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500字
我是个书虫,不想让任何一本好书从我身边经过。另外,开复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让《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我的自然选择。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阅读时的短暂快乐,
它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高期望。
开复老师在书中提出了“成功的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共情、自信、自省、勇敢、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
然后,同心圆最外层的环节由追求理想、发现兴趣、有效实施、努力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六种行为方式组成。
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在开复老师之前的文章中已经阐述过了。对于读过那些文章的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想法。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把所有零散的观点系统化,汇编成一本书,供人们一次性欣赏。
就像转眼间游遍了名山大川。很好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忍不住拿自己和它比较。不经意间,我实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注意到了一些自己忽略的东西。
课前预习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相反,只是被动地接受一本书带给你的东西,并不代表你能深刻地理解它。一本好书有不同的品味和感受。工作了几年,学会了思考。
这本书里的内容正是我思考了一年多的内容。许多真理是以相当大的代价实现的。无意的预习让我从阅读中获得了更多的震撼。虽然我感叹开复老师没有早点看完这本书,但转念一想,就算是我看这本书的时候,
没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关于开复老师箴言的经历。
看完这本书,我对成功有了新的理解。成功意味着不断超越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快乐、充实、有意义。事业进步是成功,给家人快乐是成功,广交朋友是成功,帮助别人也是成功。成功并不遥远,不虚度此生就是成功。
成功意味着做好每一件事,开心每一天。
详细来说,有三点:
感悟之一:成功的标准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你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不管是卓越的还是平凡的,你都是一个成功的人。比如梅笔下的凌寒,
兰花的芬芳,竹子的坚贞,菊花的淡然,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雄鹰击天,鱼浅,虎啸山林,骆驼行大漠。都在各自的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当然,在现实世界中,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也许理想和现实有差距,但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无所适从,改变心态,改变情绪,改变思维方式。
尽你最大的努力让你的生命充分燃烧,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个感悟:人的立场不同,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工作,不管是优秀还是默默无闻,都是一个不盲目攀比的成功人士。比如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做比较,
可能比自我激励好,也可能比自满好;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可能会被比作自卑或者努力。其实成功大小不一,无所谓。为什么要在乎超越别人?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超越自己。因为,
这个社会需要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也需要李素丽和徐虎。只要敢于并不断超越自己,就有资格,也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三种感受:选择成功的方式很多,成功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方式。只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利弊,选择最理想最合适的道路,无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赢家。
比如中庸,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谨慎冷静地选择最佳方案;中庸就是在众多对立统一的因素中,敏感而聪明地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事实上,无论选择正确与否,无论结果如何,
已经做出的决定无法收回,只能坦然接受。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只要他们选择前“重”思考,选择后“轻”思考,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样,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能从思考中认识自己,从学习中求实,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策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的人,
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头脑去接受不能改变的,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人。
结合当下的工作,首先,摆正工作心态,这是成功的基础。在平时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心态回归到零,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在刚工作的时候,我热情满怀,
踌躇满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且有时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的心态首先让我失去了对工作的积极性,显得很消极,没有正确的心态,连成功的基础也没有,如何到达成功?所以,
只要我争取摆正心态,积极面对一切,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尤其在对待老同志方面,老同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一名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用真心换真心,
只有充分理解老同志的心情和要求,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才能体验到其中无穷的快乐。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工作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对待老同志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书中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
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自己的境界靠拢。”
我想这也许不算最成功,但已经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但良师益友却可遇不可求,良师尤为如此。可称之为良师的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者,如此才能高屋建瓴为人指出明路。虽然不遇良师并不妨碍继续前行,
但良师的催化作用,可以让人少走许多弯路,加速成长。开复老师便是一位良师, 《做最好的自己》 算得上这位良师悉心打造的一本好教材,通过它,虽不曾与开复老师谋面,却不妨碍与老师神交,
听着老师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辅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乐在其中。
尽信书不如无书,简单的照搬书中建议恐怕也不是开复老师希望看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再好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读罢便脱胎换骨,成就一番大事业,
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一些可以指导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则,和一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
作为一名读者,我感谢开复老师带来了《做最好的自己》 。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