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大学读书笔记1800字
20世纪60年代初,雷切尔卡森撰写、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作序的《寂静的春天》问世。这部由17章、28万余字精心构建的“绿色经典”,主张人与自然和解,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它的根本目的是警告人们:“人类已经失去了预见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它将以地球的毁灭而告终。”美国华盛顿大学肯尼思肖克利博士认为:“卡森1963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堪称学术环境伦理学的下一个分水岭。这本书描述了大量农药和其他污染物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卡森的工作激发了新一代积极分子关注环境事业。它帮助我们澄清对自然价值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什么关系应该。”
几年后的某一天,春天到来了,村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没有蜜蜂的嗡嗡声,没有牲畜的嘶鸣,没有鸟儿的歌唱。田野、树林和沼泽里一片寂静。阻止生命回归受损世界的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而是那些自我牺牲的人们自己。为我们虚构了这个小镇的雷切尔卡森指出,如果我们继续不当使用化学品,这可能会成为现实。
作者将农药称为生物杀灭剂,因为它们在杀死害虫时会损害居民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以及地球的景观。新情况出现的速度和变化的速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平静步态的猛烈而鲁莽的步伐。杀菌剂甚至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于是,人类与昆虫的战争立刻开始了。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来唤醒无知无知的人们,不要再用蛮力来对待同样是地球一部分的昆虫和植物。也号召我们尊重生命,谦虚为先,不要自以为是。否则,有一天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和毁灭性的破坏。
事实上,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农药的危害,因为人类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隐瞒和欺骗了很多事实的真相。生活中,洗涤剂、香水、洗洁精等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物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只有方便、有效,才能商业化、推广。正如作者所说,“我主张的是,我们不加区别地将有毒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大量地放到人们手中,并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潜在危害。我们提倡大量的人在未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接触到这些毒物而且常常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不人道。
我们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把自然据为己有。我们甚至吹嘘战胜自然,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从全球范围来看,冰川融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等使世界未来陷入危机;从国外来看,马斯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美国三哩岛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液化气爆炸、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等都让人津津乐道。变色;国内,京津地区沙尘暴肆虐,长江流域水葫芦泛滥,西南边境紫茎泽兰作祟,中国水问题日益困扰。公害事件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危机面前无奈呼喊。看到这一点,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所谓技术进步的结果。我们决不能愿意责备自己,我们甚至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开始。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在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波涛越来越高。现在才发现,原来的判断都是盲目乐观的。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我们以为科技只会带来社会进步,但现实绝非那么简单。
我们肆意改造地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认真对待生命。我们认为植物不如人类重要,动物也没有人类重要。我们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其他动物的家园。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我们只是地球的使用者,人类常常误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对像我们一样的个体的观察还不够仔细。但只有以敬畏的态度对待生命,我们才有希望在昆虫群落与我们自身之间形成合理协调与平衡的支点。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学会尽可能全面地思考问题,从惨痛的教训中逐步养成审慎的行为习惯,尊重自然和规律,决不轻易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和谐。 Rachel Carson女士告诉我们:通过新颖、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式,尝试解决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所带来的问题。只有更加谦虚,尊重自然,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做法,才能拯救自己。
毕竟我们是地球上的一员,我们还必须生活在地球上。美丽的自然需要用心去理解,就像美丽的环境需要用双手去呵护一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