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阅读变现》:读书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行为

《阅读变现》:读书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行为

大家好,我是xxx,欢迎来到我的阅读写作世界。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关于阅读的书:《读书变现》。

本书并不是教人们成为阅读博主,实现阅读变现,而是告诉读者如何通过阅读和后续的实践,更好地成长为更好的知识生产者。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书名只是一个噱头。没想到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是一本特别精彩的书。

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两点:

1、作者独特的经历赋予了本书丰富的内涵。

本书作者山口修通过阅读实现了职业“实现”。

在大学和研究生院,山口秀学习的是艺术史,从未接受过企业管理相关的教育。

就是这样一个人,20多岁就加入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制定了各种销售策略。

30多岁时,他加入一家外资战略咨询公司,为大公司规划制定经营战略。

自35岁起,他在日本多家教育机构和商学院担任讲师。

40岁后,他加入了一家专门从事组织发展的外资咨询公司。

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学知识背景、没有MBA学位的人,作者能够取得这样的职业发展成果,在旁人眼中着实令人惊讶。

在他看来,这些专业成就并非源于他非凡的天赋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能力,而是他坚持读书、自学的结果,尤其是他掌握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2、基于职场实际的商务人士实用阅读方法。

与很多阅读类书籍侧重介绍基本阅读技巧不同,本书从高层次入手,重点讲述职场人士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价值,特别是如何学习并运用职场中的知识。提高知识生产力的书。

基于这个想法,作者与大家分享职场商务人士应该读什么、如何读。

在笔者看来,职场阅读需要与工作紧密结合,并满足六个原则:

01)要想出成果,有“两种书”必须读,一种是商业书籍,一种是常识书籍。

商业书籍的阅读特点是“窄而深”。通识教育书籍的阅读特点是“博大精深”。

02)根据80/20规则,一本书读2遍就够了。

03)把读书当作“投资股票”,即投资你有限的时间和金钱。

04)读书要以“遗忘”为基础,思考如何管理好知识。

05)读5本书不如“读5遍一本书”。

06)减少阅读中的“空闲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同时阅读多本书。

在澄清和解释了这六大阅读原则后,作者详细介绍了商业书籍和一般书籍完全不同的阅读理念和要求。

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可以在相应章节中找到启发方法。

随后,作者还分享了他常用的利用书塔翻书的方法,以及精心挑选的71本商业经典组成的曼陀罗,以及他从内到外的阅读顺序。

3.金句摘录

01)当你想把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和感悟运用到工作中时,重点其实是在“读后”。

02)如果我们想高效地阅读并获取知识,一个重要的关键是如何找到书中20%最好的部分。

03)读书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我们有限的时间和金钱,获得丰富的人生回报。关键是投入的时间和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平衡。

因此,当你判断在此基础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并不会得到更多的反馈时,就该和你手里的书说再见了。

04)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生活中“懒惰无所事事”的时间。

接下来,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空闲时间,“同时阅读尽可能多的书”也很重要。

05)新出版的商业书籍的内容几乎只是用新案例或新行业替换经典商业书籍中的内容,并重复解释一遍。

06) 阅读畅销书实际上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投资。

07)阅读商业书籍时,其实没有必要做摘录或读书笔记。请把从商业书籍中获得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

08) 读一本书时,感到不满意或无法理解。事实上,责任并不在于你。责任由作者承担吗?这还不能说。

读书实际上就是进行某种对话。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意味着“语言障碍”。

09)如果想要获得与别人不同的知识结果,那么“如何输入与别人不同的信息”是关键。

10)不必以“将来一定有用”为理由来选择必读项目。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此时此地”立即使用,或者您可以出于个人喜好或因为您觉得有趣而立即选择一本书。

11)所谓抽象,就是舍弃细节,提炼本质,得出“简单来说就是”的结论。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提取使事物发挥作用的基本结构。在经济学领域,这称为“建模”。

12) 本书在购买时是未完成的作品。直到读者和作者完成对话并写出各种内容后,作品才算完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55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