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水浒有感:宋江之投降

作者:晚茶庆香

历史上有宋江、方腊起义的记载。两位起义领袖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宋江被朝廷征召,但方腊被征召后却被宋江杀害。因此历史上对宋江的评价并不好。近代以来,人们只是简单地批评宋江,给他扣上“投降主义者”的帽子。

其实,从历史背景来看,宋江的“投降”是有民族大义的。当时,北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它受到辽、西夏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的骚扰,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期间,他们不得不调整政策,采取软政策,采用招和的形式来分化瓦解兵力,以便调配兵力应对外敌的入侵。宋江响应朝廷的招兵政策,将部队拉到了抗辽前线。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懂得正义的人。宋江并没有向辽人“投降”。他不像汪精卫,所以他的兄弟们都支持他。至于他帮助朝廷灭掉方腊,也是为了国内的和平。用阶级论来刻画宋江是不合理的。

宋江从来都不是坚定的革命者。

无论是从最初的暧昧和动摇,到后来的流放、入梁山,他始终表现出身在世间、心在寺庙的矛盾心态。他偶尔也会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反抗精神,但这只是因为运气不好、屡遭磨难所表达的一种愤怒和无奈。

宋江不仅是形式上的反叛者,而且是彻头彻尾的投降者。他内心的臣服与执着情结从未改变过。在他的心里,和朝廷中的很多官员一样,总是渴望得到支持,但如果达不到目的,至死也不会放弃。这种心态决定了是主动接受朝廷的赏赐,还是面对朝廷一次次的追捕和拦截。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路可走。幸运的是,宋江成功了,最终用一堆兄弟的白骨换来了自己一生的荣耀。然而,这种辉煌只是暂时的,而且极其悲惨。与宋江相反,卢俊义对于朝廷的赏赐总是表现出不以为然、怀恨在心。

宋江的命运最终就像一根玩具空竹,握在别人手里,无法掌控。在梁山,他不得不称呼所有人为“兄弟兄弟”,用所谓的“义”将所有人绑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到了朝堂,他就被别人控制,成了皇帝的棋子。

宋江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宋江并没有脱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外衣。他仍然追求名利。宋江是一代英雄。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中,他所接受的教育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具备了政治人物的虚伪、残忍、狡诈、阴险、隐忍的属性。他登上了王位。达到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第一领的位置,并不是宋江的最终目标。宋江去梁山泊可以说是为了生存而暂时妥协的。最终,即使没有辽、西夏两国入侵北宋,他仍然会投入朝廷的怀抱。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只有三种命运。

一是全社会的造反力量有利于农民起义,起义领导人也能制定一系列正确的纲领、方针、政策,并具有杰出的组织指挥能力,最终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义。新的王朝,比如刘邦、朱元璋。

二是阶级力量对比对农民起义不利,或者起义首领犯了严重错误,遭到统治阶级疯狂镇压,导致悲惨后果,如张角、黄巾起义等。晁与宋江同期的方腊起义。

第三种是起义军缺乏明确进步的理想和政治目标,满足于“秤金银、换衣服成套、喝大碗、吃大块”的绿色森林生活。肉”如梁山伯。为了维系情感的纽带,在没有夺取政权的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叛乱首领在统治者的威胁和利诱下,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生死存亡、投降反叛的关键时刻动摇了。宋江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例子。

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时间很短,在居义时期就没有离开根据地。更像是一个脱离一边的封建诸侯王。他们的口号是“伸张正义天道保国民”。他们的目标是打击腐败官员和大地主。他们的行为充满了复仇情绪,他们的攻击只是为了拯救某人或为自己报仇。这座城市掠夺了池塘。更何况,宋江只是把加强梁山势力作为自己接受朝廷征召的资本。因此,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注定要失败。这就不难解释宋江为何投降了。

这样,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宋江投降朝廷,朝廷怎么了?可以说,北宋政权已经病入膏肓,奸臣当道,贪官横行。宋江为何愿意与他们合作?答案只有一个:宋江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虚伪、残忍、狡诈、阴险,构成了宋江的全部性格。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41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