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笔记范文
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57年出版的《爱弥儿》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部著作。它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启示。 《爱弥尔》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挑战了压制、束缚儿童的封建教育,开创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教育。
主要内容:在书中,卢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按年龄来教育孩子。卢梭把儿童的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即婴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和婚姻期。他还用自己虚构的学生埃米尔作为本书的主角来阐述他的教育理念。卢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教育、感性教育、智力教育、德育和爱。不过,五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也不同。
梗概:
第一卷:两岁之前的婴儿没有思考能力。因此,卢梭着眼于如何对两岁以前的婴儿进行体育教育,注重身体的滋养和锻炼,让孩子自然发展。本书是埃米尔诞生的开始。
第二卷:婴儿期的结束。两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已经发展出自我意识。智力的发展还处于睡眠期。他们缺乏思考能力,他们的感官趋于成熟。卢梭提出在这个阶段实施消极教育、道德教育、语言学习、绘画、听觉、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第六感。
第三卷:在童年的第三阶段,十二岁到十五岁的青少年的体力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成长需要。强烈的活动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成人要做的就是引导这种好奇心,将其转化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内在的探索动力。因此,本书主要探讨儿童的智力教育,其中包括儿童的科学研究、实践规则和职业选择。
第四卷:十六岁的埃米尔性情大变。他就像一头发疯的狮子,不再被任何人驯服。他似乎什么都感觉不到,却感觉所有的感觉都存在于自己身上。他越来越不安,却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卢梭所说的“人的第二次生命”。卢梭认为,此时,爱弥儿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十五岁至二十岁的青少年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自然知识,开始步入社会,因此主要受到道德教育。
第五卷:通过埃米尔和苏菲的爱情故事讲述女性教育和爱情教育。
个人感悟和感想:
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非常重要。在婴儿期,父母应该消除孩子身边的隐患,让孩子自由探索和学习,而不是束缚孩子,强迫他们不要去有潜在危险的地方。
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引导他的方向,而不是把他限制在父母规划的道路上。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力和兴趣。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身体、感官和智力的发展速度并不相同。因此,不同年龄段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正确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孩子全面发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