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读后感
这本书是疫情前有人送给我的。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标题我一定就失去了阅读的欲望。但现在,我只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就读完了。我已经读完了!强烈推荐所有理财投资新手都读一读,值得!
仍然像往常一样分享我划线的句子——
1、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这句话虽然你已经知道了,但是重复多次就会更加熟悉)。
2、“一带一路”+“亚投行”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构想。这个更大的“圈子”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资本过剩、产能过剩的痼疾。
3、环顾四周,路上几乎所有的车都开得很慢。在美国、欧盟、日本,如果大家都慢,那不是因为车不好,而是因为我们都遇到斜坡。这个斜率就是全球经济需求放缓,这是由经济周期和全球人口结构造成的。
4、中国经济是两个轮子驱动的。前两个轮子的动力最强。一是房地产投资,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它们统称为投资拉动。然后有两个轮子,一个叫消费,一个叫出口。
5.“酸辣面”SLF:常备借贷便利,“辣条”MLF:中期借贷便利。
6、有人戏称世界500强企业其实应该称为“世界500强”。因为它的排名是根据营业收入而不是利润来排名,所以你会看到这些前500强并不是股价前500强,也不是市值前500强。规模大还不够。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强。
7. 为什么近几年GDP增长两位数的时候中国股市却下跌?因为GDP根本不代表利润。投资时我们关心的是企业利润,但GDP只反映营业收入!
8、现在人们发现经济周期明显缩短了。过去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已逐渐成为十年一遇的经历。甚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大家五年就成了大病,三年就成了小病。每个月都会犯错误。有专业人士的说法,现代经济之所以呈现加速变化的周期性格局,是由“债务周期”决定的。
9、巴菲特说,判断市场是否过热,需要看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
10、只有企业利润增加、增长,股票市场的市值才能长期增长。
11、投资其实是一个关于投票的游戏。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或许不是他们的最爱,但却是大多数人喜爱的“大众爱好者”。
12、资产泡沫是可怕的,所有的萧条往往都是由资产泡沫的破灭造成的。
13.这并不意味着供应方必须增加供应。增加供应不一定是好事。所有的产能过剩都是由原来的恶性竞争和供给过剩造成的。
14、传统产业看规模,新兴产业看壁垒。
15、十多年前,当我们的手机还在播放《两只蝴蝶》的时候,二维码就已经出现在日本的街头了。日本比我们早十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起得很早。赶上了晚集。
16、日本经济白皮书中“创新”一词被翻译为“技术创新”,这意味着日本式创新是“补丁式”而非“破坏性”。极致的技术让日本经济曾经辉煌,如今却成为了它的诅咒和枷锁。
17. 世界上的黄金只够装满3个北京水立方。
18. 我们人类不仅熬过了1929年、1969年、1973年、1987年、2001年和2008年的萧条和崩溃的日子,而且还创造了比当时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其实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一场基于信心的定期牛市。
19、判断金融资产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其现金回报,这是唯一不变的价值基石。
20、好公司的标准是:投资回报率高。
21、从投资角度看,寻找“剩者为王”、赢者通吃的公司。这或许是唯一不变的投资法则,也是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最有价值的常识。
22、巴菲特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其实写在他童年的经历中:第一步是想办法收集大量现金;第二步是寻找并投资好的企业,该企业本身可以持续产生利润。现金;第三步是制定策略和原则,不断地将现金投入到新的好业务中,并让它循环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巴菲特称之为滚雪球。他说,生活就是找到一个长坡和一块很湿的雪,然后把雪球滚下来。
23、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是未来赚钱还是赔钱。
24、巴菲特一直在寻找的是那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面前的起手牌并猜出接下来的三张牌的生意。这就要求业务必须非常简单,人人都需要,需求稳定,不会因为技术发展和文化断层而发生太大变化。在几个条件同时锁定的情况下,消费品成为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首选。
25. 巴菲特很少积极投资科技公司。关键是巴菲特的方法有一个前提和重要的边界:长期投资。至于科技公司,无法保证它们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内会存在,更不用说预测甚至可能不存在的利润。因此,科技公司并非没有价值,但巴菲特的方法并不适用。巴菲特为何坚持长期投资?事实上,长期投资是为了平滑经济周期的波动。
26、损失厌恶:失去一元钱带来的痛苦需要用赚两元钱带来的快乐来补偿。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人们在赚钱时变得越来越麻木,根本停不下来,最终以高价占领市场;当价值出现的时候,出于厌恶损失,没有人敢买。
27、市场运行是由经济运行基本面决定的。但基本面会受到人们主观情绪的影响。
28.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幻想和谎言的系列。获得财富的方法就是认清幻象,参与其中,然后在幻象成为公众所知之前退出游戏!
29、高手,在他对的时候,敢于100%下注,全押!如果他不对,他也不会浪费一分钱。但新手却恰恰相反,遇到模糊的情况就敢于拍脑袋、下大注。然而,当真正的大机会出现时,他们却犹豫不决、试探性。这就是普通人与专业人士、专业人士与大师的差距。
30. 市场“有时”是可预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不可预测。如果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成功押注定价偏差,他就能击败市场。
31、你是对还是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你能赚多少钱,当你错误时你能损失多少钱。
32.真正好的投资都是无聊的。
33、繁荣——崩溃的过程在形式上是不对称的;长期、渐进的繁荣往往伴随着迅速、短暂的崩溃。
34.我之所以富有,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错了。我基本上活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我错了。
35、Keban Finance对风险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价格波动称为风险。但巴菲特和一些投资大师表示,本金损失是一种风险,而波动性不是一种风险。来到现实的商业和投资世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本金回报率。当一项资产的回报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坚持持有它是一种风险,即使它不会威胁到本金的安全。对于一项资产来说,它最本质的价值其实是它未来预期带来的现金流收入。对于房产来说,意味着租金,对于公司来说,意味着利润,对于股票来说,意味着股息。这就是价值的来源。
36. 房子不仅是中国的主流投资,也是全世界的主流投资。
37、经历了“失去的20年”,日本人的住房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曾经像我们今天一样买买买,买房子、买汽车,去洛克菲勒中心买地标。曾经,东京的房价甚至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人像我们今天一样利用强势日元环游世界并购买昂贵的奢侈品。然而,在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之后,这些40多岁、50多岁的日本人发现,所谓的“所有权”只是一种妄想。
38、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伟大的公司与人的命运是相似的。有时候只是你碰巧踩到了时代和行业的节拍。
39、有前途的好产业有很多,但好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好投资。重要的缺失环节是工业爆炸。
40、经济危机和大企业的衰落大多是需求天花板造成的,所以大多数制造企业都是龙虾。巨大成功的日子也是巨大悲伤的时刻(开始走下坡路)。
41、钱不是印钞厂加班印出来的,而是通过金融系统“衍生”出来的。
42.元认知: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43、科技公司之所以非常非常难投资,是因为它们是时间的敌人,而不是时间的朋友。科技公司往往只能在巅峰状态维持7到10年,因为总有新技术出来挑战你。为了保持巅峰状态,科技公司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所以,科技公司很伟大,但不一定是好企业。
44. 为什么富人看起来更小气—— 因为富人往往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和较高的预期投资回报,所以他们倾向于将钱再投资而不是消费,所以他们显得更小气。
45、对于投资者来说,泡泡烟花容易受凉,需谨慎参与。不过,泡沫破灭、市场重新洗牌后,或许也为未来指明了一条出路。
46.千年企业“金刚集团”成立于公元578年。它的经验表明,无论经济繁荣还是衰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永远是生存之道。
最后说一下我的想法——
1、我之前就说过,读了一定量的投资逻辑和技术讲解书籍后,我确实需要了解一下国内A股的历史。没想到这本书竟然涵盖了!虽然,它不像《美股70年》那样纯粹讲各个时代美股涨跌细节,但始终立足中国,分析各个板块与国外的比较市场。
而且,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虽然我们的发展落后了,但这也让我们有机会根据其他国家的问题和危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市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家。这相当于考试前吃好睡好。虽然你不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有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作为基础支撑,你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从书中描述日本经济的简短段落中,我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他们的历史。从经济角度看这个小国,真切感受到它有多么强大!虽然后来发展落后了20年,现在依然问题丛生,但是它曾经的辉煌却真实存在,我们真的不能小看它~
3、从我个人近两年的经历来看,房地产爆炸已经从2016年的一次变成了“两三次”。从这本书中,我更加明白,我以为的两三次,其实只是两三次。这发生在我成年之后,在此之前,房地产繁荣可能不止一次。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的房地产经历了数次甚至10次以上的大起大落。那么,目前疫情导致的房价下跌值得担心吗?谁能预测未来日本的房价会怎样?那保证呢?其实归根结底,买不买房与居民收入是否增加有关。如果日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能会重新开始买房?谁知道!
2016年房价上涨是因为拿地成本高,还是因为市场因素导致需求增加?
本书的答案方向是深圳人民收入增加带来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深圳房价的上涨,进而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上涨。因为当时深圳是房价最先上涨的地方。
这一收入的增长与2015年上半年创业板的大幅上涨有关。创业板的大幅上涨将带动一批高管致富。富起来的人自然会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买一套好房子、住更好的社区也是其中之一。
那么,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是很奇怪呢?事实证明,股市并没有上涨,因为需求拉动了经济。那么问题又出现了。当时创业板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我猜是资金大幅下跌后的结果。让我们向创业板一批好企业施压吧!
4、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了解经济非常有趣。比如这次的“泡沫”以及之前所有的衰退都是由于各种“泡沫”造成的,但正如之前电影中提到的:“地震”“火山熔岩流动的地方,那里的土壤变得异常肥沃”。不知道“泡沫”原理是不是也一样。虽然残酷,但却导致许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股市暴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然而,一切经过洗礼之后,似乎又开始出现新的生命了!
或许正如古话所说,劫难而后福吧?每一次大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它会淘汰老弱病残的企业或系统,但也会让那些值得生存的人都生存下来,并在未来更好地发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