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人性的枷锁》读书笔记

《人性的枷锁》读书笔记

“菲利普脸上带着微笑,抓住莎莉的手,紧紧地握在手里……此时此刻,阳光灿烂。”

听完菲利普的故事,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顿时轻松了。该书共870 页,分两部分,以圆满结局结束。

毛姆在《序言》中说,《人性的锁链》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而不是一部自传。 《人性的枷锁》出版于1915年,当时41岁的毛姆写这本书时想必已经三十多岁了。可见,这是毛姆早期的成长史。故事开始于菲利普九岁,结束于他三十岁左右与丽莎结婚时。这段时间,二十年前的生命历程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选择的,必须受到这些东西的束缚,比如身体状况、家庭教育、生活条件等等。

主人公菲利普出身于宗教家庭,是个跛子。九岁那年,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儿,和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我的叔叔是一位基督教牧师,我的阿姨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菲利普的童年必定受到宗教的影响。他每天都要读圣经,周末还要坐在教堂里虔诚地做礼拜。这种无聊的活动让他提不起兴趣。然而,当他的叔叔说上帝是万能的,甚至可以移动东西,当他搬动大山时,他就有了在寒冷的冬天跪下赤身裸体祈祷的意愿,真诚地希望上帝治愈他的跛行,但他没有。他开始相信“信仰是从外部强加给他的,这完全是新环境和例子的作用”。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儿时的信仰,就像一件他不再需要的斗篷一样脱掉了。打破束缚他的宗教枷锁。

随着菲利普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了解让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他想画画。在两年的绘画生涯中,他思考了很多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菲利普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有真正的画家、作家和艺术家,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力量,驱使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上。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放开自己的个人生活。他们只是被支配自己的能力所愚弄,生命从他们的指缝中流过,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菲利普觉得生活应该好好地过,而不只是作为谈话的主题……他经历了各种经历,从每一个时刻吸收了生活所提供的所有兴奋,最后他决定迈出一步并承受其后果。”菲利普询问他的画画老师,如果他注定是一个二流画家,他宁愿放弃。就这样,菲利普摆脱了二流画家的束缚,决定从事医学事业。

在学习医学时,菲利普认识了米尔德里德。这个长得不漂亮的糕点店女服务员,却让他疯狂地、痴迷地爱上了她。他也知道米尔德里德不喜欢他。菲利普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段不正常的恋情,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这份爱让菲利普遭受了屈辱和折磨。他曾对米尔德里德说:“我曾经以为我可以尝试让你爱上我,但现在我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最终,米尔特雷德的堕落让菲利普慢慢厌恶了她,并卸下了情感上的枷锁。这种束缚并不像宗教和绘画那么简单,但需要时间来放松。

菲利普因炒股亏钱,负债累累,陷入贫困。他别无选择,只能流落街头。如果不是朋友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给他找了一份“客户接待员”的工作,他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正是与朋友阿瑟尔尼一家的愉快互动,让菲利普认识了阿瑟尔尼的女儿,并组建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故事的结局有点平淡,但也反映了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死亡的真相。这是最简单、最完美的线条。

毛姆写的故事总是在细节中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他的文字充满哲理和智慧,读起来颇有收获。

菲利普的成长经历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人的一生,其实总是受到别人认为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影响,而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对于如何对待人性的束缚,毛姆说了一段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段话:“回忆自己走过的漫长的人生历程,他愉快地忍受着生活抛给他的一切。他忍受着让生活变得如此艰难的残疾。”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因此而扭曲,但他也发现,因为这个残疾,他也获得了反思的能力,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如果没有这个残疾,他永远不可能拥有敏锐的视力。充分欣赏美,不可能热爱文学艺术,也不可能对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产生兴趣,经常受到嘲笑和蔑视,这一切使他的思想转向内省,促使他在心中绽放出花朵。花。”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人皆知美者为美,此为恶;人人皆知善者为善,彼者为恶。”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比较就失去了意义。不难想象,看似枷锁的东西,也蕴含着不为人知的优点。善于利用它是一种成就。

“每个人都有缺点,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如果你爱她一辈子,她就会永远美丽! ”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812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