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1100字

《论语》读书笔记1100字

“后世之人,皆知我得罪了自己,全在这《论语》里了。”

01.孝道第一

一。孝顺,必须“能赡敬”:即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

“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者,能养人。至于狗、马,皆可养。不敬,何以异乎?’”

——《论语为政》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廉洁之用养父母,是老百姓的孝道。”

——《孝经》

“孝有三种,一是尊重亲人,二是不被羞辱,能够养家糊口。”

——《礼记祭义》(曾子引)

【笔记】

尊重亲人:

一是尊敬父母,二是尊敬父母,提高父母的社会地位,荣耀父母。

二。孝顺必须“能、愿”:即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好看是难事,有事,弟子做事,有酒食,老师给他食物。你想过吗?孝?”

——《论语为政》

【笔记】

颜色难点:

儒家有“色养”之说,即子女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孝养父母,让父母保持愉快的心情。

三。孝顺必须“能谏”

子曰:“父母为我做事,给我出谋划策;见我不顺从自己的意思,我尊重他们,而不违背他们;我努力工作,而不抱怨。”

——《论语立人》

【笔记】

ji:微,引申为委婉语

(不要严厉、严厉,要善良、开朗,这是需要艺术的。

如果不听劝告,会发生什么?继续劝告、哭泣。 )

” 子游曰:“侍奉多王为耻;朋友多为耻。”

——《论语立人》

《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jpg

【笔记】

数量:频繁

告诫父母和告诫朋友的区别:

君友关系是纯粹的社会关系。如果他们意见一致,他们就会和睦相处,如果意见不一致,他们就会走开。父子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血缘关系,血缘相连。问: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去世了,还有孝道的问题吗?答:是的。不仅因为他还有牺牲的责任,还因为他永远是父母的儿子,他的言行仍然对父母的声誉产生影响。因此,从时间上看,行孝是一生的事;从时间上看,行孝是一生的事;从境界上看,孝道是没有止境的。

02.仁为先(即爱人)

一。仁慈的对象

*爱父母就是孝

*爱你的兄弟,你就会成为你的兄弟

“游子曰:‘兄弟孝,仁基!’”

——《论语雪儿》

*热爱社会

“小孩子。”

——《孟子》

二。行善之难

*简单的

” 先生曰:‘有谁能以力为仁一日?我未曾见过力气不足的人,有可能,但我没有见过。

——《论语立人》

“子曰:‘仁还远吗?我欲仁,至此矣。’”

——《论语述尔》

*灾难

” 子曰:“若有圣仁,何敢?吾若不厌其烦,不厌其辞,则可以说我已经说过了。”

——《论语述尔》

【笔记】

说难,则境界难;说难,则境难;说难,则境难。说不难,就是说走向这个境界并不难。所以,你不能明知困难就停止前进,不能明知容易就轻视它,更不能因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而错误地停止前进。最重要的是坚持。

三。成仁的请求

“读书人不能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责任重大,路漫漫其修远兮,思己之责,仁心不重要吗?死而后已,岂不是太远了?”

——《论语禁忌》

【笔记】

洪:大

毅:要有毅力

武器威力不强,就无法负重;品格若不恒心,则不能走远。

宏大而不持之以恒的工具,即使有一定的成就但不是影响深远的工具,也很难克服终点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本性有毅力,而本性不宽广,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终也成不了伟人。他会变得心胸狭隘、心胸狭窄。

唯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挑起重担,取得丰硕成果。

“君子如果放弃了仁,就会失去名声吗?君子总是违背仁的,如果犯了错误,就会有这样的结局。”

——《论语立人》

“有志之士有仁心,不会因求生而伤其仁,但会自杀以成仁吗?”

——《论语卫灵公》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777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