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900字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时候,每读一章都深感是20岁左右年轻人的必读之书。看完整本书,我甚至想,如果在高三的时候看到这本书,我大概连大学都考不上了。
描述了主人公霍尔登考菲尔德对不得不离开的不适和困惑,对自身进步的迷茫,对成人世界的不理解,对命运不公的不满,对自己幼稚行为的辩解和不理解,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和不满,对战争的厌恶,对女性和性的兴趣和不理解。
当初被学校开除写道:“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快乐的离别。只要离开一个地方,我总想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否则,我的心会更难受。”这表明霍尔顿对他离开的地方没有留恋,
但在离别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所适从。
十三岁时,因为弟弟的突然死亡,霍尔顿在大街上砸碎了汽车的窗户,差点被父母送去做精神分析。不安分、愤怒、悲伤的少年形象,符合太多现实。
霍尔顿总是喜欢那些不靠谱甚至莫名其妙恶心的女生,却从来不去问候和打扰那些一直牵挂的,真正喜欢的,很优秀的女生。
对于家庭,霍尔登非常爱他的妹妹,也非常喜欢她,真心实意地关心她。当他最终离开时,因为他姐姐坚持要跟着他,他不得不改变主意留下来。同时,霍尔顿的妹妹是一个天真烂漫却富有哲理的孩子。
是她一遍又一遍地问:“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让霍尔顿对人生之路做一些积极理想化的思考和假设:“一个大麦田里有那么多孩子在玩游戏。成千上万的孩子,
周围没有人。没有人是成年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就在那该死的悬崖边上。我的工作是在那里放哨。如果哪个孩子跑到悬崖边上,我会抓住他。我是说,孩子们都在跑。
我不知道我在往哪里跑。我必须从某个地方出来抓住他们。我整天都这样。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全书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迷茫与烦躁、焦虑与愤怒、追求自由、不愿被世俗束缚等不羁精神。同时,由于主角的行为和心理与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过于接近,读起来让人产生极大的共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48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