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200字
早在五年前,我的书架上就有一本《欧也妮格朗台》。当我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守财奴”的书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它。因为我之前看过一本叫《吝啬鬼》的书,是跟阿巴贡学的。今年寒假,我不小心打开了它,再也没轻易关上。
阿巴贡是一个极其贪婪的人。如果格朗台只是贪婪,他就不会写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我也不会那么感兴趣。重要的是,格朗台的形象概括了整个一段历史,他的吝啬也包含着具体的历史内容。
格朗台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从本书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具备了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一切特征。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擅长计算。他的每一次投机都没有失败,他的财富也不断膨胀。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葛朗台这个人物的小气。虽然他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他却几乎没有消费。我们甚至不能说他“爱钱如命”,因为在他眼里,钱比命还重要。 “看重死人胜过看重金钱,这就叫没出息。”对他来说,告诉侄子哥哥的死并不难,但要说“你根本没有财富”就很难了,因为这句话“包含了世间所有的苦难”。
事故中我还见到了格朗台老人的“朋友”,他们都是唯利是图的人。显然,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场悲剧。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世界里,一切权力的中心都是金钱。金钱是万能的,它扭曲、变形了人的灵魂。巴尔扎克抓住了这一点,写下了发人深省的《欧也妮格朗台》。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条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尤金妮的爱情。而这样的家庭里的爱情一定是苦涩的。尤金妮爱上了查尔斯,但却无法忍受来自各方的反对,其中包括她的父亲格朗台。查尔斯因家族破产而被迫与尤金妮分手。这一切的根源是金钱和痴迷于金钱的人。因此,当格朗台去世时,可怜的尤金妮保留了他的巨额财产,但既没有家庭,也没有幸福。他只能成为一群贪婪之人追逐猎杀的目标。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格朗台老人的吝啬和尤金妮的纯真。这简直就是一个悲剧。而且是一场没有毒药、没有利刀、没有流血的悲剧。它很平常,但它的悲剧却不亚于古典悲剧。但在古典悲剧中,命运主宰着一切。在《欧也妮格朗台》中,金钱就是金钱。
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我什至想写一部关于改变尤金妮命运的续集。我想,这是时代造成的。法国大革命后,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必然出现拜金主义。这与封建社会人们对人的剥削是一样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贪婪导致了这样的悲剧。不看过去,就以现在的人为例。难道没有人与葛朗台有相似之处吗?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有过类似葛朗台的经历?不,我们有。现在的人并不比过去的人好多少,只是社会比过去的社会好。人似乎总是这样。不管他们得到了多少,他们都想得到更多;无论他们已经失去或将会失去多少,他们都希望失去得更少。难怪比尔盖茨还在积累财富,也难怪他觉得几美元的停车费太贵了!这就是人性的贪婪。可怕,却又挥之不去。
也许有一天,一本叫《大方的人》的书会成为一本世界名著,与《欧也妮格朗台》和《小气人》齐名。但也许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贪婪仍然存在。也许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会减少,但它不会消失。也许有很多没有上演的悲剧已经被排练过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