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大佛寺导游词
对联 “大肚弥勒佛”的下联是什么
大肚弥勒佛赤脸关帝爷……………大肚弥勒佛,破衫流浪汉。
………大肚弥勒佛,黑脸包龙图。
佛教十一字对联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大法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深恩 出自:圆瑛大师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 菩提元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出自:北京 雍和宫 永佑殿宝阁覆十虚宛若空含万象 分身遍尘刹直同月印千江 出自:印光大师——弥勒联悲愿宏深故从个里涌甘露 慈恩浩荡致使寰区尽竭诚 出自:印光大师——普陀仙人井观音联本愿不违摄念佛人归净土 分身无量居极乐国遍十方 出自:印光大师——势至联本自无生须在个中寻祖意 俨然未散谁知此地即灵山 出自:云南鸡足山某寺——明·担当长伸手接娑婆客相随同路 久立地等世上人打夥偕行 出自:四川成都文殊院(弥勒殿)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迷人 出自:江苏泰州光孝寺(最吉祥殿)持名功夫贵在念念无间断 德行高尚令人频频闻妙香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除暴安良救秦王义照千古 保国卫民平倭寇威振边庭 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锤谱堂)大道不离只要回光同本得 法身原具若能转物即如来 出自:圆瑛大师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 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出自:四川成都文殊院(弥勒殿)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弥勒殿)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 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出自:浙江鄞县天童寺——现·圆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出自:河南洛阳白马寺(弥勒殿)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出自:江苏苏州寒山寺大梦闻钟香雨迷蒙当醒眼 浮生若絮碧云飞坠应回头 出自:江苏泰州光孝寺(玉佛殿)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出自:山东枣庄龙泉寺惮道未悟可怜夜夜青灯寒 坚壁难破枉费年年面壁功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道从行得当净六根登彼岸 佛自心生不移一步到西天肚量能容遂使终朝开笑口 菩提成就都从历劫见慈心 出自:福建闽侯崇圣禅寺天王殿法会际无边共守真如愿力 律宗超最上总持实相因缘 出自:北京 雍和宫 戒坛‑佛殿落成对准椽头梁接栋 古庵重建洗清烦恼境随心 出自:广东汕头准清庵(庵门)——当代·茗山佛法难闻是盲龟其浮树孔 莲径罕遇犹芥子投入针锋 出自:浙江苍南广福寺——谛印佛法无边广渡众生须渡我 世海多波不念弥陀更念谁 出自:广东南澳观音堂(观音阁)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 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大雄宝殿)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国 林开大戒坐时自有上乘禅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客堂)亘古迄今谁打破名缰利锁 修行念佛终能脱俗子凡夫 出自:安徽广德石佛寺谷口清泉是渴者都凭饮去 石头路滑劝来人且略缓些 出自:云南剑川金顶寺观察人间功名富贵一场梦 音闻佛阁生灭垢净万法空 出自:湖北汉阳观音殿浩气冲天仰效义天之覆庇 精忠贯日常随佛日以昭彰 出自:印光大师——关帝联和尚既出家现勿自寻烦恼 男儿生为国要当大发慈悲 出自:广东顺德雨花寺慧性真空本来无生无灭尽 尘心妄动自然有起有沉沦 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慧焰重重灯破千年之暗室 法源混混滋生五性之灵苗 出自:印光大师——藏经阁经堂联火热水深佛法极余千劫净 山青云白禅机悟彻一灯闲 出自:台湾台南县大仙寺继往开来道通天地有形外 祖尧述舜恩遍飞潜异类中 出自:印光大师——孔圣殿联教本无为除热去烦清世界 佛来有自越山超海渡迷津 出自:河南淇县衡门佛庙皆大欢喜春风满面常开口 了无挂碍世态撩人不改容 出自:上海静安寺——当代·苏渊雷解去尘氛愿尔休作隐蔽恶 脱离苦海看我大开方便门 出自:四川峨眉山雷音寺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横批:佛光普照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出自:台湾台中慈善寺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现三摩三藐三菩提 出自:台湾台中慈善寺举目瞻仰何必生几分惧色 回首猛省还须存一点忠心 出自:安徽九华山天王殿君子固穷莫虑天心终不佑 善人是富须知神道最无私 出自:湖北鄂州宝聚寺开天收天早了此末后一着 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 出自:山西五台山金阁寺看不远千里而来亦知向善 果能够慧心常在乃遂我心 出自:云南鸡足山金顶寺苦海无边祸未临头须早悟 仙缘有路心非木石要归真 出自:湖南会同三圣寺来到志莲岂可甘为门外汉 超生极乐何须来作世间人 出自:香港九龙志莲苑寺门来去无踪问大师我是什么 生死轮回答居士君为如来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楼阁门开圆彰法界修因事 慈悲愿普预摄龙华证果人 出自:印光大师——弥勒联马足车尘世路不知何处尽 崖花涧月禅心应向此中生 出自:山西五台山(禅堂)\\\/浙江乐清白沙岭忙里偷闲西天听经鱼出水 闹中求静禅房入定猿添香 出自:湖南衡阳西禅寺末法修行净土为归方向正 一切法门般若为导慧灯明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盘问古佛古仙何以谓盘古 药医王孙王子故乃称药王 出自:李永家题于湖北兴山盘古庙破额头中结个茅庵留客住 双峰脚下久备云梯步天阶 出自:湖北黄梅四祖寺(道信道场)菩萨化身辅正摧邪宏圣教 童真入道安邦护国度群迷契得禅机溪声便是广长舌 空诸尘境山色皆为法相身 出自:福建闽侯崇圣禅寺法堂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批:命随心转儒释本同源道并行而不悖 内外原一体理交显而弥彰 出自:印光大师——三教堂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 出自:安徽九华山观音庵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出自:浙江萧山观音寺三宝兴旺有缘万众迷转悟 政策英明盛世讴歌唱不完 横披:佛兴国盛三惑尽而二死亡一尘不立 五蕴空而六根净万德圆彰 出自:印光大师——释迦联三生有幸到此已非无缘客 绝道无虚进来便是有福人 出自:江西于都三绝岩色相皆空城廓河山尽幻影 烟云过眼神仙富贵了无痕 出自:山东济南兴国寺僧坐蒲团细剪云山缝旧纳 客来禅室闲敲石头煮新茶 出自:湖北蕲春资教寺——清·陈杞深信念佛句句是金刚般若 切愿往生念念显妙明本心 横批:老实念佛石不试心善恶在人何必跳 佛原在己穷通非命不须求 出自:湖北红安试心石——当代·潘祖贻石塔藏经自古僧栖无俗地 觉坛悟教从来佛度有缘人 出自:广东阳江石觉寺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 闲无俗累洗钵泉香舞落花 出自:山西五台山碑楼寺世界黄金扫尽尘氛方见道 发肤碧玉削除烦恼乃看经 出自:江苏泰州光孝寺(——清.朱丙炎世事皆空积善无非图结果 人生浮草修行一步即为根 (佛教通用联)世事难忘有限繁华萦梦寐 禅心入坐无边烦恼付烟云 出自:湖北红安坐忘台——当代·潘祖贻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有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大雄宝殿)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 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 出自:北京 雍和宫睡眼朦胧门前扰攘何曾见 禅心清净窗外风雨总不闻 出自:湖南衡阳罗汉寺四大皆空挂挂单无分你我 万缘放下养养神各自东西 出自:浙江杭州海潮寺客堂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一方有难惜世间各自东西桃属仙花信手拈来均赤颊 瀑为天水倚肩听去爽禅心 出自:山西五台山秘密寺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 禅门两扇看不破则打不开 出自:山西寿阳报恩寺——张树德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古今一梦人间几度续黄梁 出自: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天上人间暮鼓晨钟空黑障 池旁涧侧春花秋月脱红尘 出自:安徽九华山天池庵 ——当代·刘子荫天下事富贵功名无非是戏 世间人权利荣辱何须认真 出自:山西繁峙公主寺推吾人恶死之心巧行救济 体天地好生之德永戒残伤 出自:佛教通用联(素食处)\\\/印光大师问九华何处飞来道场庄严 悟三乘这般望去水月空明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大雄宝殿)我佛有灵每乐为忠孝人用 空山无伴要等个迟钝汉来 出自:湖北利川金字山寺无无上无这法门本来无著 了了不了问大众哪个了时 出自:福建莆田梅峰寺祖师殿无缘亦设示人天快上慈船 有求必应于十方作大医王 出自:宁夏中卫高庙五方佛殿五夜工夫铁脊梁将勤补拙 二时粥饮金刚屑易食难消 出自:福建福州涌泉寺斋堂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 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出自:浙江天台山寒明楼——清·俞樾五住二执蒙口顿圆夫四德 三乘六道克念定证于一真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相耶将耶千古利名成泡影 师也友也共邀风月访神仙 出自:湖北通城相师寺香火前因偶到禅房话桑海 湖山无恙始知人境有桃源 出自: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近·孙肇圻笑口常开长令众生皆安乐 悲心无尽普使法界悉清凉 出自:福建仙游会元寺天王殿心存邪恶烧香拜佛有何益 持身正大不求佛佑佛自佑 横批:以善为宝胸有菩提何必临时抱佛脚 身无俗念自然极乐在心头 出自:湖南岳阳观音殿——当代·陈亚光许大肚皮一点何曾藏得住 者张巨口千古而今笑莫休 出自:四川什邡罗汉寺(弥勒殿)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回 云乘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 出自:福建厦门玉屏寺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阳世所为越理欺天皆由己 阴间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出自:安徽九华山拜经台业镜分明巧计千般难蔽掩 夜台凄楚公侯极品不相饶 出自:山西繁峙岩山寺(地藏殿)一样面貌饱者不知饥者苦 两副口舌得时休笑失时人 出自:吉林伊通大孤山弥勒殿因戒生定定慧圆明菩提本 由教入净净禅贯彻觉道成 出自:印光大师——念佛堂联音即是观观人观我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出自:云南剑川宝相寺——明·杨慎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出自:杨慎题于观音阁淫欲难除空想砂石成美味 妄言不断恰似凡夫称国王 出自:河南卫辉宝昙禅寺(大雄宝殿)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出自:天津市大悲院(大悲殿)\\\/印光大师有弥勒肚皮何愁千金不化 无维摩手段方知滴水难消 出自:湖北竹溪莲花寺云起慈门悯彼迷情不易悟 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出自:印光大师——观音联芸芸众生善善恶恶一杯土 茫茫大地真真假假总成空 出自:河南永城普宁寺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出自:广东乳源云门寺(云门系祖庭)斋堂竹影松涛悟得来罔非这个 水流山峙参透处总属自然 出自:辽宁鞍山中会寺走社会主义道路爱国爱教 扬般若波罗密多弘法利生 横批:觉海慈航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横批:德行
福州去闽侯南通灵隐寺怎么走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 (共一百四十二座) 北 京 广济寺 相传创建于金代。
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法源寺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修建。
北京市内现存最古名刹。
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佛牙舍利塔 原名“招仙塔”。
辽咸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安置佛牙舍利建造。
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所毁。
后塔基中发现佛牙,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于旧塔基西北重建新塔供奉,为中外佛教徒朝礼及宗教活动胜地。
广化寺 建于元代。
为北京名刹。
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通教寺 北京市著名尼寺。
解放后一直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宗教活动场所。
雍和宫 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雍正三年改成今名。
乾隆九年(1744)改建为喇嘛寺院。
建筑壮丽宏伟,宫内万福阁有著名的檀香木雕大佛立像,为有中外影响的蒙族喇嘛庙。
西黄寺 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与东黄寺并峙,当时为西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修造。
内有班禅额尔德尼六世坟塔——“清静化域之塔”。
“文革”前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管理,接待西藏来京喇嘛。
天 津 大悲院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建造。
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徒主要宗教活动场所。
河 北 正定县临济塔院 建于北朝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
唐大中八年(854),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逝世后建塔。
为我国及日本佛教临济宗重要祖庭。
承德市普宁寺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为蒙族四卫拉特部创建。
仿西藏三摩耶庙制。
为与蒙族佛教徒有关的重要喇嘛寺院。
山 西 太原市崇善寺 唐代创建。
太原市著名古刹。
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大同市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
为山西省著名寺庙。
交城县玄中寺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
为净土宗的发源地。
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
国内外影响甚大。
五台山: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罗 寺 金阁寺 广宗寺 碧山寺(广济茅蓬) 十方堂 黛螺顶 观音洞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教传为文殊菩萨道场。
是汉、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礼的圣地。
以上各寺,均为五台山寺庙古建筑群中著名的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辽 宁 沈阳市般若寺 清初高僧古林智禅师创建。
沈阳市著名寺院。
辽宁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市慈恩寺 清天聪二年(1628)创建。
为东北著名寺庙。
吉 林 长春市般若寺 建于1922年。
长春市主要佛教寺庙。
长春市地藏寺 1926年尼僧祖圆建造。
长春市主要尼众寺院。
吉林市观音古刹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
为吉林市佛教徒宗教活动中心。
在东北及香港等地佛教界中,有一定影响。
黑龙江 哈尔滨市极乐寺 1923年创建。
为哈尔滨市著名佛教寺院。
上 海 玉佛寺 创建于清光堵八年(1882)。
寺内供缅甸玉雕释迦牟尼说法像和涅盘像。
上海市著名佛寺。
现为上海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静安寺 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238—251)。
为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古刹。
龙华寺 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47)。
寺前有古龙华塔。
为我国著名历史古刹。
沉香阁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
为上海市著名佛寺。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应慈法师道场,对国内外有影响。
圆明讲堂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1934年创建。
在东南亚侨胞及港澳同胞佛教信众中有一定影响,是上海佛教重要寺庙。
江 苏 南京市灵谷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
为有中外影响的名刹。
南京市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
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
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苏州市西园戒幢寺 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为江南名刹。
苏州市寒山寺 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传唐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寺。
唐人张继《枫桥夜泊》咏此寺诗,脍炙人口。
为著名六朝古刹。
苏州市灵岩山寺 东晋末年(五世纪中叶),太尉陆沅舍宅为寺。
为近代我国有中外影响的净土宗道场。
镇江市金山江天寺 东晋时建。
为近代国内四大禅林之一。
镇江市焦山定慧寺 建于东汉兴平年间(194—195)。
为我国佛教江南名刹。
常州市天宁寺 唐初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建造。
为江南有名大丛林。
常熟县虞山兴福寺 建于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为江南著名寺院。
南通市广教寺(大圣寺) 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位于狼山。
为长江下游名山古刹。
扬州市大明寺 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457—464)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
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
具有国内外深广影响。
邗江县高明寺 隋代创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赐额“高明寺”。
该寺为我国禅宗道场,与镇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句容县隆昌寺 又名慧居律寺,位处宝华山。
相传开创于南朝梁代(502—557)。
明神宗赐额“护国圣化隆昌寺”。
数百年来是禅宗首刹。
近代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
浙 江 杭州市灵隐寺 相传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高僧慧理创建。
为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禅宗从林。
在宋代列为禅宗五山之一。
日本古代高僧觉阿上人等先后曾在本寺参学,与日本佛教有很大关系。
杭州市净慈寺 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 建。
为禅宗五山之一。
与日本佛教临济、曹洞宗有很深历史渊源。
寺后有宋高僧如净禅师坟塔,日本佛教曹洞开宗祖师道元即受学如净。
为日本临济、曹洞宗广大信徒向往朝礼之地。
宁波市七塔寺 唐大中十二年(858)建。
为浙东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
现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鄞县天童寺 晋永康元年(300)始建。
宋代以后,我国禅宗著名高僧长翁如净等人相继住持此寺,为禅宗丛林的重心。
日本佛教临济宗及曹洞宗均以天童为祖庭。
鄞县阿育王寺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始建。
日本古代来我国求法高僧多数曾住此寺。
称为我国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
新昌县大佛寺 建于南齐永明年间(483—493)。
寺内有“三生石佛”。
为国内外佛教徒瞻礼胜地。
普陀山:普济寺 法雨寺 慧济寺 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观音菩萨道场。
普济、法雨、慧济,世称普陀山三大寺。
与日本佛教曹洞宗、临济宗有历史渊源。
天台县国清寺(包括智者塔院)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
智 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
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天台县高明寺 始建于唐天祜七年(910)。
明代天台宗著名的传灯大师复兴天台宗,于此新建天台祖庭。
天台县方广寺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建,绍兴四年重建。
原有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现上方广已废。
为天台宗著名寺院。
温州市江心寺 唐咸通(860—873)时建。
为浙东著名古刹。
安 徽 合肥市明教寺 建于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
为合肥市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古刹。
安庆市迎江寺 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
寺内有著名的振风塔,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
潜山县乾元禅寺 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
为禅宗著名古刹。
滁县琅琊寺 唐大历(766—779)年中建造。
是安徽省著名古刹。
芜湖市广济寺 建于唐乾宁(894—897)年间。
世称“小九华”,国内外来朝九华山的一般必在此烧香设供,有较大影响。
九华山:化城寺 肉身殿 百岁宫 甘露寺 祗园寺 天台寺 旃檀林 慧居寺 上禅堂 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地藏菩萨道场。
以上各寺均为九华山名刹。
福 建 福州市涌泉寺 创建于唐建中时(780—783)。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西禅寺 唐咸通八年(867)兴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林阳寺 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至后晋(936)间。
为著名福州五大禅寺之一。
地藏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
为福建著名古寺。
闽侯县雪峰崇圣寺 唐咸通十一年(870)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厦门市南普陀寺 始建于唐代。
为闽南著名佛教胜地。
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莆田市广化寺 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历史悠久。
国内外有影响。
莆田市囊山慈寿寺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建。
为福建省著名古刹,在海外佛教徒中有一定影响。
莆田市光孝寺 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
为闽南规模宏大著名古寺。
福清市万福寺 唐贞元五年(789)建。
为日本佛教黄檗宗信众向慕朝礼的祖庭。
泉州市开元寺 创建于唐垂拱元年(685)。
是闽南佛教著名大寺。
建筑宏伟,规模为国内禅林所罕见。
中外知名,对台湾及海外侨胞佛教徒有较大影响。
晋江县龙山寺 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
闽南名刹,内供奉有巨大木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一尊。
为闽南及台湾信教群众所尊奉。
自明代寺僧肇善至台湾鹿港修建鹿港龙山寺后,在台湾各地相继建有大量龙山寺,与晋江龙山寺有密切关系。
漳州市南山寺 建于唐开元年间(714—741)。
闽南著名古寺。
宁德县支提华严寺 宋开宝四年(971)建。
由于佛教华严经中有“不到支提不为僧”之说,历代僧侣云游多至此寺。
为福建历史名刹。
江 西 九江市能仁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时(502—547)。
为江西名刹,九江三大丛林之一。
九江市东林寺 东晋太元九年(384)慧远创建的道场。
后世尊慧远为佛教净土宗初祖。
为净土宗重要祖庭。
永修县真如寺 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
为云居山历史悠久名刹。
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 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
唐代高僧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禅师道场。
山 东 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为以北魏、隋代石刻佛像所在地、著名的千佛山首刹。
青岛市湛山寺 1932—1935年建。
原办有湛山佛学院,培养僧才甚众。
因此,国外沿用湛山寺之名修建的寺庙甚多,影响较广。
河 南 洛阳市白马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创建,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庙。
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
今尚存有摄摩腾、竺法兰墓。
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寺庙。
登封县少林寺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
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湖 北 武汉市归元寺 清顺治十五年(1658),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师白光创立。
为长江中游名刹之一。
武汉市宝通寺 兴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是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
黄梅县五祖寺 唐咸享年间(670—673)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兴建,是有中外影响的禅宗重要祖庭之一。
当阳县玉泉寺 隋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为佛教天台宗祖师智 修建。
与灵岩、栖霞、国清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
湖 南 长沙市岳麓山寺 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佛寺,被称为“湖湘第一道场”。
长沙市开福寺 五代楚王马殷(907)建。
殿宇宏伟,为著名佛教古刹。
南岳祝圣寺 唐肃宗时(756—761)建。
当时高僧承远于此宏扬佛法,为南岳著名古寺,信徒朝礼之地。
南岳佛教协会所在地。
南岳福严寺 南朝陈光大元年(567)高僧慧思所建。
慧思又称南岳大师,是天台宗智 的师傅。
寺旁磨镜台,是六祖慧能弟子怀让传法于马祖道一的著名遗址。
南岳南台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3—519)。
陈高僧海印、唐无际大师希迁道场。
日本曹洞宗尊为祖庭。
南岳上封寺 原为道观,隋大业年间(605—618)易观为寺。
在祝融峰顶,为南岳名刹。
广 东 广州市六榕寺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
为佛教禅宗六祖唐代高僧慧能道场,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曲江县南华寺 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
是唐代高僧佛教禅宗祖师慧能道场。
现寺内尚保存有慧能肉身像和宋雕五百罗汉像,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乳源县云门寺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佛教禅宗文偃禅师创建。
并在此开创云门宗,为著名云门宗祖庭。
肇庆市庆云寺 唐代高僧智常禅师创建。
唐鉴真东渡日本曾经此地,弟子日僧荣睿即在此去世。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为纪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及两国佛教徒历史友谊,立有荣睿纪念碑。
潮阳县灵山寺 唐贞元七年(791)著名高僧大颠创建。
在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中有较深影响。
潮州开元寺 建于唐开元(713━741)年间。
在海外侨胞及港。
澳同胞中有较大影响。
广 西 桂平县洗石庵 广西区著名古刹。
四 川 成都市昭觉寺 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
号称四川第一丛林。
为著名唐、宋高僧临济宗祖师休梦及克勤先后驻锡之所。
寺内现有克勤禅师坟。
日本佛教临济宗传自我国,与昭觉寺有较深关系,视此寺为其祖庭之一。
成都市文殊院 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
为四川名刹。
我国佛教禅宗著名的四大修持场所之一。
省佛协所在地。
新都县宝光寺 始建于东汉,唐僖宗(874━888)时重修并建塔。
清代以来,成为四川著名禅寺。
乐山县乌尤寺 创建于唐,为著名的佛教寺庙。
峨眉山:报国寺 万年寺 洪椿坪 洗象池 金顶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称为普贤菩萨道场,晋时佛教即已盛行于该山。
以上各寺为峨眉山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重庆市罗汉寺 宋治平(1064━1066)年间建。
重庆市著名禅宗丛林。
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重庆市慈云寺 唐代建。
重庆南岸著名寺庙。
梁平县双桂堂 清顺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禅师创建。
为川黔一带著名丛林。
贵 州 贵阳市宏福寺 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高僧赤松住此。
黔灵山为西南佛教名山,与南京栖霞山并称。
该寺为黔灵山名寺。
贵阳市黔明寺 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贵州著名佛教丛林。
贵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云 南 昆明市圆通寺 建于唐代蒙氏。
云南名刹。
云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昆明市筇竹寺 建于唐贞观初(627━)。
云南古刹。
寺内有著名五百罗汉塑像。
昆明市华亭寺 元代延 年间(1314━1320)建。
云南著名佛寺。
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 铜瓦殿 鸡足山为云南佛教名山。
过去号称有七十二寺。
祝圣寺,明嘉靖中(1522━1566)建。
铜瓦殿,明正统间(1436━1449)建,铸铜为殿。
均为鸡足山名刹。
陕 西 西安市大慈恩寺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
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
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西安市大兴善寺 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
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
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
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
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西安市卧龙寺 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
为著名各宗并宏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
西安市广仁寺 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黄教佛寺。
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来内地,经由西安驻锡的重要场所。
长安县兴教寺 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为玄奘三藏法师塔院,玄奘弟子窥基、圆测塔并列左右,称慈恩三塔。
是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礼有重大影响的古刹。
长安县香积寺 建于唐神龙二年(706)。
为唐代高僧我国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塔院,净土宗祖庭。
日本佛教净土宗亦奉为祖庭。
长安县净业寺 建于隋代(581━618)。
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
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净业寺为律宗祖庭。
户县草堂寺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始建。
是我国佛教史上在翻译佛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鸠摩罗什大师译场。
三论宗奉罗什大师为开祖,草堂寺为祖庭。
日本佛教三论宗以此寺为朝礼圣地。
宁 夏 银川市海宝塔寺 东晋时,夏主赫连勃勃(406━419)建。
宁夏著名寺庙。
佛门对联大全
佛门楹联四字楹联 持涅磐心 作平等观 陈雪村(锦衣居士) 出三界家 入四空门 陈雪村(锦衣居士) 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 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 德敷上下 道贯古今 湖南衡山丹霞寺——肖康佐 发尽缘断 心死色空 陈雪村(锦衣居士) 老龙听法 顽石点头 江苏无锡惠山寺——明·邹德基 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 湖南衡山福严寺(南岳系祖庭)——怀让 去实不去 生决定生 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人间佛地 世外人家 广西桂林南峰寺 入诸佛位 至涅般城 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受出家戒 发菩提心 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往生极乐 超脱红尘 湖南平江东山古寺 维善为宝 无欲则刚 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近·孙肇圻 行修于乱 性磨于利 陈雪村(锦衣居士) 言深不传 行极反异 陈雪村(锦衣居士) 月明如昼 色即是空 广东广州檀度庵月色楼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安徽九华山平坦寺五字楹联 本来无一物 何处觅三心 圆瑛大师 本来心是佛 究竟我为谁 圆瑛大师 不伐有巢树 多移无主花 江苏东台泰山寺西客楼——姜沂 不可得思议 如何获圆通 (佛教通用联)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 禅意庭前柏 诗情雪里梅 圆瑛大师 成就此功德 早种诸善根 佛教哀挽联-挽男居士 处尘能不染 学道有何难 圆瑛大师 春山含祖意 秋月印禅心 圆瑛大师 当知法无我 应以戒为师 圆瑛大师 当知心是佛 常以戒为师 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 当知心是佛 惟爱道为师 圆瑛大师 定光澄月相 慧海涌潮音 北京雍和宫 钱陈群题大殿,雍正接见文 法法何曾法 林林不是林 香港离岛东涌法林 法身千嶂月 闻性一声钟 圆瑛大师 风云观世态 水月证禅心 圆瑛大师 逢人觅佳句 对境话禅机 圆瑛大师 佛从何处觅 道在此中求 圆瑛大师 佛法谈三世 人生梦一场 圆瑛大师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山西五台山(僧舍) 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山西五台山秘密寺 观身本无我 念佛乃是谁 圆瑛大师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山西五台山山门 湖山供啸傲 风月助吟哦 圆瑛大师 见无相之相 论不空之空 山西五台山(僧舍) 健行乾不息 逊志益无疆 北京 雍和宫 五福堂书室 皆以无为法 当生如是心 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福建宁德天王禅寺——当代·释智圆 客影云边去 僧语松下来 陈雪村(锦衣居士) 空门随客缘 钟声入佛心 陈雪村(锦衣居士) 冷冷清清雪 茫茫渺渺峰 福建闽侯崇圣禅寺——现·许涤新 丽华庄宝相 湛日朗心珠 北京 雍和宫 汪由敦题照佛楼 了了无遮念 空空不染心 (佛教通用联) 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 台湾台南清水寺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近·曼殊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山西五台山(僧舍) 情将物外适 道与古人期 北京 雍和宫 乾隆题太和斋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浙江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木鱼 三思过有限 一笑益无垠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 僧心共佛老 人情随财浓 陈雪村(锦衣居士) 山高流水远 寺古白云深 江苏泰州白云寺 山河天眼里 世界法身中 江苏南通天宁寺(寺门)——王维诗句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安徽九华山聚龙庵 山中藏古寺 门外尽劳人 广东南雄挂角寺 诗意窗前月 禅心雨后山 圆瑛大师 时时能修行 处处可成佛 陈雪村(锦衣居士) 是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安徽潜山三祖禅寺(后三祖僧灿建) 树色浮空翠 花香入阁清 圆瑛大师 水净月孤圆 山空云自在 浙江天台国清寺鱼乐园 水绕禅窗静 花开佛国香 圆瑛大师 寺古烟常锁 僧老语多奇 陈雪村(锦衣居士) 寺空叶落紧 云深客来稀 陈雪村(锦衣居士)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 安徽九华山福渡寺 寺小通幽处 山矮得旷观 安徽九华山净信寺 谈经见佛理 对月证禅心 圆瑛大师 退后一步想 能有几回来 云南鸡足山祝圣寺 无法向人说 将心与汝安 湖北沙市居士林(达摩画像)——王震 无我方为我 出世即在世 陈雪村(锦衣居士) 悟空诸相寂 对佛一灯明 江苏泰州南山寺(禅房) 心静风浪平 色空天地宽 陈雪村(锦衣居士) 兴法南北寺 教滋东西方 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秦游伦 巡行东西南 护持佛法僧 浙江黄岩九峰寺韦驮阁 烟火香里人 慈悲声中主 陈雪村(锦衣居士) 一花一世界 千叶千如来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集《梵网经》文 一宗彰唯识 三塔耸云天 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桂生 应识身非我 恒思利及人 圆瑛大师 犹如梦中事 却来观世音 韩国仁川公州麻谷寺(大雄宝殿) 有法知不染 无言谁当酬 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大错 有相皆虚妄 无我即如来 横披诸行无常 远离众生相 发起菩提心 圆瑛大师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山西五台山(僧舍) 真知出实践 妙理贵躬行 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当代·王学仲 知足心常乐 无私梦亦安 圆瑛大师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四川乐山凌云寺(月榭) 竹影时临案 涛声欲上楼 圆瑛大师 自在大自在 世间出世间 (佛教通用联)六字楹联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山西五台山(弥勒殿)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山西五台山(弥勒殿) 干青云而直上 障百川以东之 四川乐山大佛寺(山门) 荷担如来家业 依持圆觉伽蓝 (佛教庆贺联-升座) 净门一尘不染 土寺五戒森严 海南万宁净土寺寺门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横披严于律己 千般救苦胸怀 一片慈悲心肠 陈雪村(锦衣居士) 泉自有时冷起 峰自无处飞来 浙江杭州灵隐寺冷泉亭——清·俞樾 无慧剑有慧剑 非灵山即灵山 江苏南通文殊院——近·张謇 喜现庄严国土 欣沐佛陀灵光 (佛教庆贺联-开光) 笑不了古今事 看得见去来人 江苏吴县罗汉寺弥勒殿 修到一尘不染 悟来五蕴皆空 浙江苍南广福寺——谛印 一山恁么可爱 几人于此茫然 云南剑川茶花寺——明·担当 知我说法如筏 不应住色生心 (佛教通用联)七字楹联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傲骨虚怀真识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安徽怀远迎河寺 白日白天谁歇脚 云来云去本无心 湖北通城白云寺 百年过客无常主 三日为僧不愿官 云南剑川海云居寺——近·赵式铭 半个蒲团天地老 一声清磬古今空 江苏南京妙相庵(佛堂) 宝地遍治功德润 香台恒拥吉祥花 北京 雍和宫 太和斋 饱经世故慵开口 看破人情只点头 广东普宁南岩古寺(寺门)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 不待海枯才见底 但逢月上即敲门 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朱元璋 不顾手辣成误会 但将心狠作慈航 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安徽九华山正天门 不因财色毁心志 应须清寒磨悟根 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因僧来方称寺 但有性现便成佛 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用三抵修福慧 但凭六字出乾坤 横披群经指见 不于其中起分别 是故此处最吉祥 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 江西九江东林寺 禅门倚云烟明灭 幽人随风迹有无 陈雪村(锦衣居士)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江苏阜宁兴国寺——当代·释圆湛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住而生其心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浙江绍兴大佛寺弥勒像——清.茅立仁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王予望题于甘肃天水罗汉堂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北京潭柘寺 慈颜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万船 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红树尽禅机 圆瑛大师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后渡灭人天 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后度灭人天 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常怀惭愧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 但有袒怀大欢喜 不嫌成佛后如来 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 但做得来皆事业 若推不去即因缘 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到此已为无俗虑 上来自觉有天然 香港离岛宝莲禅寺 定中金磬天边落 悟后云关夜半开 北京 雍和宫 张若澄题照佛楼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 饭里有沙需细嚼 水中无骨莫横吞 江西铅山峰顶寺(斋堂) 梵纲庄严含万象 月轮清净印千江 圆瑛大师 放下罢一丝不挂 看起来万法皆空 圆瑛大师 放下时何物是我 担取去那个为谁 云南鸡足山传衣寺 风云过眼浑无住 水月盟心道自修 圆瑛大师 佛道不从心外觅 禅机但向静中参 圆瑛大师 佛法能除世间苦 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批千古明灯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横批××常转 佛光普照十方界 法雨均滋五性根 印光大师——藏经阁佛殿联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山西五台山碧山寺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 山西五台山 古寺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 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山门 \\\/ 河北井陉福庆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江苏吴县崇报寺落红亭——现·吴济时 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四川峨眉山万年寺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切莫害人 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 蝴蝶泉旁蝴蝶飞 罗汉塔上罗汉笑 陈雪村(锦衣居士) 花下聆经清有味 水边契道静无声 江苏南京华严庵——清·刘佐禹 悔不尽千差万错 悟透了后果前因 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寇璜 悔难追事当头戒 悟过来人放步行 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赵藩 即佛即心圆教理 非空非色法王身 圆瑛大师 既升堂更应入室 再进步方可登楼 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客堂) 间中自觉心无事 悟后方知法即真 圆瑛大师 剪一片白云补纳 留半窗明月看经 江苏海安观音禅寺禅房 翦一片绿云补纳 留三分皓月看经 江苏南京妙相庵(小淇澳亭) 见犹离见见弥陀 生本无生生西方 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解脱门开谁肯入 浮生梦觉自知归 江苏常熟兴福寺寺门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横披戒灯常明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金炉不怕千年火 银烛长明万户光 福建福清石竹寺进香亭——郑宗华 尽底脱去胸中有 逐一拈来何处无 云南鸡足山大觉寺 净地有物僧不扫 空门无缘客自关 陈雪村(锦衣居士) 敬佛敬心心敬佛 焚香焚意意焚香 湖南岳阳吕洞宾像 静看湖莲参妙谛 闲翻贝叶悟真经 江苏南京华严庵——清·程守谦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山西五台山塔院寺 觉海甚深惟信入 道源不远自心求 圆瑛大师 觉心清净原无染 大度宽弘乃有容 圆瑛大师 看看世事摇摇手 想想人情点点头 江苏泰州某寺莲台——近·刘道人 客至莫嫌茶叶淡 僧居不比世情浓 广东肇庆虎岩寺(客厅)——黄旌珊 来世怕为双角兽 此生不作两头蛇 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鲁珍 览镜知惭宏宝训 规今师古振禅林 印光大师禅林宝训联 老屋檐下雨成帘 佛门堂上石作花 陈雪村(锦衣居士) 乐以忘忧真智者 心能转物即如来 江苏无锡开原寺(法堂)——当代·李广 离苦海经书作渡 登天堂佛法为津 广东雷州福田寺 了君大事唯修净 畅佛本怀在往生 印光大师念佛堂联 了去烦恼即正果 忘却生死是菩提 陈雪村(锦衣居士) 灵山我数阿罗汉 佛海人参大肚僧 四川什邡罗汉寺(弥勒殿) 龙归法座听禅偈 鹤傍松烟养道心 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讲律) 路盘瘦岭孤松老 寺掩清门寒叟贫 安徽九华山广化院——清·吴襄 满院溪声疑是雨 当窗月色望如霜 圆瑛大师 梦回平生已而立 惮破天道过不惑 陈雪村(锦衣居士) 梦中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山西五台山(僧舍)\\\/广东南澳玉佛寺 明通幽时光常住 心到虚天色是空 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龛 明月清风呈祖意 远山近水寄诗怀 圆瑛大师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莫认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 莫讶一称超十地 须知六字括三乘 印光大师弥陀联 暮鼓寂时林愈静 晨钟响处山更幽 云南剑川海云居寺——杨宝山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念而无念归真念 心不住心即净心 圆瑛大师 念佛自然得见佛 求生决定可往生 安徽九华山立庵 念泯则相相离相 达真乃心心印心 山西五台山(僧舍) 蓬莱何须觅海上 岁月最宜度山中 安徽九华山法华寺 千嶂云山凭我隐 五湖风月有谁争 圆瑛大师 千嶂云山围佛界 四时风月入诗囊 圆瑛大师 巧把尘劳作佛事 善行方便度群生 (佛教庆贺联-升座) 巧机锋联出世教 妙观察对入人伦 青狮竟忍长相睡 龙烛奈何久不明 湖北仙桃青龙寺——清·毛世池 人来合意高谈道 客去清闲暗诵经 安徽九华山华严禅寺 人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广东雷州天宁寺(客堂)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横披但念无常 人生真谛何处寻 自性三宝即尔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人世大难开笑口 肚皮终不合时宜 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 人世太难开口笑 肚皮终不合时宜 陈宝琛撰于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人无卓识名难著 士有精诚志竟成 圆瑛大师 人心清静无私念 世界自然现大同 江苏南京清凉寺-当代·茗山 如将布袋罗三藏 定仗瑜伽宁一灯 云南剑川宝相寺——金国卿 如来说庄严佛土 菩萨无住相布施 (佛教庆贺联-升座)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横披净土为归 入寺始知山窍妙 登峰便见小城雄 江西九江东林寺 三径黄花秋雨外 一林红叶晓烟中 圆瑛大师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山西五台山(观音殿) 上去便可入碧落 下来难免进红尘 陕西铜川玉华寺 涉世利生宜爱物 持躬修德在行慈 圆瑛大师 石鼓无人雨闲敲 梵钟有音风徐送 陈雪村(锦衣居士) 石径有尘风自扫 山门无锁月常关 湖南衡山石头寺 时节若逢承法印 机缘相契绍心宗 圆瑛大师 世间惟有修行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河南开封相国寺(西斋堂)——清·马慧裕 世间有佛慈悲荡 胸中无私天地宽 甘肃靖远接引寺 世上虽有千般好 平安胜过一切福 横披平安至上 世事沧桑无限感 人生梦幻有谁知 圆瑛大师 世事绝卓无人问 人生梦幻有谁知 安徽九华山立庵 世态炎凉唯一笑 余怀坦白故常开 福建莆田广化寺兜率殿——清·程骥远 世味不如书味好 人心怎比佛心平 圆瑛大师 事念理念惟一念 佛心生心无二心 圆瑛大师 试问本来无一物 更从何处悟三生 五台山望海峰。
是佛非佛何为佛 本性无性便是性 竖起脊梁立定脚 拓开眼界放平心 安徽怀远迎河寺 谁把藕丝牵大象 我将铁棒打苍蝇 云南晋宁万松寺——明·担当 水底有天悬日月 空中无地现楼台 湖北来凤仙佛寺 说法现身容大度 救出世人尽欢颜 浙江杭州灵隐寺天王殿 说来有法原无法 参透非空却是空 安徽九华山大厦庵 说诸佛法非佛法 无二文殊是文殊 江苏南通文殊院——近·张謇 私藏饮食三铁棒 未供先用九铜槌 江苏南通香光寺监斋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寺内无僧风扫地 塔中有佛星点灯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坦腹笑容摄海众 分身散影示时人 四川德阳万佛寺(弥勒殿)\\\/印光大师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山西五台山龙泉寺 万德洪名常忆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印光大师如意寮联 万法皆空观白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横披自净其意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横披自性即禅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是禅心 圆瑛大师 ?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山西五台山(僧舍)——现·刘东父 为人定要培心地 学佛方能悟性天 圆瑛大师 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横披一心念佛 惟大英雄能觉悟 为诸菩萨振纲常 安徽黄山慈光寺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 江苏南京鸡鸣寺 问君能有几多愁 念佛可令烦恼无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问菩萨缘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头 福建长汀朝斗岩观音庵 我笑有因真可笑 你忙无甚为谁忙 河南民权白云寺(弥勒殿)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山西五台山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安徽九华山立庵 无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罗蜜多 福建福州庆城寺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山西五台山南山寺五观堂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般若常照 悟明理念为真念 转得凡心即佛心 圆瑛大师 悟破世事无一语 惮透人生了无痕 陈雪村(锦衣居士)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江西九江东林寺 喜舍慈悲皆具足 愿行动德所庄严 圆瑛大师 闲云野鹤自来去 白石清泉无是非 湖北蕲春普慧寺——清·黄云鹄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山东济南千佛寺弥勒殿 笑破肚皮人不识 袋装尘世我全知 江西九江东林寺 心如能了事方了 生尚云浮名更浮 云南剑川宝相寺——涂跃龙 心同佛定香烟直 目极天高海月深 左宗棠 心有慈悲添福寿 知因识果得吉祥 横披作人至宝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佛在性中莫远求 横披自心是佛 心至虚时能受益 事非经过不知难 圆瑛大师 性定魔伏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安徽九华山立庵 性定心常生幽竹 色空身自在彼岸 陈雪村(锦衣居士) 休抛世谛求真谛 须识凡心即佛心 圆瑛大师 修心先要明三谛 学佛当思利众生 圆瑛大师 虚白堂前拴意马 无影树下锁心猿 河南卫辉宝昙禅寺(碧霞宫) 学道当知心是佛 修行应以戒为师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 圆瑛大师 学无止境宜精进 法有当机可演扬 圆瑛大师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真愚始知贤 安徽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为导 以一念而除众念 登九品直趋涅般 横披一心念佛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白云飞 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 安徽铜陵云崖寺 吟成诗意多禅意 悟彻空身即法身 圆瑛大师 由来古佛非女子 只缘大士有婆心 江苏徐州兴化寺(观音像) 有福方登圣贤地 无缘难入解脱门 山西五台山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披明因识果 愿大地都成净土 问众生谁是如来 黑龙江哈尔滨极乐寺 愿尔面见如来像 于我常生欢喜心 福建诏安报国寺弥勒殿 愿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福建将乐证觉寺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大雄宝殿——清·刘含芳 月影山光含妙谛 涛声海色演禅机 圆瑛大师 月影松涛含道趣 花香鸟语透禅机 圆瑛大师 阅历深时知世态 功夫悟后见天真 安徽九华山立庵 \\\/ 圆瑛大师 阅世广开天地量 逢人长笑古今春 福建莆田慈寿寺天王殿 在西天二十八祖 过东土初开少林 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 真佛不从心外觅 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真解脱一尘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山西五台山(僧舍) 正觉成时佛自来 功夫深处门自开 陈雪村(锦衣居士) 知足安贫殊自乐 攀龙附凤损精神 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至此已非门外客 过来便是个中人 安徽九华山一天门 至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江苏镇江甘露寺 竹密何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 山西五台山(僧舍)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江苏徐州兴化寺 转八识能成四智 解六结而越三空 圆瑛大师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普陀山慧济寺 总持兜率三千界 妙湛旃檀五百杯 北京 雍和宫 嵇璜题于大殿 六波罗蜜施为首 四无量心舍最高 横披行菩萨道
我国还有哪几家寺庙或修道院?(具体地点)
汉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 (共一百四十二 北 京 广济寺 相传创建代。
现为中教协会所在地。
法源寺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修建。
北京市内现存最古名刹。
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佛牙舍利塔 原名“招仙塔”。
辽咸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安置佛牙舍利建造。
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所毁。
后塔基中发现佛牙,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于旧塔基西北重建新塔供奉,为中外佛教徒朝礼及宗教活动胜地。
广化寺 建于元代。
为北京名刹。
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通教寺 北京市著名尼寺。
解放后一直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宗教活动场所。
雍和宫 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雍正三年改成今名。
乾隆九年(1744)改建为喇嘛寺院。
建筑壮丽宏伟,宫内万福阁有著名的檀香木雕大佛立像,为有中外影响的蒙族喇嘛庙。
西黄寺 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与东黄寺并峙,当时为西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修造。
内有班禅额尔德尼六世坟塔——“清静化域之塔”。
“文革”前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管理,接待西藏来京喇嘛。
天 津 大悲院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建造。
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徒主要宗教活动场所。
河 北 正定县临济塔院 建于北朝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
唐大中八年(854),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逝世后建塔。
为我国及日本佛教临济宗重要祖庭。
承德市普宁寺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为蒙族四卫拉特部创建。
仿西藏三摩耶庙制。
为与蒙族佛教徒有关的重要喇嘛寺院。
山 西 太原市崇善寺 唐代创建。
太原市著名古刹。
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大同市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
为山西省著名寺庙。
交城县玄中寺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
为净土宗的发源地。
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
国内外影响甚大。
五台山: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罗 寺 金阁寺 广宗寺 碧山寺(广济茅蓬) 十方堂 黛螺顶 观音洞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教传为文殊菩萨道场。
是汉、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礼的圣地。
以上各寺,均为五台山寺庙古建筑群中著名的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辽 宁 沈阳市般若寺 清初高僧古林智禅师创建。
沈阳市著名寺院。
辽宁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市慈恩寺 清天聪二年(1628)创建。
为东北著名寺庙。
吉 林 长春市般若寺 建于1922年。
长春市主要佛教寺庙。
长春市地藏寺 1926年尼僧祖圆建造。
长春市主要尼众寺院。
吉林市观音古刹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
为吉林市佛教徒宗教活动中心。
在东北及香港等地佛教界中,有一定影响。
黑龙江 哈尔滨市极乐寺 1923年创建。
为哈尔滨市著名佛教寺院。
上 海 玉佛寺 创建于清光堵八年(1882)。
寺内供缅甸玉雕释迦牟尼说法像和涅盘像。
上海市著名佛寺。
现为上海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静安寺 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238—251)。
为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古刹。
龙华寺 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47)。
寺前有古龙华塔。
为我国著名历史古刹。
沉香阁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
为上海市著名佛寺。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应慈法师道场,对国内外有影响。
圆明讲堂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1934年创建。
在东南亚侨胞及港澳同胞佛教信众中有一定影响,是上海佛教重要寺庙。
江 苏 南京市灵谷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
为有中外影响的名刹。
南京市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
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
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苏州市西园戒幢寺 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为江南名刹。
苏州市寒山寺 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传唐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寺。
唐人张继《枫桥夜泊》咏此寺诗,脍炙人口。
为著名六朝古刹。
苏州市灵岩山寺 东晋末年(五世纪中叶),太尉陆沅舍宅为寺。
为近代我国有中外影响的净土宗道场。
镇江市金山江天寺 东晋时建。
为近代国内四大禅林之一。
镇江市焦山定慧寺 建于东汉兴平年间(194—195)。
为我国佛教江南名刹。
常州市天宁寺 唐初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建造。
为江南有名大丛林。
常熟县虞山兴福寺 建于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为江南著名寺院。
南通市广教寺(大圣寺) 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位于狼山。
为长江下游名山古刹。
扬州市大明寺 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457—464)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
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
具有国内外深广影响。
邗江县高明寺 隋代创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赐额“高明寺”。
该寺为我国禅宗道场,与镇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句容县隆昌寺 又名慧居律寺,位处宝华山。
相传开创于南朝梁代(502—557)。
明神宗赐额“护国圣化隆昌寺”。
数百年来是禅宗首刹。
近代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
浙 江 杭州市灵隐寺 相传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高僧慧理创建。
为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禅宗从林。
在宋代列为禅宗五山之一。
日本古代高僧觉阿上人等先后曾在本寺参学,与日本佛教有很大关系。
杭州市净慈寺 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 建。
为禅宗五山之一。
与日本佛教临济、曹洞宗有很深历史渊源。
寺后有宋高僧如净禅师坟塔,日本佛教曹洞开宗祖师道元即受学如净。
为日本临济、曹洞宗广大信徒向往朝礼之地。
宁波市七塔寺 唐大中十二年(858)建。
为浙东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
现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鄞县天童寺 晋永康元年(300)始建。
宋代以后,我国禅宗著名高僧长翁如净等人相继住持此寺,为禅宗丛林的重心。
日本佛教临济宗及曹洞宗均以天童为祖庭。
鄞县阿育王寺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始建。
日本古代来我国求法高僧多数曾住此寺。
称为我国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
新昌县大佛寺 建于南齐永明年间(483—493)。
寺内有“三生石佛”。
为国内外佛教徒瞻礼胜地。
普陀山:普济寺 法雨寺 慧济寺 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观音菩萨道场。
普济、法雨、慧济,世称普陀山三大寺。
与日本佛教曹洞宗、临济宗有历史渊源。
天台县国清寺(包括智者塔院)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
智 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
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天台县高明寺 始建于唐天祜七年(910)。
明代天台宗著名的传灯大师复兴天台宗,于此新建天台祖庭。
天台县方广寺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建,绍兴四年重建。
原有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现上方广已废。
为天台宗著名寺院。
温州市江心寺 唐咸通(860—873)时建。
为浙东著名古刹。
安 徽 合肥市明教寺 建于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
为合肥市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古刹。
安庆市迎江寺 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
寺内有著名的振风塔,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
潜山县乾元禅寺 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
为禅宗著名古刹。
滁县琅琊寺 唐大历(766—779)年中建造。
是安徽省著名古刹。
芜湖市广济寺 建于唐乾宁(894—897)年间。
世称“小九华”,国内外来朝九华山的一般必在此烧香设供,有较大影响。
九华山:化城寺 肉身殿 百岁宫 甘露寺 祗园寺 天台寺 旃檀林 慧居寺 上禅堂 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地藏菩萨道场。
以上各寺均为九华山名刹。
福 建 福州市涌泉寺 创建于唐建中时(780—783)。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西禅寺 唐咸通八年(867)兴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林阳寺 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至后晋(936)间。
为著名福州五大禅寺之一。
地藏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
为福建著名古寺。
闽侯县雪峰崇圣寺 唐咸通十一年(870)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厦门市南普陀寺 始建于唐代。
为闽南著名佛教胜地。
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莆田市广化寺 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历史悠久。
国内外有影响。
莆田市囊山慈寿寺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建。
为福建省著名古刹,在海外佛教徒中有一定影响。
莆田市光孝寺 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
为闽南规模宏大著名古寺。
福清市万福寺 唐贞元五年(789)建。
为日本佛教黄檗宗信众向慕朝礼的祖庭。
泉州市开元寺 创建于唐垂拱元年(685)。
是闽南佛教著名大寺。
建筑宏伟,规模为国内禅林所罕见。
中外知名,对台湾及海外侨胞佛教徒有较大影响。
晋江县龙山寺 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
闽南名刹,内供奉有巨大木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一尊。
为闽南及台湾信教群众所尊奉。
自明代寺僧肇善至台湾鹿港修建鹿港龙山寺后,在台湾各地相继建有大量龙山寺,与晋江龙山寺有密切关系。
漳州市南山寺 建于唐开元年间(714—741)。
闽南著名古寺。
宁德县支提华严寺 宋开宝四年(971)建。
由于佛教华严经中有“不到支提不为僧”之说,历代僧侣云游多至此寺。
为福建历史名刹。
江 西 九江市能仁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时(502—547)。
为江西名刹,九江三大丛林之一。
九江市东林寺 东晋太元九年(384)慧远创建的道场。
后世尊慧远为佛教净土宗初祖。
为净土宗重要祖庭。
永修县真如寺 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
为云居山历史悠久名刹。
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 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
唐代高僧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禅师道场。
山 东 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为以北魏、隋代石刻佛像所在地、著名的千佛山首刹。
青岛市湛山寺 1932—1935年建。
原办有湛山佛学院,培养僧才甚众。
因此,国外沿用湛山寺之名修建的寺庙甚多,影响较广。
河 南 洛阳市白马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创建,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庙。
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
今尚存有摄摩腾、竺法兰墓。
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寺庙。
登封县少林寺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
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湖 北 武汉市归元寺 清顺治十五年(1658),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师白光创立。
为长江中游名刹之一。
武汉市宝通寺 兴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是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
黄梅县五祖寺 唐咸享年间(670—673)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兴建,是有中外影响的禅宗重要祖庭之一。
当阳县玉泉寺 隋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为佛教天台宗祖师智 修建。
与灵岩、栖霞、国清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
湖 南 长沙市岳麓山寺 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佛寺,被称为“湖湘第一道场”。
长沙市开福寺 五代楚王马殷(907)建。
殿宇宏伟,为著名佛教古刹。
南岳祝圣寺 唐肃宗时(756—761)建。
当时高僧承远于此宏扬佛法,为南岳著名古寺,信徒朝礼之地。
南岳佛教协会所在地。
南岳福严寺 南朝陈光大元年(567)高僧慧思所建。
慧思又称南岳大师,是天台宗智 的师傅。
寺旁磨镜台,是六祖慧能弟子怀让传法于马祖道一的著名遗址。
南岳南台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3—519)。
陈高僧海印、唐无际大师希迁道场。
日本曹洞宗尊为祖庭。
南岳上封寺 原为道观,隋大业年间(605—618)易观为寺。
在祝融峰顶,为南岳名刹。
广 东 广州市六榕寺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
为佛教禅宗六祖唐代高僧慧能道场,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曲江县南华寺 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
是唐代高僧佛教禅宗祖师慧能道场。
现寺内尚保存有慧能肉身像和宋雕五百罗汉像,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乳源县云门寺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佛教禅宗文偃禅师创建。
并在此开创云门宗,为著名云门宗祖庭。
肇庆市庆云寺 唐代高僧智常禅师创建。
唐鉴真东渡日本曾经此地,弟子日僧荣睿即在此去世。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为纪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及两国佛教徒历史友谊,立有荣睿纪念碑。
潮阳县灵山寺 唐贞元七年(791)著名高僧大颠创建。
在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中有较深影响。
潮州开元寺 建于唐开元(713━741)年间。
在海外侨胞及港。
澳同胞中有较大影响。
广 西 桂平县洗石庵 广西区著名古刹。
四 川 成都市昭觉寺 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
号称四川第一丛林。
为著名唐、宋高僧临济宗祖师休梦及克勤先后驻锡之所。
寺内现有克勤禅师坟。
日本佛教临济宗传自我国,与昭觉寺有较深关系,视此寺为其祖庭之一。
成都市文殊院 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
为四川名刹。
我国佛教禅宗著名的四大修持场所之一。
省佛协所在地。
新都县宝光寺 始建于东汉,唐僖宗(874━888)时重修并建塔。
清代以来,成为四川著名禅寺。
乐山县乌尤寺 创建于唐,为著名的佛教寺庙。
峨眉山:报国寺 万年寺 洪椿坪 洗象池 金顶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称为普贤菩萨道场,晋时佛教即已盛行于该山。
以上各寺为峨眉山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重庆市罗汉寺 宋治平(1064━1066)年间建。
重庆市著名禅宗丛林。
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重庆市慈云寺 唐代建。
重庆南岸著名寺庙。
梁平县双桂堂 清顺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禅师创建。
为川黔一带著名丛林。
贵 州 贵阳市宏福寺 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高僧赤松住此。
黔灵山为西南佛教名山,与南京栖霞山并称。
该寺为黔灵山名寺。
贵阳市黔明寺 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贵州著名佛教丛林。
贵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云 南 昆明市圆通寺 建于唐代蒙氏。
云南名刹。
云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昆明市筇竹寺 建于唐贞观初(627━)。
云南古刹。
寺内有著名五百罗汉塑像。
昆明市华亭寺 元代延 年间(1314━1320)建。
云南著名佛寺。
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 铜瓦殿 鸡足山为云南佛教名山。
过去号称有七十二寺。
祝圣寺,明嘉靖中(1522━1566)建。
铜瓦殿,明正统间(1436━1449)建,铸铜为殿。
均为鸡足山名刹。
陕 西 西安市大慈恩寺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
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
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西安市大兴善寺 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
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
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
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
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西安市卧龙寺 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
为著名各宗并宏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
西安市广仁寺 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黄教佛寺。
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来内地,经由西安驻锡的重要场所。
长安县兴教寺 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为玄奘三藏法师塔院,玄奘弟子窥基、圆测塔并列左右,称慈恩三塔。
是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礼有重大影响的古刹。
长安县香积寺 建于唐神龙二年(706)。
为唐代高僧我国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塔院,净土宗祖庭。
日本佛教净土宗亦奉为祖庭。
长安县净业寺 建于隋代(581━618)。
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
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净业寺为律宗祖庭。
户县草堂寺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始建。
是我国佛教史上在翻译佛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鸠摩罗什大师译场。
三论宗奉罗什大师为开祖,草堂寺为祖庭。
日本佛教三论宗以此寺为朝礼圣地。
宁 夏 银川市海宝塔寺 东晋时,夏主赫连勃勃(406━419)建。
宁夏著名寺庙。
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寺庙名单是什么
楼上的怎么能这样骗别人呢
【 十大寺 】 《 佛学大词典 》 (一)隋末群雄纷起,太宗起而统一,建立唐帝国。
为追悼伤亡之兵将,乃择昔时激战之地十处建佛寺。
即:(一)昭仁寺,建于幽州(河北北平)。
破薛举之处,朱子奢撰碑。
(二)昭觉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
破王允之处,虞世南撰碑。
(三)弘济寺,建于汾州(山西汾阳)。
破刘武周之处,李百药撰碑。
(四)慈云寺,建于晋州(山西临汾)。
破宋金刚之处,褚遂良撰碑。
(五)普济寺,建于莒州(山东临沂)。
破宋老生之处、许敬宗撰碑。
(六)等慈寺,建于郑州(河南郑县)。
破窦建德之处,颜师古撰碑。
(七)昭福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
破刘黑闼之处,岑本文撰碑。
十寺中唯以上七寺见于大唐内典录卷五及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余三寺则无传闻。
或合起义之地太原所建之太原、兴圣、义兴等三寺,总称十大寺。
〔辩正论卷四〕 (二)指日本南都七大寺加外地之三寺,即东大、兴福、元兴、大安、药师、西大、法隆、弘兴、四天王、崇福等十寺。
均建于桓武天皇延历年间(782~806)。
〔元亨释书卷二十三〕
【 十大寺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一)指唐太宗为追悼阵亡战士而建立的十所佛刹∶隋末群雄纷起,太宗几度亲临战场,出生入死,终于完成统一大业;贞观三年(629),为悼念战亡者,遂下诏择昔日激战之地十处建佛寺。
翌年五月功成,乃命诸臣树碑于各寺,记述其由来。
此十寺即∶ (1)昭仁寺∶建于幽州(河北北平);破薛誉之处,朱子奢撰碑。
(2)昭觉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破王世充之处,虞世南撰碑。
(3)弘济寺∶建于汾州(山西汾阳);破刘武周之处,李百药撰碑。
(4)慈云寺∶建于晋州(山西临汾);破宋金刚之处,褚遂良撰碑。
(5)普济寺∶建于莒州(山东临沂);破宋老生之处,许敬宗撰碑。
(6)等慈寺∶建于郑州(河南郑县);破窦建德处,颜师古撰碑。
(7)昭福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破刘黑闼之处,岑文本撰碑。
十寺中,唯上述七寺见于《大唐内典录》卷五及《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其余三寺则名不详。
或有加上建于起义地太原的太原、兴圣、义兴等三寺,而成十寺者。
(二)指日本延历十七年(798)所定的十所官寺∶包括南都七大寺及其他地方的三寺,即东大、兴福、元兴、大安、药师、西大、法隆、弘兴、四天王、崇福等十寺。
〔参考资料〕(一)《辩正论》卷四。
(二)《元亨释书》卷二十三;《尘添壒囊钞》卷十七。
另外给你以下一些资料: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 (共一百四十二座) 北 京 广济寺 相传创建于金代。
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法源寺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修建。
北京市内现存最古名刹。
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佛牙舍利塔 原名“招仙塔”。
辽咸雍七年(1071)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安置佛牙舍利建造。
1900年被八国联军炮火所毁。
后塔基中发现佛牙,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于旧塔基西北重建新塔供奉,为中外佛教徒朝礼及宗教活动胜地。
广化寺 建于元代。
为北京名刹。
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通教寺 北京市著名尼寺。
解放后一直为北京市尼众学修及宗教活动场所。
雍和宫 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雍正三年改成今名。
乾隆九年(1744)改建为喇嘛寺院。
建筑壮丽宏伟,宫内万福阁有著名的檀香木雕大佛立像,为有中外影响的蒙族喇嘛庙。
西黄寺 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与东黄寺并峙,当时为西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修造。
内有班禅额尔德尼六世坟塔——“清静化域之塔”。
“文革”前为班禅驻京办事处管理,接待西藏来京喇嘛。
天 津 大悲院 清康熙年间(1662—1772)建造。
为天津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徒主要宗教活动场所。
河 北 正定县临济塔院 建于北朝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
唐大中八年(854),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逝世后建塔。
为我国及日本佛教临济宗重要祖庭。
承德市普宁寺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为蒙族四卫拉特部创建。
仿西藏三摩耶庙制。
为与蒙族佛教徒有关的重要喇嘛寺院。
山 西 太原市崇善寺 唐代创建。
太原市著名古刹。
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大同市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
为山西省著名寺庙。
交城县玄中寺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
为净土宗的发源地。
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
国内外影响甚大。
五台山: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罗 寺 金阁寺 广宗寺 碧山寺(广济茅蓬) 十方堂 黛螺顶 观音洞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教传为文殊菩萨道场。
是汉、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礼的圣地。
以上各寺,均为五台山寺庙古建筑群中著名的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辽 宁 沈阳市般若寺 清初高僧古林智禅师创建。
沈阳市著名寺院。
辽宁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沈阳市慈恩寺 清天聪二年(1628)创建。
为东北著名寺庙。
吉 林 长春市般若寺 建于1922年。
长春市主要佛教寺庙。
长春市地藏寺 1926年尼僧祖圆建造。
长春市主要尼众寺院。
吉林市观音古刹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
为吉林市佛教徒宗教活动中心。
在东北及香港等地佛教界中,有一定影响。
黑龙江 哈尔滨市极乐寺 1923年创建。
为哈尔滨市著名佛教寺院。
上 海 玉佛寺 创建于清光堵八年(1882)。
寺内供缅甸玉雕释迦牟尼说法像和涅盘像。
上海市著名佛寺。
现为上海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静安寺 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238—251)。
为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古刹。
龙华寺 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47)。
寺前有古龙华塔。
为我国著名历史古刹。
沉香阁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
为上海市著名佛寺。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应慈法师道场,对国内外有影响。
圆明讲堂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法师1934年创建。
在东南亚侨胞及港澳同胞佛教信众中有一定影响,是上海佛教重要寺庙。
江 苏 南京市灵谷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
为有中外影响的名刹。
南京市栖霞寺 南齐永明七年(489)创建。
隋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
为国内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苏州市西园戒幢寺 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为江南名刹。
苏州市寒山寺 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传唐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寺。
唐人张继《枫桥夜泊》咏此寺诗,脍炙人口。
为著名六朝古刹。
苏州市灵岩山寺 东晋末年(五世纪中叶),太尉陆沅舍宅为寺。
为近代我国有中外影响的净土宗道场。
镇江市金山江天寺 东晋时建。
为近代国内四大禅林之一。
镇江市焦山定慧寺 建于东汉兴平年间(194—195)。
为我国佛教江南名刹。
常州市天宁寺 唐初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建造。
为江南有名大丛林。
常熟县虞山兴福寺 建于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为江南著名寺院。
南通市广教寺(大圣寺) 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位于狼山。
为长江下游名山古刹。
扬州市大明寺 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457—464)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
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
具有国内外深广影响。
邗江县高明寺 隋代创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赐额“高明寺”。
该寺为我国禅宗道场,与镇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句容县隆昌寺 又名慧居律寺,位处宝华山。
相传开创于南朝梁代(502—557)。
明神宗赐额“护国圣化隆昌寺”。
数百年来是禅宗首刹。
近代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
浙 江 杭州市灵隐寺 相传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高僧慧理创建。
为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禅宗从林。
在宋代列为禅宗五山之一。
日本古代高僧觉阿上人等先后曾在本寺参学,与日本佛教有很大关系。
杭州市净慈寺 周显德元年(954)吴越王钱 建。
为禅宗五山之一。
与日本佛教临济、曹洞宗有很深历史渊源。
寺后有宋高僧如净禅师坟塔,日本佛教曹洞开宗祖师道元即受学如净。
为日本临济、曹洞宗广大信徒向往朝礼之地。
宁波市七塔寺 唐大中十二年(858)建。
为浙东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
现为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鄞县天童寺 晋永康元年(300)始建。
宋代以后,我国禅宗著名高僧长翁如净等人相继住持此寺,为禅宗丛林的重心。
日本佛教临济宗及曹洞宗均以天童为祖庭。
鄞县阿育王寺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始建。
日本古代来我国求法高僧多数曾住此寺。
称为我国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
新昌县大佛寺 建于南齐永明年间(483—493)。
寺内有“三生石佛”。
为国内外佛教徒瞻礼胜地。
普陀山:普济寺 法雨寺 慧济寺 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观音菩萨道场。
普济、法雨、慧济,世称普陀山三大寺。
与日本佛教曹洞宗、临济宗有历史渊源。
天台县国清寺(包括智者塔院)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
智 于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
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天台县高明寺 始建于唐天祜七年(910)。
明代天台宗著名的传灯大师复兴天台宗,于此新建天台祖庭。
天台县方广寺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建,绍兴四年重建。
原有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现上方广已废。
为天台宗著名寺院。
温州市江心寺 唐咸通(860—873)时建。
为浙东著名古刹。
安 徽 合肥市明教寺 建于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
为合肥市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古刹。
安庆市迎江寺 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
寺内有著名的振风塔,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古刹。
潜山县乾元禅寺 系南朝梁武帝(503—547)时高僧宝志禅师所建。
为禅宗著名古刹。
滁县琅琊寺 唐大历(766—779)年中建造。
是安徽省著名古刹。
芜湖市广济寺 建于唐乾宁(894—897)年间。
世称“小九华”,国内外来朝九华山的一般必在此烧香设供,有较大影响。
九华山:化城寺 肉身殿 百岁宫 甘露寺 祗园寺 天台寺 旃檀林 慧居寺 上禅堂 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地藏菩萨道场。
以上各寺均为九华山名刹。
福 建 福州市涌泉寺 创建于唐建中时(780—783)。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西禅寺 唐咸通八年(867)兴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福州市林阳寺 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至后晋(936)间。
为著名福州五大禅寺之一。
地藏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
为福建著名古寺。
闽侯县雪峰崇圣寺 唐咸通十一年(870)建。
为福州著名五大禅寺之一。
厦门市南普陀寺 始建于唐代。
为闽南著名佛教胜地。
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莆田市广化寺 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历史悠久。
国内外有影响。
莆田市囊山慈寿寺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建。
为福建省著名古刹,在海外佛教徒中有一定影响。
莆田市光孝寺 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
为闽南规模宏大著名古寺。
福清市万福寺 唐贞元五年(789)建。
为日本佛教黄檗宗信众向慕朝礼的祖庭。
泉州市开元寺 创建于唐垂拱元年(685)。
是闽南佛教著名大寺。
建筑宏伟,规模为国内禅林所罕见。
中外知名,对台湾及海外侨胞佛教徒有较大影响。
晋江县龙山寺 建于隋大业十四年(618)。
闽南名刹,内供奉有巨大木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一尊。
为闽南及台湾信教群众所尊奉。
自明代寺僧肇善至台湾鹿港修建鹿港龙山寺后,在台湾各地相继建有大量龙山寺,与晋江龙山寺有密切关系。
漳州市南山寺 建于唐开元年间(714—741)。
闽南著名古寺。
宁德县支提华严寺 宋开宝四年(971)建。
由于佛教华严经中有“不到支提不为僧”之说,历代僧侣云游多至此寺。
为福建历史名刹。
江 西 九江市能仁寺 创建于南朝梁武帝时(502—547)。
为江西名刹,九江三大丛林之一。
九江市东林寺 东晋太元九年(384)慧远创建的道场。
后世尊慧远为佛教净土宗初祖。
为净土宗重要祖庭。
永修县真如寺 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
为云居山历史悠久名刹。
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 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
唐代高僧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禅师道场。
山 东 济南市千佛山兴国禅寺 为以北魏、隋代石刻佛像所在地、著名的千佛山首刹。
青岛市湛山寺 1932—1935年建。
原办有湛山佛学院,培养僧才甚众。
因此,国外沿用湛山寺之名修建的寺庙甚多,影响较广。
河 南 洛阳市白马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创建,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庙。
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
今尚存有摄摩腾、竺法兰墓。
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寺庙。
登封县少林寺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
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湖 北 武汉市归元寺 清顺治十五年(1658),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师白光创立。
为长江中游名刹之一。
武汉市宝通寺 兴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是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
黄梅县五祖寺 唐咸享年间(670—673)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兴建,是有中外影响的禅宗重要祖庭之一。
当阳县玉泉寺 隋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为佛教天台宗祖师智 修建。
与灵岩、栖霞、国清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
湖 南 长沙市岳麓山寺 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佛寺,被称为“湖湘第一道场”。
长沙市开福寺 五代楚王马殷(907)建。
殿宇宏伟,为著名佛教古刹。
南岳祝圣寺 唐肃宗时(756—761)建。
当时高僧承远于此宏扬佛法,为南岳著名古寺,信徒朝礼之地。
南岳佛教协会所在地。
南岳福严寺 南朝陈光大元年(567)高僧慧思所建。
慧思又称南岳大师,是天台宗智 的师傅。
寺旁磨镜台,是六祖慧能弟子怀让传法于马祖道一的著名遗址。
南岳南台寺 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3—519)。
陈高僧海印、唐无际大师希迁道场。
日本曹洞宗尊为祖庭。
南岳上封寺 原为道观,隋大业年间(605—618)易观为寺。
在祝融峰顶,为南岳名刹。
广 东 广州市六榕寺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
为佛教禅宗六祖唐代高僧慧能道场,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曲江县南华寺 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
是唐代高僧佛教禅宗祖师慧能道场。
现寺内尚保存有慧能肉身像和宋雕五百罗汉像,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乳源县云门寺 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佛教禅宗文偃禅师创建。
并在此开创云门宗,为著名云门宗祖庭。
肇庆市庆云寺 唐代高僧智常禅师创建。
唐鉴真东渡日本曾经此地,弟子日僧荣睿即在此去世。
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为纪念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及两国佛教徒历史友谊,立有荣睿纪念碑。
潮阳县灵山寺 唐贞元七年(791)著名高僧大颠创建。
在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中有较深影响。
潮州开元寺 建于唐开元(713━741)年间。
在海外侨胞及港。
澳同胞中有较大影响。
广 西 桂平县洗石庵 广西区著名古刹。
四 川 成都市昭觉寺 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
号称四川第一丛林。
为著名唐、宋高僧临济宗祖师休梦及克勤先后驻锡之所。
寺内现有克勤禅师坟。
日本佛教临济宗传自我国,与昭觉寺有较深关系,视此寺为其祖庭之一。
成都市文殊院 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
为四川名刹。
我国佛教禅宗著名的四大修持场所之一。
省佛协所在地。
新都县宝光寺 始建于东汉,唐僖宗(874━888)时重修并建塔。
清代以来,成为四川著名禅寺。
乐山县乌尤寺 创建于唐,为著名的佛教寺庙。
峨眉山:报国寺 万年寺 洪椿坪 洗象池 金顶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称为普贤菩萨道场,晋时佛教即已盛行于该山。
以上各寺为峨眉山有影响的重要寺院。
重庆市罗汉寺 宋治平(1064━1066)年间建。
重庆市著名禅宗丛林。
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重庆市慈云寺 唐代建。
重庆南岸著名寺庙。
梁平县双桂堂 清顺治十八年(1661),著名高僧破山明禅师创建。
为川黔一带著名丛林。
贵 州 贵阳市宏福寺 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高僧赤松住此。
黔灵山为西南佛教名山,与南京栖霞山并称。
该寺为黔灵山名寺。
贵阳市黔明寺 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贵州著名佛教丛林。
贵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云 南 昆明市圆通寺 建于唐代蒙氏。
云南名刹。
云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昆明市筇竹寺 建于唐贞观初(627━)。
云南古刹。
寺内有著名五百罗汉塑像。
昆明市华亭寺 元代延 年间(1314━1320)建。
云南著名佛寺。
宾川县鸡足山:祝圣寺 铜瓦殿 鸡足山为云南佛教名山。
过去号称有七十二寺。
祝圣寺,明嘉靖中(1522━1566)建。
铜瓦殿,明正统间(1436━1449)建,铸铜为殿。
均为鸡足山名刹。
陕 西 西安市大慈恩寺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
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
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西安市大兴善寺 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
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
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
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
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西安市卧龙寺 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
为著名各宗并宏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
西安市广仁寺 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黄教佛寺。
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来内地,经由西安驻锡的重要场所。
长安县兴教寺 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为玄奘三藏法师塔院,玄奘弟子窥基、圆测塔并列左右,称慈恩三塔。
是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礼有重大影响的古刹。
长安县香积寺 建于唐神龙二年(706)。
为唐代高僧我国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塔院,净土宗祖庭。
日本佛教净土宗亦奉为祖庭。
长安县净业寺 建于隋代(581━618)。
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
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净业寺为律宗祖庭。
户县草堂寺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始建。
是我国佛教史上在翻译佛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鸠摩罗什大师译场。
三论宗奉罗什大师为开祖,草堂寺为祖庭。
日本佛教三论宗以此寺为朝礼圣地。
宁 夏 银川市海宝塔寺 东晋时,夏主赫连勃勃(406━419)建。
宁夏著名寺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