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乌鸦》读后感:人性中的善驱走了傅家甸死亡的阴霾
《白雪乌鸦》读后感:人性中的善驱走了傅家甸死亡的阴霾
第一次见到迟子建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她的文章《北方的盐》和郁达夫的《春风晚》都让我当时对中国文学的惊叹,至今还历历在目。最近,无意中看到了十多年前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中对迟子建的采访视频。突然,我有了两个新发现。首先,迟子建竟然是一位女作家;其次,迟子建的文人精神和对文字的专注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对她很感兴趣,对她的作品更加热情。
我很早之前就买了她的小说《白雪乌鸦》,但它和很多我想看的书一样被我束之高阁。这次我把它从书架上拿出来,决定开始阅读。
下班后,我花了四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创下了阅读300页书的新纪录。这是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书,因为它的故事节奏感很强,张力十足;语言流畅优美,画面感强;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根据作者的后记,我了解到这部小说是根据1910年哈尔滨瘟疫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文中对社会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许多细节都有详细的描述,比如当时的政治局势、地区划分等。那时的哈尔滨,还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生活现状、瘟疫的发展历史、政府的伟大成就等等,不难看出作者在这些基础材料上下了一番功夫,足以说明一个作家需要一种在创作类似还原历史的作品时,需要突破砂锅问真的专业精神。精神。
这个故事和我以前读过的小说有很大不同。它按章节推进,但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章节。它像一篇散文一样美丽。每一章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依赖。例如,第一回《青春出世》中,以道台府马出,比喻王春申被妻妾逼出青春。第二章《救赎》并没有延续王春申一家的发展为主线,而是引入了另一个主角。 “斋桂芳”出现,第三章“丑角”登场。因此,故事并不是单线演变,而是多个人物齐头并进,最终在某一点相交,骤然揭开之前的谜团。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背景清晰。前十九回都是死亡一步步逼近,瘟疫吞噬了傅家店大部分人,从巴音之死开始,到吴奋、金兰、季宝,再到西绥三代之后,最后谢尼科娃和塔娜莎、周雨诗、秦霸万和陈学庆因非瘟疫而死亡。直到最后三章,生命的曙光才开始出现。
还有一点就是故事情节非常巧妙,善于制造悬念,让人想追下去。最明显的体现在陈学庆和翟彦生的人生经历和命运上。早前介绍陈雪晴时,据说她的衣着奢华精致,她的糖铺不足以支撑她的贵族生活,让人心生悬念。然而,当她的丈夫不幸去世时,她也死于爱情。我们知道他们的感受和她日常开支的来源。翟宜生的宫廷背景更是扑朔迷离。章节里有一些关于抓老鼠的暗示,但没人知道他在皇宫里做什么工作。随身带着钥匙的小木箱里到底装着什么样的宝物,包括他身边的女人金兰?第三章最后,对翟一生在宫中的经历以及木箱里的宝物进行了交代,让人心生怜悯,仿佛能明白为什么重情重义的他会变成这样。
这部小说可读性强的另一个原因是优美的语言。词语、句子准确、流畅。文章行云流水。每章都如一颗珍珠,光洁、透明、润泽。它看起来并且读起来很有趣。它朗朗上口,具有散文之美。
文章中的比喻、拟人运用精美,具有很强的意象感。
“节气时节霜降,这无疑是一件悲惨的事情,一出现,傅家店的集市就像一条脱离了水的活泼的鱼,有点轻松,不那么热闹、香了。” ——这里。将市场比作离开水的鱼,令人无限遐想。
“她甚至认为,与其像一只夜行的老鼠一样秘密谋生,还不如做一只光天化日之下飞翔的苍蝇。” —— 翟桂芳感叹自己的身世。
“如果她的脸是粗麻布做的,那么她的身体就是细丝做的。” ——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来说明,金兰的外表虽然可怕,但她的皮肤还是很好的。
“入冬以来,哈尔滨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但都只是小事,并没有挽救什么大不了。但昨晚的雪却变成了一场大雪,把哈尔滨冻成了一片白色。” —— 雪拟人化,将个人情感投射到雪花上。
“那些灯笼就像妓女,有了归属感,不愿意再带顾客,隐藏了自己的光彩。” ——把灯笼弄得像妓女,表明人们不想拿出灯笼。
“一想到它们吃了一夜的美食,早上又滚着圆滚滚的肚子回窝里睡觉,金兰就对猫们干活慢活很生气。” ——将金兰灶上的老鼠拟人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人们欣喜若狂。
从以上三组比喻和拟人句中,我们可以预见作者在选词造句方面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想象力。她也是一个生活很精致的人,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善于观察生活。
语言之美还体现在象征手法的运用、句子的耐心琢磨、寓意的深刻。
比如前面提到的“出青春”一词,是一个双关语,指的是马的样子,也暗指王春申的相貌;写谢尼科娃院子里的蝴蝶,其实就是写谢尼科娃本人,因为在王春申的心目中,她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第七章写粉色,其实是罗扎耶夫鞋店的招牌,但也暗示着翟桂芳追随了罗扎耶夫。
第三章结尾,“席遂撒了瓜子,哭着走了。瓜子落在巴音身上,就像一群黑蚂蚁爬在他身上。”席遂把瓜子撒在地上,别人给他的他也不吃。把瓜子比作蚂蚁,可见席绥对人家剥巴音衣服的行为感到羞耻。他们就像一群蚂蚁。
类似的象征手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人们对语境的想象和描述。
词语和句子的选择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迟子建的文章和汪曾祺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换句话说,优秀的作品除了具有明显的地方语言特色外,还具有韵律感和韵律感。特点是,他们特别擅长用重复的词来押韵,比如文中的“砸、飘、沙沙、颠、扭、歪、撕哈哈、迷茫瞪”,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细节生动传神,将人物的外貌、性格、内心世界塑造得惟妙惟肖。每个角色都出现在我们眼前,生活在我们周围。在这些典型人物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它。自己的影子。这也是一部伟大小说的必备要素。比如小说中王春申的善良、翟桂芳的隐忍、习遂的恶作剧、秦霸万的孝顺、吴连德的正义。它以细腻感人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感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比如,他的爷爷、父母、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就和千百年来长辈对晚辈的情感不一样。我想这份亲情和明代归有光的祖母对他的殷切期望没有什么不同。
小说的整体基调是阴郁的。瘟疫肆虐,吞噬着傅家店大多数人的生命。最令人心碎的是奚遂和季宝的意外去世。然而,它以中国传统喜剧的形式结束。故事主角们一一幸存。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道德判断的结果,体现了作者对傅家店人诚实、善良、正义、冷静等高尚品质的推崇,甚至是作者对今天的哈尔滨。人们身上流淌着古老的淡定与从容,有着一颗敬畏之心。下面主要以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王春申、翟桂芳、细岁为例,讲述作者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
小说以王春申开始,以他结束。春申是一个灵魂人物,代表了老哈尔滨人的固有形象,诚实忠诚、善良仁慈、勤劳宽厚、冷静从容。其人物塑造主要从他夹在妻子吴芬与小妾金兰之间,出狱,到儿子与小妾身亡,护送秦巴万母亲回乡的情节,最后到了被吴家纠缠的剧情。虽然他身边的女人很多,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个人。她如月般明亮,如蝴蝶般美丽。只能远远地看到她,但不能玩耍。从情感上来说,他的内心是高尚的。的。当他的妻妾公然背叛他时,他并不觉得可怜。相反,他搬了出去,和他心爱的黑马一起住在马厩里。当他们和他们的爱人病逝时,他不但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同情他们。想到他们对他的恩情,甚至连杀了他唯一儿子的翟逸生,他也终于原谅了他。从家庭关系来看,他为人善良、细腻、心胸宽广。他不顾长途跋涉送秦巴万母亲的灵柩,后来还要拉尸体,足见他的正直、正义和乐于助人。所以他是傅家店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另一位幸存者是翟桂芳,她生活坎坷,出身卑微,但内心纯洁。少女时期,她在义和团运动“拥清灭洋”大火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后来,她被邻居张二郎侵犯。不久之后,张二郎意外去世。她被赶出了家门,去远方的姨妈家住了。没想到,姑姑也无法保护自己。姑姑去世后,她被姑父卖到了妓院,从此她的生活充满了坎坷。后来她终于被纪永和救赎,却发现纪永和只把她当成了摇钱树,而她被迫继续做着以前一样的生意,只是从地上转到了地下。生活中,纪永和对她无微不至的严厉。面对如此悲惨的命运,她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此时,命运却又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纪永和死了。她趁势得到了纪永和的粮铺。她还收养了陈学庆的儿子,最后嫁给了真正爱她的俄罗斯人。夫妻。
对于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折磨,但她却像王春申一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她对门口榆树上的乌鸦非常友好。她背着季勇和,每天喂乌鸦。乌鸦离她很近;她对在街上拉手风琴的皮洛夫也很慷慨。每次她随着手风琴的音乐走到街上,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愿意为他们做饭。这也是她最终来到另一个村子的原因。
最后,我们来说说新年快乐。他是这本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当他帮母亲找干草祭灶神后,贸然撞上隔离车病逝后,我深感悲痛。从中,我常常能体会到父母的善良和教诲,也能从席穗身上看到童年的调皮和可爱。
小说第三章讲述了习遂去戏班学习小丑,但奶奶却想让他学扮小丑,而父亲周耀祖又不喜欢他在戏园里闲逛。母亲于秀清担心儿子受苦,干脆离开西绥戏班出来了。混杂社会。但母亲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常常担心他没有才艺,以后无法独立生活。不过席绥很聪明,有礼貌,很讨人喜欢。他卖报纸很成功,家里人也不再那么担心他了。有一天,他和祖母开玩笑,但这个笑话让她笑出了声。带着愧疚和悲伤,他在祖母的葬礼上为这盏灯命名,并泪流满面。母亲紧紧地抱住他说:“没想到,在烟雾缭绕的街道上,在猛烈风暴的鞭打下,我的儿子竟然变成了人。”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想哭。我感觉席遂一下子就长大了。另一个感人的细节是,当周耀祖知道儿子可能活不下去时,他没有孤立自己,告诉儿子这个残酷的事实。而是在除夕夜陪儿子留在厨房休息,不打扰妻子女儿和家人。腹中的胎儿,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这让我想起了《美丽人生》里的故事,当时圭多为了保护同在纳粹集中营的儿子约书亚,父亲对儿子谎称他们是在一场游戏,最后他不幸,他惨死了。两位父亲对爱的表达也很相似。为了保护孩子的清白,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撒了谎。
合上书后,一个个人物像大帐篷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闪过。我为春申和桂芳高兴,为喜岁和巴万伤心。虽然这是一场人间浩劫,但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温暖,正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照亮了傅家店的天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