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读后感
《岁月留痕》读后感
丰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君涛的第一本散文集《时间的余留》的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作为一名县市领导,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文字记录自己对工作、生活的感受,并编成一本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她的话语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基层领导对党的热爱、对工作的无私奉献、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对时代精神的不断追求。读完《时之痕》,我感触良多。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来自贫困家庭的慈悲
君涛把她的书分成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感车站》,第一篇是她写的《我的爸爸妈妈》。文章真诚、感人。我想,正是因为她生长在贫困的农村,淳朴、正直的农民父母影响了她,使她产生了慈悲为怀的思想和感情。这种感觉是无意识的。她懂得讲道理、与人为善、帮助邻居、甚至帮助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的传统常识,正如她在文章中描述母亲的教诲:不要贪污,不要害怕。困难重重,公平公正。这些做人的原则看似很简单,但是当一个人面临利益和权力的诱惑时,真正贯彻执行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从君涛在丰镇十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她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讲道理的人。她对人热情、良好的态度也令人称赞。很多出书的人总想请领导写序,以提高书的质量。这是人性。君涛对每个请她写序的人都热情回应,并且能够精心构思,认真写出文字。无论是为《三友之歌》写序,还是为退休老人写序,还是为退休教师写论文,他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这些文章总是让人感到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事业真诚的热爱
俊涛从星河调到丰镇后,首先担任宣传口负责人。这一时期,丰镇的宣传文化工作变得繁荣、引人注目。先有《丰镇新闻》、《丰镇文艺》的再版,再有双台获奖的《真爱》,《公民道德歌》的出版,《公民道德歌》的完成。 《丰镇市纪事》,再到“丰镇诗社”、“丰川诗园”的创办和首次出版《丰川诗园》等等,这些事情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时光遗迹》的两部分记录了她的大量序言和文章,在每一篇文章中你都能看到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君涛。是什么让她如此专注于工作?首先,是她多年来在领导岗位上接受党的教育,能够自觉学习、领会的结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出身贫寒,懂得珍惜工作。从她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家七八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她一个人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入职场的。她一定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一定会努力工作,一定会全心全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些序言、言论和感言都是她的真言,都包含着她对工作的热情。
3、传承传统文化的感受
我们看到,君涛在丰镇官场担任过很多职务。现任宣传部、纪委、政协、人大主要负责人。但从她的散文集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对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无论是《公民道德歌》的编撰,还是每年春晚的重视,她都表现出了无限的热情。尤其是她对“丰川诗社”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即便是在纪委工作时,她也要编撰《丰镇市纪检监察纪事》,完成书面记述的艰巨任务。丰川诗会的每一次重要活动她都出席。她为诗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她的演讲被收录在《风川诗苑》创刊号上。在诗社成立三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好人、好事、好刊物》一文。在诗社成立十周年之际,她发表了《讲好丰镇故事,传播好丰镇声音》。每一篇文章都写得仔细、全面,无不流露出我对诗社的深厚感情。所以我说,君涛一直关心丰镇的文化发展,对传统文化充满情结,有一颗热爱文化的心。
看君涛的《时光残留》,整本书充满了正能量。读后,颇受启发。全篇文章突出“爱”字,体现“爱”字,用“爱”字,完善“爱”字。但“爱”这个词却蕴含着一种道德。道德是人类的文化自觉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社会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积极向上、健康向上、良好的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的,也是个人长期培养和训练形成的。
我们衷心希望君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也愿意看到她更好的文章,期待她的下一本散文集。最后,我以一首小诗结束:
重担可以轻卸,
通过努力记录生活。
谦虚不因官职而改变;
时间留下了真诚的痕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1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