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导游词
跪求--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主持人台词!!!
一、班会目的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会准备
【第1句】: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第2句】: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第3句】:准备两串塑料葡萄,一顶维吾尔族帽子,一幅日月潭的挂图,白族的小工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拼图和《爱我中华》的录音带。
三、班会过程
【第1句】:导入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拼图,现在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完成这幅拼图。
主持人乙:(手指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齐答:中国地图)主持人甲:每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
主持人乙: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主持人甲:碧绿的是草原。
主持人乙:金色的是沙漠。
主持人甲:蓝蓝的是大海。
主持人乙:弯弯的是江河。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XX,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们现在去看一看。
主持人乙:那太好了
(各小组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准备,两个小导游来到各组中采访)主持人乙:XX,这竹竿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呢
主持人甲:这,我可不知道,让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吧。
(第一组表演《竹竿舞》,一边表演一边作讲解。
)主持人乙:XX,原来这跳竹竿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
主持人甲:我国每个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他们的服饰还特别艳丽多姿,像一座开满名花奇卉的百花园。
下面请出彝族同胞为我们介绍。
(第三组以顺口溜形式介绍彝族的服饰。
)主持人乙:少数民族的服饰的确是多姿多彩,他们的工艺品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现在,有两位白族的小姑娘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家乡的工艺品,我们来听听他们的介绍。
(第四组以时装表演形式介绍白族工艺品。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少数民族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
马本斋就是其中之一,请听故事《马本斋和回民支队》。
(第五小组派代表讲《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故事。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同样染着像马本斋这样少数民族烈士的鲜血。
我们决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建立起来的。
主持人甲:XX,今天这趟旅游列车开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来到新疆了,你看(用手指一指前方),那不是阿凡提吗
大家瞧瞧他来干什么
(第六组表演《阿凡提的故事》。
)主持人乙:同学们,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来到我们中间。
你瞧,在那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在那金灿灿的油菜地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主持人甲:(出示:蝴蝶标本)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的蝴蝶最美丽呢
(齐答:台湾)对,台湾。
在那里居住着许多高山族的同胞,下面请高山族的同胞为我们介绍宝岛台湾。
(第七组同学诗朗诵《我知道的台湾》、讲述《日月潭的传说》)主持人甲:XX,今天的班会课使我获益不少,不知道同学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了解又有多深呢
主持人乙: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组选两个代表把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省份,看哪个小组的代表贴得对。
主持人甲:现在开始。
(开始游戏,放《爱我中华》音乐。
)主持人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作评判,看看同学们贴得对不对。
班 主 任: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
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
写蒙古大草原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很高兴与大家一起领略无边的大草原风光。
我们今天要去蒙古大草原,这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晴朗,瞧,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草原上的湖泊像一块块蓝宝石镶在画卷上,美丽极了。
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东西,只有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看到这些,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一句诗:天似穹庐,。
看,一个个白色的蒙古包多像从地里长出来的一只只白蘑菇。
蒙古族人民过的是游牧生活,他们住的就是这种活动的家——蒙古包。
蒙古包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用木杆,牛皮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
顶中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可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
这几天,大家可以住进蒙古包,享受一下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骑马,摔跤,射箭样样精通。
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小伙子会展示各自的风采。
女子喜欢唱民歌,跳民族舞蹈。
在会上还能尝到草原特色美食:奶茶、烤全羊、奶豆腐……介绍到这儿,大家肯定垂涎三尺了吧。
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早在稻谷飘香的八月份就举行了。
不过,没关系,在明年的八月份,我们旅游团会组团前往。
希望您下次也来我的旅行社,还是由我为您介绍蒙古族的重大节日-----“那达慕”大会。
小女子为你弄了一个,请笑纳
导游词怎么写
从红军长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经超越一个地名的意义。
在吴起镇,历经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红军,终于找到了“家”…… 在陕北开辟了延安时代,历经抗日战争洗礼和解放战争的风云,红星照耀中国。
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无法不思潮汹涌的。
有研究者称,红军落定陕北前,长征的将士们历经6 次行军方向的选择,也有研究者认为前后经历9次抉择,对于长征的将士们而言,这一抉择的道路为鲜血所凝筑,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
曾几何时,长征战士 屡遭重围,湘江一战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鱼
曾几何时,阴云密布的局势在娄山关大捷后,依然“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苍山、如血残 阳
但过六盘山,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之日在即,将领们“快马加鞭未下鞍”,毛泽东在摆脱重围后惊回首,“屈指行程两万”。
几个月后,红军在陕北扎根,毛.泽.东环视多娇的 江山,品评秦皇汉武和一代雄鹰成吉思汗,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铿锵之声。
14年后,他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并且要求将士们“宜将剩勇追穷寇”,再几个月后,华 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
这一过程中,长征的落脚点陕北成了又一个时代的新起点,经历了延安时代后,雄鸡一唱天下白。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
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 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
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 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 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
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
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
【第55句】: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 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方面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还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
求避暑山庄的导游词,字数大概在600~1000字,急需呀~~~~~~~~
我给你介绍吧: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兼具南秀北雄之美,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
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
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
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
雍正朝代暂停修建。
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
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谁有泰山封禅大典的导游词,急需
各位游客朋友: 在我们游览过泰山後,大家一定被泰山雄伟磅礴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俗话说,登山如读史,尤其是在登泰山的途中,我想大家对此可能体验得更深一些。
在泰山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帝王封禅祭祀文化是泰山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可以这样说,不了解泰山独有的封禅文化,就很难真正的走近泰山。
在登山的途中,我已经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了泰山的封禅文化,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返回宾馆的这段时间,细说封禅,回望泰山。
据《史记》记载,上古时期72位帝王,秦以後12位皇帝都曾封禅泰山,其场面最为壮观的分别是秦、汉、唐、宋、清五个朝代。
秦朝:秦王剑起六国泯灭。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为了彰显他的丰功伟绩来到泰山祭祀百万军魂、答谢神灵的佑护。
举行了壮观的封禅仪式。
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封禅的先河。
如今,珍藏在泰山脚下岱庙裏的“秦刻石”,成为了秦朝两代皇帝登泰山祭祀天地的历史见证。
汉朝:汉朝采用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先祖。
汉武帝在位期间曾8次登临泰山封禅,在封禅过程中,都十分庄重,不仅皇帝要斋戒沐浴,参与的群臣百官,都要身著黄色祭服,封禅礼毕後,赏赐当地居民肉食,免除租税,大赦天下。
而汉武帝当年在泰山亲手种植的柏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生机无限。
或许是为了遵守一个不为人知的诺言,他们已经在这里伫立守望了二千多年。
唐朝: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皇帝以借封禅给臣僚加官进爵,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严,同时,他们还处处向百姓施恩,免除赋税,把自身的道德修养同封禅资格联系起来,在帝王封禅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更为难得的是,在唐高宗李治的封禅大军队伍中,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女士的身影,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宋朝: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是规模空前的,每一次的封禅都是封禅文化的传承。
宋真宗的泰山之行,为古代帝王的泰山封禅活动画上了句号,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泰山,留下了众多颂唱千年的经典诗篇。
清朝:从宋真宗最後一次在泰山封禅以後,明清两代都变成了祭祀,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不仅派官员到泰山祭祀,有的还亲自登临,这对於利用泰山促进民族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著时代的变迁,历史的烟云已经消散,那些帝王封禅盛大的仪式、华丽的场面,都已渐行渐远。
所以,每当和各地的游客朋友们提起泰山封禅时,这个无以伦比的旷世大典总会让人心驰神往,随之就会生出一种时过境迁、不得一见的遗憾。
2010年4月,为了更好的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明、神秘的泰山封禅文化,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应运而生。
它透过一种最生动、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一次把中国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盛大场面以实景演出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是一 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在於使用360度全景式的自然山水作舞台,利用现代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精致的舞美制作和大规模的演员阵容来演绎当地特色文化。
自然季节的转换、天气的变化,让观众在每一个不可复制的自然剧场中身临其境,体验到一种全新的、震撼的融入式艺术表现形式。
此次实景演出由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老师及其创作团队倾情打造。
历时三年,耗资2亿。
以巍峨的泰山为平台。
搭建最高难度的阶梯式舞台以及国内最大形的开阖式户外动态LED萤幕。
采用最先进的灯光、音响系统,配合500多位最精湛的舞蹈演员、搭配价值600万华丽服装,完美的展现五代帝王如何把泰山变成一座沟通天地、协调人神的神坛,进而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
演出总时长80分钟,分为七个篇章,穿越了5000年的历史时空,真实再现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场景,是国内第一台涵盖了中国五朝历史文化的演出项目。
从而使大家更直观、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泰山封禅祭祀文化。
正所谓:白天登泰山,晚上观盛典。
闲论帝王事,指点天地间。
昔日天子路,不见君回还。
今夜若有梦,梦长五千年
草原的导游词五年级100字
给你找了两篇,你看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吧
1 大家好
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国家级导游,我姓X,今天,我将带您领略一番美景,那就是草原
大家看
草原上的小丘多美呀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一片诗情画意的情境。
牧羊人,每天都会带着羊群在山上吃草,他们奔跑,羊儿和牧羊人欢快的融入这一片美丽的风景中,羊儿在草原上尽情舞蹈,一会儿跑到小丘上,一会儿又下到小丘来,羊儿们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几层波浪,是这片草海里面最活跃的精灵
遥望这一片草海,特色蒙古包,点缀在上面像一颗颗蘑菇。
这里的风景太让人陶醉了,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是一副富有生机的流动画面啊
…… 大草原不仅风景美,人更美。
您来到了这里,你看啊,蒙古族老乡穿着节日的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您的到来。
蒙古人可真好客啊
他们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带上哈达,送去他们最真挚,最诚意的问候
他们面对微笑,赞同着对这片草原的喜爱,这表现出了蒙古族同胞的淳朴热情和各个民族间的团结互助,相互关爱。
怎么样
您满意今天的旅程吗
欢迎您下次再来草原作客
2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你们见过草原吗
那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一群群的羊在草原上奔跑着,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是那么的美
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人心旷神怡,在那种境界里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就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无限乐趣。
来到蒙古包,又见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群马领跑,少年套马,壮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举杯,老翁敬酒,少年献歌。
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也证明了蒙汉情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体会到,来到这里,会使你流连忘返,时时沉浸在草原的无限乐趣,站在草原上,你会觉得天是那么的蓝,大地一片绿色,会觉得自己也是这一片绿色的一员,仿佛自己是这片绿色中的一棵小草。
否则老舍先生也不会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求采纳
普洱500字导游词
普洱市别称思茅,是云南地级市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2012年全市人口258万人,总面45385平方公里。
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普洱市分别管辖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
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
普洱当地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8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