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青春万岁》读书笔记1500字

红色是最迷人的颜色。

山峦通红,红得淋漓尽致;黄沙染血,红浓豪迈。

“雕栏玉石应该还在,只是美貌变了。”朱色褪去,山河破碎。这褪色的红也随着江水春水向东流去,带走了多少欢乐,沉淀了多少悲伤。

“流动的光很容易把人甩开。它让樱桃变红,让香蕉变绿。”时光如逝,诗人不免对春天感到伤感。虽然樱桃红的颜色增添了几分妖娆的春色,但实在掩盖不了她经受风雨的辛酸。这抹红色对于Cherry本人来说不也是一种沧桑吗?

自古以来,红色就被无数中国人赋予了多种含义。在这无数的红色中,有一种红色是最耀眼、最神圣的。它有“让东南风吹西北”的精神,有“以欢乐保护天下穷苦百姓”的情怀。这一抹红色,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热血和爱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撑着无数爱国志士勇往直前,支撑着无数热血青年挥洒着平凡而耀眼的汗水。这一抹红色,这种信念,贯穿了整本书《青春万岁》。每一个字都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奏响了那个红色时代的最强音。

王猛老师写这本书时,年仅十九岁,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而《青春万岁》正是他内心声音的真实写照。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全国人民都热切期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年轻的王蒙更是胸怀大志,渴望为心中的理想贡献力量。 《青春万岁》描述了一群与王蒙年龄、心态相似的女孩。他们因为信仰而追求梦想,因为信仰而坚持。在王蒙的画里,他们脸上健康的红晕是那么的可爱和神圣。

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他们学习的时候就像飞过泸定桥一样,在枪林弹雨中勇敢前行。书中对此有很多描述。其中,据说杨强云在画画上下了很大功夫,一张小图辛苦了好几天。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杨强云的行为不仅是出于她的不服输,更是因为她内心长久以来的信念。可以猜想,当她看到自己的绘画功底越来越好时,心里并没有想别的,而是觉得自己距离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又近了一步,这也是她向着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建设祖国。向前一步。

不仅在学习上,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充满活力,充满善意的关怀。打扫卫生时的热情和细致,批评和自我批评时的真诚和决心,国庆游行时的干劲和激情,帮助天主教孤儿胡玛丽重建信仰时的善良和耐心,都体现了他们的纯洁和纯洁。心。真诚、火热的灵魂。

这颗心是那个红色时代铸就的,充满了红色信仰。有信仰的心是坚强的,有信仰的人是坚不可摧的。

信仰使人追求理想。李白坚信“生而有才,必有用之”,于是他朝着“大风大浪,直挂云帆渡海”的理想马不停蹄地前行。

信仰使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吕放翁梦想着收复宋国,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实现梦想。纵然“国仇未报强人”,“箱中剑夜有声”;尽管“胡未绝,头发已初落,泪已空”,但“心在天山,身老在沧州”。目睹了南宋的衰落和金国的强盛,几十年的光阴流逝,他临终前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死即知万事皆虚,而悲不九州共”,这是何等的苦涩和悲壮! “王爷将中原之日定在北方,也不忘向乃翁讲家祭事。”这是怎样的坚韧和坚持啊!

事实上,崇高的信仰一直存在于中国人心中。古有“富则利天下,穷则独”的说法。近代有“救亡图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有“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说法。如今,这些信念有的被印在教科书上,有的被写在横幅上,成为口号。横幅随风飘动,口号也渐渐变得淡薄、苍白。

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的信仰却越来越淡薄。曾经红色的信仰逐渐被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所取代。于是有人感叹红色的时代结束了。诚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当年政治斗争的狂热,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远离那种红色信仰。 “大侠报国为民”的思想深深地埋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那一抹红色给这样的想法穿上了坚韧的铠甲。

我相信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重新找回这种信仰。世界虽变,但中国人民的心不会变,那一抹红色也不会变。她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等待我们重新找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3100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