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方《软埋》有感
我们不是同一个地方的——读方方《软埋》有感
文/燎原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方方的小说《软葬》,心情郁闷。昨天终于读完之后,我就在想我应该如何记录我的阅读经历。我想了很久。
那是关于当年土改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因为教科书并没有一帧一帧地记录那段历史。即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可能只是他们的“转机”。然而,或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那个故事成为了一群人刻入骨髓的伤痛。他们的骨肉里,埋葬了历史带来的屈辱,留下了终生的遗产。自卑。
读完上学期写的《半夜鸡鸣》和《改革》,我想起了自己的想法。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凡是不符合不义、反革命、反社会标准的人,无疑将成为改革的对象。在那个疯狂的改革时期,在教育时代,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每天都在变化,总之,不同时代的地主形象是不一样的,不同作家笔下的地主形象也经过了包装和塑造,就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曾经的地主们也都是不同的。时代的发展,都已经被改造,也终将被改造。”
“他们都已经被改造了,而且最终也会被改造。”这句话或许就是《软葬》中对卢、胡两家“树倒”的判决。
《软葬》的故事始于一位失去记忆的老妇人。长谷河没有夺走她的生命,却夺走了她的记忆。陆家和胡家的一切往事,父亲、母亲和哥哥的惨死,陆家大院里埋藏的成堆的土袋,还有失踪的儿子“挺子”,这一切都成为了她头疼的问题。吴医生和儿子青林是她的新生命。随着青琳长大,她也变老了。新别墅给她带来的兴奋,切人庐、三枝堂、谢朓的竹诗、鬼谷子下山图,这些都是她成为植物人的刺激点,也是青琳后来渴望成为植物人的关键。追溯历史,形成阴阳呼应。只是历史被有意无意地埋葬了,而丁子涛(胡黛云饰)也在经历了“十八层地狱”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土改经历。她终于记起了一切,说了一句“我不想被软埋”后,就醒了,死了。一切都消散了。
难道陆家和胡家做错了什么?是的,即使他们剿匪成功,即使他们支持政府的决定,他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对土地的牢牢控制和富裕的生活都被埋葬在了农民的手中。佃农的心头刺、农民的翻身欲望以及对土地深沉、强烈甚至痴迷的热爱,导致地主们走向了“最终被改造”的命运。
陆家软葬是金殿的结果吗?不,如果不是黛云泄露了两家之间的恩怨,金殿也不会离开陆家,后来还恶毒地攻击陆家。难道是黛云的错?不一定,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已经存在了。归根结底,是无法追根溯源的。毕竟,这并不完全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因为它离不开背景。
背景。亿万农民最深切的愿望就是不被剥削。当权者想耕者有其田,但所有人都忽视了人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他们在用棍子打死所有地主的同时,一再满足农民阶级超越界限的要求。土地改革在混乱的战斗和杀戮中不断升级。人的生命敌不过欲望,也敌不过自私。川东的这场惨变,留下了太多沉重、悲惨的记忆。
方方在小说的后记中写道:我的这部小说只是想讲述人的命运的故事,或者导致命运转折的微妙事件。提醒人们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有些人选择忘记。有些人选择记录。
小说中,被埋葬的卢家、失忆的丁子涛、日记中要求儿子“忘记过去”的吴姓,都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忘记,忘记了所谓的地主和农民翻身的都不是同一个人了,忘记那段时光吧。 《软葬史》。小说中的龙仲永想当一名记录员。事实上,方方也想通过《软葬》成为一名记录者。
遗憾的是,《软葬》如今已成为“禁书”。原因是政治打压。我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两天网上找不到《软埋》的销量,但无论如何,《软埋》这本书提醒了我们。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历史,同时不要忘记,历史需要真相。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487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