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书生校长》有感
读《做一个书生校长》有感
去年年底,王小梅校长委托我给工作室的每个成员买一本书。在网上查了很久,突然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语文老师程红兵的《做一个学者校长》。 》,毫不留情,立即上钩。
可惜新年到了,又忙着人事,就暂时搁置了。转眼间,三月已至,一切都步入正轨。晚上静下来的时候,它开始吸引我,让我一口气读完。读完书后,我合上书,盖上盖子,开始思考。程老师独特的教育思想不断从书中散发出来,书香沁人心脾。
程老师谦虚地说:“我本来就是一个读书人,这45年的人生,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写书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当校长纯属偶然,但学者当校长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和书本有关。”当了校长后,程老师并没有失去他的学者精神,仍然那么热爱书籍。
与我自己相比,我认为成为校长是一个偶然。我还在班上教语文,我也喜欢读书。我也希望带领全校老师一起读书,带领全校一起读书,营造一个书卷气的校园,但程却不见了。校长的“优势”。但我并没有气馁、放弃,因为我自信我身上也有一些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放眼世界各国,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然而,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现代情感蔓延。很多人变得浮躁,追求功利主义。甚至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幸免。据调查,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其中包括学生课本。平均而言,是非常可怜的,尤其是作为一大读者群体的学生数量还远远不够。这也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145万字的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提高他们的素养,陶冶他们的气质;读书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行走状态。既然读书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老师、一个学校的校长,我该怎么办呢?
2018年,县教育局提出,每所学校要创建特色学校。经过深思熟虑、讨论、提炼,我们最终将其定位为“书香墨香”。您为何想到将学术校园打造为学校特色?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对书籍力量的无限信仰,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所以我们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校园应该是一个学术的天地。为了建设书香校园,我决定向程红兵老师学习,买书、读书、实践。
首先,我们将书香校园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确定每年四月为读书活动月,举办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读书节主要开展“一二三四”活动,{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其次,师生共同书写经典;三是师生分享“书单、经验、写作”,四是开展书香四项评价活动(书香儿童、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
再次把书香校园建设与青年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基础,青年教师是基础中的基础。为此,学校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九子读书俱乐部,定期向老师赠送书籍,交流读书心得。读书心得整理成书《九思语》,并推荐最好的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三是将书香校园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的校本课程——多彩课程正在逐步形成。其中,紫课学生俱乐部(橘子文学社)深受学生欢迎,每年招生期间人头攒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写字,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心灵。优秀作品编成《九思风》一书,已出版7期。
四是将书香校园建设与教育装备结合起来。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合并后我们对图书馆进行了改造,现藏书13000余册。为了方便学生随时借书,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定期从图书馆轮换图书。此外,我们还在两栋楼的楼梯处设置了读书吧,吸引学生学习。图书来源逐渐多元化,有上级提供的、学校自筹的、爱心人士捐赠的、学生自带的。学校要做的就是控制图书内容,让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走进校园。
用冯恩红校长的话说:校长就像一顶小帽子。穿上它会让你感觉自己像一个人。同时,也让你免去很多的烦恼,做了很多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但在这么多的事情中,我最愿意做的就是读书和写作,因为我想成为一名“学者”,努力成为一名“学者校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