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唯美散文
没有选择的人生文字/写下岁月
人生,没有选择,或者说不可能选择。可以一去再去,途中的战斗只是偶然的遭遇,或美丽,或惨烈。 —— - 主题
有人说,人生是一种选择,但我相信,人生不是选择,只是一次邂逅。遇到好事是运气,遇到坏事是命运。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就像当我们到达人生的路口时一样。很多时候,在十字路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鼓起勇气继续走下去。无论结局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只能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点缀只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一个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就意味着这个人失去了生命原本的价值,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因为人生需要方向、机会、机会。然而,对于他来说,机会是一次非常渺茫、几乎不可能的遭遇,这让他的人生最终变得荒唐。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毫无价值、毫无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价值、有意义呢?其实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
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会有很多机会。然而,这些机会的出现可能会改变你的生活并塑造你的余生。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会,把它们当作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当作注入我们身体的新鲜血液。因此,它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的生活很平淡,而机会,对于我来说,就像梦中的月亮一样,只是一种奢侈和一种向往。
那么我想对你说的是,你的人生实在是一种浪费,因为你失去了人类的本质,失去了人类思维的本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我们自己给的。我们必须给自己机会,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机会。这就是生活,美丽的生活,无论有时多么痛苦。
人生中总会有遇见。没有人能说我的生活不仅“美好”而且“美好”。我从来没有悲伤过,甚至没有一点悲伤或流泪。好吧,我只能说,我只想对你说,你不应该来自这个世界,也许你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因为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人,但至少对我来说,心里从来没有一个人。
人生难免会有悲伤和痛苦。没有人能预测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很多人到了晚年,留下的只有叹息和无尽的遗憾。那时我才意识到,我毁了我的生活,误解了我的生活。但如果你明白了又怎样?知道了有什么用呢?我已老暮,已是夕阳西下。我想改变,但又无能为力。而我的一生,也只能用一个简单的“唉”字来结束。
也许你今天做了很多平凡的事情,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所做的这些不起眼的事情恰好用在了正确的时间。那个时候,你还会觉得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吗?你还认为别人对你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吗?不,你当然不会!
生命中的相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慢慢积累,所以不必担心自己过得怎么样,也不必担心别人怎么想。但如果你应该这样做,那就去做吧。如果你不这样做,也没关系。总之,没有任何坏处。
人生没有选择,因为有选择的人生必然是痛苦的。人生应该有遇见,因为有遇见的人生才会更加完美。
最好的人生:适度善良,懂得拒绝短信/默里小姐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帮助别人却冤枉自己的不公平的善意。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心软。一次两次没关系,但如果发生太多次,往往就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所以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软而妥协,无限度地忍让时,你的人生就会逐渐走入死胡同。
因为当你容忍别人的时候,你也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毫无节制的宽容不是仁慈,而是谦卑。
有一个话题叫“有没有那么一刻,你觉得宽容没有用”。
有一句话值得称赞:‘容易被欺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天真、心软的人。毕竟他们很容易被欺骗,也很容易被欺负。一旦伤疤愈合,那个人就会忘记疼痛。 '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善良,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我们不断妥协。
众所周知,有句话已经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感到失望,那是他们的情绪需要处理,而不是你的责任,你也不会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没有人有义务时刻为他人着想。一个总是把别人的需要和感受放在第一位的人怎么能谦虚呢?
有人说:你的善良应该尖锐一点。
无论你是善待别人,还是宽容别人,前提都是不要让自己难堪。
不要责怪别人太贪婪,也不要责怪社会太不热情。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辩护的人,怎么能要求别人同情你呢?
尽管我们有义务容忍他人,但我们没有责任无限期地容忍他们。
一个人要想发光,首先要培养锋芒。
《人间失格》中有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没有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就会在彼此的心里留下永远无法弥合的裂痕。 '
不理解拒绝就像一种顽固的疾病,莫名其妙地吞噬着人们的生活。
只有懂得说不,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自由和纯粹。
三毛曾说过:“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如果你的理由合理,那么当一个人提出某件事时,他心里已经准备好了答案。” '
每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都是通过对某事说“不”而实现的。
只有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并大胆地对某些强制说“不”,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更轻松。
一项调查发现,过于随和、不知道如何说不的人,其收入比个性坚强的人低18%。
无底线的接受或帮助不会给他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只会招来别人的鄙视。
所以,永远不要做一个宽容的“弱好人”。
真正的心与心的比较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和交付的平等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健康。
网上有一条好评如潮的评论:“一个好老人是一种毒药,它不仅让你上瘾,也让对方对你的要求上瘾,最后大家都成了敌人,而这种剧毒的关系将会结束。”人际关系。 '
学会拒绝远比学会接受更重要。
要知道,事情到了极点就必须扭转局面。任何宽容到了一定程度,对别人来说就像蜂蜜,对自己来说却是砒霜。
只有拒绝心软,无底线的宽容,才能从凌乱的生活中找到线索,逐渐走上人生的正轨。
人生别太在乎文/大刘
有钱的人因为在乎钱,所以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他会更加贪财,也会更加狡猾和嚣张。一个掌握权力的人,会因为在意权力而成为一时的权力圣人,所以才会更加肆无忌惮。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是唯一。
极度好色、极权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所有人所激怒的,因为他们是人类矛盾的基因,是社会灾难的根源。
然而,总有人以金钱和权力的多少来衡量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类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社会的一大污点。其实,人生没有什么是必然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就会有得与失,有牺牲才有收获,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知足常乐,人生共同进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没有头脑和致富机会,也不是没有谋略和权力。也许是因为他们不在乎,也许是因为他们更有面子,更有道德良知,虽然最后却跟了强者。即使错过了什么,也可以过着清贫的生活,过着安宁的生活。
世界上一切极端的欲望和极权主义最终都会演变成社会冲突和人类灾难。这是人为的社会成本和生命消耗,必将加速人类社会的灭亡。
不关心生命。不在意,就不会有奢望;不在乎,就不会勉强自己;不在乎,就不会勉强自己;不在乎,就不会勉强自己。如果你不在乎,你就会知足;如果你不在乎,你就会知足。不在乎,就会开悟;看护穷人,维护安宁;坚守平凡,享受幸福;多一点平和,少一点烦躁;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冲动;多一点爱,少一点伤害。这个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孔子曰:一筐食一瓢饮,在后巷,不忍忧愁,归来不改其乐。回来是明智之举!多好啊!美丽的!
让人生被鸟鸣宠着文/凌泽全
童年的乡村,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秋天的树叶都落光了,屋前的椿树上有一个高高的喜鹊窝。高高的天空衬托着七长八短的树枝搭成的鸟巢,吸引着我们兴奋的目光,蕴藏着我们好奇的渴望。
后院竹林里,鸟儿欢快地鸣叫。立春至秋末,门前松树满山,鸟鸣声更茂盛。
春天的早晨,翠绿的麦苗、油菜花在田埂围成的方形或长条的田野里等待着。老牛被绳子牵着,低着头啃食河岸的青草。燕子在绿色的田野上做着优美的体操,时不时地被举起。天空中缭绕着几声呢喃声,然后落入清澈的河水中,激起一阵阵轻快的涟漪。
晚上放学后,像往常一样,大雁被赶到山坡上吃青草。细竹竿一甩下,路边林中的鸟儿振翅飞翔,叽叽喳喳的叫声惊得大雁展翅欲飞。把大雁撒在山坡上。大雁低头吃草,树木静静观看,鸟儿在枝头轻声歌唱,人们在小书里漫步,时间悠闲地流淌。静谧美好的岁月被悦耳的鸟鸣抒情地表达出来,正如潺潺的流水有着无尽的诗意。
当我远离故乡,去外地求学时,最放不下的就是那茂盛的鸟鸣声。幸运的是,校园里有几片树林,小路蜿蜒。下课后,我拿着一本书,一头扎进茂密的森林里,选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在地上,让眼睛靠近文字,让耳朵靠近鸟儿的歌声。每天晚上独自坐在树林里度过的时光,成了我刻意追求的意境。
站在城三楼办公室的窗前,室内,仿真剑兰常年翠绿,却没有一丝新鲜感;楼下,人工铺好的草坪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毯子,无法被唤醒。他抬眼看到了小草兴奋的样子。
道路两旁的树木花草都是从城市里移民过来的。他们的家乡在乡村,在山里,没有汽车尾气,也没有喧闹的人。早春或深秋,当他们看到南行或北行的大雁列队飞过城市上空时,他们就非常想家,想起屋前山后扛着耙子的农民,放牛放鹅的孩子,以及山脉和田野。鸟儿的鸣叫声不绝于耳。
住在城里,楼下的草坪上种了几棵樟树。住在底层的老人在朝南的空地上养了几十盆花草,还种了一排美人蕉。这是离我最近的植物。鸟儿不敢轻易栖息在香樟树顶上,因为路边私家车的起步、停放,高跟和平底皮鞋的重击声,都是拒绝鸟鸣的信号。
清晨或傍晚,打开阳台窗户,我只能透过屋顶上散落的太阳能,追逐天空中掠过的鸟儿。这是城市上空最生动的风景。
身心俱疲的我们开始怀念翠绿的鸟鸣,怀念鸟鸣所营造出的精致美好的感受。
即使忙于世事,也不妨让心灵时常回归乡村,享受翠绿鸟鸣的宠爱。这是这短暂一生中的一大幸事。
人生的奇迹文/李熙媛
最近,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
本书主要讲述了海伦·凯勒经历无数坎坷,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著名作家的成长经历。当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疾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很快她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海伦仍然没有放弃生命。在安妮·沙利文·梅西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盲文读写。在莎拉·富勒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说话。海伦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聋哑和失明的精神痛苦,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女子学院毕业。毕业后,海伦全身心投入到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中。海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世人要珍惜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我总是退缩。在学习中,我总是为解决不了一两道数学题而苦恼。读完这本书,我清楚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是海伦的精神让我明白,人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能真正成长。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像霍金一样,敢于面对逆境。他说:“生活是不公平的,无论你的处境如何,你都必须尽力而为。” '
海伦·凯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勇敢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之路。海伦凯勒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人生的脚步文/野虫尹
这两个城市距离太远了。他们绕地球一圈,已经好几个世纪没有见面了。他们仍然相距万里。一处位于中原内陆,一处位于最南端的大海之滨。但它们又是紧密相连、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没有彼此,只有共同的呼吸和共同的心跳。
那座城市在中国城市历史上仅次于当时的长安,曾经是一流的繁华和富裕。这里商铺林立,富商无数。白天吵闹,晚上失眠。歌手们歌唱,歌声优美如月色;舞者,舞者,令全国震惊;从长安城里发出来的是运筹帷幄、文武双全,从她身上发出来的是牡丹花开的声音和白马驮经的福地。这座城市曾经是所有人都向往的。
就在那时,有人从那座城市出发,向西,向西,前往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另一个城市当时还不为人知。其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无知,面对历史反应迟缓。人们不知道现实是一种历史,生活是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他们本身就是历史中活生生的风景。另一个城市,就像一个村庄或一个小镇,并不孤独或尴尬。这里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南方的拓荒者在这里进进出出。
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的人不会空着行李出行。他们带来了茶叶,那些茶叶的香气深深地陶醉了远方人们的心魂。他们带来了瓷器。瓷器精美绝伦,让人远远的就眼睛放光。他们还带来了丝绸。这些丝绸是远方的人们闻所未闻的。他们不敢相信,人间竟然有天堂般的绚丽丝滑和轻盈。他们一路走来,传播着沿途的羡慕、嫉妒、财富、风景。他们越走越远,云层深处已经很远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回头看也不知道自己的故乡。他们之中,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走远了。他已经走得很远了,谁知道谁会比他走得更远;前方没有终点。
但后来前辈们就满足了,满足于他们的荣耀和财富。他们不想再生活在风吹露中,太辛苦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远方的人们发现了新的道路,发现了新的大陆。来自远方的人们走过他们发现的道路,他们的产品继续通过新的道路流向这里。遥远的地方原本是终点,后来却成了起点。陌生遥远地方的人们也站在了起点。道路逐渐变得荒芜、难以通行,沿途繁华的古城也沦为废墟。这座城市因为失去了起点而变得越来越阴暗。
很多年后,人们才知道,他们在那个城市走的路叫丝绸之路,在另一个城市走的路叫海上丝绸之路。那个城市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另一个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那个城市叫洛阳,另一个城市叫北海。不同的是,洛阳是一座存在了数千年的古都,但人们只知道它是龙门白马。北海是中国城市中的后起之秀,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是海上丝绸的起点。
这条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路,充满坎坷和艰辛。从洛阳出发,向西行进,要穿越许多令人心惊胆颤的山脉、紧张的河流、荒凉的村庄、喧闹的集市。他们用脚丈量戈壁的广阔,用生命检验沙漠的广阔。如果你的脚被碰伤了,起了血泡,不要抱怨,它们太娇嫩了。如果你想念你所爱的人,不要告诉他们,那太懦弱了。别说你死了也走不了,青峰暗暗嘲笑你。路上没有无奈,只有坚强,没有回头,只有前行。一路上的荆棘沼泽,一路上的泥泞风雨,一路上的迷茫与艰辛,一路上的向往与探索。从北海出发向南行驶。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前方没有灯塔,也没有后路。出发时天气风平浪静,但途中海风呼啸,波涛汹涌,大雨倾盆。海不再是海,而是死神,船也不再是船,而是死亡坟场。他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足够的信念来克服恐惧和绝望。每一次的离开,都是一次死亡之旅。他们死了无数次,又复活了无数次。总有一些人,是那么幸运,经历了重重灾难,终于到达了彼岸;总有一些人不幸的再也没有回家;船沉入未知的海底,被慢慢封印在历史的沙子里。也可能有一天不经意间被发现,导致生者和后人误解过去的故事、过去的时代、过去的历史。
他们的身体虽然瘦弱,但口袋却越来越充实。谁走得更远,谁就会收获更多。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徒步的乐趣、生活的体验、人生的风景。那两个城市也获得了,获得了繁荣和繁荣;民族也获得了,获得了丝绸之路,收获了历史的辉煌。
离开时,亲人为他们送行,希望他们走得更远。他们走后,亲人站在村口盼着他们早日归来。当他们走在路上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他们回望的方向是故乡,思念的地方是亲人所在的地方。出发时正值三月,桃花映日,梨花化泥,芳草连天,鸟语蝶鸣。回来的时候,风很冷,蜿蜒的乡间小路孤独而荒凉。有些人离开的时候,就像一根刺的春笋,或者雨中的荷叶。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血色夕阳,池塘里掀起万千浪花。有些人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的亲戚在村口守着。手表变成了一棵老槐树、一棵古柏、一棵老桑树,矗立在春夏秋冬,矗立在沧桑之中。守望变成一条蜿蜒的小溪,在岁月的深处叮当作响不休,呼唤着、追寻着他的脚步。他们回来了,带回的是一个遥远陌生的世界,就像一朵盛开在茫茫雪原里的红梅;报春花的第一声鸣叫,一个季节走了,又一个季节到来了。他们有的改变了主意,挺直了脊梁,抬起了头;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得更加沉默和沮丧。
陆上丝绸之路,造就了许多英雄、悲壮、凄凉的生命;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许多坎坷神奇的长寿。
世界上没有路。事实上,那些自己开辟这条路的人并不知道它叫丝绸之路。所谓丝绸之路,就是人生之路,不安现实之路,追求人生梦想之路。丝绸之路并没有消失,只是改变了方向和形式。世界上有数千万条丝绸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丝绸之路。就像数百万乡村少女南下广州一样,无数乡村男女走出家乡,也必将成为一种历史,成为新时代的又一条“丝绸之路”。在这条丝路路上,我们见证了许多人的漂泊,传播了许多人的恩怨、悲喜,沉积了鲜为人知的历史沧桑。
我从没想过这两个城市会与我相关。当年,我这个井底之蛙般木讷的村民,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小村庄时,兴奋不已,因为我去的城市是洛阳。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几年后,我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北海。我的家人和亲戚仍在洛阳漂泊。几乎每天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也给我打电话。他们知道我很痛苦,我也知道他们也很痛苦,但我们谁也没有说过任何话。我们听到的只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城市的普通对话和浅浅的微笑。因为他们这边是起点,我这边也是起点。我们一起站在起点;生活的节奏如同丝绸之路一样遥远……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wenan/wenandaquan/70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