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明天顺青花人物梅瓶导游词

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是

翻译结果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英文怎么说Yun county human skull fossils, the bells of yi king goujian sword, four love figure mei yuan blue and white bottle 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桂林日月双塔导游词

一、皇帝赐封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历史。

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广德寺是唐代高僧克幽禅师出家之处。

克幽乃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

民间相传,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

自克幽禅师开山阐教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主领川、滇、黔300余山,曾获历代帝王11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传于广德开山法师克幽。

克幽禅师两度被引入宫讲经说法,被封为护国禅师,唐代宗赐名“克幽”,并赐予紫衣袈裟。

广德寺能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广德寺成为全国著名的皇帝赐封的观音道场时,南海的观音道场还未修建。

寺内有目前国内尚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风格的寺庙建筑群,而珍藏于庙内的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稀世之宝蜚声中外,无时不在昭示世人,这里是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  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

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

  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

  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

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

  寺庙前山门外为规模宏大的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呈巨大的圆坛形,上下共三级,每级之间的石壁上均镶嵌着陶制观音塑像,共计一万有余,故此广场又名万佛广场。

圆坛正中央为三面观音镀金塑像,立于高高的莲台之上,仪态端庄,气象万千。

  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

阁内供奉着净高

【第18句】: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

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丘壑无奇山自好,青山绿水任逍遥”。

绵延起伏的红色丘陵,孕育了遂宁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和人文景观游。

  子昂故里——金华山   金华道观位于金华山前山,又名玉京观,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代重建时更名为大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赐名玉京观。

道观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层叠而上,有六殿、五楼、三洞、二院、二门,结构谨严,布局合理。

山上有观音堂、药王殿、二贤祠,荟三教文化共处一山。

山门石刻“蔚蓝洞天”四个字为宋代黄庭坚手书。

玉虚阁石碑刻“蔚蓝胜景”回文诗一首,字形龙蛇飞舞,顺念倒念皆成诗句。

其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千年来虽遭风雨剥蚀,仍然古貌犹存,声名愈显。

穿过雕梁画栋的虹飞桥,就到了金华山前门。

顺着石阶往上看,共有365级石阶,拾级而上,可依次参观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祖师殿。

在宽敞的祖师殿,可看到石龙龙头、铁灯杆、长廊、古柏。

石龙全长180米,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明代石龙。

真武祖师是金华山供奉的正神,出道飞升的日子为农历三月三,因此有金华三月之庙会。

  继续前行,可看到的六角亭就是玉虚亭,是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

陈子昂家境富裕,十五、六岁还是一个任侠放纵的公子哥,十八岁慨然发奋,在这儿闭门苦读三年。

  在后山梧岗岭上,乃是迁建的陈子昂读书台。

门额蓝色框内用碎石镶嵌的四个大字“古读书台”。

陈子昂青年时代塑像后面的木刻是陈子昂《感遇诗》38首和唐代卢藏用撰写的《陈柏玉先生别传》。

陈子昂一扫六朝绮靡文风,创造了刚健、朴实清新的文风。

大诗人杜甫晚年居蜀时,曾杖策远来读书台瞻仰,登金华山凭栏眺望,留下《野望》诗一首。

今读书台门联所刻,“亭台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经工部来”,记下了杜甫对唐代革新者的崇敬。

  川中西子湖——赤城湖   湖首东岸滨临县城,湖面广阔,群山环抱,巧妙利用山水、岛屿和湖岸建成各种景点,山光水色,繁花绿树,亭台桥榭,回栏曲桥,汇成了称胜一方的“川中西子湖 ”,人们赠之“赤湖溶金”来概括赤城湖全部景观,日本、德国、美国以及港澳台胞游客又以“小西湖”誉之。

为纪念在蓬溪发动牛角沟起义,在川第一个竖起工农革命政权大旗的邝继勋烈士,景区内建有邝继勋烈士纪念馆。

  川北迷宫——高峰山  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远离城镇的喧嚣,有“是一蓬莱”的赠匾。

高峰山上对联、匾额甚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山上罗衣秀才的传说、王师祖仙说,极富神秘色彩。

  高峰山,是得天独厚的灵岳福池,曾是以道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场,今是龙门正宗的道教活动场所。

始建于初唐,续建于晚清,扩建于民国。

是得国民政府众多元老崇敬的宝刹,受国内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题匾额“为善最乐”誉之。

  高峰山座西面东,有三大自然景观:山上树木葱茏,覆盖全山。

全山上有上百年乃至上千年古柏500余株,均向寺生长,此为一;遥望高峰山,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环山有8条山系,恰似8条巨龙回首高峰,高峰山顶,又形似长龙,且以唐代古刹为龙头,有如九龙翘首捧太极,此为二;高峰山有东西南北“四道寨门”,方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四寨门尤以东、西寨门看得最宽最远,现修建了一处观景台,可看日出、夕阳、云海、风景之美妙,丝毫不亚于五岳,此为三。

三大自然景观,自然朴素,灵秀宜人,极富道存韵致,又多田园情趣,正是亲历传统、回归自然、休闲悟道的好去处。

2003年底,高峰山被评为国家AA景区。

  佛中之圣——宝梵寺  宝梵寺为蓬溪敕建古刹,位于蓬溪县城西15公里的宝梵镇境内。

寺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

治丰元中(公元1064年),宋英宗赵暑敕赐为“宝梵寺”,意即佛中之圣,梵中之宝。

明景泰元年重建。

建筑面积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建国后古建筑学者赞其“设计精细,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基础牢固”,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词曲》、《中国建筑工艺辞典》、《艺苑掇英》、《世界美术集粹》(日本编著)等十余种辞书对此壁画均有文字记载。

    中国死海   来自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的两次造山运动在大英县形成的地下古盐湖盆地,其海水(盐卤水)的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就高达42亿吨。

“中国死海”海水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中国死海的海水中富含钠、钾、钙、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验证,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理疗作用,并且可以充分的舒缓疲劳、缓解精神压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时,可以达到八个小时睡眠的功效。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大英县境内,距离成都114公里,距重庆180公里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过。

  卓筒井  卓筒井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城西卓筒井镇。

大英发现盐卤资源有上千年的历史,经国家储委认定的大致有10亿吨盐卤资源储量。

大英县境盐卤分布在蓬莱、象山、卓筒井、河边、玉峰等地。

其深层盐卤矿上矿层食盐面积22300km2,盐层厚

【第3句】:5~1

【第51句】:11m,下矿层面积34,000km2,盐层厚

【第2句】:5~1

【第19句】:16m。

四川是中国井盐的主要产区。

县境内“大英卓筒井”和大英场积淀了千年盐卤文化。

民国时期,川北多布有卓筒进,大英拥有108灶1711进,年产量达4000余吨。

至今,还有“大顺灶”等18眼井保存着。

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比西方早七八百年,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

其凿井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

中国发明卓筒井技术甚至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打井、取卤、晒卤、制盐等四个步骤。

现仅在大英境内存有9灶41口为样的盐井,分布在关昌、青木、快活岭、三兴、英家桥、青和等六个村方圆6公里范围内,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

它持续近千年,生产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盐业专家的高度赞誉。

  四川宋瓷博物馆  四川宋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种类繁多,现有藏品11454件,以书画和宋瓷为大宗藏品。

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一处大型宋瓷窖藏,经清理发掘,出土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铜器18件、石雕2件。

这是我国陶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已发现的最大一宗宋瓷窖藏。

出土宋瓷保存良好,器型丰富,制作精良,不乏精品、珍品、孤品,其中以龙泉青瓷荷叶盖罐、龙耳簋式炉、景德镇青白瓷梅瓶、各式造型的三足炉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为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四川宋瓷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专题宋瓷博物馆,现有大小展厅6个,陈列面积3300平方米,由“读瓷篇、听瓷篇、赏瓷篇、制瓷篇、篇鉴瓷”五大部分组成,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馆内设置有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监控室、学术报告厅、游客购物中心、斗茶坊、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遂宁是四川新兴的发展中的中等规模城市,总人口385万,其中城区人口43万,是四川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纺织食品化工城。

市委、市府提出了“文化遂宁”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神秘遂宁,八大奇观”

博物馆类旅游景点讲解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也蒸蒸日上,与其同时,社会对博物馆认知需求日益提高,传统的讲解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及参观者的需求,对于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工作的研究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共性指的是讲解工作,必须符合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个性指的是不同内容的博物馆展出,讲解内容也各不相同。

博物馆具有三大职能,其中宣传教育职能是其核心之一。

要发挥好这一职能,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功不可没。

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讲解员,是做好博物馆宣教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殿堂,为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博物馆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参观者,而把博物馆和参观者两者有效联系起来的就是博物馆的讲解员。

  讲解员作为联系博物馆和参观者的有效载体,其工作对于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认为:“讲解是知识和语言的高度综合艺术,其职业特点与组团社导游员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

”肖冠雄:《谈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的选拔和培养》,《中国文物报》,2005年7月3日。

讲解员的岗位性质非常特殊和关键,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收入层次、年龄层次、民族层次不同的特殊团体。

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也担负着观众的组织引导以及协调处理其他事务的职责。

讲解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

讲解员工作自产生之日起,就在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之间徘徊并确认其自身的属性和价值,它既是社会成员不断强化自身发展意志的工具,又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途径。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博物馆专业知识,必须具有揭示和传播文物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因此,讲解员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地位决不可忽视。

二、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心理素质。

讲解员直接与前来参观的听众面对面,产生强烈的现场效应,听众在听取讲解内容的同时,始终也在感受讲解员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气质,讲解要获得理想的效果,讲解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表达能力外,建立自信、真诚、投入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项。

  2.高尚的品格。

讲解员只有热爱博物馆事业,热爱讲解,才能做好讲解工作;其次,要谦虚亲和,不管面对的参观者受教育的层次如何,都要给予尊重和人文关怀。

厚德载物,人格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

  3.赞美听众的习惯。

参观者就是顾客,就是上帝,面对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员不能以教育者的姿态面对他们。

观众的受教育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国别差异,都可能使博物馆的展出给参观者带来不同的理解。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要从中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化弥补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不足,养成赞美听众的好习惯。

所谓赞美听众,就是让听众与自己的讲解融为一体,让听众能听得进,听得舒畅,入脑开心。

  讲解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重复着自己的职业,长年的讲解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而缺乏激情。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努力克服这种情绪,自我调适,寓讲于乐,寓乐于讲。

《孟子·公孙丑上》载,“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诲人不倦也。

子贡对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厌,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讲解员要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终身讲解工作的理论。

三、讲解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讲解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讲解内容,即通常说的讲解稿。

一般来说,关于展出的基本资料,博物馆都有较翔实的记录。

一份好的讲解稿,需要讲解员在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作为补充,丰富讲解内容。

  2.信息技术与讲解内容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随着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博物馆信息传播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一个好的讲解员必须结合讲解内容,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使自己的讲解变得更加翔实和生动。

  3.营造讲解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讲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前来参观的听众了解博物馆展出的内涵,学到知识,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品德情操的陶冶。

讲解员必须结合讲解内容的历史背景和参观的现场气氛来营造出适当的讲解情境,使得自己的讲解获得最佳效果。

  4.讲解探究、讲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所谓探究,是指讲解员本身需具备“提高讲解技能”的研究能力。

除了实践经验外,还要具有不断学习和领悟理论的能力。

  5.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自我反思能力,对于一个讲解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讲解稿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但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往往由于前来参观的听众各个方面的差异,使讲解的方式、方法及内容有某些变动时,一个好的讲解员都会在每次讲解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反思各个讲解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

通过不断反思,使自己的讲解水平不断提高。

  6.角色调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在讲解过程中,一个讲解员往往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耐心的聆听者、沟通心灵的朋友、虚心学习的学生等许多不同的角色。

这些角色,常常在一次讲解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转换。

一个好的讲解员,要具备快速调整和适应这些角色转化的能力。

  7.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所谓创新,包括讲解内容创新,讲解技巧创新,讲解情境创新,讲解角色创新和讲解思维创新。

要具备这一能力,必须首先具备上述六个基本能力。

因为不会开发新内容,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不懂得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就根本谈不上创新。

  8.讲解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解员的工作不应该仅局限于实际的讲解过程,要出色地完成一次讲解任务,往往幕后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要培养自身的讲解评价能力,在评价不同讲解员和自身讲解环节的优缺点,从中获得自身讲解技能的提高。

  9.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学记》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既要虚心向其他讲解员学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借鉴和吸收他人经验,又要与听众合作交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四、讲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讲解的目的。

在一次讲解开始之前,讲解员首先要明确此次讲解的目的。

讲解目的就是让参观者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历史,思考现实,面向未来。

除此之外,不同的展览,又有各自不同的具体目的。

如一次古代梅瓶展,主要目的是了解古代优秀文化,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学习和借鉴瓷器的制造技术等。

如果是一次博物馆生态环境展,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古代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讲解目的达到与否,是评价讲解效果的硬性指标之一。

  2.讲解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讲,讲解目标包括思想道德目标和社会实践目标两大类。

思想道德目标是指观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主义思想等;社会实践目标是根据展览的目的而制定的具体目标,展览的不同,参观者所受教育、性别、民族及国别的不同,讲解要求达到的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

  除讲解员本身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达到讲解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沟通。

一些专家对“沟通”一词下的定义是:“沟通是指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理解或共识的行为。

它是发生在特定行为者经验视界之间的信息传递,相互对话(含批判性思维),意义理解和建构,他寻求的是理解个人的和主体间的意义和动机。

在这里,人被看作是有资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行动者,他们积极主动地成长着并创造或建构着社会世界。

”东娇:《教育沟通论》,27~36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比较科学通俗的讲解沟通的含义,即讲解员与前来参观的听众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协调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包括讲解员本身与讲解文本的沟通,讲解员与听众的沟通。

亦即讲解员将文本承载的信息与自己的体验融合后得到的信息传递给听众,形成了听众的体验过程。

  3.讲解的内容。

讲解的内容是结合不同的展览而制定的,讲解内容资源的开发能力是讲解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份好的讲解词内容需要丰富而翔实,面面俱到。

在此基础上,根据参观者的差异,讲解员要随机应变,在原讲解稿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把握重点,使讲解内容恰到好处。

以恐龙化石展为例,如果参观者是中小学生,讲解员讲解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恐龙种类或最终灭绝原因等基础知识之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科普的目标,而不应过多讲解恐龙的身体骨骼构造等深奥的知识,以免与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脱节。

总而言之,讲解的内容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因人施讲,有的放矢。

  4.讲解的步骤和方法。

讲解的具体步骤有:信息的整合、语言的组织、良好的互动、提供练习和反馈。

讲解的过程,是知识和语言的有机结合。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讲解员要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多种语言进行实际有效的表达。

在讲解中与其单方面的垄断知识,不如在观众面前同时充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给予观众更多的尊重。

   讲解员讲解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互动型讲解,是指讲解员和参观者双方相互探讨,形成良好互动的讲解方式。

  (2)包容型讲解,是指在参观者受教育程度、思想道德素质、思维能力等各种素质较低的情况下,讲解员要具有包容的心理,采取灌输式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3)启发型讲解,指的是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善于引导参观者自动提问,自主思考,获得新知的一种讲解方式。

  (4)想象空间型讲解,指的是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多方诱导参观者想象力的发挥,使参观者在自我想象中加深对展览的印象,再构知识的一种讲解方法。

   以上四种讲解方式在实际讲解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灵活穿插使用的。

讲解员只有按以上几个步骤和方法贯穿到讲解中去,才能将自身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参观者的知识,使双方形成情感的融合和身心的愉悦,共同收获身体、知识、智力等方面的成果。

  5.讲解效果评价。

讲解的对象不同,讲解的目的、目标、内容、方法不同,预期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讲解目标的达到是评价讲解效果的重要因素。

讲解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在沟通过程中,讲解员和听众双方知识对接、获得美的享受、达到身心愉悦者,视为有效讲解;讲解方式不当,讲解效果低下者为无效讲解。

造成无效讲解的关键因素在于讲解沟通的传递方式错误,即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态度被动,传达的是复制性信息,讲解的方式是缺乏互动的单向性,导致讲解目标达不到。

五、讲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曾伸先生在《游客对博物馆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研究》中说:“调查数据表明,游客认为,最重要的是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即‘服务态度’,其次为内容表达,解说技巧。

”曾伸:《游客对博物馆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研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90页,电子杂志社,2007年。

由此可见,讲解员与参观的听众之间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是异常重要的,唯有让游客有一个愉快的参观经历,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

  2.始终贯穿心理教育。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各不相同。

荷兰莱顿国家人种志博物馆的馆长,将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划分为“寻求美学的动机;寻求浪漫主义或者逃避现实的动机;寻求知识的动机”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18~19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

三种类型。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都必须始终贯穿心理教育。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

对听众心理教育的成功,是讲解员讲解工作的最大成功。

  3.讲究讲解策略。

“讲解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讲解员要善于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听众的意图,并据此作出恰当的反应,哪些是适宜的讲解内容,如何安排内容的次序”John JGumperz,P23,DISCOURSE STRATEGIES,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82。

正确的讲解策略会让参观者产生受尊重的感觉,更有利于讲解目标的实现。

讲解目的的实现,博物馆的宣教功能才能发挥。

六、讲解员的境界  作为一名讲解员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境界,明确讲解技巧的位置和作用。

在讲解过程中,人是讲解的主体。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应该用讲解技巧来掩盖自己的个性。

相反,应该利用讲解技巧使自己的个性充分表现出来。

没个性的讲解是枯燥无味的,一切技巧、手段,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一味追求讲解形式,而忽视至关重要的内在这一节,舍本求末,最终只会流于普通,雷同。

  王国维先生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讲解员的工作同样可以套用这三个境界,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唯有达到第三种境界才是高境界的体现。

七、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的喜爱,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

因此,一名优秀的讲解员首先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讲解兴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把讲解只当做一项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最终只能达到讲解的第二种境界而无法提高。

其次还要懂得通过出色的讲解来培养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体会到参观博物馆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调动民众进博物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宗旨。

桂林日月双塔导游词

日月双塔,建成于2002年,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桂林杉湖岛上, 与“象山水月”相邻。

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

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

日月双塔号称世界第一铜塔,是桂林旅游的一个夜景观赏地。

其中日塔高41米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耗用铜材350吨,并有电梯供游客观光乘坐。

铜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完全由铜壁画装饰,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月塔高35米共七层,为琉璃塔。

每层的雕花彩绘门窗寓意不同的主题,富含中国传统韵味,通过水下18米长的水族馆与日塔连接,其地宫之中有桂林明代青花梅瓶大型壁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416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