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无梁殿导游词
帮帮忙,我想找中山陵的讲解词.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钟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半圆形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整组建筑总平面取“自由钟”图案,表“使天下皆达道”之义。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1929年3月18日,中山陵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吕彦直就因为患肝肠癌而去世了,年仅36岁。
为了表彰他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后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了一块纪念碑。
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
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
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历经了磨难,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
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
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酉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
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
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 )。
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
字为颜体。
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
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
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
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
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
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
【第4句】: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
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
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
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
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
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
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斯洛伐克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
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
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
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
【第11句】:3米,宽
【第16句】:7米,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
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
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
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
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
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
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十六讲,计15万5千余字。
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美龄宫系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下榻的别墅,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
1984年起,这座富丽堂皇,典雅秀美的别墅正式对外开放,并称为“美龄宫”,成为中山陵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
1949年之后,刘伯承任南京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
1960年12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晋谒中山陵。
那时,为了支援农业,有关部门向陵园索取木材,紫金山的森林被大量砍伐。
周总理指示“中山陵园不仅是南京市的、江苏省的,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定要保护和管理好”。
第二天,采伐工人就全部撤出。
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
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2005年0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
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
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
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
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哪位能将《巍巍中山陵》书后习题答案告诉偶,万谢
[南京]《巍巍中山陵》 中山陵的建筑特色,中西结合,设计者吕彦直不仅设计了中山陵,还设计了广州中山堂,在中山陵工程尚未完工时,就英年早逝,年仅36岁。
中山陵的设计整体结构与内部专修,特别是台阶的设计等等,这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有什么关系
中山陵建在南京时的钟山上,是安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陵寝的地方,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经典建筑。
从空中看去,真个陵园被绿色所包围,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据说这个陵址是孙中山先生自己选定的。
钟山又叫紫金山,中山陵的墓室就在海拔158米处,从墓室到陵墓牌坊高低相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全部建筑都是用白色花岗石和钢筋水泥构筑而成,没有围墙,加上它的附属建筑,前后共分三期完成。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土地规划建设处处长 朱生树:中山陵的建设是1926年开始的。
它的建筑形式经过国际招标的形式,向全国全世界整机设计方案, 最终由上海的吕彦直中标。
他的方案设计成一个警钟形,墓的上面是一个警钟,下面是一个警钟的警钟锤,是号召全国人民牢记革命尚未成功,要警钟长鸣的意思。
它的整个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另外又容纳了西方的这种建筑形式。
整个陵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墓的布局特点,采取中轴线对成的布置方法。
与古代帝王陵墓所不同的是它取消了石象生,打破了传统的神秘与压抑的气氛,并代之以严肃、开朗、平易近人的环境氛围,展示了一个中国现代陵寝的风采。
南京海外旅行社导游 庄莉:中山陵的墓道长480米 宽数十米。
这两边是青松红桂之类的。
树木就是代表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事迹青春长存。
这是第二道门,往后就是他的碑亭,碑亭后面是祭堂。
碑亭上有24个镏金大字,是谭炎培手书。
它是一个无字碑。
因为胡汉民和汪精卫原来准备在这上面刻孙中山先生的碑文,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先生的功绩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所以立了无字碑。
在中山陵的建筑中有很多的传奇故事,就拿这陵园的台阶来说吧,到底有多少级
为什么从下面看和从上面看是不一样的
南京六朝旅行社导游 桂万胜:吕彦直设计中山陵的时候,台阶并不是随随便便建多少级台阶的,是有一定寓意的。
中山陵的台阶总共是392级, 象征当年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国民。
登上顶峰之后看台阶,是看不见一级级的台阶,看见一座一座的平台,从地下向上看的时候,可以说看不见平台,看见的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它也很有寓意。
你想达到成功的顶点的话,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一级一级的去攀登,才能到达成功的顶点。
可是等你成功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曾走过的道路,登上成功顶点所走过的道路,其实都是平常大道,不值一提的。
天地正气,就像这块匾牌,孙中山先生一生为着民主革命,率浩然正气长存于此,他的功绩永垂不朽。
灵堂两侧镌刻着孙先生的亲笔手书“中华民国建国大纲”。
它以民族、民生、民权为立国之本,充分体现了先生思想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境界。
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卧像是由日本雕刻家高琪精刻而成,而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保存在这座雕像下的五米深处,一个长方形的墓穴中。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土地规划建设处处长 朱生树:吕彦直先生设计的整个方案基本上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他的行为。
首先我们看到这牌坊上的博爱和灵堂上的三民主义都反映了孙中山的思想精华所在。
吕彦直在设计当中 充分把他的思想设计到他的方案当中,体现到它的建筑当中。
特别是刚才说过的蓝瓦白墙这种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的选用,它和皇家的那种黄色琉璃和红墙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就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
他这种博爱精神,向西方学习精神。
中山陵的建筑,是中国现代陵园中最有气势的经典之作,也是孙中山先生思想精神的不朽之作。
安徽的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 市名 主要景点 合肥 包公园、包公祠、徽园、明教寺、逍遥津、渡江战役前委遗址、龙城遗址、紫蓬山、三河古镇 芜湖 方特欢乐世界、镜湖、渡江纪念塔、黄盖墓、神仙洞 蚌埠 禹王庙、汤和墓、涂山白乳泉、龙子湖 淮南 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古寿州窑遗址、淝水之战遗址、焦岗湖、茅仙洞、大通万人坑 马鞍山 采石矶、太白楼、太白墓、雨山湖公园、朱然幕 淮北 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黄里风景区,化家湖,龙脊山风景区,乾隆湖风景区,淮海战役总前委遗址。
铜陵 天井湖、西山、相思树、滴水崖、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大明寺 灵窦泉、太阳岛 安庆 天柱山、迎江寺、浮山、妙道山、花亭湖、石莲洞、大龙山 黄山 黄山、太平湖、齐云山、西递、宏村、南屏、关麓、翡翠谷、唐模、呈坎、棠樾牌坊群、新安江山水画廊、花山谜窟-渐江、牯牛降、清凉峰、徽州古城、屯溪老街 阜阳 八里河、管鲍祠、颍州西湖、阜阳生态园、文峰塔、文庙、迪沟生态乐园、竹音寺、刘琦祠 宿州 皇藏峪、虞姬墓、垓下古战场遗址、大泽乡涉故台、天门寺、燕喜台 滁州 琅琊山、皇甫山、醉翁亭、神山、皖东烈士陵园、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白鹭岛、韭山、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吴敬梓纪念馆、碧云湖 六安 寿县古城墙、万佛山、天堂寨、南岳庙、西古城遗址、千佛庵、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大别山 宣城 敬亭山、太极洞、恩龙世界木屋村、江村古民居、皖南事变遗址、新四军军部旧址、龙泉洞、龙川胡氏宗祠 巢湖 巢湖、鸡笼山、太湖山、褒禅山、陋室、天井山、周瑜墓、米公祠、仙人洞、姥山、霸王祠、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 池州 齐山秋浦仙境、九华山、升金湖、东流古街、石台溶洞群、大王洞 亳州 花戏楼、华佗庵、曹操家族墓群、曹操公园、古井酒文化博物馆、曹操地下运兵道、汤陵公园、中国中药材交易中心、白鹭洲风景区、天静宫、石佛寺、庄周故里
急征:南京自助游线路
补充二楼,栖霞山游玩后比较失望,建议改换其它景点,如果一定去栖霞山,楼主还有一两天,可以考虑下列景点:D1鸡鸣寺,玄武湖(或者虎踞路上古林公园南京电视塔、国防科技园看真实武器装备、莫愁湖)来南京的目的就是休闲放松的,所以不要给自己规定旅游计划,只是量力而为,随着自己的状态来。
鸡鸣寺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个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15分钟就可以兜了个遍了。
看来“寺不在大,有名则灵吧”.这个曾经被粱武帝修炼过的鸡鸣寺,中规中矩的布局和它地并无差异,爬上鸡鸣寺塔,可以看到了不远处的玄武湖,隔着个长长的望不着边际的护城墙,迷迷朦朦,若虚若实的一潭湖水就这样涨满整个眼帘,于是下一站玄武湖。
玄武湖玄武湖它比想象中大,它一倍半于北京的颐和园,而略小于杭州的西湖,整个公园被环环相连的5个洲相连,樱洲,粱洲,翠洲,环洲,菱洲。
园内游人稀少,不少市民在公园内放风筝,钓鱼。
虽然玄武湖名声在外,但它既没有颐和园那么魅力四射,也没有西子湖的浪漫多情,静谧的偌大个湖面,配合着湖外悠长的明城墙,有说不出的落寞与孤寂,他们象一对相互守望的恋人,相依相偎,相伴相知,一起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和繁华,传统与现代,风风雨雨,亘古不变。
D2 莫愁湖,中华门,雨花台,总统府说起南京是个女儿乡,不得不提到莫愁湖,这个有着忧郁名字的湖泊果然与一个女子的故事有关。
可惜的是这个故事有着令人期待的开头,确并没有圆满的结局,多少令人遗憾。
不过更令人遗憾的是园内这段时间在搞古建维护,所以也就没能领会到传说中的金陵48景之首的“莫愁烟雨”,的风情,只能匆匆在园内随便一逛作罢。
出了公园门直接有公车可达中华门,虽说南京城头多,但中华门的规模无疑是这些众多城头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它由一道城门,三道瓮城组成,当时明朝的军事规模已经略见一斑。
站在高高的城头上俯瞰大地,那气势还真觉自己就是个英雄人物,豪情万丈,令人遐想,是个不错的发呆的地方。
而具中华门正南1公里,就是那悲壮的雨花台了。
一进门就立刻让人肃穆三分,虽然古雨花台的来历是因为云光法师在此地讲经说法感动上苍落花如雨而得名,但近现代的一场浩劫却赋予了雨花台更多新的含义。
整个雨花台占地非常庞大,如果旅游时间不充分,不建议来此地旅游,这里更适合特地到此的凭吊与怀念,对于来旅游的人来说,心情稍许沉重了些。
在雨花台门口坐旅游线,可直达总统府,整个总统府外观看上去气派非凡,奶黄色的西洋建筑一看就是很有来头的样子,究其里面的内容,说穿了就是当时临时政府的办公楼,对于历史感兴趣的人也许很有看头,而象大多数游客,就是和我一样遛遛场而已,没有太大感觉。
D3灵谷寺,中山陵,明孝陵第三天的行程就更具戏剧性了,总结一下就是扫一天的墓。
先去灵谷寺扫了个国民党士兵的大墓坑,接着瞻仰了我们伟大国父孙中山的墓,最后拜访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坟兜兜。
这三个景点靠的很近,可以由远及近的顺序一路玩下来。
来了南京一定要来这三个地方,倒不是说这三个景点技压群芳,只是不来这里,那南京基本等于没有来过了。
至于体会,那就各有千秋。
个人认为明孝陵的神道是非看不可的,甚至比明孝陵里面那个宝山宝顶的大土丘更具代表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明孝陵的神道和陵内的景点并不在一起,很多人会错过神道,而门票费用却是一并计入的,另外从明孝陵内有直接通往紫霞湖的小路,如果时间充分的话,可以一并游览,无需额外门票,风景也不错。
旅游贴士交通:南京市区面积不大,市内有多条旅游线路可以直达景点,景点与景点之间的换乘通过旅游线路就可完成,公交站牌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门票:鸡鸣寺5元,玄武湖25元,莫愁湖15元,中华门35元,雨花台35元,总统府45元,灵谷寺,中山陵,明孝陵通票80元。
居住可以考虑西站往南的虎踞路周边(定淮门、草场门等处),这里从地理位置看是市中心区域,但从南京人心里是郊区,价格嘛,嘿嘿。
关键是交通方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759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