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2000字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1)

仔细读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幼儿的生活。其实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很多时候,大人以为自己是在按照成人世界的规律来教育孩子,却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有意识地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孩子世界的规律,还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是在为他们做好事。事实上,作为闯入儿童和谐世界的“外来物”,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教孩子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则和相关法律做什么,而是要仔细了解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世界。他们的心,并像孩子一样行事。只有当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安心地接受你时,你才能与他们成为朋友,并开始在这个世界上发挥你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和目的。在此之前,一切都是徒劳。

孩子的敏感期是一个关键期,孩子关键期的发育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在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孩子发展关键期的各个方面的同时,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考虑。时刻注意正确引导孩子,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不同年龄段有相应的发育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对世界很敏感。无论是视觉、听觉、口腔、手、行走、语言,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都是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时,他们开始用视觉观察充满阳光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是为了锻炼孩子眼睛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视力与大脑发育以及视觉敏感期的发展管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视觉是人脑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显着影响大脑发育。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用嘴来了解外界,所以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发生。当我们发现幼儿生活中出现吃手指的现象时,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禁止。当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就会用嘴巴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从嘴到手需要一段时间。当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在安全的条件下给孩子吃较硬的食物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和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了那个时候,孩子用嘴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退居二线。相反,很多孩子到了幼儿园年龄,仍然存在“吃手”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的努力阻止。

2--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已经从独立个体成长为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在衣服鞋子上贴闪亮的小亮片”等现象经常出现在我的小班里。起初,我常常阻止他们,告诉他们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而没有深入反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自我意识、空间感、关注小事情的敏感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对待“一切都是我的”的幼儿时,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而不是谴责他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将自己的物品归还给别人,他们会感到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决定的权利。对于幼儿对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幼儿首先通过简单的图式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孩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必须从微观开始,外部世界在他们眼中也是微观的。 “闪闪发光”的现象几乎每天都在我的小学课堂上发生。从最初的禁止,到不随意扔掉孩子收集的小玩意,我深深地体会到观察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者引导他们上一堂观察“闪光”的教育活动课,远比在生活中经常阻止孩子“玩闪光”更科学、更实用,更能解决问题。根据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发育状况以及这个阶段出现哪些关键期

扩大对幼儿的认识是引导幼儿正确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拒绝某些孩子”的性格现象。原来,这是孩子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幼儿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良好的幼儿与人际关系较差的幼儿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是否喜欢交往,而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潜力。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表现出友善、细心沟通的孩子会受到欢迎,而抢夺玩具、推打孩子的孩子则成为被排斥的孩子。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行为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但这两类孩子常常受到老师的关注,但往往不被认为是“被忽视的孩子”、不受欢迎和被排斥。这时,我常常会发动全班小朋友玩“记名字”的游戏。对于那些记不住名字的孩子,到了某个阶段我会重点让他们表演、回答问题等来吸引注意力。虽然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潜移默化培养的,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来正确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龄较大的孩子,比如4-5岁的中学生,会出现一些婚姻、性别等方面的问题,5-6岁的高年级孩子,会出现一些秩序、排列组合的问题。文字符号、数字等抽象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孩子的导师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正确引导孩子走出困惑。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密切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一旦意识到,他们就会反思自己。他们有自我反省的潜力。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做的。成长的必然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庭教育共同作用,为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2)

无意间读到一篇《一位普通教师的感言》文章,深受感动。

文中有人说:对教育感到愤怒是一种“蛋白质”(混蛋、白痴、神经质)。按照这个逻辑,对幼儿教育感到愤怒简直就是“傻子加白痴”。我当了近20年的“傻子和白痴”。

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各种人事编制多,又由于我市商业幼儿园是新建幼儿园,在招收员工时,除了一些从各商业单位抽调担任管理职务的正式员工外,全部都是教师均从教龄3年以上的农村幼儿教师中选拔。

我记得当时有74人报名。我们都必须通过严格的五项考试和多项评估。还要接受局领导的约谈,了解我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素质。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录用。

虽然当时只签了一份临时合同,但我感觉自己赢得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合同。另外,我当时年轻,对工作充满热情。可以说是充满了干劲。可以说,我们把青春全心全意地奉献给了那个美好的时代。回首那时,我怀着“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好憧憬走进了幼儿园。

我们都充满干劲,工作非常努力。领导抓住我们的性格特点,利用各种竞赛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每周都有相应的比赛,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的。那时的学前教育还没有现在那么专业,趋势是更加以小学为主,幼儿园少了,孩子多了。因此,我教的班级有90多个孩子,有时甚至有60多个孩子。

课前课后组队是最麻烦的一课。因为队列太长,无论你多么嘶哑地喊:“孩子们,看谁能站得快、齐心协力,看谁站得更好。请把前面孩子的后背对准他们的后脑勺。” , ETC。”但后面的孩子就是不买账,所以每次整个队伍都像一只红眼兔子一样,来回乱窜,口中念叨个不停,还不断活动上肢看同队的孩子们。到了周末,我的喉咙被拉得很细,无论我怎么努力,声音都藏在喉咙里出不来。我无法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在日益完善的工作制度下,我们幼儿园有一条明文规定:每月精选优质课程。即使我们在备考山东省幼儿教师专业证书的时候,这个规定仍然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当时教观察并不像现在带着10多个孩子,而是全员参与。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课堂秩序。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每次观察前都必须去其他班级练习,积累实际观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即使观察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链条偶尔也会脱落。每当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时,曾经寝食难安的压抑情绪就会持续很多天……

那时没有像今天这样便利的条件,也没有现成的舞蹈磁带。所有的文艺节目都得自己编排,尤其是舞蹈的创作和编排,还包括场景、音乐、动作、道具等,身心疲惫。每次儿童节、元旦前夕,领导都不用催促他们加班。即使是晚上,他们也要在家反复听音乐、编动作。无论门关得多么严实,音乐声和踢腿声仍然能在整个走廊里回响。每当这种情况发生,邻居们就知道“6月1日”或“新年”又要到了。幸运的是,我们幼儿园当时创作的舞蹈编排在全市首屈一指。难道你不知道老师和孩子们为了这份荣誉付出了多少汗水……因此,我非常羡慕幼儿园庆祝“6月1日”和“元旦”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再加上每学期的集体舞蹈比赛,让繁杂的工作雪上加霜。当时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对各种比赛的要求非常严格。就连群舞也得表演花样。比赛规则更是全面:从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动作创作、服装、队形变化、动作协调到整齐度,都非常挑剔。另外,孩子多,队形变化快,动作要求完美。所以,在集体舞蹈训练的时候,老师们卖力教,孩子们卖力学。其辛苦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幸运的是,那个时代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素质还是不错的。从教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位家长有过任何怨言。回想起来,这是当时唯一的幸运……

事实证明,由于我当时年轻气盛,工作压力大,所以我很生气,包括对自己生气,对孩子生气,对比赛生气,对比赛过程中发生的情况生气。心里总是有无尽的愤怒……

仔细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对孩子太严格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心里是有爱的。

只是“爱”被压力压抑在内心深处,无法显现。

现在想来真是可惜。无论我获得多少奖项和证书,都无法填补我没有时间表达我全部爱意的空白。

回首往事,我仍能记得那段坎坷、辛酸、咸涩。我的拙见是:教师可以从有益的竞争中受益,但过于频繁的竞争会使“动力”变成“引力”,使教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变得没有竞争力”。傻子变傻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原来的单位调来,从一线老师疏散到档案室。面对如今的年轻教师,我羡慕他们的聪明,喜欢他们的淳朴,欣赏他们的才华……然而,不知为何,我们很难再找到当年那种不畏艰难、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气。失败。也许生活中也许你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不一样……

其实想想,还有什么比和一群天真的孩子在一起更幸福的事呢?

如果下辈子还能选择这个职业的话

我:我再也不会因为幼儿教育而生气了

也不要做“傻子傻子”式的老师

更别提排名和荣誉那么认真了

我会把我压在心里的爱给所有的孩子。

回首过去,20多年的转瞬即逝的经历已成为我幼教生涯中一道不那么亮丽的风景,但也足以让我偶尔小憩一下欣赏一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218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