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己,适应孩子 《父母的觉醒》
重塑自己,适应孩子《父母的觉醒》
“孩子不需要凡事寻求认可,我们需要放下父母的傲慢,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适应孩子的需要。”
这是《父母的觉醒》第三章开头提到的。读完后,我内心深处感到很受伤,因为这正是我这几年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一直犯下的误会,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
尤其是当我想到我的孩子们总是问我:“这样可以吗?” “我可以去玩一会儿吗?”看起来孩子们很尊重我,征求我的意见,但实际上,我在抚养他的过程中并没有给。他的实时自治和安全。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从心理和情感层面谈论教育的好书,每一章都发人深省。
作者Shafali Sabari 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早年受到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与西方心理学理论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正念生活和觉醒教育理念。
笔者认为,父母的觉醒和改变才是教育真正的开始。父母只有安定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康的人。
本书鼓励父母用爱和真诚去克服家庭教育的困难,解决亲子关系的问题,实现心灵的觉醒,让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能彻底成长。
昨天和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仅写我读完这两章后的感想。
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没有学过教育学,所以我们养育孩子的经验基本上来自于我们的成长经历,包括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的经历,以及我们长大后自己的教育。经验。
这些经历都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就会用这些经历去问孩子,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好,那样做是不对的,要学这个兴趣班,学那个才艺。
但这些并不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我们无条件的接受和欣赏他们。
哪些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接受了?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以下例子:
当他们休息时,告诉他们我们有多么感激他们;
当他们坐下时,告诉他们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是多么高兴;
当他们在房子里走动时,告诉他们:“谢谢你进入我的生活;”
当他们握着我们的手时,告诉他们我们握着他们的手是多么高兴;
当他们早上醒来时,告诉他们醒来看到他们是多么高兴;
当我们送他们放学回家时,请告诉他们我们有多么想念他们;
当他们微笑时,告诉他们我们的心是多么温暖;
当他们亲吻我们时,告诉他们我们多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这种接受完全是为了孩子们自己,而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
同时,作者还强调“虽然孩子的行为需要不断调整以符合某些基本规范,但其核心本质是无条件地被欣赏”。
有了这样的欣赏,孩子做任何事都会闪闪发光,我们付诸实践就知道了。
笔者表示,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采取一种自负的态度。具体表现可能是:
说实话:“如果我是你……”
评论:“如果你问我……”
做出判断:“我喜欢……”或“我不喜欢……”
吩咐道:“别伤心。” “别哭。” “别害怕。”
施加控制:“如果你这样做,我会……”或“我不能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在种小麦的过程中,我确实踩到了很多这样的地雷。
与“自负”态度相对应的是“接受”态度。具体反应可以是:
接受对方作为一个个体:“我理解你。”
接受对方真实的自己:“我理解你。”
尊重对方真实的自我:“我听到了。”
欣赏每个人完整的自我:“你就是你。”
认识生命本身的美丽:“我们两个在一起,这一刻是完美的。”
如果用这两种态度去处理同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就会完全不同。
我们经常用“不听话”这个词来形容孩子,但我在这本书里读到,孩子并不需要凡事都“听话”。他们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不需要要求一切。你不必担心未经父母同意而被父母责骂。
即使有某些行为需要纠正,也要用“接受”的言语和态度来对待。我想,假以时日,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每个小家庭中的“天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