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杀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感_高中读后感700字

这篇文章的主要矛盾是:小人物一旦杀人就必须受到惩罚,即使是误杀,但“伟人”的大规模谋杀却可以轻易地被历史的侵蚀所免除。

当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当我们生活和梦想在一个法治社会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的伟人也是踩着无数造反者的头颅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社会。诚然,功大于过,但杀人终归是杀人。这是谋杀,这成为小人物杀人的借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获得与伟人相同的权力。但他们毕竟不是伟人。他们因为现实的不公或者自身的无奈而选择极端的手段,披着“为天行正义”的外衣,简单粗暴。他们都效仿梁山好汉,生活在自己的宋朝。结果往往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等待他们的不是皇帝的征召,而是监狱的期望。就像德国纳粹党一样,他们只是在寻找借口来满足自己膨胀的物欲。

但这和谋杀伟人有什么不同呢?杀害伟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是,普通老百姓不会给自己舍不得吃的军粮;如果不是,肯定会再次发生伟人被杀的情况,否则谁会放弃?海盐、鹤庆太平天国哪里整天被打死?其次,伟人以拼命的方式杀人。他们要么能够成功,开创盛世;要么能够成功。或者他们可能会失败并返回天堂。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不会触犯法律。成功是令人欣慰的。掌握法律解释权不仅可以永存,而且可以永存;失败并不一定是悲伤的。自己背弃黄土、尘埃,就永远不会受到背后法律的惩罚。

相比之下,杀害小人物就显得庸俗多了。愿意为杀戮付出生命代价的小人物很少。他们没有信仰的支撑,又害怕法律的制裁,所以一触即溃。带着伟人本性杀人的小人很少。他们要么麻痹自己,要么说服别人。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杀人,他们都与伟人相差甚远。远至春秋战国,近至当今社会,从一手称霸天空的奸臣宦官,到无名的凡人,他们麻木了自己的良心,说服自己,这是一场正义的行为。最终,他们要么入狱,要么离开世界。骂名。这些无数的例子见证了人性的点点滴滴的消失,而他们自己却沉浸在看似不公平的伟大梦想中。我不禁想起圣人的话:“不为伟人,不为杀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144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