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_读后感1200字
就连伤痕,也是脸上什么也没有留下的点缀。
——铭文
有这样一首歌,“池塘边的榕树上,蝉在叫着夏天;操场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还坐在上面……”
这就是“童年”。
对我来说,童年是美好的。能够倚在窗边看天上的星星,颇有诗意。
然而,有一些人,他们的童年,尽管痛苦,但仍然美丽。
比如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虽然有些悲伤和痛苦,但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正如他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第一部《童年》,不仅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也描绘了19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生活。
本书主要讲述了阿辽沙(马克西姆高尔基饰)的童年生活。文中,他三岁时就失去了亲生父亲,跟随母亲来到爷爷一家生活。在此期间,他得到了祖母的爱和照顾,并受到祖母讲述的美丽童话故事的影响。同时,他也目睹了两个叔叔为家产争吵,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和贪婪。现实生活中善与恶、爱与恨的存在,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他的爷爷虽然心狠手辣,甚至还把一块白色的桌布扔进了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他被爷爷打昏,还得了重病。阿廖沙的两个叔叔米哈伊尔和雅科夫因家庭分离和侵占阿廖沙母亲的嫁妆问题不断争吵、打架。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但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另外一种人,比如小阿廖沙的奶奶,乐观纯真的吉普赛人,耿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
每个节日的夜晚,雅科夫都会弹吉他,而他的祖母则会跳民族舞蹈。这看似美好而快乐的生活,让阿廖沙既开心又悲伤。
《童年》的众多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阿廖沙的奶奶。
奶奶善良正义,热爱生活,相信正义总会战胜邪恶;她聪明、能干、充满爱心。尽管丈夫小气、贪婪、专横、残忍,经常殴打她和孩子,但她依然开朗。他对每个人都很宽容,有着圣人般宽广的胸怀,这对小阿廖沙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她还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同情贫弱、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她对小阿廖沙的影响正如高尔基后来所写的那样:“在她来之前,我似乎……躲在黑暗中沉睡,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带我到了光明的地方。” ……正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让我充满了应对艰难生活的强大力量。”
高尔基确实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他的文笔和语言生动,生动地描绘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吝啬、贪婪、暴虐、残忍的爷爷;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爷爷。
祖母;自私而残忍的叔叔们;恶毒的继父;贫穷但美丽的母亲;孤独、痴迷于化学实验的房客“佛陀”;聪明善良的小吉普赛人;正直的格雷戈里.
与小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相比,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有温暖的家庭,有善良温柔的老师,有可爱善良的同学……
小阿廖沙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有所作为,我是不是应该更加努力呢?
与阿廖沙相比,我还能说什么?保持自我,乐观地面对世界,努力奋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0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