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者的两难》读书笔记
首先,《杂食者的困境》一书的封面词和书评摘录如下: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为“年度十佳图书”。作者迈克尔波伦是美国著名的美食作家。他被《新闻周刊》评为十大思想领袖之一,被《时代》杂志称为“食神”。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参观了农场、研发室和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原产地追溯到餐桌,揭开现代食品的面目,反思人类作为杂食动物在商店和餐桌上面临的困境,在狩猎和采集中亲身追寻自然的原始记忆,迈克尔波兰用优美、幽默的文字为工业化食物链下的人类指出了一条简单、美好、真实的出路。
“食神”这个词让我想起了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但迈克尔波伦并不是厨师,他的工作与食物没有直接关系。他怎能配得上“食神”的殊荣?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学教授,他执笔一手深入食品行业的冷酷猛兽中寻找答案,用理性的科学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和生态。系统中丰富且交替的对话,用精辟独特的话语引导杂食者真正为自己的饮食方式投票。仅就这一成就而言,他是当之无愧的。在这篇阅读笔记中,我摘录了一些作者有趣甚至令人惊讶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01
怎么吃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吗?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宣布了新的“饮食目标”,并警告美国人远离红肉。此后,美国进入了“肥胖恐惧”时代。三十年后,又一场媒体风暴掀起,美国人进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时代。美国人认为,法国人吃了鹅肝和高脂奶酪还能这么苗条,但笔者认为,对于这群痴迷于健康饮食理念但实际上却是这样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悖论。非常不健康。事实上,原因可能很清楚: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美国人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的、强大的、稳定的饮食文化指南。没有扎实的饮食文化基因,他们很容易被食品科学家和商人欺骗。但为什么人们需要饮食指导呢?因为不幸的是,人类不是考拉。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睁开眼睛寻找桉树叶。人类的杂食性已经成为一切饮食问题的根源。
02
现代杂交改良高产玉米如何实现高产?不是让每株植物多结出更多的玉米穗,或者让每颗玉米穗结出更多的玉米粒,而是让玉米能够忍受“城市生活”,能够生长茂密,不倒伏,这有点像养鸡高密度下蛋,但为了达到“高产”,鸡似乎受到了更多的管制,包括人工强制换羽。城市生活中的玉米和强制换羽我们无法感知。长毛的鸡是否快乐,但它看来驯兽师越高级,听起来也不见得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
03
公共卫生团体并不反对饲养场使用抗生素治疗病牛,但他们不希望看到饲养场为了动物生长而对健康动物使用抗生素,这会让抗生素失效。但如果你不给动物喂谷物,它们就不会生病。原来消化草的牛的瘤胃现在要消化含有淀粉的玉米(牛吃玉米会很快发胖,脂肪均匀),导致中性瘤胃变成酸性,引起牛的一系列疾病。所以食品行业从来不存在简单的是非童话。
04
人的胃并不是食品工业的理想器官,因为它的“胃容量有限”,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缺乏弹性”。每人每年最多可吃680公斤食物。有自然限度,不能吃。它可以像购买鞋子或CD一样无限扩展。这对食品行业来说意味着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自然增长率,这也是美国人口的年增长率,但华尔街无法忍受如此缓慢的增长。抗性淀粉的制造可能会打破人类食物摄入量的上限,因为抗性淀粉只会滑过消化道,而不会转化为带有热量的葡萄糖。当然,还有现在的糖替代品和脂肪替代品……食品工业终于克服了食欲有限的困境,因为食物通过消化道不留痕迹,我们终于成为了具有灵活性的终极工业食客。
05
发明大份食物的大卫沃勒斯坦(David Wallerstein) 是麦当劳的一名员工。当他负责销售时,他发现买一送一和促销活动都无法增加店内的销售额,于是他说服麦当劳创始人提供特大份量。薯条和可乐,销量猛增。后来他担任麦当劳董事会成员直至去世。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在面对大量食物时会增加食物摄入量。这是祖先遗传下来的“节俭基因”的结果,他们在面临大餐时储存脂肪以抵御未来的饥饿。食品行业又赢了一轮。
06
有趣的有机和永续农业。鸟类在自然界中经常跟随食草动物,啄食其粪便中的幼虫和寄生虫。为了在人类驯化规模上模仿这种共生关系,有机农业或永续农业农民会将鸡带到牛身边三天。成群吃草的地方,因为苍蝇幼虫停留在粪便中,直到第三天,它们就会长得又白又胖。牛吃草也帮了鸡一个大忙,因为如果草的高度超过15厘米,鸡就会在草丛中迷路。
07
正如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西红柿和甜玉米一样,全球化的食品市场很容易让人忘记红肉是在肉质肥美的秋冬吃的,而鸡肉是在夏天吃的。鲜橙色的蛋黄象征着鸡吃草和昆虫。但11月以后,蛋鸡就不去草原了,蛋黄就失去了浓郁的橙色。因此,瑞士烹饪学校有专门的菜谱,分别为2月、8月和12月的4个鸡蛋而设计。
08
有些素食者不吃肉的原因是动物福利,但在人类饲养驯养动物的漫长过程中,许多驯化物种的野生祖先已经枯萎了,所以这次与人类结盟的交易是非常成功的,动物人权专家表示:肉对人类更好,动物的处境也不会更糟。死于人类手中的动物通常比自然世界的掠食者死得更快,痛苦也更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关于永续农业的文字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已经让我对未来的饮食甚至生活方式产生了倾向。然而,作者明智地在书的结尾隐藏了他的立场。他说:无论选择工业配方还是天然配方,人们都会有乐趣,一是工业的创造力,二是大自然的多样性。无论我们吃什么,它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