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书笔记2000字
《飘》读书笔记2000字(1)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读完《飘》这本书,我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全书无论是华丽流畅的语言描述,还是生动的人物塑造,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确实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女主角的爱情观让我感触颇深。
当我第一次读《飘》时,我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一种矛盾的感觉。我有点不喜欢她,但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她。我讨厌的是为了功利、金钱等不择手段地选择婚姻。他甚至伤害了自己的妹妹,抢走了她的未婚夫;他讨厌她面对布雷特的爱时愚蠢的固执。但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敢、坚强和努力。
当我再读一遍时,我突然觉得斯嘉丽对金钱和土地的狂热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在战争爆发的动荡社会,她作为一个女人,不得不肩负起养活一个大家庭的重担,包括她的爱人和情敌。这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而且,在亚特兰大,作为一名女性,出门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批评。但为了承担这个重担,她不得不和黑人做生意。
斯嘉丽,这个出生在美国动荡时代的杰出人物,她优秀的人格散发着无限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与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做任何事都坚决,聪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中国古代美女的话来说,她如鱼如雁。她的石榴裙让很多年轻男人拜倒。然而,她不在乎这些,她为爱情而疯狂。但出于无奈,她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她再次见到心爱的阿什利时,她依然像个女孩一样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地向他倾诉着自己的爱。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封建时代女性表达爱情忠诚的另一种方式。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诚,男人和女人必须结婚。他们的爱情与他们的婚姻紧密相连。 “你如磐石,我如蒲苇,蒲苇坚韧如丝,磐石无法移动。”当他们的爱情被别人破坏时,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他们只好“自缢东南枝”。然而,斯嘉丽不同。在她的爱情观里,爱情和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可以说是精神和肉体的分离。她并不关心两人的婚姻,她抛开一切大胆地爱着Ashley,争取自己的幸福。她没有给自己的爱情加上礼节道德的束缚。她的爱永远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可能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爱的本质并不因表达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斯嘉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爱情的迷茫中度过。因为迷茫,我做了很多错事。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她一直爱着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从来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事实上,她爱的并不是Ashley,而是她心中的完美形象。阿什利越拒绝她,她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完美。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正是因为她错误的执念,让她错过了身边真实的人。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要让幸福从指缝中溜走。
令人欣慰的是,在斯嘉丽的爱情世界里,一切都不算太晚。当她彻底失去了阿什莉,失去了女儿,丈夫瑞德也离开了她,她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瑞德,所以她抛开了灵魂中的创伤和遗憾,相信自己一定能赢回到瑞德的心。
“无论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如果很多人都能有这样乐观自信的爱情态度,那么很多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
小说中的另一个人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瑞特。布雷特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但他并不以此为荣。他目光敏锐,头脑聪明,能在乱世中很快找到自己的出路。他的勇敢、毅力、机智果断都是让人喜欢他的因素,而狂野外表下的一心一意也让人喜欢他。他爱斯嘉丽,保护斯嘉丽,宠爱斯嘉丽,照顾斯嘉丽。他希望凡事都能让她幸福,但斯嘉丽拒绝了,所以他一直耐心地等待着,等待他所爱的斯嘉丽也这么做。爱上他,但爱情再永恒,也有被打磨的时候。就这样,当女儿离开他的时候,他的心就死了,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读《飘》时,我很佩服斯嘉丽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的精神;我对她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感到厌恶;我对她不肯放开艾希礼的愚蠢固执感到愤怒;我对巴里感到生气。我对斯嘉丽的默默奉献感到特别满意;我对布雷特的最终离开感到遗憾.
很容易被书中的人物感染,并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就像斯嘉丽每次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一样,有时当她遇到困难时,她会轻轻地对自己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书笔记2000字(2)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实,不同的读者从同一本书中得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同一本书,如果你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随风而去(第一次)
美貌真的很重要吗?自私甚至把爱情当作工具的斯嘉丽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喜爱,就连同样自私的瑞德也被她所吸引。斯嘉丽之所以迷恋艾希礼,也是因为艾希礼的美貌。瑞德对斯嘉丽的爱是那么深沉,媚兰对每个人的爱都是那么无私,但这种爱直到失去后才被斯嘉丽所理解。但此时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斯嘉丽也因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永远失去了她所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那就让这一切都随风而去吧!生活还得继续!”
爱与恨皆悲伤(第二次)
第二遍读完后,梅兰妮的形象熠熠生辉,因为她一生都在爱着别人。她的心里只有爱:她爱艾希礼,她爱斯嘉丽,她爱瑞德,她爱孩子们……她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除了她自己。因此,她处处维护斯佳丽,极力帮助瑞德,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怀孕,却难产而死。
有趣的是,直到她死后,斯嘉丽才意识到她与梅兰妮的友谊和爱情是多么密不可分。直到这一刻,斯嘉丽才意识到阿什利对媚兰有多依恋。而我直到这一刻才明白,美丽只是一见钟情的资本,真爱必须用真诚来换取。
但当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爱与恨时,就只能化作悲伤的感觉。
好好活着(第三次)
斯嘉丽从对塔拉的蔑视到无限依恋的转变,是一个女人逐渐成熟的过程。当她向上帝发誓不再让自己和家人挨饿时,她迈出了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她顽强、勇敢、坚强、果断,但她还不明白,要想活得好,就必须学会热爱、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在亚特兰大的重建过程中,那些能够幸存下来的人都尽力过上好日子。要想活得好,就必须懂得优胜劣汰的道理。永远不要太珍惜和保留已经失去的东西,更不要让自己永远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相反,你只能为明天而努力。要想活得好,还必须懂得爱别人的道理,因为只有爱别人,你才能真正被别人爱。
被风吹走的世界
玛格丽特用怀旧的风格真实地描述了美国战前南方种植园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是安宁祥和的,一种田园般的平静。然而,一场战争摧毁了南部种植园。我想:即使没有书中人物悲惨可怜的爱情因素,《乱世佳人》单凭作者对战争和人们重建家园的描写,也足以在美国文坛立足。战争结束后。
书中的人物特别立体,尤其是斯嘉丽。我真的不禁被她震惊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可以为了给爱人报仇而结婚;她可以为自己的爱人报仇。她还可以偷走姐姐的情人来拯救塔拉;她也可以为了钱而嫁给瑞德;为了生活,她放下尊严,带领家人下地干活;为了保护家产,她甚至愿意杀人。为了生存,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几乎没有她不敢做的事情。 ——是乱世良家,乱世求生的勇者。她既聪明又愚蠢。她很聪明,因为她几乎能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她很愚蠢,因为她直到失去才明白自己爱谁,但到那时,已经太晚了。
瑞德敢爱敢恨,为爱而战,恨时发声,永远不会对不起自己的地位和面子;他聪明又睿智,甚至在开战之前,他就明白南方必败。他太傻了,爱上斯佳丽后,竟然坚持了十年。他是自私的,可以利用一切条件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他也是无私的。当他看到祖国一片废墟时,他生死未卜,加入了战败的南军。他深爱斯嘉丽,甚至用金钱来引诱她,以得到她;但当他发现自己的爱已经耗尽之后,他决定离开。
富有同情心、善良、温柔的梅兰妮,在关键时刻总能表现出冷静、坚强和勇气。当人们指责斯嘉丽没有对查理保持孝心时,她支持斯嘉丽;当人们指责瑞德谈论南方军队时,她敢于邀请瑞德到她家去,甚至不顾长辈的反对。斯嘉丽杀人的时候也利用了这一点。刀出;当人们指出斯嘉丽和阿什莉关系不明确时,她却如此坚决、果断地为斯嘉丽辩护。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太善良了,从来不去想别人的恶意和自私。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长辈喜欢她,同龄人也喜欢她,孩子也喜欢她,就连妓女也喜欢她。
富有贵族情调的阿什利的心情也极其复杂。他知道自己和媚兰最合适,但他却被斯嘉丽的热情所吸引;他知道南军必败,但又不敢明说。战争结束后,他怀念过去,对现实感到茫然。如果不是斯嘉丽,他连家人都养不起。梅兰妮死后,他的精神支柱立刻崩溃了。他是一个无法面对生活的悲剧人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