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道德经》读书笔记

今年寒假我有幸读到了《道德经》,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虽然只有几千字,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我深感自己这次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对这本书只了解了一小部分,冰山一角!但我却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被这本书所吸引,相信以后我还会读很多遍!

虽然我对道理只是粗浅的了解!但还是值得说一下:

第一,老子的教诲——使人心清净宁静。这是我感触最深的!每天以大家阅读的速度读两章。读完之后,你会感到内心有一种清澈和宁静!明是一种豁达。一种透明;宁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 “明镜”两个字是我每天读完两章《道德经》后能想到的最好的表达心情的词语了!

“致虚而静”、“少乐”等处事哲学,是拯救人们灵魂的一剂良药。它们让我们正确看待得失,净化人们的心灵。 “择善者而从之,恶者则改之”。海纳百川,包容之大。千尺墙立,无欲强。

其次,为师要像水一样宽容、仁慈!平时,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上善若水”,但相信很多人还不清楚它的真正含义。我以前常听人说:人往高处流,水往低处流。你听说过追求“上善若水”的境界吗?虽然我同意众人的看法,但我内心深处仍然有疑问:我能从水中学到什么?

读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众人所厌恶,故近道”。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善良的人如水,滋养万物,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水是无可争议的。它用自己来净化世间的污垢。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像水一样具有渗透性和包容性,学习水的包容,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水所过之处,它接纳一切。世间皆有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观点、做事方式和性格。当自己的某些事情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时,你必须适当地让步。自己的棱角和周围的人有没有棱角的组合或碰撞?是否可以磨平自己的棱角,消除矛盾?

了解水的纯净:无论路过的环境受到多少影响,清除沿途的污垢,回归本真。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其中一些是好的,一些是坏的。好的习惯和做法应该学习,坏的习惯和做法应该互相指出。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了解水的柔软:它可以适应周围的所有环境。水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将水放入容器中,水就会呈现容器的形状。当今世界,优胜劣汰,要求变得像水一样,能够快速进入各种容器,适应周围的各种环境,努力调整自己,以最快、最好的状态进入新的环境。

要学习水的流动,必须有谦卑的精神。如果你站着不动,你只会成为一潭死水。凡事忌傲慢、浮躁,不断向身边的人请教,要有水一样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一步步进步。

第三,教师心中要有爱。 “爱学生”不仅是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贯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会善待学生,同时保持内心的单纯,教导学生正能量的道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读完之后你就会知道,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这句话也应该变成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负担,要让孩子自由发展。

黑格尔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地说:世界哲学的故乡是中国!可见《道德经》中确实蕴含着大智慧。而我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粗浅的认识只能勉强了解冰山一角!今后我还会继续反复学习《道德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35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