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导游词
南京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导游词讲解如何衔接
o 跨度好大啊
你去百泰导游培训中心 咨询一下,应该有吧,他们做导游比较专业了,这方面资料应该有的。
放心,他们服务还不错的,只有有肯定会给你,
关于描写南京的语句
今我就让你大饱眼福我们的“衡钢小学
一校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会是一座白色的雕像,雕刻着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好像在说:“欢迎来到‘衡钢小学’
”。
在底座的正中央刻着四个金黄色的大字:“桃李芬芳。
”旁边还有两棵玉兰树,玉兰树下面摆着紫罗兰,如果是春天的话,它会开的很漂亮。
你再沿着小路往前走,就来到了松树林。
这儿有二十多棵高大的松树,就像二十多个战士在守护。
树下有单杠、双杠和天梯。
每当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来到这玩自己喜欢的活动,顿时,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穿过松树林,就会看见宽广的操场,四周都是梧桐树和樟树,它们的下面有一条大约200米的跑道。
在操场的东面耸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旗杆的顶端挂着鲜艳的红旗正在随风飘扬。
在操场的南面有假山池,假山上有长得茂盛的小草,把这假山装扮得更漂亮。
池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鱼儿正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在假山池后面有高大的“Z”字形教学楼,两边都是教室,每间教室宽敞明亮。
我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感到十分舒畅。
教学楼的前后都是花坛,花坛里种着很多树。
而最多的是桂花树,它是学校最有名的树。
每当金秋十月,桂花开了,我们整个校园就会笼罩在浓郁的桂花香中,令人陶醉。
想到我们学校来吗
地址: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亚洲中国湖
帮帮忙,我想找中山陵的讲解词.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整组建筑总平面取“自由钟”图案,表“使天下皆达道”之义。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1929年3月18日,中山陵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吕彦直就因为患肝肠癌而去世了,年仅36岁。
为了表彰他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后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了一块纪念碑。
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
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
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历经了磨难,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
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
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酉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
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
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 )。
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
字为颜体。
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
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
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
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
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
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
【第4句】: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
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
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
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
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
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
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斯洛伐克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
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
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
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
【第11句】:3米,宽
【第16句】:7米,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
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
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
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
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
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
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十六讲,计15万5千余字。
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美龄宫系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下榻的别墅,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
1984年起,这座富丽堂皇,典雅秀美的别墅正式对外开放,并称为“美龄宫”,成为中山陵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
1949年之后,刘伯承任南京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
1960年12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晋谒中山陵。
那时,为了支援农业,有关部门向陵园索取木材,紫金山的森林被大量砍伐。
周总理指示“中山陵园不仅是南京市的、江苏省的,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定要保护和管理好”。
第二天,采伐工人就全部撤出。
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
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2005年0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
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
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
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
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哪位能将《巍巍中山陵》书后习题答案告诉偶,万谢
[南京]《巍巍中山陵》 中山陵的建筑特色,中西结合,设计者吕彦直不仅设计了中山陵,还设计了广州中山堂,在中山陵工程尚未完工时,就英年早逝,年仅36岁。
中山陵的设计整体结构与内部专修,特别是台阶的设计等等,这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有什么关系
中山陵建在南京时的钟山上,是安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陵寝的地方,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经典建筑。
从空中看去,真个陵园被绿色所包围,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据说这个陵址是孙中山先生自己选定的。
钟山又叫紫金山,中山陵的墓室就在海拔158米处,从墓室到陵墓牌坊高低相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全部建筑都是用白色花岗石和钢筋水泥构筑而成,没有围墙,加上它的附属建筑,前后共分三期完成。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土地规划建设处处长 朱生树:中山陵的建设是1926年开始的。
它的建筑形式经过国际招标的形式,向全国全世界整机设计方案, 最终由上海的吕彦直中标。
他的方案设计成一个警钟形,墓的上面是一个警钟,下面是一个警钟的警钟锤,是号召全国人民牢记革命尚未成功,要警钟长鸣的意思。
它的整个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另外又容纳了西方的这种建筑形式。
整个陵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墓的布局特点,采取中轴线对成的布置方法。
与古代帝王陵墓所不同的是它取消了石象生,打破了传统的神秘与压抑的气氛,并代之以严肃、开朗、平易近人的环境氛围,展示了一个中国现代陵寝的风采。
南京海外旅行社导游 庄莉:中山陵的墓道长480米 宽数十米。
这两边是青松红桂之类的。
树木就是代表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事迹青春长存。
这是第二道门,往后就是他的碑亭,碑亭后面是祭堂。
碑亭上有24个镏金大字,是谭炎培手书。
它是一个无字碑。
因为胡汉民和汪精卫原来准备在这上面刻孙中山先生的碑文,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先生的功绩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所以立了无字碑。
在中山陵的建筑中有很多的传奇故事,就拿这陵园的台阶来说吧,到底有多少级
为什么从下面看和从上面看是不一样的
南京六朝旅行社导游 桂万胜:吕彦直设计中山陵的时候,台阶并不是随随便便建多少级台阶的,是有一定寓意的。
中山陵的台阶总共是392级, 象征当年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国民。
登上顶峰之后看台阶,是看不见一级级的台阶,看见一座一座的平台,从地下向上看的时候,可以说看不见平台,看见的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它也很有寓意。
你想达到成功的顶点的话,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一级一级的去攀登,才能到达成功的顶点。
可是等你成功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曾走过的道路,登上成功顶点所走过的道路,其实都是平常大道,不值一提的。
天地正气,就像这块匾牌,孙中山先生一生为着民主革命,率浩然正气长存于此,他的功绩永垂不朽。
灵堂两侧镌刻着孙先生的亲笔手书“中华民国建国大纲”。
它以民族、民生、民权为立国之本,充分体现了先生思想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境界。
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卧像是由日本雕刻家高琪精刻而成,而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保存在这座雕像下的五米深处,一个长方形的墓穴中。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土地规划建设处处长 朱生树:吕彦直先生设计的整个方案基本上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他的行为。
首先我们看到这牌坊上的博爱和灵堂上的三民主义都反映了孙中山的思想精华所在。
吕彦直在设计当中 充分把他的思想设计到他的方案当中,体现到它的建筑当中。
特别是刚才说过的蓝瓦白墙这种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的选用,它和皇家的那种黄色琉璃和红墙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就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
他这种博爱精神,向西方学习精神。
中山陵的建筑,是中国现代陵园中最有气势的经典之作,也是孙中山先生思想精神的不朽之作。
江南风情七日游的路线
我和ice的七日甜蜜旅行(南京,苏州,上海,西塘,杭州,千岛湖)路线简介:这个路线玩下来需要花 7 天 ,适合在 1 到 12 月去玩。
回到学校已经好些天了,迟迟不能找到合适的心情来下笔写这一份游记。
想法很多,感动很多,想要好好的把所有的感觉都记录下来,作为给自己也给大家的一份总结吧:)从暑假就开始计划这一次的旅行,几乎每天都要上携程,衣食住行,所有能想到的细节都悉心规划,周密安排,做了一沓笔记,发了一堆mail,打了数通电话,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踏上了游程,才发现旅途中还有这样多的意外。
或者,正是这样多的意外让我们爱上了自助旅行这种方式,并且,久久迷恋……好啦,不说废话,进入正题:我的路线是南京—苏州—上海—西塘—杭州—千岛湖—黄山,详述如下——途经城市:浙江: 杭州 嘉兴 千岛湖江苏: 南京 苏州上海: 黄浦安徽: 黄山行程安排:第 1 天行程玄武湖中山陵灵谷寺明孝陵夫子庙秦淮河7:25抵达南京站.与从另外一个城市来的 ice在南京站汇合,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站台上有个熟悉的人等我,温暖从下火车的一刻开始蔓延——南京火车站的翻修和地铁的铺设让我们在出站时有些晕头转向,还好一过天桥,玄武湖就在眼前。
在湖边漫步了一小会儿,我们决定先到湖南路一带找好住处安定下来,再开始一天的游程。
找到了一家家庭旅舍,感觉还蛮干净温馨,60\\\/天,便安顿了下来。
第一步,冲到狮子桥吃好吃的
尹氏鸡汁汤包不愧是网友们的重点推介
鸭血粉丝汤和鸡汁汤包都是绝对一流的
酒足饭饱以后,我们搭游一线到了钟山风景区,沿途经过了鼓楼,鸡鸣寺,中华门,四牌楼和总统府,感觉南京真是个很有历史的城市。
我比较喜欢古旧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南京。
一直很想看看书上说的冬天的南京,爬满了藤蔓的老城墙上落满积雪,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沧桑呀……到了中山陵,我们买了80块钱的联票。
我和ice一口气爬上了几百级的台阶,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从顶端俯瞰的南京城是苍绿色的,感觉很庄重。
接着步行到灵谷寺,一路的梧桐树好美,一律都是“Y”型的,树干粗壮而不失秀美,整齐而挺拔的一路排开,太阳的光疏疏的落下来,风起时,黄叶儿扑扑地飘着,好有秋天的感觉哦……灵谷寺灵谷塔都很普通,不过因为游人的稀少,还能感受到一些古寺清静和灵韵,比起后几天到的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岳王庙喧闹的人潮,要好上许多倍。
九月末到十月中是当地的桂花节,到处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桂花树,走走停停,十分惬意。
从灵古寺到明孝陵,是从中山陵到灵谷寺两倍的路程,为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搭了游2路前往.我们在明孝陵里转了一整圈,连后头那个什么都没有据说是封着朱元璋坟墓的“宝顶”都上去了,还是没有找到门票上的神道石刻。
我们沿路问人,终于在梅花山找到了掩映在金黄树叶中的“神道”:)据说那里每到冬天漫山梅花飘香,再一次让我对冬天的南京有了很大的期待。
眼看就要到黄昏了,我和ice乘游2到了夫子庙,吃了许许多多小点心小吃(有家赤豆元宵好好吃)。
在附近的秦淮河和古街上兜了几圈,这几处还依稀有种旧时的靡靡气息,可惜的是他们都太“新”了,总觉得不够地道。
天色已晚,我们没来得及去看中华门,寻找乌衣巷便搭上了开往汽车站的公车,买好了次日一早六点半开往苏州的快客车票,回到湖南路,忍不住又去吃了一次鸡汁汤包,回到住所,好梦到天亮~~~第 2 天行程虎丘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早晨醒来一看,窗外竟然是台风过境一般的天气,狂风呼啸的穿过街道,天色阴暗非常,有些吓人。
穿上了原本准备上黄山的装备,针织衫,风衣外套,出门竟然还有些冷。
10:10抵达苏州汽车北站.到达苏州后,一下车便看见了小桥和流水,接下来的苏州旅程中,也尽是这样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真是应了那句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呀……天气还是不好,天空飘起了雨丝,我紧紧的黏着ice,还是觉得冷。
我们沿着最繁华的人民路走,发现苏州真是小巧,连这最繁华的马路都是窄窄的,马路的一侧就是小河,每隔十米便有一座小桥,连接起了宁静的古巷和嘈杂的现代生活。
IC亭,公交车站全都是仿古的,楼房最高不过四层。
据说是因为有条规矩,不论从苏州城的哪个位置看,都不能挡住虎丘。
我们先到了北寺塔,附近的几家旅馆竟然都不营业了,真是好奇怪。
接着我们往拙政园方向走,雨一直在下,身上沉重的背囊和迟迟不肯出现的旅馆让我心情不佳,任性的发起牢骚来。
可是牢骚发完了,旅馆还是不会出现呀,我还是得在这陌生的城市里跟ice相依为命不是吗,唉还是乖一点好了……时间已经过了正午,我们也走到了拙政园门口,还是没找着
又累又饿又累的我们,决定先吃顿饭,去拙政园玩玩再接着找。
在拙政园门口的一家饭馆凑合了一顿饭,两盘极其普通的菜竟然要了我们30块钱
强烈建议大家以后一定不要在景点门前用餐.拙政园的联票也取消了,70/人。
好贵呀,不过既然来了,又是传说中最好的园林,当然还是得进去看看。
门票贵是贵,不过苏州的几处景点都有免费导游,十五分钟一班。
实在是很喜欢这种制度,宁可门票多收一点,有了导游的讲解,景点的历史,传说都很清晰的印在脑海里,最适合我们这种爱听故事又坚决不肯跟团的游客拉:)拙政园真的很美,尤其是在这细雨中,园林的秀美多了一份淡淡的惆怅。
柳枝,荷叶,丛丛簇簇的鲜花,亭台楼阁,形状各异的小桥,每一处厅堂,甚至每一个雕工精美的廊窗,都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向左,向右,向前,甚至脚下的石砖都是精妙绝伦的构思。
我们忙于欣赏美景,前后一共跟丢了三位导游,直到园子的最深处,才跟着第四位导游从西侧出了园。
苏州的园林都有种浓浓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精细富足的背后透着一点儿小家子气,可能和主人的官僚气有关吧。
出了拙政园,我们还沿途经过了苏州民俗艺术博物馆,狮子林等等。
坐上一辆三轮车,老师傅听说我们还未找到住处,热心无比拉着我们到处跑,看了几家都不太满意。
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在观前街对面的一处古巷弄里找到了一家招待所,红色的木头结构,老板说是旧时的宰相府改建的,看上去确实不坏,是三进式的院子,墙上有圆形的窗户,木头窗框上还保留着一些精细的雕工。
Ice说条件简陋,我却喜欢得很,就赖着不走啦:)安顿下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收拾了一下赶往虎丘,天就快黑了,为了不浪费70块钱门票赶趟儿似的玩,我们决定第二点一早再来虎丘。
晚上在观前街的好人小吃吃的饭,还不错,在观前街小逛了一下,所有城市的步行街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得出的结论。
第 3 天行程虎丘寒山寺城隍庙外滩西塘一早去了虎丘,那儿正办庙会,舞狮舞龙的,捏面人踩高跷的,到处都是。
面对这样一座千年的古塔,我竟觉得有些忧伤,塔身上残缺的砖石,科学家修补留下的红色痕迹,风中摇曳的野草,都让我觉得难过。
一千多年的风尘啊,从前只有河流才能通向这个寂寞的山包,如今却挤满了拥挤的人潮。
它的倾斜,它将来某一天的倾塌,也一定是因为不堪这许多年的风霜吧……虎丘没有直接通寒山寺的车,转了车才到的寒山寺,竟是旅行到此最失望的一处。
满寺的人潮,钟楼里一刻不停的撞钟声,我一点儿也找不到想象中那种辽远的意境,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寂寞……到汽车北站买了车票,离开苏州,赶赴上海——12:40到达 上海汉中路汽车站到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街上人多,商店里人多,地铁里人更多
我们搭乘地铁到人民广场站下,车窗外的人多得简直要叠到一块儿去了
肚子好饿呀,在南京路上吃了顿Mc,决定先到城隍庙一带看看,等到了黄昏时再去外滩。
因为上海太大,我们手上的地图册唯独上海地图最不详细,只好问警察叔叔怎么走,他往后一指说到了河南路左转便是。
我们一听,顿时认为很近,于是很有干劲的往前走。
一直到经过了五六条马路以后我们才意识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可是没办法呀,还是得往前走。
穿过十数条马路以后终于见到了城隍庙,依旧是人山人海。
拍了几张照往外滩走,天哪,沿江一排一字排开全是武警,路上每隔五米就是一个警察,戒备森严的样子。
那么宽的马路竟然看不到一点空隙,全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吧。
我们觉得兴味索然,最后连黄浦江都没有看到就离开了外滩……我们背着大包回到地铁站,才知道地铁已经因为无法控制的人流封站了
沿途问人,走过了几个街口才找到开往汽车站的公交车。
天,整个儿一沙丁鱼罐头
忍受了不知道多久才到了车站,一问,最晚一班开往嘉善的汽车已经走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脚步,站在街口无奈的环顾四周,诺大的夜上海,我们该往何处去呢……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火车站,oh lucky!晚上九点还有一班开往武夷山的临时列车,途经嘉善我们就在车站附近吃了点东西,稍作修整,再次上路——22:24到达嘉善火车站.然后打车到了西塘。
23:00p.m的西塘,家家户户闭门休息,路上连只蚂蚁都看不到。
我们在幽静的巷弄里穿梭,青石板路,石桥还有烟雨长廊,夜的西塘在红灯笼的暖意中静谧无比。
我们在上海被搅得慌乱不安的心在这一刻顿时变得寂静无声。
我们紧紧握着对方的手,感受这迷人的西塘……我们在窃喜作出了正确决定的同时意识到了眼前最关键的问题:难道今晚真的要露宿街头吗
一位三轮车师傅带着我们在古镇里挨家挨户的问,虽然知道这样还要给他回扣,房价会贵一些,但是我们都累了,也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便跟着他一户一户的找。
到了丁记饭馆门口,老板看见这么晚还没有找到住处的我们无比惊讶,便带我们到了他家(或是亲戚家)。
那家女主人叫醒了熟睡中的女儿,更换了被褥,让我们睡在她女儿的房间。
麻烦了他们一家人,我们有些歉意,90/天,就没好意思再还价。
洗了个热水澡后,我推开窗户,突然惊喜的发现,这个房间正面对小河
没有想到我打了n通电话都没有订到的临水的房间,竟然会如此意外的得到实现
满怀欣喜,安然入睡……第 4 天行程西塘今天没有早起,没有见到清晨的西塘,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起床后从出门的一刻开始吃,茶叶蛋豆腐干串塌饼绿豆汤嵌实糕青豆大头菜豆腐脑一口粽粉蒸肉猪脚……反正见着的没见过的东西全吃了个遍,ice说我是典型的“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一路上不停的在说“我要吃xx,我要吃yy,一直到吃得实在走不动了坐在小亭子里休息.水上的渔船,工作着的鸬鹚,两岸的垂柳,三座古老的石桥,长长的烟雨长廊,从何处看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我说,这儿多好多美呀,我要留下来我不走了,ice说这里的人不知多想走出去呢。
这就是围城理论吗
我们永远在羡慕别人的生活,不懂得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吗
游客越来越多,都拥堵在窄窄的商业街,我们却流连于幽深的巷弄,不舍离去……我始终只是个匆匆的过客呀,这片风景于我,至多停留在我心上很久很久,永远不可能成为我的生活啊。
我的生活是在繁杂的都市中,是在爱我的人关切的目光中,我爱的人温暖的手心里,始终惦念着远方,坚持着“生活在别处”的长不大的孩子。
正午12时,最后回望一眼苏家弄,默默在心里暗念:美丽的西塘,希望你一直如是呀……17:15到达杭州汽车东站.一到杭州就看见了特别的taxi,满街跑的全是帕萨特,现代SONATTA
杭州的马路很宽,搭公车到延安路的一路上,发现杭州是比较现代的一个城市,比南京感觉要发达一些,整个城市绿化也很好,就是车堵得厉害,听说地铁也在规划中了。
在延安路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来,晚上逛了逛街,很早就睡下了。
第 5 天行程灵隐寺岳庙曲苑风荷柳浪闻莺花港观鱼西湖雷峰夕照六和塔钱塘江今天的第一站是到飞来峰灵隐寺。
飞来峰的佛像石刻都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啊,好些已经面目模糊,突出的手掌等部分也被往来的游客摸得漆黑油亮,叫人看了心里难过。
飞来峰还有一处搞笑的山洞,导游说若是向上看能看见一点细细的光便是有慧根之人,于是N多游客挤在洞里使劲向上看,后来的游客也跟着向上看,一边看还一边问看什么看什么。
这有点像那个流鼻血的故事了:)反正我是除了闪光灯的光什么都没看见
爬到飞来峰半山腰就下来了,据说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从“龙井问茶”一侧下山,不过得有向导才行。
坐公车到了岳庙,岳庙人很多,我一直挺佩服岳飞的,因为《满江红》,凡人是写不出那等胸怀和气魄的词句的呀
许多人在岳坟前笑着拍照,真不知岳王泉下有知,作何感想……然后步行到街对面的曲苑风荷公园。
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苑风荷”等都是小公园式的,没有门票,但是景色都很不错,看得出来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从岳庙码头乘西湖游船到湖心三岛,45/人。
西湖的名声在外想必是因为它的大,但是它的秀美也确确实实是令人难忘的。
我们乘船在湖心,阳光在湖面投射出一道金光,烟波浩淼,清风阵阵,我们几乎陶醉了。
回程我们从花港观鱼公园上了岸,ice的朋友已经在那儿等我们了。
他领我们去了雷锋塔和六和塔。
02年新修的雷峰塔据说从前是虎丘的孪生子,而今的雷峰气派,恢宏,可在我心里,眼前“雷峰夕照”的胜景依然比不过千年的虎丘。
到达六和塔下已是华灯初上,钱塘江大桥亮起了灯,杭州的母亲河在暮色中缓缓流动,六和塔镇着的河妖已不再兴风作浪。
我喜欢有水经过的城市,无论是江河湖海,始终觉得有水的城市是充满灵气的。
晚上ice的朋友请我们吃了顿大餐,东坡肉,西芹百合,松嫂鱼羹,西湖醋鱼,全是地道的杭州菜。
“楼外楼”是吃不起的,我们去的是文一路上的“我爱我家”。
出门这么些天来,这是最正式最舒服的一餐:)回住处时已经没有公车了,杭州的公车下班特别早,相应的,马路上十点左右也已经很安静了。
无奈我们只有奢侈一回,打的回去,我们好歹也坐过一回最牛的taxi啦
第 6 天行程千岛湖早晨我们都赖床了……没有人听见闹钟,也没有人醒来。
我们一觉睡到8点多,我一睁眼就非常郁闷
这意味着我的计划有必要做出改动
因为从住处到汽车站至少要半小时,从杭州到千岛湖至少要
【第2句】:5小时,而从千岛湖开往安徽深渡的客轮只有两班,最晚的是11:30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赶得上船了,我们还是打算到车站去看看。
到了车站已经十点多了,我和ice商量了一下。
他的意见不要去黄山了,等下次有机会再去。
我虽然觉得可惜,可是他的话句句在理,我也只有答应拉。
然后我们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路线,都不舍得放弃千岛湖,再说原来都计划好了,刚好连成一线的。
最后统一意见拉,取消原计划中的登黄山部分,只在黄山脚下玩几处,提前一天结束游程。
15:00到达淳安汽车站.我们先找了住处,然后便到车站附近的湖边散步。
这湖水竟然有种海水般的湛蓝
不同于一路上见到的其他的湖,那种清澈幽蓝是我从不曾见过的。
我们到了客运码头(注意:淳安有两个码头,一个客运一个旅游),确定了航班时间以后,就坐在码头的石阶上发呆。
远处的群岛就象是水墨画一般,夕阳的余辉映在湖面上,客轮鸣着汽笛回到停泊的港湾,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着。
尤其是夕阳落下的一刻,我的心被它的光芒柔软的包裹,不断的膨胀,膨胀,直到眼眶湿润,落下泪来……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当时的景象,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我不是觉得可惜,不是心里难过,只是单纯的想要掉眼泪而已,心里充满感激。
如果不是网友们善意的指引,我不会知道这个纯粹用作客运的码头,如果不是早晨睡过头,我不会在那儿度过黄昏,不会有机会见到这千岛湖的落日……我可能依然会因为千岛湖的清澈湖水而爱上她,但我却与这轮落日擦肩而过……旅行之前,许多朋友看我兴奋期待的样子,都劝我不要报太大希望,怕我失望太大受到打击。
我说我知道的,我会有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旅行,别人游记里的美好我羡慕而感动,但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样的幸运看到同样的美好。
第 7 天行程千岛湖花山谜窟清晨,天还未亮我们便已上路,汽笛声拉响,轮船开始在千座岛屿间穿梭,天一点儿一点儿开始亮起来,绿水青山如画卷般在眼前一点儿一点儿开始展开。
船在途中停靠了几座不知名的岛屿,我们孩童般雀跃的到岸边玩水,连岸边有黄土的湖水都清澈无比啊。
这样的湖水真的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绝佳广告
六零年建水库到现在,44年啊,这里是怎样保持着这样的环境和水质的呢
我在电视上见过千岛湖,可从书本和影像中认识的世界总不完美,只有当我站在这里,它的美丽才这样的打动了我……不只千岛湖,这一路上许多的风景都是如此,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亲身经历着的当时才能得到最最真实的体会。
5个小时的航程,11:00到达安徽深渡。
我们看见了开往黄山风景区的巴士,叹口气,搭车前往歙县,到火车站看了我们的火车是晚上八点的。
看了花山谜窟,牌坊群等几个景点,决定去花山谜窟,然后顺路到屯溪(黄山火车站所在地)搭火车返程。
13:30到达花山谜窟,旅行到了尾声,学生证第一次派上用场,门票五折后25。
花山谜窟顾名思义就是花山上的谜一般的石窟:).它由36个石窟组成,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目前清理出来可供参观的只有2个,其他的都被淤泥,尘土所塞,还有两三个在水下,清理难度很大。
“谜”是因为这些大石窟的内壁都有明显的凿痕,石柱,石床,石阁,石池都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很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才有目的的开凿出来的。
可为了什么目的而开凿,是谁开凿的,何时开凿,为什么没有文字记载都仍是千古之谜。
许多种假设都被其他证据推翻,至今仍没有一个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释。
花山下是新安江,我们时间充裕,又见湖水清澈见底,便一人花十元坐上竹筏,沿江漂流。
水下的水草青翠可见,流水在脚边轻轻滑过,惬意极啦~~~17:00离开花山谜窟,前往屯溪。
买好了火车票时间还早,便到屯溪老街逛了一会儿,老房子很漂亮,可是卖的还是一样俗气的纪念品……21:06坐上火车,至此结束游程,我和ice回到我们应该在的位置,继续盲目而未知的生活——还有还有,我会继续我和黄山未尽的缘分的
敬请期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59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