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千年一叹》有感

读《千年一叹》有感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余秋雨老师的《一千年的叹息》封面,感慨万千。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化理论学者、散文作家。他在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

1999年,正值世纪之交,余秋雨老师受香港凤凰卫视节目组邀请担任客座主持人。他带着“考察全人类最重要的古代文明遗址”的目的,跋涉数万公里,带领摄制组穿越欧洲、非洲、亚洲,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等很多国家,我们追求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明等古老文化遗址,通过镜头和文字,带领观众和读者近距离接触那些早已消失或在沧桑中依然存在的文明痕迹。

这个节目很受欢迎,影响力很大。不仅中国大陆观众喜欢看,港澳台观众也喜欢看。就连剧组到访地的中国学生和华裔同胞也听说或观看了该节目。估算好行程后,他们主动赶赴剧组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提供相关服务。以我自己阅读文字的经历,我可以大胆地说,每个观看节目或阅读文字的人,都能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影响和洗礼,内心也能产生深深的震撼和深刻的反思。

爱琴海畔纯白色的石柱上刻着英国诗人拜伦的名字,是对古希腊文明的一种哀悼和敬佩。感谢盲人诗人荷马,他以史诗般的方式让人们想起了迈锡尼文明;感谢宙斯神庙和希拉神庙的柱子和竞技场,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斑驳的废墟感受到奥林匹亚的精神。强的;感谢德尔斐阿波罗神庙智者的一席话,完成了从祈祷到神谕到理性认识人类自我的转变;也感谢帕特罗神庙一些组织和教授的正义呼吁,他们强烈要求将帕特罗神庙雕塑的精华从伦敦大英博物馆请回来,是对人类文化遗产完整性的严谨态度。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失去重要文化宝藏的国家的启示和警告吗?最后,我们更加感谢克里特岛梅利安王朝古宫殿遗址中所展示的先进生活方式,让我们对古希腊文明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佩……在敬佩我们的同时,我们也会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此灿烂的文明古国经不起自然的暴力。那么,面对自然的力量,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它、与它和谐相处呢?

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让世界惊叹又困惑。一个曾经创造过如此悠久而辉煌伟业的文明古国,如今为何如此落后和贫穷?是因为劳累过度,失去活力了吗?还是因为你太骄傲,太晕了,所以你站在原地?没有人回答我们的问题,一切都是个谜。我们只知道,在罕见的美人哈特谢普索特女王在世时,卢克索地区曾是地球上最奢华的都城,在那片长长的血蓝色沙滩上。从保存在那里的寺庙遗址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女王的身影。在位期间是那么的强大、强大,可惜三千多年过去了,老师只能无比惊愕和遗憾地说:埃及的古代文明已经基本失传了。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却被残酷地杀害和迁移,没错,就是犹太民族!这个民族因为优秀而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公正。同样,这个民族也因其优秀,在一次次面临驱逐、杀戮、奴役后,仍然创造了灿烂的希伯来文明,表达了对和平的执着向往。作家铁宁在文章中写道:一个掌握十多种语言的二十多岁的犹太青年,在很小的时候就播下了和平的种子。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他们的教育格言里总有两个字,那就是“和平”!这两个字,既是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侵略者暴君的反抗和强烈控诉!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我们知道两条河流的名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我们还知道著名的古巴比伦文明就是在这里创造的。这是一个远早于中华文明的文明时期。除了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外,我还牢牢记住了一部法典的名字“汉谟拉比法典”。我们惊叹于古巴比伦人四千多年来所拥有的法律意识。这可以与巴比伦历史上的无数暴行联系起来。我们不禁要问:法律意识重要吗?还是播下和平的种子更重要?如果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怎样才能让法律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渗透和约束人民呢?

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皇帝。他在陵墓的一块石碑上用波斯语写道:我,居鲁士大帝,万王之王,奉命拯救所有被奴役的人民……

事实上,居鲁士大帝确实利用其卓越的军事和行政才能,远威威国,对内征服百姓,文武兼备,以宽容和尊重达到了他的政治气度。跟随他的大流士也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当他统一度量衡、开凿运河、建立客栈,创建了一个被权力覆盖的庞大帝国时,他的宫殿所在的波斯波利斯就成了各国使节前来朝拜和朝拜的地方。瞻仰圣地。但如此辉煌的帝国文明也在多年后成为了风中的遗迹。

进入伊斯兰堡,我们可以直接面对犍陀罗艺术。每尊佛像面容慈祥、温和,双目微闭,弥漫着一种宁静的东方美。通过它们解释佛经是许多信徒努力做的事情。相传唐代玄奘与法显大师曾到过犍陀罗,玄奘也曾驻足塔克西拉国际佛学院讲学。可以想象,当他们面对众多的犍陀罗佛像时,一定感到非常惊讶和欣赏。他们在惊讶和欣赏之后,留下了一部《佛国》和《大唐西域》,供后人整理。佛教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研究资料,他们的漫漫征程也赋予了后人无穷的精神力量。

说到佛教,就不能不提印度。无论是了解佛教的第一个地方鹿野苑,还是沙贾汗为亡妻修建的泰姬陵,还是反抗残暴统治的人民英雄甘地墓碑上的“嗨,罗摩”,都说明了印度人内心的向往。这就是——自由!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菩提树下冥想悟道,追求心灵的自由;沙贾汗重拾了孩子们的幻想,体验了托付本土和传统艺术的艺术自由;英雄甘地领导了民族的独立运动,但他所追求的人格自由仍然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

走了许久,我们来到了尼泊尔,一个绿色清新的边境小国。远远望去,我们可以看到雄伟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这座山脉是我国的门户,是抵御外来文明入侵的天然屏障。障碍。它以万米高峰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绵绵延续,让中华五千年文明永垂不朽,造福子孙后代。

然而,中华文明并没有被中断,也没有被湮灭。余秋雨老师与其他文明古国对比后总结为五点:

1、地理屏障阻止了古代文明相互征服和毁灭;

2、中华文明庞大,能够避免被吞噬和自我毁灭;

3、统一的书写体系,避免文明解释的分裂、封闭和中断;

4、实践理性和儒家思想避免宗教极端主义的破坏;

5、科举制度的存在,避免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文化的流失。

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凤凰卫视推出这个节目的真正用意。穿越数万公里,意在带领大家重新走近和解读古代文明,感受每一个文明古国的起源和智慧,充分领略中国。文明的光辉灿烂终于超越国界,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理解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曾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无奈地被中断。为什么昨天还被那么多人仰慕、仰慕,今天却悲伤、难过呢?相反,那些没有辉煌文明的国家却能在历史的发展中迅速崛起,在许多领域占据世界前列?

因此,当我们读余秋雨老师的《千年叹》时,我们感叹的远不仅仅是古代文明遗迹的辉煌或衰落,还有很多很多关于历史、宗教、人性、……的问题。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618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