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在《新教育》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他眼里,教育是一首名为爱与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梦想。经过一番阅读,我深深地被他非凡的热情和真诚的话语所感动。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向我们畅所欲言地讲述了他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展开了宏伟的教育蓝图

1、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理想、充满激情、充满诗意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在走上教育岗位后,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我们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心中有理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有振兴。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敲响钟声”,手里拿着教材,向全班灌输,以自我为中心,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新课改就会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只有自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达到“巅峰体验”。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毁灭一个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信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一个自信的老师会用自信去感染他的学生。自信使师生自强不息,使他们的才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益终生。我们中青年教师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我们应该摒弃“得到高评价就结束职业生涯”的短视观念。我们要不断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魏书胜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实现自我超越。把工作、学习、压力、打击、磨难当成超越自我的阶梯,踩在上面,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超越不是颠覆。” ,不是折腾,不能浮躁,不能没有基础。要引导优秀教师和学生达到能力范围内的一个层次,进而达到能力范围内的另一个层次,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影响成功。

3、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善于合作、具有迷人人格的教师。

在竞争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竞争是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老师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合作。合作带来双赢。校本教研需要建设校本学习组织和教研集体。少数教师虽然个人素质良好,但缺乏合作精神和关心其他教师的精神。这样的老师不会有太大的前途。 1-1=0,只会严重影响工作,互相伤害,百害而无一利。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俗话说,同舟共济,都是前世修来的。与同事搞好关系,尊重领导,有助于我们互相协作,共同进步,达到1+1>2的结果。

4、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一位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面尊老师所说:“没有情感和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没有水就不能称为池塘,没有情感和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和一颗童心,学会微笑,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少数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爱心,充当“教育警察”。他们不是肯定成绩、激励学生,而是发现缺点,有意无意地斥责、嘲笑学生,用过激的言语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地惩罚学生,就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可怕的悲剧。作为教育超市的服务员,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基本人格,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关注生命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教师的“霸主”地位依然存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领导者、激励者、参与者,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感知、体验。沟通协作,表达个性,在实践中提高,探索发展。

5. 一位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教师。

一个老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用心去感受,去反思,去前行。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应该被恐惧。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头开始,坚持写教育笔记,拍下自己骄傲的时刻,记录自己的错误,记录自己的困惑。这些都是校本教研的好材料,也是我们提炼案例进行行动研究的基础。活水之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让每天的上课不再成为一项单调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去从事研究,这就是幸福之路。”我们团队中的许多老师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一次尝到了教学和科研的好处。

6、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

问问运河哪里能得到这么清澈的水,因为那里有活水的源头。学习活动是人一生中最活跃、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人生才会成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种“诠释”,可以促进我们观念的转变:人文主义、多元智能、任务驱动学习、建设性学习、发展性评价等先进概念,只有学习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是一种“觉醒”,可以激发我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学习是一种“整合”,促进我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激发”,可以挖掘我们的创造灵感;学习是一种“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是一种“沟通”,可以促进我们彼此的合作。如果不读论语、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一名教育家。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心态,读书是一种收获,读好书就是与大师对话,品味精神盛宴,感受心灵的启迪。

《新教育梦》激昂、荡气回肠、波澜壮阔。凝聚了朱永新老师的教育热情、教育诗意、教育理想。它激励我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成为理想的教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666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