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心里不爽不吐。
《青铜葵花》是一个既够软又够硬的故事。
作者曹文轩。去年刚刚获得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安徒生文学奖。当之无愧。我真的很佩服他。
我第一次见到曹文轩是在十年前。那时我三十多岁了,是学校毕业班的主力军。当时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孤独之旅》。标题是编辑加的,但我不喜欢。我认为为了表达悲伤而造新词是做作的。然而,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曹文轩。出处是《茅草屋》。
《茅草屋》。我立刻就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赶紧找全文来读。当时我不会网上购物,就去了城里的新华书店。原来还有这本书。赶紧买了,赶紧读。深受感动。我什至受到它的启发,写了一本小说,名叫《白色月光》。里面的男主角和《稻草屋》里的桑乔很像。里面的小主角很像桑桑。我自己写的还算满意,只有我知道它的出处。据说后来有几个好人用这本小说来表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但实在是白费力气了。抱歉,我的小说与任何人无关。我唯一的灵感来自于曹文轩和《茅草屋》。
我写完《白色月光》后,听说《那间草屋》还有电影版。并荣获多项国内外奖项。我也是从网上搜到的,仔细阅读了一下。主演是杜源,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他单眼皮,脸色苍白,表情平淡。他的演技确实不错。
事实上,《草屋》是曹文轩的自传。这个名叫桑桑的男孩是曹文轩童年的化身。就连桑桑被医生判了死刑,却因父亲的坚持而奇迹般康复的大病,也与曹文轩童年的经历如出一辙。曹文轩的父亲曹桂生基本上就是文中的桑丘。他也是一名教师和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不仅在当地颇有威望,而且对曹文轩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最神奇的是,电影版中扮演桑桑的男孩也姓曹。也许这是巧合,也许这是天意。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我在读《草屋》的同时,也读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学论战。曾有人质疑曹文轩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太雅致,比如桑桑、知月。他们说,在一个贫穷文化落后的村庄里,谁能拥有如此优雅美丽的名字呢?我绝对不同意这种说法。且不说曹文轩是南方人,他出生于江苏盐城。且不说南方人才辈出,他的笔法十分柔和。更何况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抛开一切文学观点,只是说,在这样一个天空晴朗、民风淳朴的乡村里,想出几个美丽脱俗的名字并不难。比如桑桑。在一个长满植物的乡村,这样的名字简直太常见了。却又如此独特。例如,陆河,也许是他的父亲和母亲,曾经目睹过一只大鸟降落在村子附近的河滩上。于是,“陆河”这个名字就应运而生了。还有纸月亮。民风淳朴的村庄,谁的奶奶不会剪纸!过年时贴的窗饰都是我自己剪的!鸡年可斩大鸡,马年可斩马。只要动动刀子,你也可以发挥创意,剪出纸月亮!他们就地取材,给子孙取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十分俗雅。
我记得我儿时的朋友们,他们的绰号都很朗朗上口。比如“栀子花”,比如“桂花”,比如“聚美”。比如“立冬”,比如“冬至”,比如“陈亮”。这些名字可能来自于他们家中的一株植物,或者来自他们出生的季节,或者来自贫困年份的厚望。它们是我们生活的简单、自然而又深刻的记录。不像今天的“浩”、“于”、“辰”。它们看似充实、浩瀚,实则鸡肋、浅薄。
更不用说曹文轩了。这位南方才子毕业于北大,又在北大留学。他面容清秀,玉树临风。他出生在农村,有着城里人无法拥有的纯洁。他出生在南方,有着北方人难以比拟的温柔。对于这样的作家来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一定是充满灵性、有美好寓意的。
就像《青铜葵花》一样。里面的主角也有一个纯洁美丽的名字。男孩叫青铜,女孩叫向日葵。与《草堂》一样,它是曹文轩的又一纯美小说。男孩青铜出生于大麦地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村男孩。他小时候在一场自然灾害中失去了言语,变成了哑巴。但他能听到声音,而且视力依然清晰。他所在的大麦地村属于油麻地镇,旁边还有稻香渡村。大麦地、油麻地、稻香都,这些都是属于曹文轩的名字。非常脚踏实地,精神和美丽。
油麻地出现在曹文轩的多部小说中。我想,作者小时候就应该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湿润、美丽的水乡。油代表财富,麻代表国家,土代表朴素。油麻地,你听,多美啊!
男孩青铜不会说话,他的同伴也很少。他只能牵着牛,整天在田野里闲逛。有一天,他看到了向日葵。
向日葵是一个城市女孩。她跟随父亲来到大麦场,住在干部学校。 《青铜葵花》的故事并没有注明具体时代,但一个“干校”二字就够了。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干校里生活着什么样的人。例如,向日葵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喜欢绘画,擅长雕塑。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青铜向日葵。
青铜。又冷又硬。向日葵,温暖而柔软。两者的碰撞产生了一种难以形容的艺术感染力,真是美丽而深刻。在向日葵父亲的城市中心,矗立着他的雕塑——青铜向日葵。
他非常喜欢向日葵,给女儿取名“向日葵”。这个美丽的女孩性格刚毅,却命运多舛。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不得不离开城市,跟随父亲来到农村。她是干校唯一的孩子。
干部学校与大麦地村隔河相望。但大麦地村的男孩女孩很多,但干校里唯一的孩子就是葵花自己。白天,大人们都出去开荒、种田,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孤独又孤独。她曾经想坐船去河对岸,却被大麦地村的坏小子戏弄了。他的名字叫伽由。加流解开船上的缆绳,让船和向日葵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漂浮在河里。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青铜出现了。他牵着他心爱的牛,把缆绳拴在牛角上。然后牛拉着船,慢慢地将向日葵带到了岸上。向日葵坐在船上,他牵着牛的缰绳。两个小人在金色的河水中行走。远处芦苇摇曳,近处水草拥抱。这天光云影缠绵的画面让我和向日葵着迷。后来小说的很多版本都以此场景为封面。确实能抓住灵魂。
青铜把向日葵带到了岸上。堤坝上向日葵的爸爸已经在焦急地注视着。接过葵花之后,他猛然回头看向青铜。他不禁心中一惊:这小子怎么这么像葵花英年早逝的哥哥?
一切似乎都是上天注定的。向日葵的爸爸不仅觉得青铜色的小可爱似曾相识,还闻到了大麦地村久违的向日葵的香味。于是,这位整天工作、从未碰过画笔的艺术家,在一天早上悄悄走出了家门。他循着奇异的香味走进了大麦田和向日葵田,却是一场生死之约。他在向日葵田里画了无数向日葵,却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旋风。为了拯救心爱的画,他掉进水里失踪了。
向日葵成了孤儿。无奈之下,干校阿姨把她带到了大麦地村的老槐树下,等待愿意收养她的家庭收养她。
青铜想收养向日葵。青铜的父亲想收养向日葵。青铜的母亲想收养向日葵。青铜的奶奶也想收养向日葵。然而,他们却沉默了,没有说话。他们走近老槐树,又伤心地离开老槐树。他们太穷了!他们是大麦地村最贫困的一家人!他们不怕穷养不起向日葵,却怕贫穷虐待向日葵。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怎么会被人虐待呢!
葵花也喜欢去青桐家。她用渴望的目光看着青铜一家人走近,又眼含热泪地看着青铜一家人离开。
善良的青铜,顽固的青铜。由于父母没有收养向日葵,他就跑到河中央,坐在水泥桩上。然后不管大人怎么喊,他就是不下来。他用手势表达了收葵花为妹妹的决心。他说:
“带她到我们家来,带她到我们家来!”
“从现在开始我会努力的,一定会努力的!”
“过年我不穿新衣服!”
“我再也不会吵着要吃肉了,再也不会了!”
“我非常非常喜欢她这个妹妹!”
他喊道,眼里含着泪水。
奶奶和妈妈的眼里也含着泪水。父亲抱着头蹲在地上。倔强的奶奶,慈祥的奶奶,她牢牢地握住青铜的手,再次向那棵老槐树走去。然后,妈妈也跟着走了,爸爸也跟着走了。还有家里的老牛,呱呱叫地跑到了前面。
向日葵已成为青铜的姐妹。从跨进铜楼门槛的那一刻起,她就融入了这个家庭。她是奶奶的孙女,爸爸妈妈的女儿,青铜的妹妹。青铜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她能听懂青铜所说的一切,以及他的手势。一切。
阳光照耀着美丽的麦田。青铜拿着向日葵去挖野菜。青铜背着一个网袋。向日葵背着竹篮。他们一前一后地走过一片又一片的田野。
正在下雨。青铜和向日葵穿着雨衣,戴着斗笠,拿着渔网,背着鱼篓出去。雨继续下着,织成一层薄薄的银幕。浩瀚的天空下,一片潮湿的寂静。他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青铜消失了,他就下沟去钓鱼。向日葵提着鱼篓,在堤边等待。过了一会儿,青铜把网拖了上来,两个小人蹲在地上捡鱼。有大鱼,也有小鱼。也许是收成好,他们很兴奋,开始在雨中狂奔。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举一动,都让大麦地众人心中微微一动。纯净而温暖的波浪。
为了生计,青铜一家正在精打细算。他们节约每一分钱,靠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赚到每一分钱。在这份精打细算的预算中,有100双芦苇鞋。
水乡盛产芦花。水乡的人们喜欢采摘最丰富的芦花,编成稻草,然后编进鞋里。这样做出来的鞋子不仅好看,而且还保暖。
青铜每天背着包,去芦苇沼泽地采芦花。为了采到最好的芦苇花,他不畏危险,总是深入芦苇丛的最深处。
青铜摘完芦花后,还要敲打稻草,将“生草”打成“熟草”。成熟的草坚固、柔韧且不易折断。
草捣好后,奶奶就开始搓绳子。绳子也扭好了,爸爸妈妈就开始编织了。爸爸织男鞋,妈妈织女鞋。爸爸妈妈太聪明了,他们把男鞋织得像男鞋,把女鞋织得像女鞋。男鞋坚固,女鞋精致。他们编织了101双芦苇鞋。分数中的一对是青铜。
接下来的日子,青铜每天都拎着芦苇鞋到油麻地的街市去卖。漂亮的鞋子吸引了市场上的人们。他们环顾四周,钦佩不已。
芦苇鞋卖得很快。青铜又卖出了10双芦苇鞋,他的任务完成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
青铜的母亲、祖母和姐姐向日葵都不让他卖鞋。雪太大了,而且太冷了。地上的积雪有一英尺厚。
但青铜没有听。他说:“今天冷,肯定有人买鞋。”
他穿上一双芦苇鞋,在风雪中上路了。
小镇上几乎没有人,只有空荡荡的街道上不断下着大雪。天哪,天气好冷啊!
这一天快结束了,没有人来买鞋。青铜站在呼啸的风雪中,坚持等待。
一群不知名干校的人走了过来。他们要去码头坐船,准备回家过年。他们从来没有穿过芦苇鞋,但却被它们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认为这是一件艺术品,是带回城市的最好礼物。
10双芦苇鞋一下子就卖完了。就连他脚上穿的那双青铜器也被脱下来卖给了一个把他赶出码头的城里人。他没有再要一分钱。看着城里的人发现了什么,一脸欣喜的表情,青铜心里很高兴。他光着脚,在雪地里疯狂奔跑。
天空已经放晴,周围一片明亮。
这是多么美丽的灵魂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温暖啊!
这样的质朴与美好,在《青铜葵花》中随处可见。
暴风雨摧毁了房子,青铜和父亲乘船去远处的海滩搭茅草。那是比黄金还珍贵的金茅草。
表演时,向日葵没有银项链,青铜则用屋檐上的冰制作了一条冰项链。
蝗虫来了,吃光了大麦田里的所有庄稼。整个村子都在挨饿。向日葵因营养不良晕倒了。青铜又撑起了船,去河塘挖芦根,网野鸭,给向日葵补身体。
因为家里开不起灯,向日葵无法做作业,青铜就去很远的地方给向日葵捉萤火虫。他把昆虫放入南瓜花中,制作了神奇的南瓜灯。那些光是那么明亮,照亮、温暖着向日葵的心。
后来,为了挣钱帮奶奶治病,向日葵只身一人去江南采摘银杏树。青铜每天晚上都提着纸灯笼在码头等她。他等啊等啊等,终于在一个清晨看到了归来的向日葵。
多么温暖的一家人啊!但文章的最后,我面临着分离。
向日葵来自城市,她最终也会回到城市。
一个特殊的时代已经结束,每个人都各就各位。葵花所在的城市想把她接回去,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城市里的人们并没有忘记青铜家族对向日葵的养育和恩情。他们说向日葵会在假期回来。她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青铜家族陷入了挣扎和苦难之中。但对于向日葵,他们却知道如何选择。
葵花离开的那天,青铜被妈妈带走了。她知道,青铜在家的话,葵花就走不了。他妈妈让他去奶奶家买鞋子。等他回来的时候,向日葵已经乘着大船出发了。
青铜。亲切的青铜。顽固的青铜。他爬上村里的大草堆,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只是看着向日葵退去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仿佛看到向日葵又回来了。于是,他从草堆上跳了下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声喊道:“向日葵!”
沉默了十几年的青铜,现在可以说话了。
从读到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没有导演把《青铜葵花》拍成电影呢?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大受欢迎、好评如潮。一定会像《稻草屋》一样获得铜牛奖。想想现在银幕上充斥着打斗、早恋的所谓青春电影,我们真是怀念《青铜葵花》的美好啊!
看完青铜,我赶紧在京东买了《红瓦黑瓦》,这也是曹文轩的小说,属于纯美系列。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京东的人给我打电话。我的“红瓦黑瓦”到了楼下。
别再八卦了。我要去读一本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