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半年读后感叶圣陶

叶圣陶的《生活》读后感

读了叶老的论述,我找到了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

叶老说,写作就是写“诚实的自己的话”,也就是说,一定是自己有想表达的欲望,想要表达些什么,才会写,如同说话一样,如果没有什么必要和欢喜,就成了一件无聊又无益的事。

叶老的观点,其实道出了写作的本质,写作就是要有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感受。

按照叶老的说法,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样,就不必去写。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写作不是一种自觉,更多的是一种任务,也就是为完成任务而写,那么,即使没有什么可写,也要去写。

这大概就是学生怕作文的一大原因吧。

不管哪一种原因,学生作文还是要写的,叶老所说的诚实的话,自己的话,也是要去遵循的。

脱离了这个原则,写作就成了一件可悲的事情。

怎么可以写出自己的话呢

叶老在《源头》一文中论述了写作要有生活,写作的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叶老的这段论述,对于我有很大触动和启发。

是啊,没有生活作为源头,作文岂不是面目可憎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充实的程度不同,对生活的体悟不同,反映在作文中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实际上是,我在学生作文中读到的事情竟然很多雷同,同一件事竟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作文中。

原因是什么呢

叶老又继而论述了如何获得充实的生活,即要有观察力和情感,“随时随地地观察,是扩充经验的不二法门”,学生作文之所以雷同,很大原因就是他们缺少仔细的观察。

沈复的《童趣》一文,写的事件本平淡无奇,但是因为作者独特的观察力,而妙趣横生,自然有物外之趣,这对学生来说是最缺少的。

关于培养情感,我也深有感受,学生作文中传达出的情感的确很浅薄,甚至是不良的情感。

很少有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比较深刻的情感,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在学生作文中是缺失的。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

叶老认为,之所以把生活看成是“无可奈何的消遣”,是因为“与生活的核心向来不曾接近过”。

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学生情感匮乏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生活面过于狭窄,不走出去,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活生生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培养情感,人要走出去,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向社会学智慧,向山水学胸怀。

生活丰富了,情感也就丰盈了。

才会流露在作文中。

有了生活,还要学会组织材料。

叶老在《组织》一篇中谈论了写作如何组织材料,“要把材料组成一个圆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

”圆的结构,的确是最完美的一种结构了。

圆有中心,各方面的材料都要向它靠拢,中心又吸引着诸种材料,这样的结构才是最完整和严谨的。

叶老说,要做到合理组织,要先把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剪裁。

熟练之后,就能应用自如,可以 “打腹稿”和“宿构”了。

读了《怎样写作》一书,我对写作的认识更加近了一步,写作本是有规律的,遵循它自身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作品选其中一篇主要内容、读后感各50字

抱歉,我不知道

呵呵……《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

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

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

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

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

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

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

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

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

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

小孩子多可怜啊。

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

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小荷作文网  另一位妇女更伤心。

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

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来到这河岸要投河自尽。

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这位妇女,阻止她寻死。

但是它办不到。

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

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

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

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

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

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

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

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

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

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

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

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

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

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

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

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

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

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

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突然, 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

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

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

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伤心地哭了…… 稻草人多想帮助身边的人们! 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 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 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 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 为了阻止妇女跳河, 他流尽了眼泪。

最后,稻草人倒了

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样碎了,于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

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

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读了叶圣陶的地球有什么启示?

稻草人》读后感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

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

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

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

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

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

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

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

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

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

小孩子多可怜啊。

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

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小荷作文网 另一位妇女更伤心。

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

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来到这河岸要投河自尽。

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这位妇女,阻止她寻死。

但是它办不到。

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

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

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

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叶圣陶的《快乐的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写读的要诀我们读完一部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怎么没有叶圣陶的《夜》的原文?!我想读一下~~~~~~~~

夜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 晕的兴,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像反而增了些阴黯。

桌旁坐着个 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不过两周岁的孩子。

那老妇人是普通的型式, 额上虽然已画着好几条皱纹,还不见得怎样衰老。

只是她的眼睛有点儿 怪,深陷的眼眶里,红筋牵牵地,发亮;放大的瞳子注视孩子的脸,定 定地,凄然失神。

她看孩子因为受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得苍白, 肌肉也宽松不少了。

近来,那孩子特别地会哭,犹如半年前刚屡奶的时候。

仿佛给谁骤 然打了一下似地,不知怎么一来就拉开喉咙直叫。

叫开了头便难得停, 好比大暑天的蝉儿。

老妇人于是百般地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 语名一一背诵了出来。

可是不大见效,似乎孩子嫌那些太古旧太拙劣了。

直到他自己没了力,一壁呜咽,一壁让眼皮一会开一会闭而终于阖拢, 才算收场。

今晚那老妇人却似感得特别安慰;到这时候了,孩子的哭还不见开 场,假若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

然而在另一方 面。

她又感得特别不安;不晓得就将回来的阿弟怎么说法,不晓得几天 来醒里梦里系念着的可怜宝贝到底有没有着落。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 不好过。

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 形像。

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这是血

里 外,汽车奔弛而过,笨重的运货车有韵律地响着铁轮,她就仿佛看见一 辆汽车载着被捆缚的两个,他们的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角有声的镣铐。

门 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找她同 孩子来的。

邻家的门环儿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一跳。

本来已届少 眠年龄的她这样提心吊胆地尝味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

睡时, 灯是不最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另外的是非。

也希冀前能得干净, 完全一片黑。

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像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滩 还是落山的太阳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

于是,只得紧紧地抱住梦里 时而呜咽的孩子.. 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般迷 茫的未来。

往那方走才是道路呢

她一毫也不能辩认。

怕有些猛兽或者 陷阱隐在这雾海里边吧

她想十分九会的。

而伴同前去冒险的,只这才 能学话的孩子;简直等于孤零的一个。

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 男乘的,你姓甚

” “张。

”大男随口回答。

孩子于尚未解悟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 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地惯习。

“不

”老妇人轻轻呵斥。

她想他的新功课还没弄得熟,有点 儿发愁,只得重行矫正他说,“不要瞎说,那个姓张

我教你,大男姓 孙。

记着,孙,孙..” “孙。

”大男并不坚持,仰起脸来看老妇人的脸,就这样学着说, 发音带十二分的稚气。

老妇人的眼睛重重地闭了两闭;她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眼睛闭两 闭就表示心头一阵酸,周身经验到哭泣时的一切感觉。

“不错,姓孙, 孙。

再来问你,大男姓甚

” “孙。

”大男玩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乖的,大男乖的。

”老妇人把大男紧紧抱住,脸孔依贴着他的花 洋布衫。

“随便那个问你,你说姓孙,你说姓孙..”声音渐渐凄咽了。

大男的手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哇..”突然哭 起来了。

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

老妇人知道每晚的常课又得开头,安然而过已成梦想,便故作柔和 的声音来呜他:“大男乖的..不要哭呀..花囝囝来看大男了..坐 着红桥子来了..坐着花马车来了..” 大男照例地不理睬,喉咙却张得更大了,“哇..妈妈呀..妈妈 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

伤心的是一声就如一针,针针刺 着自己的心。

害怕的是屋墙很单薄,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

然 而给他医治却不容易;一句明知无效的“妈妈就会来的”战兢兢地说了 再说,只使大男哭得更响一点,而且张大了水汪汪的眼睛四望,看妈妈 从那里来。

老妇人于是站起来走,把大男横在自己的臂弯里;从她那动作的滞 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她来回地走着,背诵那些 又古旧又拙劣的抚慰孩子的语句。

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 动起来,灯焰似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滩血

她闭了疲劳的眼, 不敢再看。

耳际虽有孩子撕裂似的哭声,却同在神怪的空山里一样,幽 寂得教血都变冷。

搭,搭,外面有叩门声,同时,躺在跨街楼底下的那条癞黄狗汪汪 地叫起来。

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 便匆遽地走去开门。

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回身把门关 上,好像提防别的什么东西也乘势掩了进来。

“怎样

”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

她恨不得阿弟一颗心给她看, 让她一下子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了口腔喘气。

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的四围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 眼睛颇细,鼻子也不大,额上渍着汗水发亮,但是他正感着了阵阵寒冷 呢。

他见大男啼哭,想起袋子里的几个荸荠,但摸了出来授给他,“你 吃荸荠,不要哭吧。

” 大男原也倦了,几个荸荠又多少有点引诱力,便伸两只小手接受了, 一壁抽咽一壁咬着荸荠。

这才让老妇人仍得坐在桌旁。

“唉

总算看见了。

”阿弟模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气力。

“看见了

”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心头是一种悲痛而超乎 悲痛的麻麻辣辣的况味。

“才看见了来。

” 老妇人几乎欲拉了阿弟便引她跑出去看,但恐怖心告诉她不应该这 样鲁莽,只得怅然地“喔

” “阿姊,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是不是

其实也不一定,像今 天遇见的那个弟兄,他就是一个好人。

”他感服地竖着右手的大拇指。

“就是你去找他的那一个不是

” “是呀。

我找着了他,在一家小茶馆里。

我好言好语同他说,有这 样这样两个人,想来该有数。

现在,人是完了,求他的恩典,大慈大悲, 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

”他眉头一皱,原有眼睛四围的皱纹见得 更为显著,同时搔头咂嘴,表示进行并不顺利。

“他却不大理睬,说别 麻烦吧,完了的人也多得很,男的,女的,长衫的,短褂的,谁记得清 这样两个,那样两个;况且棺木是不让去认的。

我既然找到了他,那里 肯放手。

我又同他说了,告诉他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是夫妻两个,女 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在外婆手里啼哭,叫着妈妈,妈妈,.. 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唉

不用说吧,总之什么都说了, 只少跪下来对他叩头。

”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朦胧欲睡了,几个 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

“这一番话却动了他的心。

”阿弟带着矜夸的声调接续说;永久作 笑意的脸上浮现真实的笑,但立刻就收敛了。

“这叫人情人情,只要是 人,同他讲情,没有讲不通的。

他不像起先这样讲官话了,想了想叹口 气说,‘人是有这样两个的。

谁不是爹娘的心肝骨肉

听你讲得伤心, 就给你指点了吧。

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 那一些勾当

’我说这可不大明白,我们生意人不懂他们念书人的心思, 大概是——” “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

她同她 的阿弟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 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

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 是她近来时刻想起,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可是没有人给她解答。

“他约我六点钟在某路转角等他。

我自然千多万谢,那里敢怠慢, 提早就到那里去等着。

六点过一歇,他果真来了,换了平常人的衣服。

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

啊——” 他停住了。

他不敢回想;然而那些见闻偏同无赖汉一般撩拨着他, 使他不得不回想。

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说不定她会 昏厥不省人事。

——两个人向野里走。

没有路灯。

天上也没有星月,是 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

远处树同建筑物的黑影动也不动,像 怪物摆着阵势。

偶或有两三点萤火飘起又落下,这不是鬼在跳舞,快活 得眨眼么

狗吠声同汽车的呜呜声远得几乎渺茫,似在天末的那边。

却 有微细的嘶嘶声在空中流荡,那是些才得到生命的小虫子。

早上还下雨, 湿泥地不容易走,又看不见,好几回险些儿跌倒。

那弟兄嘴唇粘着支纸 烟,一壁吸烟一壁幽幽地说,“他们两个都不行,没有一点气概,带出 来就索索地抖,像两只鸡。

面色灰了,你看我,我看你,眼泪水直淌, 想说话又说不上。

你知道,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

我们不怕打仗,抬起 枪来一阵地扳机关,我想你也该会,就只怕抬不动枪。

敌人在前面呀, 开中的,开不中的,你都不知道他们面长面短。

若说人是捆好在前面, 一根头发一根眉毛都看得清楚,要动手,那就怕。

没有别的,到底明明 白白是一个人呀。

更其是那些没有一点气概的,眼泪水溅到你手上,抖 得你牙齿发软,那简直干不了。

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 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开出去。

那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 男的臂膀上。

他痛得一阵挣扎。

女的呼娘呼儿直叫起来,像个发了狂。

老实说,我心里难受了,回转头,不想再看。

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 两个染了满身红。

”那弟兄这样叙述,听他的似乎气都透不来了;两腿 僵僵地提起了不敢放下,仿佛放下就会踏着个骷髅。

然而总得要走,只 好紧紧跟随那弟兄的步子,前胸差不多贴着他的背心。

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 “他谈些什么

他看见他们那个的么

” 他们怎样“那个”的,这问题,她也想了好几天好几夜了,但终于 苦闷。

枪,看见过的,兵,警察背在背上,是乌亮亮的一根管子。

难道 结果女儿女婿的就是这东西么

她不信。

女儿女婿的形像,真个画都画 得出。

那一处地方该吃枪的呢

她不能想像。

血,怎样从他们身体里流 出来

气,怎样消散而终于断绝

这些都模糊之极,像个朦胧的梦。

因 此,她有时感觉到女儿女婿实在并没有“那个,”会有一天,搭,搭, 搭,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活活的可爱的两个。

但只是这么感觉到自己,而且也有点模糊,像个朦胧的梦。

“他没有看见。

”阿弟连忙闪避。

“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 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

” “那是淡灰色的,去年八月里做。

”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因为天黑,野里没有灯。

湿泥地真难走,好几回险些 儿滑跌;幸亏是皮底鞋,不然一定湿透。

走到一处,他说到了。

我仔细 地看,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木。

” 他低下头来了,微秃的额顶在灯光里发亮。

受了那弟兄“十七号,十八 号,你去认一认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时的心情,他不敢说,也 不能说。

种种可怕的尸体,皱着眉咬着牙的,裂了肩洞了胸的,鼻子开 花的,腿膀成段的,仿佛即将踢开棺木板一齐撞到他身上来。

心情是超 过了恐惧而几乎麻木了。

还是那弟兄划着几根火柴提醒他“这就是,你 看,十七,十八,”他才迷惘地向小火光所指的白板面看。

起初似乎是 蠕蠕而动的蛇样的东西,定睛再看,这才不动,是墨笔写的十七,这一 边,十八,两个外国号码。

“甥女儿,我看你来了,”他默默祝祷,望 她不要跟了来,连忙逃回小路。

——这些不说吧,他想定了,接续说, “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他记得清楚,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

我们逐 一认去,认到了,一横一竖放着,上面外国号码十七十八我识得。

” “十七,十八

”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脸色凄惨,眼眶里明 莹着仅有的泪。

她重行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来通报恶消息时的 况味;惊吓,悲伤,晕眩,寒冷,种种搅和一起,使她感觉心头异样空 虚,身体也似飘飘浮浮地,不倚着一点什么。

她知道搭,搭,搭,叩门 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活活的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 绝不会有的了。

已被收起,号码十七,十八,这是铁一样的真凭实据

一阵忿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 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 阿弟看阿姊这样,没精没采回转头,叹着说,“我看棺木还好的, 板不算薄。

”——分明是句善意的谎话。

不知怎么,同时忽然起了不可 遏的疑念,那弟兄不要记错了号码吧。

再想总不至于,但这疑念仍毒蛇 般钻他的心。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身体索索地震动。

睡着的孩子手 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

老妇人一壁理平孩子的花洋布衫, 继续说,“我不想什么了,明天死好,立刻死也好。

这样的年纪,这样 的命

”以下转有郁抑的低诉。

“你姊夫去世那年,你甥女儿还只五岁。

把她养大来,像像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

她嫁了, 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

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她 右手下意识地抚摩孩子的头顶)我欢喜。

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 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因为这样像人样儿。

像人样儿却成十七, 十八

真是空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

为了什么呢

是我的女儿, 我的女婿呀,总得让我知道。

却说不必问了。

就是你,也说不必问,问 没有好处。

——怕什么呢

我是姓张的丈母,映川的娘,我要到街上去 喊,看有谁把我怎样

”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的全体,语声毫无顾 忌地哀厉而响亮。

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 姓张

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 仇

” 阿弟听呆了,怀着莫可名的恐惧,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勉勉 强强地说,“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

——喔,我想着了,” 他伸手掏衣袋。

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 说是那男的托他想法送与亲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国裤子袋里。

他的 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如遇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承受了, 松松地捏站,偷窃似地赶忙往衣袋里一塞。

于是,本来惴惴的心又加增 老大的不自在。

“他们留着字条呢

”他说着,衣袋里有铜元触击的声音。

“啊

字条

”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

一 种热望(切念的人在叩门,急忙迎出去时怀着的那种热望)一忽儿完全 占领了她。

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虽只十天还不到,似已隔绝了不知几 多年。

现在这字条,将诉说他们的一切,解答她的种种疑问,使她与他 们心心相通,那自然成了她目前整个世界。

字条拿出来了,是撕破了的一个联珠牌卷烟匣子,印有好几个指印, 又有一处焦痕,反面定着八分潦草的一行铅笔字。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

“‘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 念。

’嗤

这个话才叫怪。

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

‘恳求善视大 男,大男即儿等也。

’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 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

只这‘无所恨’真是怪, 真是怪

”他想起那弟兄告诉他的话,同时想起传闻的“再二十年又是 一打好汉”那种英雄气概。

既无所恨,为什么要索索地抖,泪水直淌呢

若不是他的甥女甥婿,简直要看不起了。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书者想把 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凝。

但她并不识字。

室内十分静寂;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无闻。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这字条了。

岂但看明白,并且参透了里边的 意义,懂得了向来不懂的女儿女婿的心思。

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 布全身,心中也觉充实了好些。

睁眼四看,熟习的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 静处在灯光里。

侧耳听外面,没有别的,有远处送来的唱戏声,和着圆 熟的胡琴。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

”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 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 先前轻快。

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提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

“哇..”孩子给颠醒了,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 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 (原载1927 年10 月《小说月报》18 卷10 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2257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