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300字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这可以说是他的自传体小说。本书中的彭西中学是以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经历为背景的。书中的寄宿生活也是他的亲身经历,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他无意告诉我们“我出生在哪里,我是如何度过不幸的童年的。我的父母在生下我之前在做什么?”大卫科波菲尔的所有废话,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的整个生活,只是主角霍尔顿考菲尔德圣诞节期间,我离开学校去纽约旅行了三天。

按照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主角霍尔顿考菲尔德可以说是一个差生。他五门科目中有四门不及格,并且拒绝努力学习。虽然学校领导经常警告他,要求他要努力工作,但他对这些话却充耳不闻,满口脏话。

作为击剑队的领队,他和队员们一早就出发前往纽约,与麦克彭尼中学进行击剑比赛,但这一次比赛并没有成功。他们把比赛用的剑、装备等东西留在了地铁上。他自己也相信,这不全是他的错。但当他乘火车回来时,没有一个队友注意到他。

主角霍尔顿似乎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很好地融入。在宿舍里,他和室友打架;期末考试,他被四位老师不及格;在击剑队,与队友的关系紧张;在酒店里,他觉得每个人都是怪人;在.

他立志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大片麦田里,一群孩子正在做游戏。孩子有几万,附近一个人也没有,连一个大人也没有。”我是说。——除了我。我就在那个该死的悬崖边缘。我的工作就是看守那里。如果有哪个孩子朝悬崖跑,我会抓住他。——我是说,孩子们都在跑,我不知道我要跑到哪里。我必须到某个地方去抓住他们。这就是我整天做的事情。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捕手。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但我这就是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我知道这很荒谬。”

对于小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哈林所使用的语言,评论家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些观点截然相反。该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公众的愤怒,一些评论家认为其语言“淫秽”和“亵渎”。但也有一些人非常欣赏霍尔顿的语言。一些外国评论家将霍尔顿的语言与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的语言进行了比较和赞扬。他们相信,这两个流浪少年所说的方言将会在文坛上名垂青史。这些评论家能够分析原本展现霍尔顿直率一面的语言,并能够将其分为两类。双方的说法都非常有道理。我不禁“佩服”起来。

当前,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切都在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变得迷茫、沮丧,渐渐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房祖名、柯震东、张默这样的所谓明星吸毒,象征着“垮掉的一代”。这确实有点类似于本书写时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成长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把内心的不满和内心的叛逆隐藏起来;有时,为了迎合这个本来就充满铜臭味的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给别人假笑;有时,为了追求名利,我们麻木了自己的心灵,封锁了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赤裸裸的假象包裹自己,极力不让内心真实的想法流露到外面。我们做得越多,就越会发现其他人实际上也在这样做。

那么,为什么不放下一切,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203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