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时间详细阅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受益匪浅。或多或少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多帮助,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地位的不断加强,用心理功能的形成过程来解释心理功能的意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过渡到解释性阶段,以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科学可以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生命的起点,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播种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基本了解,也为后面两篇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章奠定了基础。例如,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从“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变化导致部分学生生活不适应,儿童发育阶段任务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不适。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心,但毅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带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特别依赖老师。伙伴之间的互动以“玩”为主题。当接触群体规范时,学生常常会“违反”和“抱怨”。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从童年过渡到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显着增强,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学科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增加,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不适应,造成作业拖延、成绩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好的形成也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逐渐显现。

心理健康干预是指在诊断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的过程。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仔细观察,提前发现一些可能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现象,完全可以进行集体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解决。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师除了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654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