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苏州树山景区导游词

树山的导游词。

树山位于苏州市西北郊,虎丘区通安镇境内。

在鸡笼山西0.9公里处。

南北走向,南北长48米,东西宽27米,海拔39米。

山体由石英斑岩构成,并有花岗斑岩岩脉穿插,有高岭土矿。

山顶有较宽阔的平地,南半部山体岩石裸露,北半部平坦,形成正方形平台。

写避暑山庄导游词

笔者经过多方收集,发现目前关于梧桐山名字的来历有三种可能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梧桐山群山跌宕、绵延起伏,俯瞰梧桐山,她犹如一条蜈蚣,弯弯曲曲,绵延数十里,因此最初称其为蜈蚣山,但由于梧桐和蜈蚣正好谐音,于是以讹传讹,蜈蚣山就慢慢演变为梧桐山。

  第二种推测是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藜蒴,有人称藜蒴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所以她因藜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第三种推测是梧桐山因多产梧桐异草而得名,这里的梧桐异草是指像梧桐一样具有灵性的植物,如兰科等具有较高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

  为考证梧桐山的名字来源,我们从史料研究入手。

  一、有关梧桐山的史料  最早记述梧桐山名的是明朝的《广东通志·卷十三·舆地志一·山川·东莞县》,当时深圳属东莞县管辖,书中有:“又南七十里曰梧桐山(其木多梧桐)”的描述。

此书为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黄佐所著,比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早127年,比清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王崇熙编纂的早了258年。

由此可见: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于“其木多梧桐”。

也就是说,梧桐山的名称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

  二、梧桐山名的考证  为进一步考证梧桐山名称的由来,笔者还查阅了大量当代的地名文献。

在贾文毓、李引主编华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第419页收录了梧桐山:“在广东省深圳市区东北约7000米处。

海拔943.7米。

以山上多梧桐树得名。

”此论与古籍记载一致。

  梧桐分布于我国和日本。

据介绍,在广东也只有栽培的梧桐,没有天然分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进行过多次梧桐山植物资源调查,既没发现有天然的梧桐,也没发现人工栽培的梧桐。

  梧桐山现在有没有梧桐

回答是肯定的。

1999年,为填补梧桐山没有梧桐这个空白,笔者从湖南长沙采回一批梧桐的种子,在五亩地苗圃播种育苗,成功培育出苗木一百多棵。

这些苗木大多种在北站和盐田站周围,成活了六七十棵。

后来由于两站周围都进行了施工改造,大部分梧桐没有保存下来。

目前只有盐田站旁一棵,2009年9月9日测量,该树已长到7.1米高,胸径8.6厘米。

此树已是梧桐山唯一的梧桐了,值得加以保护。

  显然,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不是以上的梧桐树。

“其木多梧桐”中的“梧桐”是哪种植物呢

我们经过走访当地老人得知: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黧蒴,因其形态似梧桐,当地人称之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梧桐山因黧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经调查得知,藜蒴是梧桐山的优势树种,梧桐山有353.9公顷的藜蒴天然林,占风景林总面积的13.3%,蓄积量达21356.9立方米。

  综上考证可得出结论:之所以叫梧桐山,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而这梧桐树不是上的梧桐,而是黧蒴。

其实早在我国的中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中也提到梧桐:“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这里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

可见梧桐的高贵,唯有梧桐凤凰来,凤非梧桐不栖。

“”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梧桐树因此被赋予灵性,也表达了人们对梧桐山的美好愿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滴水经过增城作文550字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

假如我是一滴我会来到大沙漠,率领兄弟姐妹一起灌溉大沙漠。

把芳草的人间地狱,变成人间天堂;让漫天飞舞的黄沙变成小雨珠,把炙热的大地变得欣欣向荣,让这成为世界最美的风景线。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去干旱地区,看看那里什么样。

用我生命去救助那里千千万万的生命,我会让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让干裂的土地再度肥沃,让枯萎的树木长出嫩芽重获新生;让这里的人有干净的水喝,有我养育的农作物来充饥

让这里的生物充满希望之光。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去荒山,用我们甘甜的乳汁去浇灌荒山,让漫无边际的黄土长出绿茵茵的小草,苍翠的青松,秀丽的楠竹,把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凤梨,绿油油的橘子还有灯笼一样的柿子全都挂在树上,让人们唾手可得。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一定要去发电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最偏僻的小山村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让老人在方寸的电视里看到广阔的世界,让孩子在明亮的灯光下更加刻苦地学习,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用我的生命去养育幽香的兰花,雍容的牡丹,冰清的荷花,傲骨的梅花,把地球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成为宇宙第一的星球。

(虽然我是一滴水,但我决不会是罪恶的波汹涛去淹没农民的庄稼,摧毁人们的家园。

我一定做个可爱的小水滴在大海里淌佯,在江河里跳舞,在小河里散步,在小溪里嬉戏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也恳求人类爱护我,珍惜我,让我做一滴纯净的甘美的水,让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写避暑山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林导。

大家请看这就是,各位看到门牌上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了么。

好,那现在我们就进去看看吧

游客朋友们,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筑成。

是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皇帝宫苑。

1994年12月份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2007年5月8日它及周围景区经正式批准为。

承德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

宫殿区主要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湖泊区上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

大伙瞧这碧绿的湖面上一片片玉盘似得荷叶托起了一朵一朵的荷花,那白如雪,粉似霞的荷花像不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各位快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避暑山庄的平原区。

瞧,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色;看看这古木参天,具有莽莽森林的景象。

这里就是山峦区了,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有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啊。

时间如飞,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希望大家从我的讲解中了解了承德避暑山庄。

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254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