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700字

之前看了一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从看完上一部就对汤唯和吴秀波的剧有了深深的喜爱。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线索,—— 《查令十字街84号》。

看完电影后,我买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电影放映后,这本小书的价格是35元,7本《青春文摘》的价格。今天我终于在四十分钟内读完了这本书。真的对整个人都不好。

从小到大,我小学作文只写字母,重点不是字母,而是成绩。当然,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信。真的会有人一直写信给一个从未见过或听说过他们的人吗?不太喜欢用q q等软件交流。

因为会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哪怕是和熟人。但是写信很奇妙,可以看到对方的文字,纸的质感更能传达情感。

书中,海伦汉服一直通过书信、买书、送礼物等方式与查林十字路84号的书店保持联系。通过书信,双方也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一直持续到弗兰克戴尔去世。海莲当然收到过书店里其他人的来信。

甚至还有弗兰克的家人和邻居,但主要是弗兰克的信件。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朋友?然而,他们从未见过面。海莲一直想亲眼看看,但她从来没有做到,直到书店里的其他人都失去了消息。

到弗兰克和商店经理去世的时候,海莲还没来得及看一眼这些人和商店。客户关系?海莲在这二十年里买了无数的书。不仅如此,海联还从美国给他们送去了鸡蛋、火腿等物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英国人物资匮乏。

海莲甚至让一个朋友给女售货员和弗兰克的妻子带了三双袜子。弗兰克还送给海莲一张漂亮的桌布,是邻居的祖母绣的。或许,未曾谋面的人也可以成为朋友;也许,错过的才是最珍贵的;或许,每个人都只是彼此心灵上的慰藉;也许吧,

那种痒痒的朦胧感是最迷人的。

书中有几点让我感触颇深。第一个是海联从未做过的旅行,可能永远也不会做。海莲把资料送到书店后,书店里的人一直对海莲很好奇,海莲也想去英国。所以海莲嫉妒她的朋友可以去“她的书店”。

在她的另一个朋友去英国之前,海莲感到很糟糕,当她说:“我希望你能来。”。查林十字路84号就在那里,但是她去不了。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旅行,有些人可能真的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一个地方。

有时候我们唾弃现实,却无法逃避现实。我们可能无法实现我们的愿望。书店里的人也真心希望海莲来。起初,弗兰克希望海莲来后住在邻居的祖母家,邻居的祖母后来去了老人之家。十多年后,

弗兰克的两个孩子在外面读书的时候,弗兰克说海莲来了以后有两个房间可以选。没有结果的准备,未来看起来是那么的黯淡。

第二个是书店里一个分散的人。一家书店的女员工塞西莉法尔(Cecily Farr)曾在一封信中教过海莲如何制作约克郡布丁。后来她需要和丈夫去阿富汗一年,但是一年过去了,杳无音信。塞西莉给海莲写信说,她辞职后可以把信寄给她母亲。

被她妈妈。但是,没有联系就没有联系。当一些看似容易的事情在未来实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是多么的不可行。总说萍水相逢就是缘分,

那么分手了应该叫什么?多年后,海莲在给弗兰克的信中仍会问起塞西莉。也许塞西莉会不小心想起战后给一个叫海莲的女人写过信,但她应该只记得,不会再动笔。

第三个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的死。新的员工继任后在整理旧物时看见了海莲的信,便回信询问海莲是否仍需要书以及告诉她弗兰克去世的消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应该是一直坚守在这家书店的人,书店里的书变来变去,

但他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有多少人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一辈子直到死?我就向来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不好时还会变得狂躁。我很难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样子,

尽管我知道应该是会这样的。我没有那么深的热爱,所以自然就会厌倦。而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人也总是会有贪心的,得到了一点点就会开始想要更多,会想往上爬,

有多少人会像店长和弗兰克一样就甘于自己的普通平凡呢?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书的结尾没有说海莲是否继续在那家书店买书,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读者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弗兰克的女儿希拉写信给海莲表明想和她继续通信,也许希拉想传承那份纯粹的关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480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