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龙山导游词300字
云浮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的导游词
云浮新兴—六祖故乡 说到广东名人,六祖惠能算是名气极大的一个。
他的足迹遍布省内,故里新兴县龙山的国恩寺及报恩塔、弘法37年的“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剃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隐居之所怀集六祖岩及四会扶卢山等,如今都名扬海内外。
我们走进夏。
云浮导游词
云浮新兴—六祖故乡 说到广东名人,六祖惠能算是名气极大的一个。
他的足迹遍布省内,故里新兴县龙山的国恩寺及报恩塔、弘法37年的“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剃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隐居之所怀集六祖岩及四会扶卢山等,如今都名扬海内外。
我们走进夏卢村——这个一代圣贤生长的地方。
千年古村圣地之门 夏卢村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内。
戊戌(公元638年)二月初八,一孩儿呱呱落地,他就是惠能。
惠能三岁时,父亲过世,他自小便随母亲李氏垦荒种荔、种木薯等农作物,一直到24岁,惠能金台聆经求佛道方离开故土。
不知不觉,眼前这个小村庄,竟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村口就是惠能故居,如今保存尚好,门额上书“圣地之门”,门联为“圣地一花开五叶、门庭三宝朝万年”。
院门内是“六祖惠能纪念堂”,堂上一联“新州毓秀,圣地鼎名”。
再进,由小廊庑绕小天井而到厅堂,六祖塑像端坐厅堂正中,左边小龛供奉着六祖母牌位。
走进夏卢村,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村口,小路曲折蜿蜒,一转弯,一个小池塘展现在眼前,伴着蓝天白云和破旧的民居,乍眼一看,倒和水乡有几分神似。
行至村中,两边的农居高低错落,为了巩固根基,房屋的底部大都用大麻石垒成,整整齐齐,上部则用黄土夯成,摸上去有点粗糙;屋顶是老式的砖瓦,黑褐色中还带点暗红。
屋檐下悬挂着的,多是些叫不出名的小型农具,还有簸箕。
房前屋后,不时能够看到南瓜蔓、丝瓜蔓随意蔓延于棚架上,嫩绿嫩绿的,和土黄的墙壁形成鲜明对比。
千年古荔诉坎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用在夏卢村恐怕不够准确。
因为夏卢村有数棵千年古荔,据说是惠能当年亲手栽种的。
第一棵名叫“千年古圣荔”,相传是惠能童年种下的,粗略估计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最大的一棵,树围超过5米,另一棵早已空心,剩余半边的树干树围也超过
【第3句】:8米。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棵树总是一枯一荣。
前段时间,古树被蛀空,近日村民却惊喜地发现,在蛀空的树干上竟然又萌发了新枝。
村里人推断它可能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荔枝树,为“天下第一荔”
还有一棵奇荔,相传也是六祖种植的,说“奇”是因为树上荔枝的果核有着天下独一无二的标记———好像高僧大德和尚头顶的香痂印记
古树旁还有不少荔枝树,却从没有一棵有这样的果核。
多年来,无论村人还是专家都解释不出其中的原因。
有幸得到两颗刚从古树上摘下的荔枝,迫不及待地剥开品尝,鲜甜可口,水嫩嫩的,味道十分独特。
果核真如村人所言———有道疤痕
当地人把它叫做“得心应手荔”、“恒心荔”、“心想事成荔”、“苦尽甘来荔”。
他们说,这是因为惠能三岁丧父、后被同门师兄神秀等人多年追杀,与猎人为伍16年才正式落发点痂———荔枝仿佛是六祖在向人们诉说辛酸的往事。
甘泉顿悟人生境界 行至村中,有人正围着一眼井比划着。
原来这就是“开村古井”,掐指一算,这眼井快有1400年的历史了。
由于井水哺育了惠能,人们又把它亲切地称为“仙人奶”,寓意深远。
听当地人介绍,这口井的水质极好,甘甜可口,长年不枯,千百年来一直是村里人的饮用之源。
虽然村上已装上了自来水,可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喝这井里的水。
村里人很聪明,在井中放养了一条鱼,水能否食用一看便知。
不过这么多年来,鱼一直都快活地畅游着。
正午时分,太阳晒得正猛,村里静悄悄的。
辛劳了半天的人们大都进屋歇息去了,剩下调皮的孩子从这个屋跑到那条小巷,小小的天地充满无穷的乐趣。
惠能小时候没读过书,不识字,但由他形成的学术思想,却体现着禅宗教派的思想体系。
实际上,惠能的禅宗思想早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里人的生活,正如六祖宣扬的精神:“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
”日常生活中,“空”不仅是村人本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世人追求的简约风尚。
一代禅宗 惠能,俗姓卢。
少年家贫,以卖柴为生。
青年时赴湖北黄梅拜五祖弘忍为师。
得五祖密传衣钵后,为避对手加害,隐遁于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15年。
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发受戒,此后在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讲经说法37年。
公元713年,六祖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世寿76岁。
六祖真身(肉身)及衣钵此后迁回宝林寺,供奉至今。
佛教史上称其为“东土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南禅始祖”。
惠能创立了中国禅宗理论体系,使佛学“中国化”,经其43名弟子的嗣法,形成河北临济宗、湖南沩仰宗、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南京法眼宗等5个宗派,俗称“一花五叶”,如今有香客数百万,遍布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欧美等地。
交通:新兴县距广州160公里。
走广佛高速—佛开高速、龙江路段,驶入龙高公路,过高明大桥沿大路一直走便可到达新兴龙山,路桥费单程约80元。
线路:国恩寺—新兴夏卢村民居、仙人奶、千年古荔、六祖故居—龙山温泉 美食:六祖故居的斋菜非常可口,款式多样。
“特产”:新兴有几大产业。
一是温泉,新兴龙山温泉属氡泉和硫氩化物泉,这在广东省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稀有;二是凉果,新兴的凉果产量占广东凉果产量的一半有多,进入六祖故居时可经过“凉果街”;三是闻名遐迩的新兴“温氏鸡”,广东省日常65%的活鸡供应都来源于此。
写象窝山的作文
赞(0个)《美丽的藏佛坑》据说,六组惠能圆寂当晚独自来到龙山的后山——藏佛坑。
六组惠能在那里的一块巨石上坐化。
第二天,众僧才发现他已圆寂,故起名藏佛坑。
这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
沿着弯弯的小路,走进藏佛坑,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被水没过,有的从水里露出“头”来。
这些石头有的象小狗一样趴在水中,有的象水牛一样蹲在岸边,还有的象河马一样潜入水中,有趣极了
往前走,有一条小溪,小溪里的水清澈极了,小虾、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嬉戏,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似的。
不时有几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水面上低飞,那画面美得无法形容。
水中立着一个巨大的水车,这是一个自动水车,人们利用水的冲击力使水车不断转动,水流如果断了,水车就停止转动。
离水车大约一百米的小溪旁,屹立着一个六边形玻璃瓦座的凉亭,这是供给游人休息的地方。
啊
美丽的藏佛坑,我爱你
介绍中国一种民居的建筑形式(导游词)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
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
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
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古民居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徽派建筑风格最为鲜明的是传统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徽州民居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筑中份量也颇重: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富丽堂皇。
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派建筑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门楼】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
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
【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又名回厅。
穿堂的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
大部分为木地板。
【大厅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
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
也有正中人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
大厅的变化式有时有边门人口,天井下方设客房,招待来客居住,或者由正门人口设两厢房。
大厅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
【大屋脊吻】徽派建筑格式。
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
徽州古建的词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兽,套兽等。
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
【飞来椅】徽派建筑格式。
对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靠椅的雅称。
【高墙深宅】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徽州有许多古民居,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远望似一座座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这种居宅往往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一般住人。
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
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
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
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大抵相同。
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
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起来,故房子大者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之说。
一般是一个支系住一进。
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祀。
它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
【格窗】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其功能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等作用。
格窗主要形式有方形、圆形、字形、什锦(花草,动物,器物,图腾等)。
格窗图案多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表现吉祥的寓意,如平安如意用花瓶与如意图案组成谐音表示;福寿双全用寿桃与佛手图案表示;四季平安是花瓶上插月季花;五谷丰登用谷穗,蜜蜂,灯笼组合;福禄寿用蝙幅、桃表示等。
徽派民居大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1句】: 尊重自然山水大环境。
古徽州对村落选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虑,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顺畅,建筑融汇于山水之间。
2.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
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采用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3.较灵活的多进院落式布局。
建筑平面布局的单元是以天井为中心围合的院落,按功能﹑规模﹑地形灵活布置富有韵律感。
4.精美的细部装饰。
徽文化中“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是徽派建筑一大特色。
一、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二、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三、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
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
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
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
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
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
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
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
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
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
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
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
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
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
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蒙古包 [编辑本段]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
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
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
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
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傣家竹楼 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
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
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
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
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
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
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
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
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
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傈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
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
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族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
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
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
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
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
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土家民居 古文献称土家民居为干栏,少数民俗文献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
《中国土家族习俗》云: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习俗以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
一般人家只有正房,小康人家有正屋、偏房和转角楼。
富有人家加修有朝门。
豪门大户,修四合大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俗叫封火桶子,个别户还修有冲天楼和晒衣台。
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旗、三柱五旗或五柱八旗以至七柱十二旗之分,多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忌修单扇双间之屋。
正屋中间为堂屋,以祭祖先和迎宾客之用,两边作人间。
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俗称"抱兜房"。
偏房称磨角,又叫"马屁股",或叫刷子屋,连接于正屋的左右边,作灶房或碓磨房之分。
别有特色的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
多子女的人家,女儿住转角楼,故有叫绣花或故娘楼的。
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正屋左右都起转角楼的。
转角楼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上为人间,下为厢房、仓库或碓磨房。
转角楼挨正屋一边,有悬空走廊,转至外沿当头,当头两边上端,妙廊翘起,颇俱雄伟壮观。
土家民间称土家民居为转角楼,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
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向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
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
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书房"或闺女的"绣房"。
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
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
土家民居称谓揭秘 土家人是根据房屋的结构形式指称自己的居所的。
总的说来,土家民居有单体居室和合体居室之分。
合体居室由单体居室组合而成,其称谓也各不相同。
【第1句】:土家单体民居称谓 土家民居按进深有三柱二旗(俗称尖刀架)、三柱四旗、三柱五旗、三柱六旗、三柱七旗、四柱五旗、四柱六旗、四柱七旗、四柱八旗、五柱七旗、五柱八旗、六柱六旗、七柱十二旗之别,一般连三间、四间、五间,也有连六间、七间、九间、十五间的。
单体民居按材料有瓦屋、岩屋、茅屋、泥屋之谓。
【第2句】:土家合体居室称谓 土家合体居屋是土家民居独特形式,是由土家单体居室发展而来,蕴含着土家人的审美观念、工艺价值、民俗理念以及用自然为我所用和与自然抗争的思想。
土家合体民居的称谓有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冲天楼之分,其表现形式有二合水、三合水、四合水之别。
我的家乡350个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那里的空气很清新,家乡的四季更美丽,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的好地方。
中国禅都——广东新兴,那是我美丽的家乡,是禅宗六祖惠能诞生和圆寂的地方,他是中国佛教实际的创始人,开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
我的家乡是“六祖文化和温泉文化”的发源地,有很多美丽丰富的旅游景点。
如果您来到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到国恩寺、报恩塔参观哦,国恩寺在佛教中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
在2006年12月28日,在报恩塔地宫遗址发现了舍利子和珍贵文物。
我家的果园里种满了龙眼树和香蕉树,还有新兴特有的荔枝树——新兴香荔,香荔是我家乡有名的特产之一,核小、肉嫩、香甜可口,每当香荔成熟的季节,都能吃到美味的荔枝,真让人垂涎三尺。
我的家乡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美丽、诱人的景物呢,比如藏佛坑、龙山温泉、金水台温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古老的传说。
有空您一定要来我的家乡做客,我会做一名 合格的导游,介绍家乡的景色和故事给您听,肯定会让您乐不思蜀。
啊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2010广东导游证考试口试八篇
(1)全省景点: 梅州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肇庆鼎湖山-森林生态游、新兴龙山国恩寺、陈家祠、海泉湾 (2)地市景点:一、广州
【第1句】: 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
【第2句】: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
【第3句】: 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广州 二、深圳
【第1句】: 青青世界
【第2句】: 深圳客家围龙屋
【第3句】: 深圳蛇口赤湾古炮台 三、珠海
【第1句】: 珠海御温泉度假村
【第2句】: 浪漫的旅游城市-珠海
【第3句】: 珠海情侣路、香湾渔女景区 四、汕头
【第1句】: 莲花峰风景区
【第2句】: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
【第3句】: 大峰旅游景区 五、佛山
【第1句】: 佛山梁园
【第2句】: 南国桃园
【第3句】: 顺德李小龙乐园 六、韶关
【第1句】: 广东乳源大峡谷
【第2句】: 岭南古代文明的命脉-梅关
【第3句】: 新丰云髻山旅游区 七、河源
【第1句】: 野趣沟旅游区
【第2句】: 霍山风景区
【第3句】: 新丰江水电站景区 八、梅州
【第1句】: 丰顺龙鲸河漂流景区
【第2句】: 五指石风景名胜区
【第3句】: 阴那山旅游度假区 九、惠州
【第1句】: 平海古城
【第2句】: 永记生态园
【第3句】: 叶挺纪念馆 十、汕尾
【第1句】: 彭湃故居
【第2句】: 凤山祖庙旅游区
【第3句】: 陆丰市金厢滩旅游区 十一、东莞
【第1句】: 隐贤山庄
【第2句】: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3句】: 旗峰公园 十二、中山
【第1句】: 伊泰莲娜DIY地带
【第2句】: 岭南水乡
【第3句】: 中山城 十三、江门
【第1句】: 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
【第2句】: 陈白沙纪念馆
【第3句】: 大雁山风景区 十四、阳江
【第1句】: 春湾风景区-龙宫岩
【第2句】: 阳东东平大澳旅游区
【第3句】: 阳江温泉度假村 十五、湛江
【第1句】: 雷祖祠
【第2句】: 湛江港
【第3句】: 廉江鹤地银湖 十六、茂名
【第1句】: 茂名森林公园
【第2句】: 西江温泉度假村
【第3句】: 中国第一滩 十七、肇庆
【第1句】: 肇庆阅江楼-独立团团部旧址
【第2句】: 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
【第3句】: 怀集燕岩 十八、清远
【第1句】: 飞霞风景名胜区
【第2句】: 英西山水野外逍遥游
【第3句】: 新银盏温泉度假村 十九、潮州
【第1句】: 潮州西湖公园
【第2句】: 中国瓷都陈列馆
【第3句】: 绿岛旅游山庄 二十、揭阳
【第1句】: 黄满磜瀑布
【第2句】: 三山国王庙
【第3句】: 惠来神泉 二十一、云浮
【第1句】: 一代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故里
【第2句】: 云浮蟠龙洞
【第3句】: 藏佛坑 (3)本次外语口试指定景点:越秀公园、中国民俗文化村、韶关南华寺、肇庆七星岩。
、、、 希望你也考过这个证吧,用心点,就能过的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