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春望中借助诗人形象表达内心的文案-诗句

一、 春望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借助什么表达出来的

您好,《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忧国思亲的情怀。

在写手法上,诗人借助相应的景物,由情及景,而又情景交融,把深沉而又含蓄的情感表达出来。全诗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登高远望,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二、 春望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表达了诗人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一、出处

唐代杜甫的《春望》

二、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作品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三、 《春望》中用对比手法表达忧国思家的句子

杜甫的《春望》: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对比手法: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春望》其他知识点:

一、①《春望》描写山河依旧,京城沦陷,一片衰败景象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春望》一诗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好剖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③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④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⑤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二、①《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表现诗人感时恨别,触景生情的诗句是: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

④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

⑥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⑦《春望》一诗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⑧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⑨杜甫的《春望》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三、①《春望》的颈联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望》中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⑤《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关心战局,思念亲人的两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⑥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⑦杜甫的《春望》: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52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