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读后感作文1500字

《狼图腾》是我近年来读过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蒋蓉是北京知青,在内蒙古边境的鄂伦贝尔草原插队11年。为了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小说,作者从1971年到1996年,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

初稿是1997年,三易其稿后于2003年定稿。我们用了30多年,50万字,在书中重新认识了郊狼,草原,我们的历史,我们人类的自我。

书中几十只狼的故事有机连贯。剧情曲折紧张,场面宏大魔幻。大青马勇敢而冷静地独自闯入狼阵,狼脱险;蒙古族妇女和九岁小孩徒手与狼搏斗,活捉恶狼;有蒙古猎人坐在山上看狼伏击羚羊,

渔人得利;有石圈飞狼之谜,推断惊人;狼和军马之间有一场激烈的生死决斗。有天灾人祸有白发蚊子,有生死;有狗,有郊狼,都是凡人;人和狼之间有一场生死较量,

相互依赖;有的作者辛辛苦苦喂大小狼,狼性没变;以及萧郎非凡的命运和悲惨的一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小狼、蒙古老人和草原的悔恨。震撼灵魂的是,我们在这一刻不会轻易被感动,

让我们在看完之后不由自主地思考不休。

在我的记忆中,狼是一种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我们汉语词汇中关于狼的词语,都是在摧毁和贬低狼:狼的野心,狼吞虎咽,没心没肺,心慌慌,狼来了,相互勾结。

似乎我们的无知和应试教育,让我们从小对蒙古人崇拜的狼有了太多的误解和偏见。

狼是狗的祖先,但狗与狼不和。如今,狗成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但也从此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狼性。正所谓狗改不了吃屎,也就是说狗永远不能和狼相提并论。草原上的牛羊强健了蒙古人的体魄。

草原上的狼锻炼了蒙古人的性格。我们计划生育造就的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挫折教育少。他们的时代什么都不缺。他们缺的是努力,缺的是狼一样的性格,狼一样的精神。

儿子津津有味地听我讲小狼的故事,可我多么期望他有一点小狼精神。

狼的死与执着,狼的爱与亲情,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狼在捕食的时候的确异常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捕食,只有在绝望的时候才会攻击牲畜和人。总比热情好色好,

一个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生怕火,怕光,怕人,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猾和智慧使它成为天生的军事天赋。狼百折不挠的性格、团队精神和家庭责任感,使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除了美人计,可能其他35招都是跟狼学的。

二战时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底的潜艇绞杀,解放军出奇制胜的穿插分割包围战术,都是狼群战术之一。中华民族就是缺少一点点狼性。当年,几个日本鬼子就能横扫一个县城,把几千老百姓赶得满山遍野。

有了狼一样的民族,就不会有羊一样的人。有了一个狼性的民族,千千就会有成千上万的黄继光,千千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董存瑞。

当我们了解了狼的本性,我们就明白了成吉思汗的铁蹄为什么能横扫欧亚大陆,我们就明白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狼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这是每个有危机感的民族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正在经历艰难困苦,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像狼一样嚎叫。这本书里狼性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狼是脆弱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狼消失了,多米诺骨牌就会倒塌,与狼为敌的草原狗从此没落。草原上老鼠出没,草原会迅速退化,马会变得懒惰。草原沙化,风吹草动,看牛羊只能成为回忆,

而牧民只能从定居放牧变成圈养牛羊。看看愈演愈烈的沙尘暴。生态已经开始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被打破了,打来打去,打死豺狼,最后遭殃的不是我们人类自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463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