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1500字
很早以前就有机会读过《傲慢与偏见》,但说实话,当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很好。我什至只看了开头就把它放在一边,心想:语言太差了,故事太差了。没什么精彩的,怎么能成为世界名著呢?
这次偶然得到这本书。由于书主极力推荐,我心中充满了疑惑,所以决定读完之后对这本书做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我花了一些睡觉的时间读了它,这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当然,如果我根本不喜欢它,那么我就没有耐心在睡前读它)。
不过,我这里所说的改变,并不是指完全彻底改变原来的看法。我所说的改变是指我现在意识到它并非没有优点。
我先说一下我发现的优点。从风格上看,它是有特色的。毫无疑问,大多数书籍都是从男性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就连《简爱》和《呼啸山庄》也基本上都是从男性视角出发。 《傲慢与偏见》是从女性视角来写的,显然充满了女性的思想,包括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这一点在写作内容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如果是男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大多都是惊心动魄的(只是实力问题),而这本书中最精彩的段落正是威克姆和伊丽莎白妹妹之间的场景私奔(而且结局并不悲惨),作者能想到的最糟糕的行为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简单的欺骗;贯穿全书的一件事就是母亲如何娶女儿。这一系列的事实都展现了这本书的女性气质,当然当时这样的书很少,所以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的巨大成功。
一部好的小说应该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风格,在这方面,这本书是相当成功的。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不难形成当时欧洲女性社会的情景——所有女性都把婚姻视为一种荣誉,无论嫁给谁,婚姻成为女性人生的唯一目标,而真实的感情这些都是罕见的、难以理解的,而作者正是对这些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说到缺点,我想把它和其他书比较一下: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它不如《基督山伯爵》;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它不如《基督山伯爵》;论故事的曲折和丰富,不如《飘》;就表达社会现实的高度而言,就人物心理描写而言,它不如《呼啸山庄》。虽然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描述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但一本名著有这么多漏洞,实在是太过分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非常想将它与《乱世佳人》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两本书在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上如此相似,甚至连人物的选择都一模一样:达西对应瑞德,伊丽莎白对应斯嘉丽,本特利对应维希,简对应梅兰妮。前两人的关系从情感冰冷到热烈再温暖,而后两人的关系却始终如一。
唯一的区别是前者以和平时期为背景,后者以战争时期为背景。所以我把《傲慢与偏见》称为和平版的《乱世佳人》。试想一下,如果宾利陷入乱世,他必然会像维希一样郁郁寡欢。相反,维克斯里一开始也是一位非常正派的绅士。
然而,就情感的激烈斗争和转变而言,《傲慢与偏见》无法与《飘》相比。 《乱世佳人》以战争为背景,情感冲突自然容易表达,尤其是在战争宏大的场景中(比如亚特兰大战败)。 (北军围城),这一幕激动人心,让读者爱不释手。
这些都是《傲慢与偏见》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飘》在处理整个战争以及战后的社会问题上也非常成功。因此,本书的境界从儿童之间的个人关系升华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些也是《傲慢与风》的特点。偏见”缺少一些东西。
从整本书的艺术角度来看,《傲慢与偏见》确实不如《飘》。但深入思考后确实不难发现和理解。作为一名女作家,奥斯汀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当时的社会意识认为女性不能写小说),这当然导致女作家在很多写作才华上不如男作家(比如世界观、小说的丰富性等)。知识)。
虽然我可以原谅这些缺点,但与同样的女作家夏洛特和艾米丽相比,奥斯汀显然有这些缺点。所以直到今天,我仍然坚信《傲慢与偏见》确实有很多优秀之处,但毛姆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未免有些夸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