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浙江美食导游词1000

谁帮我写一篇简介湖州的导游词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丝、湖州宋锦、双林绫绢闻名中外。

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貌,其自然景观以“山水清远”见长。

“苍山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彻,山水映发,冲和修集”,概括地说明了湖州山水特色。

湖州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它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运输要塞。

湖州市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

总人口257万,其中市区人口108万;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

【第44句】:1%,中心城市建成区

【第52句】:9平方公里。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四个重点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贸、金融、科技等欣欣向荣,社会各项事业成绩显著。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

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

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

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

湖州是山水清远、景色秀美的城市,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05个。

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

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唐代陆羽隐居湖州所撰的《茶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第一部茶叶专著;北宋教育家胡瑗创立安定书院,人称“胡学”;艺术大师赵孟 、吴昌硕开创的“赵体”书、“吴门”画,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湖州西倚开目,北滨太湖,东西苕溪和运河水系贯流全境,自然景观尤以“山水清远”著称。

辖区内不乏秀丽的山区风光和悠久的水乡景观, 可谓山、水、湖、泉、洞五类俱全。

湖州的游览点众多。

市区就有巧设精雕的飞英塔,在江南独树一帜的铁佛寺,安闲静雅的莲花庄公园:稍远则有太湖边的“石钟乳音乐厅”--黄龙宫,南洵镇有浙江三大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等,德清的莫干山已久负“清凉世界”的避暑胜地盛名,安吉的龙王山,长兴的顾绪山也各擅春秋,游人往往流连忘返。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条旅游线路。

麻烦采纳,谢谢!

简介湖州的导游词

下渚湖,又风湖,位于德清县城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

【第1句】:26平方公里,水域

【第3句】: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

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

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

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

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

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

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

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

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

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下渚湖景区还包括防风祠、望湖亭、防风飞瀑、樟林憩园、防风部落、蝙蝠禅寺及渔村人家等景点.

苏州的导游词

有太多了 你要概况

沿途

还是购物

我是杭州导游呵呵 说你具体要的吧杭州,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市区面积68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480万。

她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没有一个建立过王朝首都的城市不是古老的城市,若从秦朝设钱塘县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啦。

杭州是水的世界,粗粗算来,有四种水可以列举:一:钱塘江水,全长600多公里,它是我们吴山越水的母亲河。

从杭州城边檫身而过,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大,钱塘江两岸,正在崛起杭州的新城。

二:西湖,今天的西湖总面积5,6平方公里,说是位于杭州城西面,所以称之与西湖。

其实西湖就在杭州的环抱里,和这个城市骨肉相连。

三:大运河,大运河又通称京杭大运河,它北通北京,南接杭州,全长1782公里,京杭大运河的杭州段,南起三堡船闸,北至武林头,长23,6公里,流域面积730平方公里。

四:市河,十条市河加起来全长38,8公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秦朝今天的杭州东南江干一带,还在海里面。

公元前223年,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江南地后,设立会嵇郡时,称为钱塘,从秦汉至六朝的八百年,钱塘始终是一个无足称道的山中小县。

真正开始把这个地方称为杭州,是在隋朝开始,算起来也有1400年的历史。

隋开皇九年,也就是公元589年,隋朝灭了陈。

废除了钱塘郡,设置了杭州治。

洲治,也就是地方政府。

中唐之后,杭州才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

杭州虽然有如此这样的名声,但与一流城市扬州、二等城市越洲、苏州相比,它依然是一个三流城市。

从三流到一流,有功之人,当数吴越的钱氏。

,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养生息的土地。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洲,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

现在杭州用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概括:人间天堂、文物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

说道杭州是人间天堂那可来不得半带虚假,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篇章。

杭州之美,美于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没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

杭州是何其幸运,他的美和历代的先贤是分不开的。

时光回转,我们把目光倒流到唐朝,公元822年。

年过半百的官场失意的白居易(772~846)来到了杭州为政。

白居易年轻的时代不能不说踌躇满志。

28岁中了进士,也是春风得意的,不过诗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一忘形就容易口没遮拦。

封建社会把这种对朝廷的直言称为进柬,而进柬有往往要受惩罚饿,这一罚,罚到了江洲。

罚出了千古的琵琶行,后又移至忠洲,然后,西湖山水何其有幸,迎来了伟大的诗人白居易。

从他一生轨迹来看,白居易应该是个浪迹天涯的人。

祖籍山西,出生河南,少年时代,大约十四五岁为躲避战乱,曾经随同父亲第一次来杭州,日子过的颠沛流离,但是杭州还是给他留下了深远的诗意,那时苏州刺史是韦应物,另一名诗人宰相的儿子房孺则出任杭州刺史,他们常在苏杭二地诗酒唱和,给少年白居易很深的影响。

白居易刺杭那年已经整整50岁了,贬官之人,心情是可想而之的,然而,一见到西湖山水,心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之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甚至西湖这个名字也是从白居易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命名呢。

最早出现西湖这个名词,是出之与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肪》这两首诗。

白居易在在杭州的政绩,杭州人如数家珍,但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筑西湖湖堤和疏通六井。

所谓湖堤,也就是著名的白堤了。

他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把西湖一分为二,堤内为上湖,堤外为下湖,平时畜水,旱时灌田。

不少人反对他这么做,说,放了西湖的水浇田,那湖里的鱼怎么办,水中的菱角怎么办,白居易也反问他们,是老百姓的生命要紧,还是鱼儿要紧,是水上的菱角要紧,还是田里的稻梁值钱啊

在他离开杭州前两个月,他终于把堤建了起来。

还专门写了《钱塘湖石记》,详细的记载了堤的作用,刻在石碑上,立在湖边。

白居易任期三年,要离开杭州了,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两百首诗,带走什么呢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杭州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来送行了,白居易落泪了,他是这样告别黎民的: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与汝度荒年。

一千年过去了,我们走在一千年后的白堤上,心里想着白居易不由的想起他的诗章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简介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

全镇72平方公里,

【第7句】:3万人口,其中镇区

【第4句】:71平方公里,4万人口。

全镇辖7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

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旅游业为中心,以工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点”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举措,经济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环境优美镇、卫生镇,合肥市“十强”镇等。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

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

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

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

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

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

  交通:  三河距合肥35公里,距巢湖7公里,离合九铁路舒城站7公里,距沪  蓉高速公路吴岗入口处2公里。

位于合肥到黄山、九华山黄金旅游线上。

  

【第1句】:合肥汽车站乘合肥——三河旅游专线车来达三河  

【第2句】:明光路长途汽车站,直接上车买票,经过南门换乘中心  景点介绍:  

【第1句】:天然亭:  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

  

【第2句】:刘同兴隆庄:  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

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

他是姓刘的人开的庄子,中间的“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

庄子的主人刘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会副会长,兄弟五人。

其中刘锦堂与二哥刘锦臣就居住在“刘同兴隆庄”。

  整座刘同兴隆庄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

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

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当时这里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

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

那时候的“同兴隆”真是无比兴隆,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

同时,也象征着“”的经商理念。

  

【第3句】:翠竹亭:  位于古西街合众巷出口处,旁边就是风光秀丽、贯穿全镇的三河小南河。

此亭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之中,亭柱酷似竹子,亭子颜色是一片翠绿色,取名竹亭,有节节高升之寓意。

旁边有游船码头,泛舟小南河,别有一番幽情。

  

【第4句】:冶霞亭  位于三河中街小南河畔。

在抗战时期,三河相对安宁,芜湖、南京等许多有钱人为躲避战乱,齐集三河,人口一度多达七八万之众,所以当时三河也被称为“小南京”、“小上海”等,在解放初期三河还一度设市,称为三河市。

冶霞亭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亭子取名“陶冶情操、沐浴晚霞”的意思,外形颇似一个清朝的官帽。

因为合肥出了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包拯,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大清官。

这个栏杆上雕刻的是荷花,其寓意就在于警示人们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第5句】:古鹊亭  位于三河三县桥头东侧。

三河古称“鹊渚”、“鹊岸”。

曾经是巢湖上的岛,是鸟鹊栖息的地方,后巢湖下陷,随成陆地。

此亭处是鸟鹊经常栖息的地方,很多鸟鹊在此聚会,是故此亭被叫做古鹊亭,现在也是游人和居民经常休息的地方,在这里,鸟鹊和人和谐相处,互不惊扰。

  

【第6句】:杨振宁旧居  位于三河的古南街上,与正在修建的万年禅寺和万年街相邻,前身是原来的三河孙大生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明清风格宅院,共有五进房屋和一个庭院。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1922年10月出生于合肥四古巷;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研究生院;1945年赴美留学;1957年10月因发现“而与李政道同获;1964年入美国籍,家学渊远,文理兼通,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进中美和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教授的母亲是三河人,1937年底为了躲避战乱,杨振宁曾于此客居求学。

该旧居共五进房屋,前两进房子是展览厅,展示的是关于杨振宁教授的图片和文学资料展览。

第三进房为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大约在此住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五进是以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示杨振宁先生的科学成就。

  

【第7句】:鹊渚廊桥(4副)  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

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之一,1982年重建。

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

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外国人称廊桥为情人桥,有情人若从这座桥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

  这座桥原本是一座小木桥,如今我们将桥赋予了“遮阳、挡风、避雨、休憩”这些廊亭的功能后,也就称之为“廊桥”了。

  

【第8句】:万年台(4副)  万年台是三河镇的中心点了,是一个古戏台,是在以前的旧址上重建的。

这个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

如今,这个文化休闲广场上,拥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还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亲图。

三河原有两处万年台,除这以外,在南街还有一处,现在其旧建“万年禅寺”,大家可以看到在台面的两边有两个大柱子,而这个柱子象征着佛教生生不息。

在万年台,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热闹非凡。

  

【第9句】:鹤庐  位于三河古南街,是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故居。

刘秉璋是三河人,他是李鸿章手下的御用红人,曾经率兵击退法军,大败捻军,先后做过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和四川总督,是淮军的著名将领。

他曾经在三河有上百处宅院,而此处是后来唯一一个保留下来并重新修葺过的。

此展览厅主要展示的是他生平的事迹以及一些当时留下的武器设备,图文资料等。

此宅取名叫“鹤庐”,有一种闲云逸鹤,择良木而栖的味道。

  

【第10句】:城隍庙  位于三河古南街,对面就是万年禅寺,旁边是二龙桥。

在这里曾有一个禁烟禁赌碑,正好可以说明庙的年代,立于同治十二年,距今最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三河目前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一块古碑。

从中可以看出三河历史上的隶属关系。

门前刻着一幅对联:  上联:为善应倡,设惑未倡,前人余殃,殃过必倡;  下联:为恶应灭,设惑未灭,前人余德.德尽自灭  据说是庐江县的一个叫孙维琪的秀才写的,也就是劝人行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意思。

  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

地藏原名金乔觉,据说是朝鲜国的一位王子,曾发过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一直人们称他为地藏菩萨.  两边分立的分别是他的两位弟子:阂公和道明。

四周是四大天王塑像中国民间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据佛教传说,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峰,各护一方天,由四大天王镇守.按南、东北、西方向依次为:手幸宝剑的叫北方多闻天王;似在弹奏琵琶的叫东方持国天王;手绕黄龙的为西方广目天王;拿着伞的是南方增长天王。

  四大天王手下有三十二天将,即每人手下有八位天将,各守一方天,天分九层,正好是三十六之数四大天王各执一法器以剑的锋利、琵琶须调音、伞寓意司雨,龙身有娇要顺着去抚摸,取其谐音,象征风调雨顺,这样就以能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后面还有一进供奉着城院老爷以前凡是有城池的地方都有城院,保佑这一方城池百姓平安。

  

【第11句】:万年禅寺  位于三河古南街,最早建于宋代。

万年禅寺由法华寺、松林寺演变而来,后毁于动乱。

遗址座北朝南,小南河经此弯曲环抱寺院。

传说万年禅寺的香火当年十分旺盛,十里八乡的人都到此来烧香拜佛,而且是有求必应。

目前,此景点由九华山天台禅寺恢复建设,拟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祖师殿、观音堂、方丈室、斋堂、居士客房、塔等寺院,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第12句】:桃花岛(大小石亭和岛3副)  桃花岛在杭埠河和丰乐河交汇处,是三河的一座美丽的世外桃源。

传说此桃花岛就是当年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修炼神功的地方,黄药师就是这桃花岛的岛主。

桃花岛呈三角形,占地300亩,其中水面70亩,水潭四周堤上建有桃园、葡园。

桃花岛种有9999颗桃树,三、四月桃花盛开的时候,岸上花朵红艳,水里花影摇曳,是仙境一般的景色。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旅游踏青的绝佳好去处。

桃花岛是当年丐帮帮主黄蓉生长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她的足迹和美丽故事。

如今的桃花岛也是91年洪水的决口处,上面还有三河人民万众一心建造的军民坝。

此外,在这个美丽的桃花岛上,还有了两座石亭,一个叫黄蓉亭,另一个叫白狐亭。

  

【第13句】:仙姑楼  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

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

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

三河百货业巨贾金聚丰的当家人与施道生情投意合,受其影响,集众家商号,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设香案、燃明烛、敬贡糕、早晚上香、晨昏叩首。

金竹斋先生家财万贯,其年四十有七,膝下虽有六子。

,但因无女,心中梗结,时年中秋之夜,率妻室家人等,净手素服,焚香跪拜,求赐一女,时逢巧运,天道酬诚,次年(1903年),其妻果生一女,取名“七姑”。

  从此,仙姑楼蜚声鹤起,舒、桐、庐三县及六安、合肥、芜湖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

得此殊荣,生意愈加红火,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皖中、巢湖、长江流域的众多名镇。

现今的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石碑犹存。

  

【第14句】:大捷门  大捷门位于三河英王路上,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是进入古镇风景区的大门。

1858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举世闻名的“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纪念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牌楼的主要作用是大门标志和表彰功德的功能,一般来说,柱子上加屋顶的称牌楼,否则称牌坊。

  

【第15句】:大南门  位于三河三县桥旁。

三河是个古城,原本有五个城门:朝阳门、晚霞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小北门,这大南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城门。

此门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上面可有“大南门”三字,其是在原址上新建的。

  

【第16句】:孙立人旧居  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的故居。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

1923年毕业于,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

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

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

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

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第17句】:董寅初旧居  董寅初,安微合肥三河人,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他考进了,攻读实业管理。

1938年,董寅初于交大毕业分配去香港邮政汇金局,兼任翻译、编辑。

1939年8月,他应印尼雅加达《无声日报》邀请任编辑。

1940年后,他办了《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同爱国华侨陈嘉庚办的《南洋商报》等一起,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在华侨救亡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被捕入狱。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始恢复自由,为促进华侨社会的团结,共同建立了中华侨团总会,并担任常委、总干事兼治安委员会主任,积极保护华侨安全。

1947年董寅初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上海侨联副主席、主席。

1980年12月,他被选为当时在上海新建的致公党市委主委,1983年,他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担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1986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兼外事联络委员。

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现任致公党中央名誉主席。

  现整理一新的董寅初旧居坐落在三河镇西街,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展出的内容分为十个方面:家族史、青少年时期、求学阶段、流亡海外、海外抗日、报效祖国、开发浦东、招商引资、参政议政、社会活动。

  

【第18句】:孙仲德纪念馆  孙仲德原名孙家骥,化名余凯章,出生于原合肥县三河镇东旺汗。

原新四军高级将领,解放合肥第一人,原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1920年考入河北保定随营学校,后来在旧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

在此期间,目睹军阀混战,深为国家民族前途担忧,毅然脱离了旧军队回到家乡;1930年秋,孙仲德来到森园酱坊当学徒,在此期间,经其表弟颜文斗引导参加了革命。

这是布展后的森园酱坊,是两层阁楼,一层为孙仲德生平事迹展览厅,二层为三河民间艺术家胡益民先生的剪纸艺术展。

  

【第19句】:古街巷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圆润,古街道、古街巷、古桥以及古民宅一起,构成了皖中地区独特建筑风格的“古镇核心保护群”,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保存古徽派建筑特色最完整的水乡古镇。

三河古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

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

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三河有古西街、古南街西街等数十条古街巷。

古西街曾是三河历史上一度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全街长500多米。

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砖小瓦的民居,飞檐高翘的防火墙,整齐划一的油漆门板。

会让我们的回忆会穿越时空,仿佛来到明清乃至更久远的朝代——。

三河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曾经是店铺林立富贵地花团锦簇温柔乡。

丰乐河、杭埠河通过小南河黄金水道,将千里百地的山货、水货、瓷货、窑货、稻米、丝绸、竹木等等源源不绝地运达三河。

再辐射十里八乡,万户千家。

水乡古镇不愧是“皖中商品走廊”,这条街上颇有名气的商家就有“天然楼”、“吴恒兴”、“凌宝泰”、“同兴隆”、“大德昌”等近十家。

当然,三河古街巷十分有名,例如,孙立人就出生于三河南街八扇巷,杨振宁博士就是从一人巷走出来的一位科学巨匠。

  

【第20句】:英王府  三河有着2500年的历史了,在《左传》中就有过记载.在近代史上有一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一——三河大捷。

英王府,就是太平天国时的英王陈玉成的指挥部所在地上。

  

【第21句】:小辞店  三河是安徽省地方剧种—庐剧(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素有“庐剧之乡”的美誉。

庐剧,旧称“倒七戏”,合肥周边也有人称“小倒戏”,是我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

清末以来,逐渐由古镇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第22句】:南街雅湄春茶楼  雅湄春茶楼休闲中心位于千年古镇三河的小南河畔,与花戏楼隔河相望,距世界名人杨振宁旧居约80米,距万年禅寺约200米,介于鹊渚桥与二龙桥之间,实属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一楼营业面积约2

【第40句】:7平方米,二楼营业面积约170平方米,是多功能经营的最佳休闲场所。

  

【第23句】:李府粮仓  位于三河古西街入口西侧,是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此置办的粮仓。

清朝光绪年间,三河商业文化的繁荣,被一批在近代史上功勋卓著的淮军将领推上了一个鼎盛时期,许多总督、大臣在此置办房产、钱庄,留有粮仓。

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章、广西巡抚潘鼎新均在三河建有房产;湖南总督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在三河建有当铺;另有记名提督、总兵

【第5句】:6人在三河建有房产;这么多督、抚、镇台建宅三河,足见三河当时的吸引力之强。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家族在三河建钱庄、粮仓,而此处就是其遗址所在。

  

【第24句】:三县桥  三河地处原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交界处,此桥因“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而得名,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第25句】:望月桥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这条河就是贯穿于全镇的黄金水带——小南河。

小南河全长2900米,单单架于河上的桥就有七座,而每一座桥都有它美丽的故事。

这座桥是望月桥,拱形踏步式风景桥,桥的两边是青石浮雕栏杆,而在桥的旁边我们看到的这座七层楼阁就是“望月阁”,她与望月桥相互辉映衬托,阁高34米。

登阁鸟瞰古镇风貌,可感受历史的沦桑。

而且还可以远眺巢湖(三河距离巢湖西岸仅七公里)。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座桥哟,据说每到十五月圆之夜你只在站在这座桥上对着月亮许愿,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啊

  

【第26句】:望月阁  望月阁位于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畔,高37米,为7层古塔,旁边相邻的是望月桥。

游人经望月桥,登上望月阁,凭栏鸟瞰,古镇美景尽收眼底,感受水乡的灵气,古镇的沧桑,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心情豁然开朗。

望月阁第一至四层为美食城,五至六层为展览厅,展示的是91年三河洪水的一些图片。

第七层为观望台。

登高望远,可以一览三河古镇绝妙风光。

  

【第27句】:古城墙  位于三河古东街,为太平军将领蓝成春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天率军士修建,现存两段,一段位于东街朝阳门,一段位于三河中学初中分部教学楼后的奠基处。

  

【第28句】:南街临水走廊  位于南街茶楼旁边,是一段临水游廊,岩壁上有三河大捷的雕塑和小辞店的场景画面。

画面取材于小辞店的故事,共有是十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离家出走、古镇全景、投宿住店、两情相约、相诉衷肠、心心相印、誓结同心、人言可畏、难舍难分、长亭送别。

另外,还有游船码头及二十四孝灯笼图。

  

【第29句】:天然桥  位于三河西街三杭路上,是肥西连接舒城的一条重要桥梁。

因为桥北曾有座茶楼名叫“天然楼”而得名。

天然楼是三河镇一个十分出名的古茶楼,可惜毁于91大水,已不复存在。

  

【第30句】:仙归侨  坐落在古西街的入口处,是一座石桥,叫做“仙归桥”,素有“仙人归来”之意,因为三河是历史文化名镇,在海外和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很多,这座桥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些游子的眷恋之情。

这座桥下的河流是三河的古护城河,与小南河相通。

  

【第31句】:国公桥  位于东街小南河上,是一座古桥。

传说是一位古代国公修建的。

国公是古代的一种爵位,位置仅在郡王之下、侯爷之上。

我们中国在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这五个朝代设有这种爵位。

  

【第32句】:济公桥  位于三河古西街小南河上,因其上有两个亭子状的架子,又称为双亭桥。

始建与20实际40年代。

1944年,国民党第六军军长张济公路过三河,探望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家属。

张济公将此桥正在修建,便捐款资助。

桥建成后,当地绅士便将此桥取名济公桥。

  

【第33句】:无蚊桥  又名小南桥,戴氏桥,是一位姓戴的寡妇修建的。

据说宋朝末年,有一位金口玉言的罗士先生来到三河,为了感谢戴氏的款待,便想为戴氏做一点事情。

戴氏说:“没有什么要做的,就是这桥上的蚊子太多。

”罗士先生说:“我帮你搧蚊子,我一扇子把这里的蚊子扇到八国九州去。

”于是,罗士先生用扇子轻轻一扇,扇走了蚊子,戴氏桥上从此就没有蚊子了。

于是,这座小桥就起名无蚊桥。

  

【第34句】:古娱坊  位于三河古南街,又称民俗馆。

三河自古为商贸重镇,南来北往旅客均在此停脚休憩,因此,近代史上三河的民间娱乐活动异常繁荣昌盛;现在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古代人们的休闲方式,同时增添现代游客游玩的好去处,古镇风景区搜集整理了古代的一批娱乐器具,恢复建设了三河的古娱妨,再这里游客既可以更全面理解我们的过去,也可一展自己的实力与风采,为自己的游程增添别一样的情趣。

古娱坊分两层,一楼为娱乐场,二楼为展览厅。

  

【第35句】:一人巷  位于三河古南街杨振宁旧居北侧,是一条仅能容下一人通过的幽深巷子,全长80余米。

两边高高的马头墙使得小巷更加幽深。

这条巷子因为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博士而闻名于世。

  

【第36句】:天然楼  天然楼位于西街,今三杭路以北,小月埂路口,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有三分之一靠打入小南河坎的木柱撑,木件构架,木板地面,窗含南河之水,别有一番情趣。

旧时三河民谣“十大舍和得”之九便是“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

谁帮我写一段片皮烤鸭的广告语

2》北京菜北京烤鸭 原料: 北京净鸭1只(2250克),麦芽糖10克,甜酱1碟,北京葱段1 碟,荷叶饼或芝麻烧饼若干; 制法: 选一只完整的北京填鸭,从割开的气管处打气,使其皮肉分离、全身鼓起,显得饱满的样子。

将鸭子开膛除去内脏,然后放入一根约2英寸长的木棍,支撑住胸骨,以便使鸭皮伸来。

然后用钩子勾住脖子,再在鸭皮上涂上一层淡的麦芽糖。

挂在通风处风干。

将晾好的鸭子挂在 烤炉中,手边预备好一只热水壶以备随时向鸭子灌水。

时间的掌握和温度的适度是很重要的。

为使鸭子烤得熟透均匀,要不断地翻动必要时可用烤竿挑动。

将鸭子烤至全褐色,出炉的鸭子 象涂了亮漆一般。

将事先摆在桌上的荷叶饼,芝麻烧饼和其他调味品等与切成片的鸭肉一并上桌 。

3》昔日京城的烤鸭 从生活饮食的历史文化来看,我国出现受人们喜欢的风味食品烤鸭,是比较早的。

但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烤鸭,而是称为炙鸭或曰烧鸭,其共同的特征,都属于生活饮食中烹饪法的一种。

并且这种烹饪法,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诗经?小邪?瓠叶》里记载: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但是,在生活饮食方面,出现了炙鸭,或者名为烧鸭,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前者,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后者,则出现比较晚,在元代。

并且对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北京导游》一书里,作了这样相当有考究性的记载:烧鸭历史:早在南北朝时(公元420-583年)《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

元代的《饮膳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

不仅如此,元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明小说《金瓶梅》均载;烧鸭子;、;烧鸭;为市售美食。

这些,皆为今日烤鸭的前身。

那么,北京出现烤鸭店,又究竟始于何时呢

有两说:一说,是出现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另一说,则是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

而这两说,则不论是哪一说,其共同的特征:凡是那时候经营的烤鸭,都叫做南炉鸭。

不仅如此,烤鸭的店名,亦不是名为北京烤鸭店,而是叫做老便宜坊烤鸭店(最老的字号),其最早店址在今宣武门外的米市胡同。

对此,在《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一书里记载:明代烤鸭馆;老便宜坊;创建于京师(指北京)。

《朝市丛载》:;烧鸭子;便宜坊,在米市胡同北口路南。

;《都琐记》:;席中必以全鸭主菜,著名便宜坊尤以挂炉烧鸭为长。

;清代烤鸭亦为中秋应节佳品。

《帝京岁时纪胜》:;中秋桂饼之外,则南炉鸭;。

故宫《五台照常膳底档》:;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五日至十七日13天中,乾隆皇帝吃烤鸭8次;。

那么,为什么取名叫做老便宜坊烤鸭呢

其实老便宜这三个字,不言而喻,其意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

那么,为什么还要挂上个坊字呢

其意指烧鸭店亦是属于当时社会上的手工业从事劳动生产的一种作坊。

当然手工业作坊亦有很多了。

如唐宋时的手工业作坊,其名目就已经比较繁多了,有铜坊、糖坊、纸坊、毯坊、糕作坊、锦绫坊、金银作、漆作等等。

然而有趣的是:老北京时,则不仅有便宜坊烤鸭店,而且还有老妈作坊,又称老妈店,系专营介绍女佣人的地方。

所以,那时,生活中,人们一说便宜坊,就知道这种店是专营风味食品——烤鸭的 这里,可举个比较突出典型的例子,如《回忆旧北京》一书里记载:便宜坊也创设于乾隆年间,比都一处要晚不少年。

三十年代,骡市的米市胡同和鲜鱼口内都有便宜坊。

后者是老店的伙友开的,在鲜鱼口西口内不远,两层小楼,一间门脸儿,和都一处差不多。

楼下是散座,楼上有几间雅座,以卖烧鸭子(今称烤鸭)为主。

据说,现大前门外鲜鱼口便宜坊烧鸭店开业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后来居上,影响很大。

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于经营有方,力求创新,很快名噪京华,传及海外。

创业者河北蓟县杨全仁,独僻蹊径、博采众长,并把焖炉改为挂炉,故极有特色。

文革时期,全聚德改名为;北京烤鸭店;,便宜坊改名为;新鲁餐厅;。

粉碎;四人帮;后复名。

北京填鸭是制做烤鸭的主要原料。

显然,烤鸭的原料,是相当讲究的。

那么,讲究到什么程度呢

北京填鸭生长期较短,只需60-65天,就发育生长到5-7斤重。

45天前的雏鸭,可自由取食,而最后15-20天,则就不允许自由取食了,而由人一填喂,即每6小时进行一次填喂,每昼夜填4次,所以,称作为北京填鸭,并且亦只有北京填鸭,则才有资格作为北京烤鸭的原料。

北京烤鸭的烤制方法,归纳概括起来说,有三种: 焖炉法: 烤炉有门,用秫秸先将火炉及炉内铁箅子烧热,待无明火时,将处理好的鸭子,即将北京填鸭放在铁箅子上,关闭炉门,进行烤制,并且将这种烤制的方法,叫做焖炉法。

挂炉法: 这种制做北京烤鸭的方法,其特点是:炉口为拱形,无门,将处理好的鸭子,挂在炉内的铁钩上,下面讲究用果木(梨、枣木最佳)火烤,不关门。

叉烧法: 这种帛做北京烤鸭的方法,与叉烧肉相似,其突出的特征是:须逐只手操作。

因其产量低,费工时,所以,生活实践中,逐渐被淘汰了。

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叉烧法的北京烤鸭了。

烤熟之鸭,则需要切片上桌。

据老北京人回忆:老北京时,上烤鸭店去吃烤鸭,不仅是好吃,而且会使你感到很痛快。

由你自己选定肥鸭,跑堂儿的就拿下楼去烤,烤熟以后,由一位大师傅端上楼来。

烤好的肥鸭,皮呈红紫色,油汪汪的,当面给你切片。

并且切片亦比较讲究,每只鸭要切出120片左右,而且须片片带皮带肉,肥瘦相间,十分引人食欲。

吃的时候,用来蘸甜酱,加葱白,卷在刚烙好的热薄饼内,真是又充饥又解馋,美味无比。

北京烤鸭 (1)烤鸭历史: 早在南北朝时(420~589)《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

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

这些皆为今日烤鸭之前身。

北京的烤鸭店,一说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一说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

那时经营的是南京(金陵)传来的焖炉烤制法,故称南炉鸭。

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即老便宜坊烤鸭店(该店已于1937年倒闭)。

现在前门外鲜鱼口便宜坊烤鸭店开业于清咸丰五年(1855)。

后来居上,影响很大。

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由于经营有方,力求创新,很快名噪京华,并传及海外。

创业者河北蓟县杨全仁,把焖炉改为挂炉,独辟蹊径为博采众长,故极有特色。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聚德改名为北京烤鸭店,便宜坊改名为新鲁餐厅。

粉碎四人帮后,复名 (2)烤鸭原料: 北京填鸭是制做烤鸭的主要原料,据考,北京鸭的祖籍是南方,明初随漕运来北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叫过白河蒲鸭、白色麻鸭、白蒲鸭等名称。

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放养,逐渐育成今日之良种。

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

北京填鸭生长期较短,只需60~65天,就发育成5~7斤重。

45天之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则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一次,每昼夜填喂4次。

合格之鸭,经宰杀、退毛、取内脏、洗净、灌水、吹鼓、涂料等一系列工序,方可入炉烤制。

(3)烤制方法一般有三种: 焖炉法: 烤炉有门,用秫秸先将炉壁及炉内铁箅子烧热,待无明火时,将处理好的鸭子放在铁箅子上,关闭炉门,故称焖炉。

挂炉法:炉口拱形,无门,将处理好的鸭挂在炉内铁钩上,下面用果木(梨、枣木最佳)火烤不关门。

叉烧法: 与叉烧肉相似,须逐只手工操作,因产量低,费工时,已逐渐淘汰。

烤熟之鸭需切片上桌。

切片技术要求较高,每只鸭要出120片左右,而且须片片带皮带肉,肥瘦相间。

佐料用葱段、黄瓜条,调味料有绵白糖(此为宫廷中吃法,今无)、蒜泥(已少用)和甜面酱(目前用此者居多)。

主食有荷叶饼或空心烧饼。

4》浙江菜挂炉烤鸭

【原料】 烤鸭1只,雪里蕻咸菜100克,大葱丝100克,甜面酱50克,白糖15克,鲜味王1克,精制盐1克,熟清油750克(耗25克)

【制作过程】

【第1句】:炒锅放中小火上,下甜面酱加清水(100克左右)、白糖、鲜味王边烧边用勺搅动,烧至稀薄稠粘,倒入小碗内备用。

【第2句】:炒锅放旺火上,下熟清油烧五六成热时,投入烤鸭,入油炸至皮脆肉热,捞出沥干油;用小刀将鸭皮连鸭肉片下,切成片装盘肉;用单饼包鸭皮、鸭肉、大葱丝并抹上甜面酱吃。

5》江苏菜金陵烤鸭

【所属菜系】

【特点】 鸭皮金红、香脆酥松,油润光亮,肉嫩鲜香,食之满口留香。

堪为色、香、味三绝。

四、山珍野味菜烹

【原料】 南郊麻鸭一只(重约2000克)。

青菜叶150克。

花椒5克、葱30克、饴糖25克、麻油15克。

【制作过程】

【第1句】:将鸭宰杀治净,在右翅下开一小口取出内脏,洗净沥干。

【第2句】:把青菜叶、花椒填入鸭腹内。

葱叶塞入鸭子肛门,使肚膛饱满。

【第3句】:将烤叉从鸭腿下裆插入,穿过胸骨,至肩骨颈皮穿口

【第3句】:5厘米处戳通,将鸭头由左向右方向弯转,从眼睛下面戳通,卡住叉尖。

【第4句】:水锅上火烧沸,将鸭头掀入水内,舀沸水浇烫鸭身,使鸭皮收缩绷紧,出现毛孔,然后用饴糖抹匀鸭身,放在通风处吹干。

【第5句】:烤池放入木炭,点火烧燃后执鸭叉烤。

先烤两侧,再烤腿、尾部、背部,最后烤胸部。

【第6句】:待鸭皮吱吱作响,欲冒油花时,再以麻油涂之,并烤至金红色时离火退叉,片下鸭肉装盘,嵌上头尾,配以薄饼、甜酱、花鼓葱段同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307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