结果。
说实话,中国有多少个维也纳森林?中国有多少人有维也纳人那样的决心和毅力?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奥地利素有“森林王国”之称,拥有森林面积370公顷,整个土地的44%被森林覆盖。这个覆盖率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但是,我们国家呢?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世界排名122位。这些数据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朋友们!看!看看这些可怜的数字,赶快行动起来吧!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第二个“森林王国”。只要我们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就相信!我们的梦想有一天会实现。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3今天学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感触很深。既然维也纳人保护环境这么好,我想我们也必须保护得很好!
维也纳人民的骄傲和幸福之一就是他们生活在层层绿色的包围之中。森林不仅是维也纳人度假的好去处,平日里人们也常常在黄昏开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去开肺腑。张开嘴,吸入森林中散发出来的芳香、湿润、清凉和充足的氧气。放眼望去,绿海无际,一草一木都如波浪。有多少棵树才能组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人的眼睛终日被城市里奇异的灯光弄得眼花缭乱。此刻看着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灵魂的颜色。
维也纳森林全长四十公里。有人说半径一百里。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森林王国”。
我想:我们也应该保护环境和树木。让唯一的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照顾好每一朵花、一草一树,让绿色更绿,让绿色更浓密,让绿色充满阳光。让我们在绿色森林里读书,吸收氧气,创造美好生活。
《楼兰的忧郁》是关于环境问题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痛恨,从楼兰古国的灭亡到宁夏环境面目全非。真可惜!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4上周我学了课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文字讲述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小动物和谐共处的故事。
维也纳人的环保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待草地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地毯一样,夏天甚至不开空调,生怕污染环境。因为我们懂得科学利用环境,所以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由于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整个维也纳都被绿色包围了。想想看,我们经常喊“环保”,偶尔搞一些活动,似乎也是为了环保。其实都是形式主义。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大多数人没有丝毫的环保意识。
正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一阵刺鼻的烟雾向我“扑面而来”。行人捂着鼻子往前走,能绕道的都躲开了。原来是从垃圾池里捡来的。垃圾在燃烧,烟雾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新鲜空气。我想:有必要这样处理垃圾吗?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微量有毒物质会随燃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或随雨水飘落,可能对区域植被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5今天我们学习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参观了维也纳森林,看到了绿色的海洋。我知道,这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维也纳人民的绿色海洋,也是维也纳人民世世代代保护植被、珍爱自然的成果。想到这里,我惊叹,维也纳人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俗话说,付出就会有回报。大自然不仅回报给维也纳人面积大、风景优美、作用大的维也纳森林,还有与小动物的贴心互动。这种回归既是法律约束的效果,也是维也纳人民自觉保护的结果。
说实话,中国有多少个维也纳森林?中国有多少人有维也纳人那样的决心和毅力?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奥地利素有“森林王国”之称,拥有森林面积370公顷,整个土地的44%被森林覆盖。这个覆盖率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但是,我们国家呢?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世界排名122位。这些数据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朋友们!看!看看这些可怜的数字,赶快行动起来吧!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第二个“森林王国”。只要我们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就相信!我们的梦想有一天会实现。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6读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后我很兴奋。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森林的广阔和美丽。这是维也纳人民的祝福和骄傲。维也纳人也珍惜每一棵树。他们珍惜彼此屋前屋后的小草,就像珍惜客厅里的地毯一样,可见他们对绿色的珍惜。它们与三千多年前的楼兰古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楼兰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国家,一个极其繁荣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国家。
昔日的楼兰是“马蹄踏响,驼铃鸣响,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由于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不保护环境,繁荣的楼兰古城逐渐被沙海湮灭。这一切不是楼兰的忧郁,这分明是我们人类的忧郁。
现在,地球变得越来越拥挤,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短缺。 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间,世界一半以上的森林被毁,非洲三分之一的林地变得荒芜。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不断减少,全球土壤流失量增至每年245亿吨。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然而,文明的背后,问题却层出不穷。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工厂排放的污水和废气造成严重的水和空气污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都向往绿色的土地。 “滴水成河,堆土成山”。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读后感 篇17读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维也纳森林清新、柔和、温柔的美丽,闻到了清新湿润的空气,听到了鸟儿美妙的歌声。维也纳森林无与伦比的美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放眼望去,绿海无际,每一棵树都是绿波。当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这片无边无际的绿海需要多大的面积、多少的绿色才能汇聚成!最后,我慢慢地读着,终于读到了一点震撼,一点不可思议的震撼。维也纳森林里,除了随处可见的绿色之外,最丰富的就是那里身穿铠甲、戴着头盔的士兵。一望无际的绿色是他们辛勤劳动和维也纳人民共同保护环境的结果。
维也纳森林里处处都是美景。春天,花朵随着“歌手”的歌声在枝头绽放,蝴蝶化作华丽的舞者,随着“歌手”的旋律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也加入到对春天的庆祝中。队伍在花丛中飞走了。夏天,无论阳光多么炎热,只要跑到树荫下,所有的热量都会消失。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wenan/wenandaquan/70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