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宽容》读书笔记_有关宽容作文3200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宽容的理解只是字典的解释:宽容宽容,不去关心也不追求别人,包容别人。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宽容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它包含着很多严肃的现实意义,不仅在微观层面上人与人之间,而且在宏观层面上整个社会的历史和政治。中集合的概念。

这本书说是哲学,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历史、人性、心理学的探索和解释。它直指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偏执和无知,始终采取人道主义立场。它描绘了从古至今以宗教为主导的人类社会的思想进程。它通过不同教派的不断纷争、吞噬和轮回,寻求人类对信仰最根本的渴望和诉求。也讲述了英雄们执着或偏颇的努力、固执或随波逐流的变化、或喜或悲的结局。他们所走过的成百上千条道路,拓展了人类历代思想的洪流,拓展了人类的信仰,给了人类不同的思想选择路径。当然,它们也为统治者提供了利用思想作为统治形式的机会。人类的钥匙,让人类无数次被强迫、被威胁、被挤压,也让人类无数次被反抗、被改变、被毁灭。如果说人类的物质生活是由历史书上这两个学期所学的成就堆砌起来的,那么非物质历史则是由像这本书里写的那样不断陷入黑暗和迷茫的人组成的,但也有先驱者来自不同时代的人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宽容之光。海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本书作者用非常艺术的语言描述了这段真实生动的历史。他讲述的一切都出现在他的眼前,展开的画面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我再说一遍,恐惧是一切不宽容的根源。”倒数第二页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如果要问人类最害怕什么,我想应该是恐惧本身。恐惧是一种高度不确定且有多种可能性的事物。一个人之所以害怕,正是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所需要的一切保障。比如说,一个国王需要管理他的国家和臣民,所以他必须有这个能力。如果是物质财富,确实老百姓的房屋、土地都被控制了,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最影响人们行为的不是他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们自己的信仰有多深。当一种思想植入到一个人的头脑中时,它就根深蒂固,立刻就会阻碍人的理性逻辑。即使想法本身是理性的,它也会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压力来做出决定。因为这是一个人认为是合理追求的信念,所以很难放弃。也就是说,当君主的命令与自己的宗教信仰发生冲突时,人类就有勇气和决心去对抗君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君主需要控制臣民的思想。然而,可能同时有多种宗教信仰,比如天主教、新教、犹太教等,它们往往并存,但君主只能“喜欢”一种宗教,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需要其他宗教。压抑。于是焚书活动开始,禁忌开始规定,宗教迫害开始。长期以来,统治都是基于宗教信仰来实施的。人们对上帝的信仰逐渐转变为对大主教的信仰,又逐渐转变为对君主的信仰。正是依靠这种信仰的传递,君主不再畏惧,充分利用宗教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统治的伟大事业。信仰“正教”的人用对宗教的热爱来热爱君主,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则用对宗教的热爱来反抗君主。虽然反抗的火花常常被压制,但无论什么时期,只要宗教不自由和解放,总会有一小部分人站出来,偷偷地写下属于自己宗教信仰的文字,偷偷地传播。幸运的人成功了,推翻了整个王朝,而不幸的人则被残酷处决,淹没在历史的泥泞河流中。苏格拉底和布鲁诺都未能逃脱被迫害的命运。但这些先驱者虽然遭到迫害,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和理论仍然存在,仍有许多后人追随他们的脚步,为他们追求的自由和宽容而迈出步伐。

然而,正因为任何时期的人都有恐惧,宗教自由始终是无法实现的。或许存在腓特烈大帝这样的开明君主,但这样的君主毕竟还是少数。要求所有君主都这么“放心”,实在是不可能的事。书中提到:一群狼不能容忍一只与自己群体不同的狼(无论是有突出的优点还是缺点),所以它们必须想办法除掉这个得罪它们的不受欢迎的同伴。在古代帝国,阅读“官方”禁书就是亵渎神灵。人们的无知进一步增强了神的功效。为了满足他们所信仰的神灵,给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不得不设定各种禁忌。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啊,我这么忠诚,上帝一定会保佑我的!禁锢自己的思想,化作神的存在,看似很充实,但实际上却相当空虚。也许是因为当时的人类还太年轻,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科学。但事实上,这些话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傲慢的表现。今天人类还年轻。我们以为所谓的宗教纠纷和不平等已经消失,不再有仅仅因为说几句“错误”的话而被割掉舌头、活活烧死等可怕的惩罚,但事实上这样的纠纷在社会中一直存在。过去,诸如歧视犹太人的现象以及北非和西亚地区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发的战争不断等。这些事实都在这里清楚地列出。当今时代,发展的是技术、科学技术而不是科学信仰。我们以为这个世界已经很理性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被恐惧造成的精神牢笼所控制。要知道,人类思想的进步比制造业的进步要慢得多。

“那些追求宽容的人,无论他们有多么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信仰总是带有怀疑的色彩;也许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是对的,但从来没有到让怀疑的地步。绝对信仰的要点。”我想,能怀疑的人至少头脑是清醒的。很多信徒对自己的信仰有绝对的信任,觉得一切都是对的,主希望我这样做。但事实上,连主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怀疑带来思考。不怀疑的人不会去想任何事情,因为不怀疑的人认为一切都是对的,没有什么可考虑的。有些人非常执着地相信东正教(和君主)。他们认为这已经很宽容了,该受惩罚的就该受惩罚。这些都是为了捍卫教义的尊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他们应该公平但不宽容,也应该尊重那些相信其他教义的人。因此,他们对统治的是非存疑,并在他们的尝试中潜移默化地推动信仰自由的发展。例如,伏尔泰相信让?卡拉斯受到的毁车处罚是不公正的。即使卡拉斯被杀了,他仍然努力收集各种信息和证据,最终卡拉斯可怜的妻子和孩子没有受到迫害。他对君主的决策产生了怀疑,这给了他继续探索、寻求真理的动力。此后,他侦破了许多案件,直至去世。这些案件都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但他的拳头即使不是为了捍卫宽容,至少是为了反对不宽容,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除了一些完全被宗教信仰控制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人从科学的角度思考人类。这些人相信,普通人如果不受强烈情绪或私利的影响,确实可以尽最大努力做正确的事。是的。这样的人发现了百科全书的好处,并用科学理性的语言解释世界。这种有些超前于时代的思想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所以当时的百科全书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但这种思潮还是被传承下来了。顺便说一下,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在怀疑他们以前所知道的是否真的是已知的。这启发了很多人的思考,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有疑问的人有想法,有想法的人有灵感,有灵感的人有成就。也许我的总结有缺陷,甚至是错误的,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说出来。宗教改革在追求宗教自由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当然,我并没有说这个贡献好不好。确实,它带来了一场改革,推动了历史的进程,结束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的精神冷漠,但同时,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宽容。虽然没有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但无论是路德还是加尔文,来自不同信仰的各类领袖都拥有巨大的勇气。他们是小个体,领导着自己的小团体。有些人,但他们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一座巨大的宗教监狱的倒塌,还意味着北方新教和南方天主教两座监狱的建立。叛乱分子带来了多少,就摧毁了多少。但幸运的是,在这两座监狱的地基完全建立之前,它们再次被大量不屈的异教徒摧毁,监狱中建立了一个真空地带,充满了自由和知识。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这就是结果。

最后,我想,无论是宗教的不宽容,革命的不宽容,还是整个社会的不宽容,这些都不是轻易动摇的,但正如本书作者在上一章所说,那一天将会到来,而且会到来。紧随人类第一次真正的胜利——征服自己的恐惧——载入史册。因此,我期盼真正的宽容的到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439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