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阁面试导游词
求蓬莱阁导游词
古建群。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
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
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
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
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
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
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
这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
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
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
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
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
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
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
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
”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
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
”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
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
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其实原创导游词也就是网上找很多的资料,101贝考导游里面都有教,然后再用自己的话串起来。
蓬莱阁的资料在网上非常多,稍微花点心思就能改成一篇自己的导游词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3年导游考试面试,导游词是讲景点还是11个市的概况
哪个城市
安徽池州的情况是讲解安徽境内8个旅游景点。
这个在当地的导游考试网上一般会有公布的吧
想去山东蓬莱阁景区游玩,有没有什么攻略
越详细越好
抽签讲解只有广场、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长陵、定陵,没有孔庙,其余景点会以问题的方式出现,讲解也是抽到那段算那段,个别上诉提到的景点大的只讲一段,景点小的可能会通讲
在山东考导游证需要准备的导游词是八个景点吗
【第1句】:孔府 山东济宁曲阜
【第2句】:泰山 山东泰安泰山
【第3句】:蓬莱阁 山东烟台蓬莱
【第4句】:趵突泉公园 山东济南历城
【第5句】:崂山 山东青岛崂山
【第6句】:青岛海滨 山东 青岛 市北 蓬莱:蓬莱阁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
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
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孔府:曲阜孔庙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阳等地都有孔庙。
名人:姜尚孔子 晏婴孟子 庄子 荀子 诸葛亮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李清照 辛弃疾 戚继光王尽美 张海迪 秦琼人物介绍:王粲(177 - 217)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
少年便负才名,深得著名诗人蔡邕的赏识。
17岁因避战乱,到荆州依附刘表,历15年未受重用。
刘表死,归依曹操,被任命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转迁军谋祭酒,官至魏国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随军征吴,翌年于途中病故。
进专业旅游学校需要什么条件
一、报考条件: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二、报名范围:全省国际、国内旅行社导游人员和其他单位报考兼职的导游人员三、报名程序:报考人员可到所在市旅游局导考办及山东省旅游学校培训处报名(时间待定,一般在
【第8句】:9月份,我会及时通知大家)。
具体报考程序如下:1)由报考人员向市旅游局导考办索取《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表》,考生按要求认真填写;2)专职导游考生由旅行社,兼职导游考生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待业人员由街道办事处,按报名表要求对考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向考生所在市旅游局导考办申请参加考试(即要盖上述单位之一的公章);3)报名时考生须向导考办提供身份证,学历证(原件及复印件),个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三张;4)报考人员须提供区、县一级医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状况证明(大家可到医院做专为餐饮人员设的体检,合格发《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我是在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做的,花了60元,项目包括验血、胸透、胃肠功能、心脏以及笔试〈非常简单〉,大家可参考一下),03年报考旅游局对此查的比较严,所以想报名的话一定记得去体检;5)导游资格考试报名费用、考务费用按旅游局规定(到时我会上传,03年的费用是260元\\\/人,仅做参考);6)已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申请加试其他语种考生的报名程序与新考考生相同。
四、考试科目:1)笔试科目: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每科考试时间为
【第2句】:5小时(笔试统一为中文,考试用书可在省旅游书店〈济南千佛山公园东门北,电话0531-2947047〉或旅游局考办购买,一本大书〈包括笔试三门的全部内容〉定价49元,旅游局还有自编的一些教材和光盘,大概要30-40元,大家可酌情购买)2)口试科目:现场导游(中文导游用中文,其他语种导游用各自语言。
口试内容为所抽到景点的导游讲解,导游业务实例分析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提问,时间大约15-30分钟,景点包括济南趵突泉、曲阜孔府、泰山碧霞祠、青岛栈桥、威海刘公岛、烟台蓬莱阁、潍坊蒲松龄故居、淄博王羲之故居。
中文导游词在旅游书店或旅游局都能买到,尤其推荐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山东导游》一书,由宫娟主编,定价22元。
其他语种的导游词没有资料买,只能自己写,所以建议想考外语导游的朋友提早准备。
我就碰到过在笔试现场跟人要导游词的人,准备实在不充分)五、考试时间:导游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先笔试后口试,口试的时间考完笔试之后会在考场张贴。
六、考试培训:培训分为笔试培训和现场培训两个部分,可自愿选择参加任意一种或两种都参加或都不参加。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十景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西湖分布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第1句】: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
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交通情况:乘50
【第7句】:50
【第4句】:K
【第4句】:游2路苏堤站下。
【第2句】: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
”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
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
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交通情况:乘50
【第7句】:5
【第38句】:15路曲院风荷站下。
【第3句】: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
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交通情况:27路、7路岳坟站下。
【第4句】: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交通情况:K7断桥残雪站下。
【第5句】:柳浪闻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
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
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交通情况:乘K
【第4句】:38路清波门站下。
【第6句】: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
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交通情况:乘K
【第4句】:5
【第38句】:K599路苏堤站下。
【第7句】: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
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第8句】: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
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
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
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
“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
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
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
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
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
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
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交通情况:乘50
【第7句】:游2路洪春桥站下。
【第9句】: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
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
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
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
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交通情况:K4,游1到净寺下。
【第10句】: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
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
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
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
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
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